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马逊进军家具市场,或许是行业大势所趋?
详细内容

亚马逊进军家具市场,或许是行业大势所趋?

时间:2018-08-25     人气:1118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
概述:作为跨境电商领域的风向标—亚马逊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进入5月份后,外媒疯传“亚马逊要发力家具和家电”,股票已被带动上涨了好几个点。如果传闻是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贝索斯开动挖掘机,气势汹汹奔向大家具的矿山呢?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物流难一直是电商进军家具市场的最大障碍。......

作为跨境电商领域的风向标—亚马逊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进入5月份后,外媒疯传“亚马逊要发力家具和家电”,股票已被带动上涨了好几个点。如果传闻是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贝索斯开动挖掘机,气势汹汹奔向大家具的矿山呢?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物流难一直是电商进军家具市场的最大障碍。很多人认为,亚马逊之所以进军家具市场,是因为亚马逊解决了家具的物流问题。的确,亚马逊招商负责人曾透露过,未来第三方卖家的家具商品将交由亚马逊统一配送,这将大大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九正建材网认为,亚马逊进军家具市场的根本原因是受行业大势所趋;

家庭成为跨境网购的主力军,宜家着手转战电商。

亚马逊进军家具市场,或许是行业大势所趋?

2017年的1月份,亚马逊中国发布2016跨境网购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家庭成为跨境网购群体的主力军,其中,有子女的家庭占比约84%。从报告可以看出,家庭消费已经占据跨境电商的重要位置,说到家庭消费自然绕不开家具产品,提起家具市场,必然绕不过家具巨头——宜家,2017年3月23日,位于北京五棵松的宜家订货中心(PUP)正式开业。这是宜家2016年在温州试水订货中心模式后,在中国开出的第二家订货中心。

宜家在中国尝试PUP,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为发展电商铺路。PUP店这种经营模式不再需要遵循宜家买地自建的传统原则,对于选址限制更少,直接租赁场地,不用支付高额租金,半年就能完成装修并开业。以更轻便的方式接近消费者,这有助于品牌快速进驻更多国内城市。

据宜家财报显示,宜家全球已经在14个市场开通了电商业务。2016年财年,线上销售额达到14亿欧元,在342亿欧元的总销售中占比4%。通过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PUP也好,大卖场也罢,目前宜家的商场在中国都是扮演了“仓库”角色。而要把货品送到没有宜家商场的地方,短期内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

此次,亚马逊大举进军家居市场,想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宜家电商的影响,毕竟,对于电商来说,家具市场还是一个蓝海,也是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之一。宜家和亚马逊各有所长,但是谁能在这一市场取得先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追逐热点,引领行业。2018年7月19日,多家媒体联合发布了“2017-2018中国家居十大热词”。这十大热词以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一个年度为时间节点,媒体通过调查与评判,以热词折射的企业动态、消费焦点、发展趋势为三大考察维度。最终甄选出的十大热词,反映着一年来家居行业的最大关注热点。

     

      热词1:产业转移

      在北京家居行业拉开产业转移序幕两年后,能够继续留下来的企业数量不足5%,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家居企业也纷纷走上了产业转移之路。

      产业转移,不是将污染从大城市带到小城市,而是借转移之机升级设备、优化工艺、提升产能。通过产业转移,家居行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进入工业园的企业,也以崭新的形象踏上了全新的发展之旅。

      热词2:油改水

      2018年3月23日,梦天木门发布水漆木门,宣布全面实现“油改水”。作为环保风暴中企业转型的重要环节,木作产品生产中油性漆改成水性漆,即“油改水”成为必修课。

      油改水,是对企业从工厂、工艺到管理的一次大检阅,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油改水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营造出一派和谐气象。

     热词3:智慧门店

      2018年3月3日,百安居在北京、上海的5家智慧门店同时开业,一改原有仓储式购物模式,人脸识别、AR、VR等黑科技一齐亮相,智慧门店应运而生。

      智慧门店不仅百安居一家。居然之家与阿里团队在做智慧门店试点改造、索菲亚在北京的首家智慧门店已经开业、京东与曲美家居联手打造的时尚生活体验馆也已亮相。线上线下融通、数字化无缝链接,智慧门店不再只是概念。

      热词4:海外并购

      曲美家居斥资40亿元收购挪威休闲椅企业、顾家家居斥资6500万欧元买下Natuzzi Italia和Natuzzi Editions、美克家居全资子公司美克国际以现金492万美元购买M.U.S.T. 60%股权……海外并购,一时成为上市家居公司的重要战略。

      国内企业并购海外企业,意味着中国家居企业实力足够强大,国际视野更加宽阔,从中国走向世界,正成为家居企业的追求。

      热词5:崩盘

      2018年3月,苹果装饰在湖北的子公司因涉嫌合同诈骗被立案,从而引发全国性崩盘。此后,全国多地的苹果装饰及其子品牌柠檬树、泥巴公社相继关停,一号家居网、我爱我家网也遭遇危机,北京美得你陷入倒闭风波。崩盘的恐慌,弥漫家装行业。

      据统计,近三年来倒闭的互联网家装公司将近120家。业之峰装饰董事长张钧认为,缺乏总部管控、盲目扩张、过度广告、不顾利润、不管交付五种病,是家装公司不断崩盘的主要原因。

      热词6:上市

      2017-2018年度,我乐、志邦、水星家纺、蒙娜丽莎、红星美凯龙、盛世乐居等家居企业接踵上市,家居板块成为资本青睐的一大热门。

      谋求更大发展,借助资本力量,是企业的明智选择。对于家居企业来说,上市后如何立足主业发展却是难题,比如上市后的橱柜企业纷纷拥入定制领域,未必是最佳选择。

      热词7:定制

      2017-2018年度,定制一词无比火热,老牌衣柜企业竞推新品,地板、木门、传统家具企业都纷纷转向定制,连家纺、陶瓷、五金都打定制牌,一时间,无定制、不家居。

      定制是近年来家居行业增长最快的风口,造就了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好莱客等上市公司。定制需要打通从设计、销售到生产的整个链条,谁都做定制,放弃自己的特色,实际上是家居行业创新乏力的表现。

      热词8:整装

      不仅仅完成硬装,而且把所有软装、配饰全部配齐,完全拎包入住,这种被认为是家装终极模式的整装,2017-2018年度受到众多家装公司青睐。

      看似高大上的整装,不过是一些传统家装公司无利可图之后,试图打包一些产品赚取利润的新玩法。整装是否真正红火,关键不在模式,而在是否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

      热词9:大家居

      做衣柜的也做橱柜,做木门的进军衣柜,做成品家具的增加定制,品类的增加,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一体化家居解决方案,被众多企业称为“大家居”。2017-2018年度,随着定制的火热,“大家居”更加风靡。

      大家居,关键是“大”在何处。如果不以设计主导,再多的产品也只是乱七八糟。真正要做大家居,需要从设计入手,配备齐全品类、提供全案设计、展现生活方式。对于大多数宣称“大家居”的企业来说,不求“大”但求“精”或许才是最好选择。

      热词10:跨界

      碧桂园等房产巨头涉入家装,创建橙家等品牌,还生产家具;小米、无印良品、ZARA、H&M纷纷开设HOME店,奢侈品品牌Tiffany进军家居行业,海澜之家开出Heilan Home优选生活馆;居然之家相继开出儿童乐园、养老小镇、美食广场,集美家居引入餐饮广场,打造体验MALL商业综合体;奥普结盟奢华赛车阿斯顿·马丁,将吊顶、浴霸品牌推向时尚界……2017-2108年度,跨界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

      家居外行涌入,看中的是这个行业的巨大潜力;家居大牌外拓,目的是延伸产业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这个铁律正在被打破,跨界打劫,或将给家居行业注入新血液,带来新变革。

    阅读全文
  •  拼多多上市,“消费降级”一词风靡,互联网随之充斥了各种“消费降级”的文章;在投资领域,人们惊讶地发现京东、腾讯、云南白药这些企业的收入增幅在下降,而生产二锅头的顺鑫农业和生产榨菜的涪陵榨菜的收入增长超过了200%,似乎佐证着“消费降级”的现象。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于未来的悲观、焦虑正在流行。2018年的下半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大的上市家具企业还是中小家具工厂,可能都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了。

    上市家具企业增速普遍大幅放缓

    8月,各大上市家具企业中报陆续公布。以往增长速度喜人的定制家具版块,今年普遍都增速放缓:第一梯队的老大欧派家居营业收入48.45亿,同比增长25.05%,而其他几家虽然增速有超过30%的,但要么去年基数少,要么就是有获得政府产业扶持资金。

    业界预言,定制家居行业拐点已经到来,虽然定制家具市场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但是现在的房地产配套、精装修+拎包入住、整装套餐都把定制家具门店的订单截留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一线梯队的定制家具企业都在积极开展自己的整装新业务,尽管前期都还在烧钱。

    传统家具上市企业中报显示其经营状况也不乐观,如梦百合就受美国贸易战的影响,业绩大幅下滑。在商业领域,人们都知道,看一个行业还有没有增长空间,就看第一梯队的标杆企业增速如何。现在上市家具企业业绩普遍在下滑,呈现的是整个行业的不景气,许许多多的中小家具企业早就已经步入了寒冬。

    中小家具企业净利润下降至临界点

    大型家具企业虽然增速下降,但仍有一定的资金与研发、生产、渠道、品牌的规模优势,尚能有足够的净利润慢慢过渡到秋天再到冬天。而对于中小家具企业,尤其是小型家具工厂,净利润一再被压缩。劳动力人口的下降,意味着要付更多的工资去请工人;社保基数的上涨,意味着平均到每个人的非工资成本投入更多;此外就别提租金的上涨、环保风暴带来的整治成本,以及部分上游原材料厂家因环保整治倒逼引发总体产能下降,进而带来的的原材料上涨,更别说各种税、融资难……

    只见成本涨,不见订单增。“今年旺季的订单,比以往最淡季的时候还要少”,笔者已不止一次听到家具工厂老板无奈的吐槽。

    在一些传统家具产业集散地,很多家具制造工厂在悄然关停、倒闭,或者依靠给电商代工勉强维持生存。其实,就算不是家具行业的从业人士,你也能感知到一些不景气的现象:厂房合租、厂房寻租、出租房空置、村镇商业街的萧条……在大时代浩浩荡荡的发展之下,大部分家具工厂没能“转型”,也没能“升级”,而是悄然消失了,就像它们当年悄然诞生一样。

    危中有机,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谁都无法逃离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关键是秉持什么样的心态,它决定了谁能在下一次经济上涨之时一跃而起。无论是大型家具上市企业还是众多的中小家具企业,都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过苦日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上市家具企业发展速度放慢一点,不再一味盯着攻城拔寨,一味地依靠投入去获取增长,当他们慢下来,审视自身,就会发展净利润的源头还可以是“节流”,可以是提升生产效率,做好产品和服务,管理好加盟商,由做大到做强;而对于中小型家具企业,可以清晰自我定位,不再好大喜功一味模仿大企业的做法,而是会将“生存”放在第一位,找到自我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放大自己的优势,以“小而美”的特色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随。

    唯有做强,方能持续获得高利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过苦日子”的大环境下,大大小小的家具企业其实都站在了相对公平的起点,这个时候,比拼的不再是资源,而是内力的深厚程度。谁的内力足够强,谁就能最先触底反弹。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