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反馈中员工三种典型期望
详细内容

绩效反馈中员工三种典型期望

时间:2011-05-05     人气:860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作者:
概述:员工在达到绩效目标之后,他们希望在绩效反馈中得到及时、明确的肯定与鼓励。中国员工向来“谦逊”而“内敛”,不轻易表露其对于赞美与表扬的渴望。然而,从人之本性分析,为人欣赏、得到赞扬确实又是大多数人内心深层次的需求与期望,无论他是孩子还是成人。......
      1、关注肯定

  员工在达到绩效目标之后,他们希望在绩效反馈中得到及时、明确的肯定与鼓励。中国员工向来“谦逊”而“内敛”,不轻易表露其对于赞美与表扬的渴望。然而,从人之本性分析,为人欣赏、得到赞扬确实又是大多数人内心深层次的需求与期望,无论他是孩子还是成人。 “我其实就是想听他那一句话,可惜他到最后都没有说”。不难想见,当一颗心满怀期待却又备遭冷落与忽略时该是何等的沮丧!

  2、关注绩效改善

  对于大多数员工而言,尤其是那些绩效水平有待提升且有意愿提升的员工,他们迫切需要从上级那里获得如何改善绩效的相关建议。现实中我们不乏听到这样的埋怨:“劈头盖脑地批了我一大通,我也认了,搞砸了还能不挨批吗?但我做不好你也没提供任何的指导,一句有用的话也没有,说不出个所以然,就会骂人”。诸如此类的反馈不过将员工当成了情绪的发泄对象,徒增员工的不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3、关注职业发展

  对于那些绩效优秀的员工而言,他们则更期待绩效的反馈能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职业发展。没有实质内容的反馈对于此类员工而言堪比鸡肋,味同嚼蜡。

  显然,员工是带着需求来接受你的反馈的。作为直接上级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员工的这些需求,那么这样的反馈基本上是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或许才是最大的技巧。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亲爱的人力资源女恶魔,

      我最近从我现在的雇主那里获得了一个新的工作机会。不过,我选择不接受它,而现在,我的老板要求我提供一封"自愿辞职信"。他们能这么做吗?

      我要指出的是,之前并没有任何协议或预示说明提供给我的这份工作就是我的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此外,我也从来未被告知过如果我不接受这份工作就会"让我走"或是被要求离职。

      他们能这样做吗?当然可以。几乎在全美国,非工会雇员都是"随意"员工,这意味着不论因为任何原因(比如因为种族、性别、年龄或怀孕)或根本没有任何原因你都可以辞职或者他们也可以解雇你而都不会受到法律的禁止。所以,是的,他们可以这样做。

      他们是否应该这样做?不。

      现在,我怀疑,这表明了一个巨大的警告的迹象,说明你现在的经理对你很不满意。糟糕的工作任务、冷落你以及之类的等等。当你的经理非常鼓励你去申请一个并不是晋升的内部工作职位时,这可能是一个你在那里不受赏识的迹象。(虽然并非总是如此。我曾经有一个员工在她的工作的一些方面遇到了困难,但她聪明而优秀。那时有一个新设立的职位,我认为她绝对适合那份工作,我强烈鼓励她申请。我的老板也提供了帮助使得这一进程顺利地向前发展。她得到了那份新工作。当她第二年的绩效评估被送到我的书桌上时,我绝对是兴奋的,我看到她的上司给了她最高的评价和特殊奖励。但是,如果她当初拒绝这一职位变动,我也不会想要解雇她。)

      不过,你所面对的问题是,即使是有警示的信号,也没有直接听到"你不适合这个职位"。

      我希望管理者们不要再这么懒惰和懦弱无用,并且能够和他们的员工们切实地谈论所存在的问题。如果员工能够知道它们的话,许多事情都可以得到解决,并且管理者们也能够明确工作预期。

      另一方面,有时候员工拒绝重视问题。你会一直谈话、培训、解释和提醒,直到你气急败坏筋疲力尽,然后当你最终说出"按照我们在过去的6个月里所谈论的,因为你还没有处理好任务A,你将会被解雇,而今天就是你上班的最后一天"时,这个人表现得好像受到了惊吓,就像这完全是突然而来的冲击一样。

      所以,你该做些什么?嗯,在这样的情况下辞职不会有什么好处。当然,你可以在未来的求职申请上写"离职原因:辞职",但是,接下来你去参加面试的公司会想知道你为什么在没有在安排好另一份新工作的情况下就辞职了。对于这种情况,你并不符合失业的判定。这并不是一个由你通常有资格被判定为失业的原因引起的劳动合同终止(我假设这是一个"你并不适合这份工作"而不是"你总是迟到还偷盗公司的办公用品"这样的类型的情况)。(注:被判定为失业的资格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公司,也不是,从技术上说,该公司所分派给你的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

      所以,现在是时候进行协商谈判了。首先,你可以问一问这一内部转职的机会是不是仍然有效。如果是,很棒。就接受这份新工作吧。但是,假设它已经失效了,那么你需要对以下四个项目进行谈判。

      *  失业资格:现在,我可能让你摸不着头脑了。不是我刚刚说了这是由国家而不是公司决定的么?是的,是的,我说了。但是,如果公司同意不反对你被评判为失业,那失业就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了。

      *   遣散费:他们希望你离开。他们不想直接解雇你。那就要求获得赔偿金。我不知道你的行业、所在地区或职位级别。如果你的工作是在当地的杂货店当收银员的话,那遣散费会远远小于如果你是在一家大型生物科技公司做市场营销部经理的话所能得到的。我会从按照每在公司工作了1年就获得大约2周的薪水的标准来开始谈判所要求获得的遣散费。如果是一家大公司,不要低于要求获得少于3个月的薪水金额的标准。如果你可以谨慎地问问周围的人的话,就搞清楚其他人都得到了多少。

      *   推荐信:大多数的公司都有类似的只确认工作时间和职位头衔的蹩脚的政策。是的,是的,我知道这为了保护他们自己,但现实情况是,管理者们确实会说出别的信息。任何一位好的招聘人员都能够告诉你关于他们是如何获得了背景调查的相关信息的故事。你需要彻底明白的不仅是官方的"公司"的回应会是怎样的,而且还要知道你的前任管理者会说什么。你能不能找到可以接触到向你提供了这个你拒绝了的工作机会的那位管理者的人呢?现在,也许是一个要求在离职的同时获得一封推荐信的好时机了。

      *  终止任何非竞争条款:这取决于你在过去签署了什么,你可能会或也可能不会受到非竞争条款的约束。这其中许多都是专门为从心里愿意"自动离职"的人而设计的。他们希望你辞职,那他们最好地撤销违反非竞争性条款所引发的后果。

      在这件事的最后,他们会想让你签署一份"让渡书",这基本上是一个说明你不会对他们提出诉讼以换取任何他们已经提供给你的东西的文件。这是一份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找一名律师对其进行审查总是一个好主意。我的律师现在对合同审核所收的费用并不是很多,因此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件花费过于昂贵的事情。我可能会是错的,这取决于你住在哪里以及你所需要的服务是怎样的。如果你是一名行政人员或者是需要处理复杂的法律和财务问题的话,你将会需要聘请一位专门从事这方面服务的律师。

    阅读全文
  •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不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也许正是为了参透这句话的本意,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弱智阿甘一直尝试着种种奇妙的人生选择,看似随波逐流,结局却顺理成章,精彩无限。 

      在崇尚“精英主义”、“成功捷径”的年代,人们往往以富有的程度判断企业家个人的成功,并坦言“看重的就是结果”。但却也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刻意限制自己的成长,在坦承对财富渴望的同时,坚持不被“潜规则”。他们或以一己之力开创行业的新面貌,或者索性以“像坏人一样努力”自居,追求着人格的力量……他们要证明,个人理想对现实的反哺是大有可能的。 

      罗永浩:只是有一点勇敢 

      洪晃曾说:“这世界的女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假正经,一种是假不正经,前者惹人烦,后者惹人爱。”这样的判断同样也适用于男人,老罗就是后者之一。 

      老罗原名罗永浩,曾为北京新东方学校英语培训教师,因“老罗语录”而走红于互联网,最为知名的莫过于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作为一名“不务正业”的英语培训教师,老罗先后开过动画工作室、嫣部落,创办过牛博网,并于在2008年5月正式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 

      老罗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定义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一个坚持理想的人应该抱有不可动摇的乐观态度和人生勇气。”老罗始终认为,只要能力足够,就可以兼顾理想的准则与现实的生存,当然前提是“像坏人一样努力”。如今,老罗英语培训的招生年增长率达到了 120%~130%,老学员推荐率达到35%,创业规模保持着每年翻番。尽管创业过程也曾艰难,但老罗以一种真实的存在证明了“通过干干净净地赚钱,让人相信干干净净的赚钱是可能的,即使是在眼下的中国”。 

      由于被外界定位为培训界的“娱乐明星”,老罗的学校还未开张就广受关注,被不怀好意地戏称为“上老罗英语是学英语和听相声两不误”。然而,那些真正上过老罗英语的学生却发现,这是一家办学严谨的学校,老罗也一直以一种“书生意气”的方式践行着看似最朴素的原则。 

      老罗说:“我们除了不大,什么都是大公司的标准。”这些标准中,包括了在培训行业中“罕见地”为所有员工交纳五险一金、提供带薪年假;即使在公司财务最吃紧的时候,也给员工发放年底双薪;所有的办公软件全是正版;坚持不做假账;简化发放加班费的流程,“不能把属于员工正当权益的领加班费的过程,搞成很屈辱的填报各种申请表格,再请各部门领导签字的形式”。为了缓解客服人员的心理压力,老罗英语还专门辟出诸如“窝囊费”、“受气包”等名目的抚慰津贴。 

      爱吹牛的老罗认为:自己只是有一点勇敢。然而在整个行业发展都不规范的时候,这点小小的勇敢却变成了“非常勇敢”。正如老罗所说,能够真正在商业的机构里坚持理想主义,比做一个教师、一个“愤青”、一个艺术家要难一万倍。 

      在创业半年面临生源较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老罗一方面坚持用一节课1800~1900元的全行业最高价吸引最好的英语老师加盟;另一方面,为了打开招生局面,又在平时班中推出了“一元钱试听8节课”的促销方案。“有时候承诺得越好,越容易被看成是骗子。我们每次的实际操作都面临着很大的成本风险。”老罗这样描述自己的境遇,“这一方案最终面临着三类群体:包括潜在的消费群体(真正的客户)、成心蹭课的学生(原来打算自学的人),以及抱着听相声娱乐一下的‘妖怪们’”。 

      事实上,英语培训行业的营收状态一直都是寒暑假班赚钱,平时走读班亏钱。成心蹭课的学生一多,必然导致教师成本大幅上升。老罗跟合伙人商量后,决定既然不知道怎么防范,不如就磊落一点,为此还特地关照海报宣传在文本里注明:“蹭课的学生不是恶意的,欢迎来蹭课!”并要求老师们在第8次课结束前,着重讲一下自学阶段的重点,也因此,“一元钱试听8节课”的口碑效应非常好,老罗英语也在学生中被传为美谈。 

      艰难时,老罗时常能找到一些励志名言来鼓励自己,按他的话说,这叫“给自己找一些‘精神鸦片’”。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曾说:“为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所驱使的人,所挣的钱比纯粹以赚钱为目的的人赚的更多。”这也是老罗颇为欣赏的一句话。 

      张立宪:一花一世界 

      被誉为日本新一代“经营教父”的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认为,有知识、有理想、有市场成就、有道德情操、有社会责任感,将代表着新一代企业家的人文面貌。以此为标准,张立宪和他的《读库》似乎正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化身。他的成功恰恰出于其特立独行的创业方式和诚实面对本质的人生态度。 

      作为2010年的年度出版人代表,这个以“老六”、“见招拆招”等别名为人所熟知的“文学中年”,5年来几乎以一人之力完成每一期系列丛书的策划、组稿、编稿,乃至设计、印刷、宣传等工作,并坚持不流俗,坚信自己的眼光,以打捞、保留普通人的故事、细节和表情为要务。在这个声色犬马的年代,老六越来越大的知名度证明了:小众也是可以畅销的。 

      老六坚持认为“允许个人采取与集体不一样的态度,选择不一样的人生”,理由是:“我们一直高喊‘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整天钻在钱眼里,这样的人还能要吗?”于是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正如鲁迅曾说的那样:石在,火是不会灭的。 

      早在创业之初,老六就坚持做《读库》的“三不”原则:不计成本、不惜篇幅、不留遗憾。老六说:“只有不计成本才能更好地实现商业。”有人认为《读库》是民间的《史记》,记述的都是“小历史”,老六则戏谑地回敬道:“如果一定要用‘小历史’这种说法,我们就站在小历史的立场上,向所谓的‘大历史’翻个白眼。”如此轻描淡写的背后,却是老六经年累月的精耕细作。《读库》开创了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图书品牌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都一丝不苟。他的存在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颜。 

      尽管《读库》的成功模式很另类,老六却告诫,不要总在意义上较劲,不要因为这种思考太多而忽略了现实的着力。“应该考虑的是细节的技术性,怎么来保证它,实现它。对我个人来说,走了很多的弯路才知道技术性细节的可贵。”目前,老六开设了读书博客,以此实现与“读库”迷的互动交流。而在最近一次“读库情报站”的书友活动中,他又请来了资深记者欧逸文,分享有关《纽约客》杂志的采写规范……这样的举动似乎已经超越了一本 “自娱自乐”的刊物最初的边界,更是一种开放的交流与实验。 

      这个喜欢跷起兰花指、被戏称为“京城男交际花”的资深媒体人,宣称自己喜欢的是“大狗能叫,小狗也能叫,富狗活得好,穷狗也活得好”的境界。他认为每个编辑都像一个手工业作坊里的匠人,只要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模样来打造一本书或者一本杂志,出来之后每个产品就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会有自己的人群。而他所做的,只是不断地求证产品的可行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六并不是一个“有想法没办法”的幻想型创业家,他对自己想法的实现始终心怀把握,并且即使在每期纠结于实现的各种困难之中,仍然时时感受着实现自我的幸福感。 

      张跃:主要工作是消灭我的企业 
     
        曾经有这样一个假设,倘若远大空调创始人张跃能够低头昧心地去做这样几件事情:给客户回扣、欺骗消费者、贿赂官员、苛刻员工、盲目扩张、上市圈钱、污染环境、增加能耗……远大的“大”绝对就不只是今天这个规模。 

      张跃却说:“简单追求规模和效率是愚蠢的。”那么,张跃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在财经作家张小 平眼中,远大之所以拒绝“长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张跃的“洁癖症”:张跃对行业潜规则深恶痛绝;在对待政府关系上,表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冷漠,坚持对“道德经营”价值观的坚守超越了对企业财务指标增长的追求;坚持“不合资、不上市、不借债”,让这家企业错失了借助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的机会;放弃获利最为丰厚的传统空调领域,坚持集中力量精耕细作…… 

      表面看起来,张跃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说:“我现在的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消灭我的企业、消灭我的空调。”一方面,在中国企业家中,他是为数不多购买私人飞机的企业家;另一方面,他却坚持远大要为国家多创造税收;多增加就业机会,并为其员工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就业环境;对客户负责,和客户达成双赢;对环境负责、尽可能少地造成污染……如此“悖论”的企业生涯为何还能延续?这貌似是一个奇迹。 

      去过远大城的人都误以为它是一家公园或博物馆。这里的员工收入远远高出其他企业,吃住全是免费供应,蔬菜自己种且不施农药,过年过节过生日有礼物馈赠,不出厂区也能找到俱乐部、酒吧、网球场、健身房等休闲场所,其内部消费一律实行无人售卖制。张跃说:“我们二十几年来没有裁过人。你招一个人,就要对他负责。”此外,远大一直坚持“七不一没有”的道德底线:不污染环境、不剽窃技术、不蒙骗客户、不恶性竞争、不搞三角债、不偷税、不行贿,没有昧良心行为。 

      回应质疑,张跃坦言自己是一个绝对的享受主义者—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的“奢侈”,但也表示自己从不单纯地做商业。而一旦意识到在追求物质和财富方面,任何事情都做得成,他的思想一下子反而被改变了。“我开始觉得如果在一个社会内,创造财富已经不再是困难的事情,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可以做一些更重要和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做这些事情应该完全从内心的感受出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