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员工做绩效沟通要避开七个陷阱
时间:2010-07-12 人气:1026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作者:
概述:众多经理人在跟下属沟通绩效问题时,需要小心避开七个陷阱。......
提醒众多经理人在跟下属沟通绩效问题时,需要小心避开七个陷阱。
陷阱一:没有确切指出问题行为的错误之处。由于细节没有具体言明,这可能导致信息接收方(也就是员工)误读你对他的要求。
陷阱二:没有聚焦于所希望的行为是什么。通常经理人都能很清楚地表述“我不希望你有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但是却不能很明确地指出他们所希望的理想行为是什么样的。
陷阱三:不够率直。明明知道问题就出在某一个人的身上,但是经理人却召集整个团队开会,把问题责任轻描淡写一番。
陷阱四:延迟。当领导者不知如何跟问题员工沟通时,他们会选择推后讨论这件事情。这种拖拉的作风可能导致员工的问题行为愈演愈烈。
陷阱五:语气使用不当。你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威胁或讥讽的语气,这只会让对方不服气,并摧毁双方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基础。
陷阱六:跟员工面谈时一心两用甚至三用。这是一种不尊重员工的表现。
陷阱七:先表扬后批评。这在员工看来,你就相当于给他下了个套:先给点糖吃,再当头棒喝。所以,不如有理有据地直接跟他谈,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陷阱一:没有确切指出问题行为的错误之处。由于细节没有具体言明,这可能导致信息接收方(也就是员工)误读你对他的要求。
陷阱二:没有聚焦于所希望的行为是什么。通常经理人都能很清楚地表述“我不希望你有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但是却不能很明确地指出他们所希望的理想行为是什么样的。
陷阱三:不够率直。明明知道问题就出在某一个人的身上,但是经理人却召集整个团队开会,把问题责任轻描淡写一番。
陷阱四:延迟。当领导者不知如何跟问题员工沟通时,他们会选择推后讨论这件事情。这种拖拉的作风可能导致员工的问题行为愈演愈烈。
陷阱五:语气使用不当。你一定要注意不能用威胁或讥讽的语气,这只会让对方不服气,并摧毁双方之间的关系与信任基础。
陷阱六:跟员工面谈时一心两用甚至三用。这是一种不尊重员工的表现。
陷阱七:先表扬后批评。这在员工看来,你就相当于给他下了个套:先给点糖吃,再当头棒喝。所以,不如有理有据地直接跟他谈,这也是尊重对方的一种表现。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如何让人力计划不再滞后
人员统计的不同结果会困扰企业高管和中层经理,因为它们不仅阻碍经营成果信息的生成,还会歪曲这些数字,引起谁对谁错的争执,又令组织增加进行手工核实和特例报告的工作时间。不过也有一个好消息,正如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所注意到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在扩张到既包括人才和员工管理,也包括多流程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坏消息是,对大企业来说,这一进程尚处于早期阶段。
有关员工人数报告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提到的一个原因,即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人数有不同的归类方法。财务部门总是依据成本中心来报告和跟踪员工人数,而人力资源部门通常是根据工作角色界定和管理监督层级进行汇总。如果想把成本中心对应到一个管理层级,通常只有最高的公司或部门成本中心才能得到反映。较低级别成本中心里发生的变化,不会正常地进入人力资源员工人数报告的视线,于是就被遗漏。
然而,即使这类跨部门的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员工人数报告的问题依然存在。真正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源部门应变的迟滞以及无法可靠地定义员工。
在最低或最基础级别,成本中心可能已经进行了每月的增添、删除、合并、分离,以及重新排列。而另一方面,管理监督层级对这一变化的反应是滞后的。改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其范围远远超过了成本中心规章的改革。管理批准程序、员工管理系统、行政申请以及工作流程,需要根据角色、工作描述、薪酬计算方式、激励、利润、股票选择权计划、奖金评定来综合进行更新。变化必须予以记录、核实,以保证员工不会因年龄和性别而受到歧视。这些限制意味着人力资源变革过程将永远滞后于财务和业务变革过程。
由于人力资源变革的滞后性,人力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并且预留过渡期,以使人力资源能够赶上来,并且与财务和战略业务计划的改变保持一致。
正确地定义员工
企业普遍接受的对人力计划的定义是:“系统地确定和分析企业需要何种规模、类型和品质的员工队伍,以达到它的目标。”这种人力计划制定程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框架去安排所需的步骤,从而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正确数量的合适员工。这个定义强化的理论是,以企业所需的素质、经验、知识、技能和努力程度来划分员工类型,并适时安排员工,是人力计划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这一模型,定义谁是员工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然而,在当今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要确定一个企业所需的员工类型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例如,面临技工短缺或劳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现在能够轻易地在本地或国际上取得价格合理的替代者,从而只需临时通知或不需事先通知就能改变员工构成。这类调整常常快于人力资源应变程序。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员工人数报告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没有适当地考虑人力资源应变程序相对于业务和财务应变程序的滞后性,二是缺乏一个适当的定义以确定哪些人应该作为员工被计入。
这些问题指出了企业需要做的事情:采用一个广泛的及可接受的“员工”定义;制定的人力计划方案要考虑到不同地理区域间员工的利益平衡;要分析人力计划方案是否包含了所雇用员工类型的改变;制定一种能够支持财务计划方案的计划方法;采用一种能与年度清点数字保持一致的计划方法。
企业还必须决定员工类型是否应当包括地区标识。也许企业需要制定灵活的员工报告规则,以使自上而下依类型员工计数结果与依员工计划的计数结果保持一致。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明显地,你要从人力计划着手。
有关员工人数报告中遇到的问题,常常提到的一个原因,即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人数有不同的归类方法。财务部门总是依据成本中心来报告和跟踪员工人数,而人力资源部门通常是根据工作角色界定和管理监督层级进行汇总。如果想把成本中心对应到一个管理层级,通常只有最高的公司或部门成本中心才能得到反映。较低级别成本中心里发生的变化,不会正常地进入人力资源员工人数报告的视线,于是就被遗漏。
然而,即使这类跨部门的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员工人数报告的问题依然存在。真正的原因在于人力资源部门应变的迟滞以及无法可靠地定义员工。
在最低或最基础级别,成本中心可能已经进行了每月的增添、删除、合并、分离,以及重新排列。而另一方面,管理监督层级对这一变化的反应是滞后的。改革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其范围远远超过了成本中心规章的改革。管理批准程序、员工管理系统、行政申请以及工作流程,需要根据角色、工作描述、薪酬计算方式、激励、利润、股票选择权计划、奖金评定来综合进行更新。变化必须予以记录、核实,以保证员工不会因年龄和性别而受到歧视。这些限制意味着人力资源变革过程将永远滞后于财务和业务变革过程。
由于人力资源变革的滞后性,人力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并且预留过渡期,以使人力资源能够赶上来,并且与财务和战略业务计划的改变保持一致。
正确地定义员工
企业普遍接受的对人力计划的定义是:“系统地确定和分析企业需要何种规模、类型和品质的员工队伍,以达到它的目标。”这种人力计划制定程序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框架去安排所需的步骤,从而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得到正确数量的合适员工。这个定义强化的理论是,以企业所需的素质、经验、知识、技能和努力程度来划分员工类型,并适时安排员工,是人力计划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这一模型,定义谁是员工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然而,在当今的全球化商业环境中,要确定一个企业所需的员工类型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例如,面临技工短缺或劳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现在能够轻易地在本地或国际上取得价格合理的替代者,从而只需临时通知或不需事先通知就能改变员工构成。这类调整常常快于人力资源应变程序。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员工人数报告问题产生的根源,一是没有适当地考虑人力资源应变程序相对于业务和财务应变程序的滞后性,二是缺乏一个适当的定义以确定哪些人应该作为员工被计入。
这些问题指出了企业需要做的事情:采用一个广泛的及可接受的“员工”定义;制定的人力计划方案要考虑到不同地理区域间员工的利益平衡;要分析人力计划方案是否包含了所雇用员工类型的改变;制定一种能够支持财务计划方案的计划方法;采用一种能与年度清点数字保持一致的计划方法。
企业还必须决定员工类型是否应当包括地区标识。也许企业需要制定灵活的员工报告规则,以使自上而下依类型员工计数结果与依员工计划的计数结果保持一致。挑战是巨大的,但是明显地,你要从人力计划着手。
阅读全文
下一条:避开开店选址的几大误区
开店选址要慎重,要选择有实力的风水宝地,但是有人开店选址,往往人云迹云,不仅迷信还盲目选择。下面是总结的玩具专卖店选址的误区。
一、迷信黄金地段
"非风水宝地不嫁"是厂商专卖店选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殊不知,黄金地段的昂贵租金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经营压力,非一般专卖店所能承受。
二、不顾形象,徒求销量
对于经营玩具这类时尚商品的专卖店而言,除了考虑店址对销量的促进作用外,还应评估其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为确保品牌形象不受损害,厂商在专卖店的选址方面还需强调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美观。
三、盲目进入竞争饱和区
过度集中往往会造成市场饱和。有时候,位于同一商圈的多家同类专卖店看起来生意都很好,实际上已达到竞争平衡的临界点。新增加一家店,市场就超饱和了,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原先挣钱的都开始亏损,大家只有打价格战。
四、行业偏离商圈定位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整体商业网点布局。错位选址,逆势而动,往往得不到宏观政策的支撑和大环境的推动,吃力不讨好,最后只能选择撤出。
五、迷惑于客流量的表象
对于专卖店而言,除了要考虑总体的客流量外,更应深入分析客流的有效性。以为人流密集、热闹的地点就是好商圈,这是对商圈的误解。
六、缺乏借势意识
做生意要成行成市,过分孤立仅靠一家门店单打独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巧妙地借对手的势,往往能对销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广告空间考虑不足
店招、立牌,展示架、海报,这些常见的广告道具对于专卖店的销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得当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选址时,最好是了解门窗是否可改装为落地式大玻璃结构,当地政府对店招悬挂有无特殊要求。
八、忽视顾客消费便利性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购物场所的物业配套与周边公用设施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重视。专卖店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店址再好,顾客也不愿光顾。
九、低估消费惯性对购买的影响力
在选址考查时要该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很多经营者虽然在定位、商圈的分析上下足了功夫,但因对消费者的消费特性考虑不到位,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十、不考察商业环境的未来变迁
专卖店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旦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必将导致投资无法收回。有些目前看起来很优越的位置,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因 城市 发展变化的要求而陷入改造、拆除的麻烦。
一、迷信黄金地段
"非风水宝地不嫁"是厂商专卖店选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殊不知,黄金地段的昂贵租金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经营压力,非一般专卖店所能承受。
二、不顾形象,徒求销量
对于经营玩具这类时尚商品的专卖店而言,除了考虑店址对销量的促进作用外,还应评估其对品牌形象的影响。为确保品牌形象不受损害,厂商在专卖店的选址方面还需强调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美观。
三、盲目进入竞争饱和区
过度集中往往会造成市场饱和。有时候,位于同一商圈的多家同类专卖店看起来生意都很好,实际上已达到竞争平衡的临界点。新增加一家店,市场就超饱和了,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原先挣钱的都开始亏损,大家只有打价格战。
四、行业偏离商圈定位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整体商业网点布局。错位选址,逆势而动,往往得不到宏观政策的支撑和大环境的推动,吃力不讨好,最后只能选择撤出。
五、迷惑于客流量的表象
对于专卖店而言,除了要考虑总体的客流量外,更应深入分析客流的有效性。以为人流密集、热闹的地点就是好商圈,这是对商圈的误解。
六、缺乏借势意识
做生意要成行成市,过分孤立仅靠一家门店单打独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巧妙地借对手的势,往往能对销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广告空间考虑不足
店招、立牌,展示架、海报,这些常见的广告道具对于专卖店的销售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运用得当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选址时,最好是了解门窗是否可改装为落地式大玻璃结构,当地政府对店招悬挂有无特殊要求。
八、忽视顾客消费便利性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购物场所的物业配套与周边公用设施的完善程度越来越重视。专卖店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店址再好,顾客也不愿光顾。
九、低估消费惯性对购买的影响力
在选址考查时要该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进行深入调查,很多经营者虽然在定位、商圈的分析上下足了功夫,但因对消费者的消费特性考虑不到位,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十、不考察商业环境的未来变迁
专卖店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一旦周边环境发生变化,必将导致投资无法收回。有些目前看起来很优越的位置,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因 城市 发展变化的要求而陷入改造、拆除的麻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