> 郑州清代文物保吉寨周边拆迁\烘干不到位让15万元买的红木家具满是裂痕
详细内容

郑州清代文物保吉寨周边拆迁\烘干不到位让15万元买的红木家具满是裂痕

时间:2020-10-11     人气:659     来源:     作者:
概述:昨天上午8点多,记者在中原区保吉寨村口看到,竖立村头的古围墙砖块斑驳,高耸的大门上方,雕刻着飞龙、石兽等。民众来往进出,仿佛穿越了时空,现代与历史在此对话。木寨门上是密密麻麻的门钉,门板上的多处裂缝,在默默诉说着它的历史。“这扇......

昨天上午8点多,记者在中原区保吉寨村口看到,竖立村头的古围墙砖块斑驳,高耸的大门上方,雕刻着飞龙、石兽等。民众来往进出,仿佛穿越了时空,现代与历史在此对话。木寨门上是密密麻麻的门钉,门板上的多处裂缝,在默默诉说着它的历史。

“这扇门有近百年了。”村民刘女士介绍,这个大块头木寨门,比村里年纪最大的人,还要年长几岁。1958年,贾鲁河上游修筑常庄水库时,曾把这个寨门摘下来,充当临时桥面,水库竣工后,村民们又把它抬了回来。

越过保吉寨大门,步行至西北斜坡旁,能看到一个白色石板,上书:“地质灾害易发区”字样。据村民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期,山寨围墙出现开裂,大伙筹钱对围墙根基进行加固,此后十多年过去再没有修过。目前,围墙的部分主体土层已脱落,还有人在夯土墙下挖窑洞,个别保护意识淡薄的村民竟然抽上面的砖头供自家使用。

2005年,该区域被郑州市政府列为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两年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保吉寨寨墙遗址被列入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溯源]

始建于1859年曾一度成为军事要塞据了解,保吉寨早在明朝就已经建村,当时村民散落居住,不像现在这样集中在一起。该村向北,是个伸向西流湖的岬角,它的西侧、东侧及背面,均被贾鲁河环绕,河流在此形成大面积的芦苇荡和沼泽。当年,村民为防水患,在南边唯一的进入口处,修建了寨门。

据史料记载,保吉寨寨墙始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当年,在时任鲁山县教谕宋应午的倡议下,修筑好的寨墙将村子的一半包裹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城堡。即使泛舟贾鲁河,也难以从水上进入寨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军事要塞。”

据该村多位老人介绍,1930年,蒋冯阎桂四军阀在郑州附近展开了举世闻名的中原大战。“这里是郑州西郊的一个主战场,现在马寨村南边的河谷里,还有当年战争留下来的石碑,记录着那场战争。”该村的宋先生说,当时冯玉祥的部队占着中原区,其中几十人守护保吉寨,经历几番炮击,山寨和围墙都不同程度留有痕迹。1944年,有一小股日军想进入寨内,但攻了半天也没有攻开寨门,就撤了出来。

[说法]

保吉寨未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

“守着古围墙这个宝贝,我们很想把它利用好。”西流湖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称,保吉寨寨墙为椭圆形土质及砖混结构,平均高度约4米,总长度约800米。它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但未定级为文保单位,对于古围墙的改造,办事处非常慎重,多次就如何进行妥善保护和文物、旅游部门沟通。

这样一来,办事处在对辖区其他村庄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并未将保吉寨寨墙列入改造范围。寨墙内的违法建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与此同时办事处还多方筹资,对围墙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科科长汪松枝介绍,郑州有多个以寨为后缀的村庄,至今仍保留围墙的,这是仅有的一处。他多次考察保吉寨围墙,该处围墙是郑州西郊风积丘陵地貌上的古寨代表。

汪松枝说,建议办事处彻底清理掉毗邻围墙的违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当恢复该区域清末民国年间的古风貌,使其成为郑州的一个古寨景点。“郑州近现代的古建筑,传世的本来就不多,留住古围墙,远比盖几所大楼有意义。”


去年11月,邱先生从汉阳某知名家具卖场内的“广大红木家具店”购回一套红木家具,其中包括一套价值15万元的红木沙发,不到一年时间已出现20余处裂痕。工商调解后,商家愿支付退款及补偿金共20万元,但消费者不买账,要求“买一赔一”。

去年11月,邱先生从“广大红木家具店”订购了一套红木家具,其中包括价值15万元的红木沙发以及茶几套件。家具送到时就发现沙发有轻微裂痕,工作人员称过一段时间便好。随着时间推移,沙发“咧嘴”的地方越来越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样的裂痕出现20余处。

邱先生认为这些红木家具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遂向琴断口工商所投诉。工商组织消费者、商家和厂家三方进行调解,商家答应收回沙发,退回货款加补偿共20万元,但邱先生不买账,他认为商家的红木家具存在质量问题,理应买一赔一。

记者联系上邱先生时他正在外地,他说,“事情等回武汉再继续处理,不排除走司法途径。”

专家说法:裂痕乃“快餐式”烘干所致

红木沙发为何会出现裂痕?记者就此事咨询了武汉红木资深收藏专家施峻。施峻称,裂痕乃“快餐式”烘干所致。

“按照传统工艺,红木家具从木材到质板,干燥处理需要2到3年的时间,近十几年出现了木材干燥机,一般用4-6个月可完成木材干燥工序。一些商家为了缩小成本,将此过程缩短到3个月。”

“红木出现浅裂痕确属正常,但邱先生沙发的裂痕太大,很明显是烘干工艺不到位。”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一扇近百年历史的木门,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寨子的历史。

    □记者郭致远文图

    核心提示|中原区的北岗村、柿园村相继拆迁改造,与其毗邻的保吉寨村,也要马上吹响拆迁号角?村头150年的古围墙,亦将寿终正寝?和其他村不同,保吉寨村的拆迁与否,牵动着不少村外人的心。该村的古围墙,修筑于清咸丰年间,距今100多年,被郑州市文管部门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古围墙虽破败,却承载着历史;村民与它,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昨天,中原区西流湖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吉寨村未纳入改造计划,拆除古围墙是传言,不足为信。

    [探访]

    几经沧桑保吉寨古围墙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昨天上午8点多,记者在中原区保吉寨村口看到,竖立村头的古围墙砖块斑驳,高耸的大门上方,雕刻着飞龙、石兽等。民众来往进出,仿佛穿越了时空,现代与历史在此对话。木寨门上是密密麻麻的门钉,门板上的多处裂缝,在默默诉说着它的历史。

    “这扇门有近百年了。”村民刘女士介绍,这个大块头木寨门,比村里年纪最大的人,还要年长几岁。1958年,贾鲁河上游修筑常庄水库时,曾把这个寨门摘下来,充当临时桥面,水库竣工后,村民们又把它抬了回来。

    越过保吉寨大门,步行至西北斜坡旁,能看到一个白色石板,上书:“地质灾害易发区”字样。据村民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期,山寨围墙出现开裂,大伙筹钱对围墙根基进行加固,此后十多年过去再没有修过。目前,围墙的部分主体土层已脱落,还有人在夯土墙下挖窑洞,个别保护意识淡薄的村民竟然抽上面的砖头供自家使用。

    2005年,该区域被郑州市政府列为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点。两年后,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保吉寨寨墙遗址被列入第三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溯源]

    始建于1859年曾一度成为军事要塞

    据了解,保吉寨早在明朝就已经建村,当时村民散落居住,不像现在这样集中在一起。该村向北,是个伸向西流湖的岬角,它的西侧、东侧及背面,均被贾鲁河环绕,河流在此形成大面积的芦苇荡和沼泽。当年,村民为防水患,在南边唯一的进入口处,修建了寨门。

    据史料记载,保吉寨寨墙始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当年,在时任鲁山县教谕宋应午的倡议下,修筑好的寨墙将村子的一半包裹起来,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城堡。即使泛舟贾鲁河,也难以从水上进入寨内,“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军事要塞。”

    据该村多位老人介绍,1930年,蒋冯阎桂四军阀在郑州附近展开了举世闻名的中原大战。“这里是郑州西郊的一个主战场,现在马寨村南边的河谷里,还有当年战争留下来的石碑,记录着那场战争。”该村的宋先生说,当时冯玉祥的部队占着中原区,其中几十人守护保吉寨,经历几番炮击,山寨和围墙都不同程度留有痕迹。1944年,有一小股日军想进入寨内,但攻了半天也没有攻开寨门,就撤了出来。

    [说法]

    保吉寨未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

    “守着古围墙这个宝贝,我们很想把它利用好。”西流湖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称,保吉寨寨墙为椭圆形土质及砖混结构,平均高度约4米,总长度约800米。它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但未定级为文保单位,对于古围墙的改造,办事处非常慎重,多次就如何进行妥善保护和文物、旅游部门沟通。

    这样一来,办事处在对辖区其他村庄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并未将保吉寨寨墙列入改造范围。寨墙内的违法建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与此同时办事处还多方筹资,对围墙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科科长汪松枝介绍,郑州有多个以寨为后缀的村庄,至今仍保留围墙的,这是仅有的一处。他多次考察保吉寨围墙,该处围墙是郑州西郊风积丘陵地貌上的古寨代表。

    汪松枝说,建议办事处彻底清理掉毗邻围墙的违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应当恢复该区域清末民国年间的古风貌,使其成为郑州的一个古寨景点。“郑州近现代的古建筑,传世的本来就不多,留住古围墙,远比盖几所大楼有意义。”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老式家具是当前流行的时尚元素,摒弃单纯的复古,讲究类古而新,在明媚的现代室内设计中加入仿古的气息,那么怎样判断老式家具制作的年代呢?要准确的判断家具制作的年代,必须从品种、形式、构件、装饰花纹、工艺手法以及包浆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要准确的判断家具制作的年代,必须从品种、形式、构件、装饰花纹、工艺手法以及包浆等几个方面综合考察。
    (1)明清家具的品种,与年代有很大的关系。有些较早出现的家具品种,往往到了清代后就不再流行。也有一些品种,出现的时间较晚,早期不可能制作。
    (2)家具的形式,是断代的重要依据。许多明清家具的早晚,都可以从形式上的变化来判断。如桌椅的腿足,即经历了一个由细瘦到粗壮的变化过程,凡具有前者特征的桌椅,其年代一般要早于后者。
    (3)通过构件也可以判断家具的年代。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光洁无纹,清代官帽椅的靠背板,绝大多数是雕花板,素板罕见。
    (4)家具的装饰花纹与其他工艺品一样,也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在鉴定家具时,可以参照有着同样装饰花纹的已经有确切年代的工艺品来判断。
    (5)明清家具多以手工制作,工具也没有近现代先进,因此难免会留下手工制作的痕迹。如黄花梨画桌其面芯顺纹用手慢慢触摸会有高低不平之感,现在的机械制作绝不可能留下这种触感。
    (6)岁月留给了家具许多印迹,这些印迹也是辨别古家具的一个重要依据。如包浆、腿足底端的灰白等,这些痕迹可以人为制造,但是古家具整体流露出来的旧气是无法作旧的。
    阅读全文
  • 4月14日上午,第七届中国郑州国际家具展览会暨第六届中国郑州定制家具及门业展览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此次展览会上,确山县门产业协会的30多家企业参展。展厅内,确山“中原门都”模型位于展厅显著位置,格外吸引眼球。

    据悉,确山县门产业园位于确山县产业集聚区北部,规划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目前已入驻各类门企36家,占地面积1180亩的一期25家企业已建成投产;二期占地面积3000多亩,已建设标准化厂房43栋,4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1.6亿元。确山县门产业园以打造“中原门都”为目标,以做大做优做强门产业为核心,目前已构成涵盖轧带、制框、制锁、玻璃、自动化成型的完整门产业链条,成为全国最大的非标门生产基地。



    在中国嘉德2012年的春拍中,一张“明末清初黄花梨独板大翘头案”拍出了3220万元的高价。在红木市场价格一片暴跌声中,精品家具的价值丝毫不为所动。这也引出了众多家具藏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件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红木家具?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中国古典家具市场的收藏持续升温,家具收藏大军骤然庞大,但当中非常多的初级藏家,却简单地认为买套红木家具就能升值。而在古典家具大师伍炳亮看来,目前很多现代红木家具的设计师缺乏对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内涵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制作出了不少“二代同堂”、“三代同堂”的家具,如一张罗汉床上现代、清代、明代三个不同时期的风格“三代同堂”,极不协调,这会令其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特邀嘉宾

    伍炳亮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明式家具学会理事,伍氏兴隆明式家具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安妮

    (广州富林木材城交易市场经理、广东省古今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嘉宾主持

    赵利平

    (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说市场:红木家具鱼龙混杂

    赵利平:近几年古典家具收藏热持续升温,中国古典家居元素广受欢迎,家具已经成为了书画、珠宝、瓷器之外的另一大投资收藏领域。但我们都知道,红木市场的“水”太深。一套普通的硬木桌椅不过几千元,而一套小叶紫檀的红木圈椅市场价却高达20万元以上。如果是目前市场上几近罕见的海南黄花梨,那就是按斤论价,每斤贵至上万元。巨大的价格落差,让不少商家都想方设法攀上红木的高枝。比如最近市场上出现的众多黑檀、红檀、绿檀、紫黑檀,就连行家都说不清它们到底是什么木头。这样混乱的市场,家具藏家如何尽量避免上当受骗?目前最受市场认同的是什么木材?

    伍炳亮:按照中国的传统,名贵的家具木材主要有印度产的小叶紫檀,海南产和越南产的黄花梨以及产自东南亚几个国家的老红酸枝,这些都是目前市场上公认的名贵木材。除此之外,目前比较高档的木材还包括产自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

    赵利平:据我所知,目前泰国已经没有酸枝木了,老挝还有,但数量很少。市面上很多是花枝、白酸枝等纹理跟红酸枝有点类似的木材,都被称为酸枝,这样非常容易混淆消费者。

    伍炳亮: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一些红酸枝类的木材,有的的确不是传统家具的名贵木材。8月1日《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即将实施,当时在修订标准的时候,我就提了一个建议,认为征求意见稿中将红酸枝类木材扩大到21个国家和地区的条款不妥。红酸枝类的木材以前只有东南亚几个国家才出产,但在征求意见稿中,很多其他地方,如非洲、南美洲等地出产的木材,也都被纳入到了红酸枝类。因为范围太大,同样是红酸枝类的木材,有的一吨才几千元,有的一吨就要2万多元,真正产自老挝地区的老红枝市场价是小料每吨5万-8万元,中料每吨8万-15万元,大料每吨20万-30万元,有些大板材每吨超50万元以上。如果将其他众多地区都列入红酸枝类,会造成混乱,给不法商家提供浑水摸鱼的机会,最终上当受骗的是消费者。因为一旦标准实施,商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在家具材质一栏上标称红酸枝,但这21个国家和地区出产的木材,实际上有的价格相差十倍甚至50倍,如果商家没有主动标示木材的出产国家和地区,那绝大部分的消费者,是无法分辨出不同红酸枝的差别的。所以我认为红酸枝类木材的范围不能扩得太大,如果要扩大范围,就要对不同国家地区的木材来源和市场行情定期公布。在这里要提醒消费者注意,购买家具不要单看木材的大分类,了解木材的产地也是非常重要的。

    黄安妮:不同产地的同类木材,材质的确差很远。同样是黄花梨,海南黄花梨1公斤最贵的能够卖到2万元,而非洲黄花梨1吨才4000多元。海南黄花梨是清香的,非洲黄花梨是臭的,它生长快、产量大,油性和密度都没有海南黄花梨重,只不过纹理很相似,所以价格当然差得远;另外,非洲鸡翅木的价格是缅甸鸡翅木价格的三分之一,缅甸的1吨能卖15000元,非洲的只是5000元/吨左右。非洲鸡翅木的材质也不错,只是密度比缅甸鸡翅稍低,纹理稍弱,缅甸鸡翅木产量少,材质稍优,所以卖得贵。

    但我觉得,市场寻找新的替代产品这很正常,因为传统的名贵木材已经十分稀缺,价格也实在太高了。但关键有一条,商家必须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不应该将新开发的和传统的家具木材混为一谈。比如现在就有一种可以取代大红酸枝的红酸枝类木材,叫做微凹黄檀,它产自南美洲,也是红酸枝类的木材,它的形成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在南美洲还属于二级濒危植物,现在的价格在3万元/吨左右,如果是大料价格还会高一点。这种木材材质很好,油性重,密度高,花纹也漂亮,只不过知名度还没上去,是一个“潜力股”。而且它的产量相对较大,适合做红木家具,目前一套微凹黄檀做成的两椅一几的家具,在中山的价格是3万元左右,是很有开发潜力的一个好品种。现在被列为名贵木材的小叶紫檀,在清朝的时候也一度是替代产品。在明朝末期到清朝的时候,海南黄花梨的数量就已经很少了,所以才出现酸枝和小叶紫檀这些代替品。后来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酸枝原来是一种很好的木材,它的木性很好、很稳定,用来做中式的传统家具也很漂亮,所以这种木材才慢慢推广开来,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和认可。

    说木材:

    越名贵的木材越抗跌

    赵利平:从今年初开始,“红木材料市场出现冰点”、“红木家具价格暴跌、抛售”的新闻就频频出现,红木材料价格和红木家具价格真的出现了大跌吗?

    黄安妮:中国的红木市场,应该是2008年之后突然腾飞的。而这一波的市场调整,受影响比较大的都是些一般的木材,比如柳安、北美、非洲等好多地方的木材,价格都有回调。非洲黄花梨现在大概是4000多元/吨,之前最差的时候是2600元/吨,现在这个价格跟2008年相比,还是涨了近一倍,去年市场好的时候可以卖到5000-6000元/吨。而名贵木材并不受市场调整的大影响,价格只是微调。

    伍炳亮:海南黄花梨的价格就不可能跌,现在已经是论斤卖了,非常难求,一年从海南收集起来的海南黄花梨也不过几千公斤而已。长度不超过1米、直径10厘米左右的“海黄”一斤卖8500元,直径20厘米左右的能卖9000元。如果是长一点、拆老房子的那种老料,可以卖到13000元/斤,最贵的还能卖到20000元/斤。每年只有那么几千公斤的海南黄花梨,而中国人口如此之多,所以能够拥有海南黄花梨是一种缘分和机遇。

    这几年越南黄花梨的行情也一路攀升。2008年的时候,从越南进口到中国大陆的越南黄花梨,差不多有200吨,但是自2009年以来,几乎都没有什么越南黄花梨进入中国了。现在我们一些企业之所以还能够有机会买到越南黄花梨,都是依赖早几年买下这些材料的企业对自己库存进行了转让。紫檀木、红酸枝等木材的价格,是呈波浪式变动的,但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这类名贵木材,价格一路都在平稳上升。目前,越南黄花梨可卖到500万-800万元/吨,一些很独特的材料甚至可以卖到1000万元/吨。

    还有印度的小叶紫檀,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名贵用材,也是宫廷家具所用材料之一。目前小叶紫檀一年的产量大概是3000-5000吨,红酸枝的产量相对较多,但是需求也大,价格也跌不了。目前1吨非洲黄花梨也就几千元,红酸枝的价格要比它贵几十倍甚至100倍,小叶紫檀要贵两三百倍。

    为什么它们抗跌?这是名贵木材所具有的资源稀缺性所决定的。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小叶紫檀都要几百年、上千年才能成材,都不属于短期可再生的资源。对于黄花梨这种木材,很多人有一种崇拜,而这种崇拜就造就了它的价值。这么多年的市场经验证明,越便宜的木材越不能够承受经济下调所带来的冲击,因为这些便宜的木材太多了,只有名贵稀缺的木材才能够经受得住“12级台风”的冲击。

    说收藏:“三代同堂”收藏价值大打折扣

    赵利平: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大军中来,但当中非常多的初级藏家都不懂红木的鉴赏和鉴别,只是冲着红木的升值潜力而来,简单地认为买套红木家具就能升值,所买的家具有的材质差,有的做工粗糙,有的款式奇怪。什么样的红木家具才具有投资收藏价值?衡量一件家具的好坏,材质和工艺哪个更重要?

    伍炳亮:说到家具的投资与收藏,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家具存在着巨大的款式差异、工艺差异、材质差异,我觉得评价一件家具,包括明清家具、仿古家具,一定要以“型、艺、材、韵”四点作为准则。

    “型”是指一件家具的款式、形状是经典款式,还是低劣普品。现在很多采用中低档的木材并使用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现代红木家具,它们的设计师缺乏对传统家具文化艺术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参照一些传统家具的风格特点来设计,所以设计制作出来的一些家具不明不清、不中不西、不伦不类,出现了“二代同堂”、“三代同堂”的不和谐风格。譬如有些云龙或花鸟纹饰顶箱柜,如果只是看顶箱柜的框架结构、脚、柱、门条,呈现素身平面,这类结构是明代风格特征,但在顶箱柜的正面雕刻云龙、花鸟纹饰题材,则是清中期的风格特征,这么一来,一个顶箱柜上出现了明清风格混合的“二代同堂”;还有一些罗汉床和宝座,观其下座、三弯脚形状和裙牙雕刻纹饰,应该是清代的风格特征,但从罗汉床、宝座上三屏风素身围板的风格来看,又是明代的风格特征,而在素身三屏风围板上,竟然又浮雕出现代风格的花鸟纹饰题材,一件家具上现代、清代、明代三个不同时期的风格“三代同堂”,凑在一起就很不协调。我并不反对仿古家具在改良与创新设计上张冠李戴,但一定要在同一年份、同一地方风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巧妙合理地去改良,才能设计制作出一件协调优美的作品。

    “艺”是指一件好作品还需要能工巧匠的打造。看它是否使用传统家具的科学榫卯结构,拼板接缝是否严密牢固;而不同级别的技师,雕刻水准差别很大,有人擅长雕龙,有人擅长雕花鸟、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等等;打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看打磨出来的家具平面、凹面是否光滑平整,线条弧度是否流畅合理。

    “材”是看家具有没有按照款式特征、设计要求用足材料,能否达到一木一器的效果。搭配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海南黄花梨,因为其无大料,要制作较大的家具,就要用多根材料搭配才能制作出一件家具,而每根海南黄花梨的花纹、色泽都不同,所以在制作家具时,选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做好一件家具,不论用什么材料,都要合理舍得用材。

    “韵”是看一件家具能否产生神韵。这是在型艺材三者都符合标准的基础上,从工艺到艺术的升华,要经过特别的工艺处理,韵味才能产生。我觉得从投资与收藏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选择明清家具一定要以精品为主,而购买新仿古家具要定位于设计制作皆富有艺术含金量、有神韵的家具。

    黄安妮:我们拍卖行也定期举办家具拍卖专场,送拍的家具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上拍场。我们在衡量一件家具是否达到了收藏级别的精品,起码需要满足四方面的条件:一是材料,二是工艺,三是整体的造型是否协调,四是年份。曾经有一位收藏了很多海南黄花梨土家具的藏家,拿了很多东西想到我们这里拍卖,但我们看后觉得这些家具都过于粗糙,虽然材料是真的海南黄花梨,但没有太大的收藏价值。除此之外,名家的要素也是绝对要考虑的,这点跟书画市场一样,现在画家有很多,但是作品卖得贵的都是名家。家具市场也一样,名家制作的家具,升值空间更大。

    知多D

    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并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家具的统称,是属于中国仅有定义范围内的内容,其材料因为不同种类而价格有所不同。

    在2000年制定出台的旧红木家具国标中,红木主要分为紫檀木、花梨木、乌木、条纹乌木、红酸枝、鸡翅木、黑酸枝木、香枝木等8类木材,这些又被称为木材名称和商品名,每类名称下还会分各种树种名,一共有33个树种。

    8月1日,《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继2000年制定红木国标后第一次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和补充。规定以产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名称来命名和标识红木家具,并规定在生产前木材须进行检测。新国标还明确规定,每件红木家具必须配有一张《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作为红木家具的身份证明。生产企业须在明示卡上详细注明家具的产品执行标准、工艺分类、质量等级、适用范围、主要用材、涂饰与装饰工艺等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提倡开发和使用新型的红木木料。专家预测,新国标实施后,像安哥拉紫檀、安氏紫檀、变色紫檀、非洲紫檀等等这些原本不属于红木类的亚花梨硬木材,很可能将进入红木市场。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