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员“临门一脚”的四字箴言
时间:2010-06-10 人气:1799 来源:NET|DXZM 作者:
概述:在行业竞争的形式下,如果说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与竞品鏖战的枪炮,那么导购员就相当于冲锋陷阵的士兵。......
在行业竞争的形式下,如果说产品是企业在市场上与竞品鏖战的枪炮,那么导购员就相当于冲锋陷阵的士兵。再强势的枪炮,如果让羸弱无能、意志薄弱的士兵驾御使唤,其结果往往是兵败如山倒;而那些训练有素、敢于亮剑的士兵,有时纵使在枪支弹药不如敌人时,也能破釜沉舟,攻城略地。
不少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区域市场往往被看似并不怎么强势的竞品逼得无还手之力,追究原因,上市推广策略、销售业务技巧、终端辅助执行等都没有大问题,输就输在导购员这临门一脚上。
导购员工作应遵循“望、闻、问、切”四字箴言,实现“观察、判断、博弈、拍板”四步飞跃,从而达成预期的导购目的。
望——观察。“望”,有三重含义:
第一、导购员从早上上班进入卖场开始,就得关注整个卖场周围环境(天气状况、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竞品促销综合信息(竞品促销方式、大致力度、陈列方式)等,综合这些信息,为迎接消费者的到来做好准备;
第二、导购员到场后需清点并大致计算本品的货架存量、堆头存量、特陈存量,同时督察本品陈列、理货状况,以最快速度与库房或理货员协作,确保本品的合理存量与陈列到位;
第三、消费者在趋近行业陈列区时,导购员须开始观摩消费者的长相、穿戴、言行与动作,通过系列信息的综合,对消费者进行初步归类,属于消费实力派,还是家庭妇女节约派?是情绪冲动江湖型,还是温和柔顺教养型?是独断专行自主族,还是谦和求教族?这一点,精明一点的导购员工是基本能捕捉到的。
闻——判断。“闻”有两重解释:
首先,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会直奔本品(除非绝对品牌忠诚者),在行业陈列区范围内,消费者一般都会有一段游移对比期,此时,导购员需竖耳盗听消费者与同伴或竞品导购员的交流信息或消费者不由自主的自我发声,通过对信息的分辨可进一步判断消费者类型及消费者对该类产品自主购买意见,从而为消费者的即将靠近做好最充分准备;
其次,消费者在靠近本品陈列区时,由于视觉的超前性、思维的滞后性,消费者大脑物理印象3秒钟之内基本还停留在竞品的感受上,此时导购员除了礼貌的鞠躬微笑与问好外,更需要用一句简明的话来扰乱、重组消费者的物理印象,如“您可以看看我们的添加DHA的新产品”、“这一款产品比较适合身体偏胖的人试用”、“这一款女服是韩式大长今样板装,您不妨先试一下装”、“我们每一排产品上面都捆绑了一个小玩具汽车”等等,一句话,让消费者感觉我们的产品就是与别的产品有所不同(或促销让利更多、或促销形更加新颖),短暂的时间之内本品的突出卖点就以物理印象的形式占据消费者的大脑;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面对“漠不关心”型的消费者,话语不宜多,精简介绍到位即可,而若是“热心肠”型的消费者,则可以“卿卿我我”,循循诱导。
“闻”是导购员对消费者购买类型判断的过程,是导购员确定采取何种推介方式的决策基础。
问——博弈。“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导购员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问”主要针对“游移型”消费者和“第一次亲密接触型”消费者,对于独断专行型、“一生只爱他一人”型的消费者建议不要过多使用。游移型消费者一般来说,品牌选择性随意,缺乏消费个性,消费心理不够坚定,导购员若能动之以利、晓之以情、诱之以方,很容易将其“俘获”。而“第一次亲密接触型”消费者由于没有试用过本品,导购员若能策略性地将产品品质、试用效果做一推介,让其对产品充满购买享受的消费愿景,脑海中形成丰富的关联受觉蓝图,则离成交就不远了;
其次,“问”的目的是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太极推挪,不是导购员表演单口相声。导购员问的目的是寻找消费者的交易心理接受点,消费者一回答,就正面或侧面地将自己的消费接受点表露,聪明的导购员会不失时机地就其消费接受点与其沟通,顺理成章地达成交易。我们来看下面正反两则案例:
反例
导:“我们的乳酸菌发酵乳品,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您可以试一试的。”
客:“你们的产品我是偿过,感觉不错,但就是贵了点”。
导:“不贵不贵,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要高档,很多人用来送礼,觉得有面子”。
客:“原来是专门用来送礼的哦,那我以后再来买就是”。
分析:顾客的消费接受点是试用感觉好(感觉不错)+比较实惠的价格(但就是贵了点),而导购员对应解释是试用感觉比较好(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高档产品经常用来作为礼品(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要高档,很多人用来送礼),结果消费者就认为,原来是高档礼品所以才贵,下次过节或者有必要时买着送礼便是(现在自己买着喝感觉不实惠因此暂时不买)。 正例
导:“我们的乳酸菌发酵乳品,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您可以试一试的。”
客:“你们的产品我是偿过,感觉不错,但就是贵了点”。
导:“不知道您注意没有,从单瓶上看我们是比竞品贵了一些,但我们现在正在做买一箱送2瓶的活动,折合下我们每瓶比竞品还要优惠差不多1毛钱,另外我们产品有行业内最专业的72小时乳酸菌发酵技术支持,也是物有所值呀。”
客:“恩,我看看……(思考、对比中),行吧,先给我买一箱吧”。
分析:既然消费者对优惠价格比较敏感,导购员便适时地将带促销政策(现在正在做买一箱送2瓶的活动,折合下来我们每瓶比竞品还要优惠)的产品介绍给顾客,让顾客感觉购买了占便宜的产品;同时也向顾客解释了为什么单瓶价格比较贵的原因(我们产品有行业内最专业的72小时乳酸菌发酵技术支持),在导购员与消费者的心理博弈中,由于导购员准备把握了消费者的消费接受点,从而实现了成功导购。
切——拍板。“切”字的含义需要做如下说明:
通过“望”的观察、“闻”的判断、“问”的博弈,导购员最终需要解决的是怎么与消费者拍板成交,皆大欢喜。“切”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正切
所谓正切,就是导购员工直接向顾客提出拍板成交的好处,从消费接受点的角度给予说服,如下例:
导:“我们这款新装,是全国第一款波西米亚风格设计装,您穿上,可能成为引领时尚的波波一族了!”
客:“恩,是的,我昨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报道了,韩国好象现在很流行这个风格”
导“您穿上我敢肯定在大街上您的回头率比姚明都还高!”
客:“哈哈哈,真的吗?那好,给我来一套XX型号的吧”。
分析:导购员直接切入“全国第一款波西米亚风格(能让您第一个感受时尚)”的拍板主题,顾客的反映是正面效果(昨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报道了知道在国外很流行而国内目前没有),给导购员的暗示是,正面切入成功,可以继续跟进(设想其若穿上便能得到好评吸引像姚明一样的回头率),最终完成拍板成交的过程。
第二种形式——反切
所谓反切,是指导购员在“望”、“”闻、“问”的基础上仍然把握不准消费者拍板切入点时,就尽量不要直接提出拍板成交主题,即不要用“若使用我们产品……会怎么……”话语式,而是从反面切入,使用“如果您没有使用我们产品(或没有把握这次机会)……会有怎么样的损失”的话语式,这样,一般更容易完成拍板成交的过程。如下例:
客:“你们产品是还可以,质量不错,也没有防腐剂,只是……”。
导:“对,我们产品是业内第一家通过QS的上架产品,而且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做一次让利促销,今天您刚好赶上,否则您要等到下个月的最后几天才能有这个优惠价格了,而且我们的这个规格产品做完就一定销量就截止促销活动了”。
客:“成,我先买一箱吧”。
分析:顾客首先表明对产品品质的认可,但却没有表露不敢拍板的原因(只是……),导购员先是重复产品品质(业内第一家通过QS的上架产品)以加深顾客的认可程度,再转而反向切入若顾客不把握本次机会,可能要等到下个月才能拿到这个优惠价格,况且促销产品是定量销售,言下之意是,可能到下月该产品已经没有促销了(那么顾客损失的将是争取优惠价格产品的大好机会),而显然,一般顾客都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因此,导购员反向一切中的。
第三种形式——双向切
有时候,导购员与顾客在拍板成交的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正切或反切,而是正反联用,进退互倚的。这要求导购员反映机敏,能随时变换成交切向,最终达成导购的目的。如下例:
导:“先生,看您的身材非常适合我们三褶设计新款西裤,专门针对成功商务人士设计的老板装”。
客:“哦,我先看看……,我是想送给我朋友做生日礼物”。
导:“我们这款三褶裤依据面料不同有3个档次,像送礼的话,纯棉的比较客气,389元一条,卖得非常快,现在我们专卖店只剩下5条了”。
客(摸一摸纯棉质样品):“恩,是不错,你们裤子穿着感觉是可以,怎么一点优惠都没有咯?”
导:“我们品牌专卖店是全国统一零售价格的,但我们商场为了答谢消费者,现在正在做满600送88元优惠券的周年活动,像您这样,可以买一条纯棉的送礼,外加一条半涤纶的238元自己穿着试试,您还可以获得88元的优惠券呢”
客:“你们这优惠券政策到什么时候?”
导:“优惠券活动只在这庆典的三天有,截止到明天下午六点,但我们的优惠券您随时都可以来购物,二至四楼的休闲服装都接受优惠券,另外,我们的优惠券同样可以在我们一楼服务台开据发票的”
客:“恩,我考虑考虑……,明天我要出差,我听你的意见还是买两条吧,一条纯棉的,一条半涤纶的,给我装好”。
分析:导够员先是正面从西裤设计切入(三褶设计新款西裤,专门针对成功商务人士设计),不料,并没有得到顾客的正面响应(我是想送给我朋友做生日礼物),导购员马上反应,第一,该顾客若不是为了给朋友买西裤做礼物,很有可能根本不会进商场,所以纵使给自己买也是顺便的冲动型消费;第二,既然是送礼,一般出手都希望有点面子,但质量要求要好,设计风格及购买价格变得相对次之。所以,导购员马上反向从高档的适合送礼的拍板点切入(纯棉的比较客气,389元一条),意味着,要想送礼体面,还真有点非买他不可的味道(卖得非常快,现在我们专卖店只剩下5条了),因为别人都在买着穿,要是专卖店卖光了,可就没办法弄了。顾客一听,对呀,如果不买,恐怕机会难得,但一想,价格还是有点贵(怎么一点优惠都没有咯),这个时候,善于体验的导购员应该清楚,顾客反问是否有优惠,其实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发问,也就是说,纵使一点优惠也没有,这种类型的顾客一般都是会直接购买的(这类顾客时间紧、有购买力),但导购员为了尽快与顾客达成拍板成交,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提成(导购员按照销售额提成),于是再正面从商场的优惠券活动切入,达成满600送88的理想效果(买一条纯棉的送礼,外加一条半涤纶的238元自己穿着试试,您还可以获得80元的优惠券),顾客一听,是还可以,不买便宜货,但要买占便宜的货,买卖嘛,讲究的是抓住机会就出手,何况自己明天要出差,根本没时间弄这个小事情,于是,先买两条再说,一条送礼(还算体面),一条自己穿着感觉感觉(反正是占了便宜)。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在导购员的工作进程中,“望”是为了熟悉战场环境,知己知彼;“闻”是为了事先知晓根据地地形地貌,了解根据地气温湿度,为战术安排做事前准备,从而判断是采取敌后包抄,还是集中炮火开路,还是机枪掩护下敢死队先冲锋陷阵的等等战术思想;“问”则是兵戈相向兵临城下时,主动操起大喇叭,用或激情或矫情的语言煽动根据地守兵的作战意识,从心理上分化守兵的顽强意志,使战争态势向我们方倾斜的一种磨蹭手段与博弈方式;“切”则是快要攻占战略要地时,是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斩首行动,还是像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一样劝降傅作义,是扔几颗原子弹示威招降,还是直接把红旗插上山头战地为王,这种选择,有时候决定了战后的治理与安抚工作的难度。
不少优秀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区域市场往往被看似并不怎么强势的竞品逼得无还手之力,追究原因,上市推广策略、销售业务技巧、终端辅助执行等都没有大问题,输就输在导购员这临门一脚上。
导购员工作应遵循“望、闻、问、切”四字箴言,实现“观察、判断、博弈、拍板”四步飞跃,从而达成预期的导购目的。
望——观察。“望”,有三重含义:
第一、导购员从早上上班进入卖场开始,就得关注整个卖场周围环境(天气状况、节假日、特殊纪念日)、竞品促销综合信息(竞品促销方式、大致力度、陈列方式)等,综合这些信息,为迎接消费者的到来做好准备;
第二、导购员到场后需清点并大致计算本品的货架存量、堆头存量、特陈存量,同时督察本品陈列、理货状况,以最快速度与库房或理货员协作,确保本品的合理存量与陈列到位;
第三、消费者在趋近行业陈列区时,导购员须开始观摩消费者的长相、穿戴、言行与动作,通过系列信息的综合,对消费者进行初步归类,属于消费实力派,还是家庭妇女节约派?是情绪冲动江湖型,还是温和柔顺教养型?是独断专行自主族,还是谦和求教族?这一点,精明一点的导购员工是基本能捕捉到的。
闻——判断。“闻”有两重解释:
首先,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会直奔本品(除非绝对品牌忠诚者),在行业陈列区范围内,消费者一般都会有一段游移对比期,此时,导购员需竖耳盗听消费者与同伴或竞品导购员的交流信息或消费者不由自主的自我发声,通过对信息的分辨可进一步判断消费者类型及消费者对该类产品自主购买意见,从而为消费者的即将靠近做好最充分准备;
其次,消费者在靠近本品陈列区时,由于视觉的超前性、思维的滞后性,消费者大脑物理印象3秒钟之内基本还停留在竞品的感受上,此时导购员除了礼貌的鞠躬微笑与问好外,更需要用一句简明的话来扰乱、重组消费者的物理印象,如“您可以看看我们的添加DHA的新产品”、“这一款产品比较适合身体偏胖的人试用”、“这一款女服是韩式大长今样板装,您不妨先试一下装”、“我们每一排产品上面都捆绑了一个小玩具汽车”等等,一句话,让消费者感觉我们的产品就是与别的产品有所不同(或促销让利更多、或促销形更加新颖),短暂的时间之内本品的突出卖点就以物理印象的形式占据消费者的大脑;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面对“漠不关心”型的消费者,话语不宜多,精简介绍到位即可,而若是“热心肠”型的消费者,则可以“卿卿我我”,循循诱导。
“闻”是导购员对消费者购买类型判断的过程,是导购员确定采取何种推介方式的决策基础。
问——博弈。“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导购员先要明确的一点是,“问”主要针对“游移型”消费者和“第一次亲密接触型”消费者,对于独断专行型、“一生只爱他一人”型的消费者建议不要过多使用。游移型消费者一般来说,品牌选择性随意,缺乏消费个性,消费心理不够坚定,导购员若能动之以利、晓之以情、诱之以方,很容易将其“俘获”。而“第一次亲密接触型”消费者由于没有试用过本品,导购员若能策略性地将产品品质、试用效果做一推介,让其对产品充满购买享受的消费愿景,脑海中形成丰富的关联受觉蓝图,则离成交就不远了;
其次,“问”的目的是投石问路、抛砖引玉、太极推挪,不是导购员表演单口相声。导购员问的目的是寻找消费者的交易心理接受点,消费者一回答,就正面或侧面地将自己的消费接受点表露,聪明的导购员会不失时机地就其消费接受点与其沟通,顺理成章地达成交易。我们来看下面正反两则案例:
反例
导:“我们的乳酸菌发酵乳品,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您可以试一试的。”
客:“你们的产品我是偿过,感觉不错,但就是贵了点”。
导:“不贵不贵,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要高档,很多人用来送礼,觉得有面子”。
客:“原来是专门用来送礼的哦,那我以后再来买就是”。
分析:顾客的消费接受点是试用感觉好(感觉不错)+比较实惠的价格(但就是贵了点),而导购员对应解释是试用感觉比较好(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高档产品经常用来作为礼品(我们的产品比其他产品要高档,很多人用来送礼),结果消费者就认为,原来是高档礼品所以才贵,下次过节或者有必要时买着送礼便是(现在自己买着喝感觉不实惠因此暂时不买)。 正例
导:“我们的乳酸菌发酵乳品,对于肠胃有比较好的清理作用,您可以试一试的。”
客:“你们的产品我是偿过,感觉不错,但就是贵了点”。
导:“不知道您注意没有,从单瓶上看我们是比竞品贵了一些,但我们现在正在做买一箱送2瓶的活动,折合下我们每瓶比竞品还要优惠差不多1毛钱,另外我们产品有行业内最专业的72小时乳酸菌发酵技术支持,也是物有所值呀。”
客:“恩,我看看……(思考、对比中),行吧,先给我买一箱吧”。
分析:既然消费者对优惠价格比较敏感,导购员便适时地将带促销政策(现在正在做买一箱送2瓶的活动,折合下来我们每瓶比竞品还要优惠)的产品介绍给顾客,让顾客感觉购买了占便宜的产品;同时也向顾客解释了为什么单瓶价格比较贵的原因(我们产品有行业内最专业的72小时乳酸菌发酵技术支持),在导购员与消费者的心理博弈中,由于导购员准备把握了消费者的消费接受点,从而实现了成功导购。
切——拍板。“切”字的含义需要做如下说明:
通过“望”的观察、“闻”的判断、“问”的博弈,导购员最终需要解决的是怎么与消费者拍板成交,皆大欢喜。“切”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正切
所谓正切,就是导购员工直接向顾客提出拍板成交的好处,从消费接受点的角度给予说服,如下例:
导:“我们这款新装,是全国第一款波西米亚风格设计装,您穿上,可能成为引领时尚的波波一族了!”
客:“恩,是的,我昨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报道了,韩国好象现在很流行这个风格”
导“您穿上我敢肯定在大街上您的回头率比姚明都还高!”
客:“哈哈哈,真的吗?那好,给我来一套XX型号的吧”。
分析:导购员直接切入“全国第一款波西米亚风格(能让您第一个感受时尚)”的拍板主题,顾客的反映是正面效果(昨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报道了知道在国外很流行而国内目前没有),给导购员的暗示是,正面切入成功,可以继续跟进(设想其若穿上便能得到好评吸引像姚明一样的回头率),最终完成拍板成交的过程。
第二种形式——反切
所谓反切,是指导购员在“望”、“”闻、“问”的基础上仍然把握不准消费者拍板切入点时,就尽量不要直接提出拍板成交主题,即不要用“若使用我们产品……会怎么……”话语式,而是从反面切入,使用“如果您没有使用我们产品(或没有把握这次机会)……会有怎么样的损失”的话语式,这样,一般更容易完成拍板成交的过程。如下例:
客:“你们产品是还可以,质量不错,也没有防腐剂,只是……”。
导:“对,我们产品是业内第一家通过QS的上架产品,而且每月最后一个周末做一次让利促销,今天您刚好赶上,否则您要等到下个月的最后几天才能有这个优惠价格了,而且我们的这个规格产品做完就一定销量就截止促销活动了”。
客:“成,我先买一箱吧”。
分析:顾客首先表明对产品品质的认可,但却没有表露不敢拍板的原因(只是……),导购员先是重复产品品质(业内第一家通过QS的上架产品)以加深顾客的认可程度,再转而反向切入若顾客不把握本次机会,可能要等到下个月才能拿到这个优惠价格,况且促销产品是定量销售,言下之意是,可能到下月该产品已经没有促销了(那么顾客损失的将是争取优惠价格产品的大好机会),而显然,一般顾客都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因此,导购员反向一切中的。
第三种形式——双向切
有时候,导购员与顾客在拍板成交的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正切或反切,而是正反联用,进退互倚的。这要求导购员反映机敏,能随时变换成交切向,最终达成导购的目的。如下例:
导:“先生,看您的身材非常适合我们三褶设计新款西裤,专门针对成功商务人士设计的老板装”。
客:“哦,我先看看……,我是想送给我朋友做生日礼物”。
导:“我们这款三褶裤依据面料不同有3个档次,像送礼的话,纯棉的比较客气,389元一条,卖得非常快,现在我们专卖店只剩下5条了”。
客(摸一摸纯棉质样品):“恩,是不错,你们裤子穿着感觉是可以,怎么一点优惠都没有咯?”
导:“我们品牌专卖店是全国统一零售价格的,但我们商场为了答谢消费者,现在正在做满600送88元优惠券的周年活动,像您这样,可以买一条纯棉的送礼,外加一条半涤纶的238元自己穿着试试,您还可以获得88元的优惠券呢”
客:“你们这优惠券政策到什么时候?”
导:“优惠券活动只在这庆典的三天有,截止到明天下午六点,但我们的优惠券您随时都可以来购物,二至四楼的休闲服装都接受优惠券,另外,我们的优惠券同样可以在我们一楼服务台开据发票的”
客:“恩,我考虑考虑……,明天我要出差,我听你的意见还是买两条吧,一条纯棉的,一条半涤纶的,给我装好”。
分析:导够员先是正面从西裤设计切入(三褶设计新款西裤,专门针对成功商务人士设计),不料,并没有得到顾客的正面响应(我是想送给我朋友做生日礼物),导购员马上反应,第一,该顾客若不是为了给朋友买西裤做礼物,很有可能根本不会进商场,所以纵使给自己买也是顺便的冲动型消费;第二,既然是送礼,一般出手都希望有点面子,但质量要求要好,设计风格及购买价格变得相对次之。所以,导购员马上反向从高档的适合送礼的拍板点切入(纯棉的比较客气,389元一条),意味着,要想送礼体面,还真有点非买他不可的味道(卖得非常快,现在我们专卖店只剩下5条了),因为别人都在买着穿,要是专卖店卖光了,可就没办法弄了。顾客一听,对呀,如果不买,恐怕机会难得,但一想,价格还是有点贵(怎么一点优惠都没有咯),这个时候,善于体验的导购员应该清楚,顾客反问是否有优惠,其实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发问,也就是说,纵使一点优惠也没有,这种类型的顾客一般都是会直接购买的(这类顾客时间紧、有购买力),但导购员为了尽快与顾客达成拍板成交,同时也为了自己的提成(导购员按照销售额提成),于是再正面从商场的优惠券活动切入,达成满600送88的理想效果(买一条纯棉的送礼,外加一条半涤纶的238元自己穿着试试,您还可以获得80元的优惠券),顾客一听,是还可以,不买便宜货,但要买占便宜的货,买卖嘛,讲究的是抓住机会就出手,何况自己明天要出差,根本没时间弄这个小事情,于是,先买两条再说,一条送礼(还算体面),一条自己穿着感觉感觉(反正是占了便宜)。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在导购员的工作进程中,“望”是为了熟悉战场环境,知己知彼;“闻”是为了事先知晓根据地地形地貌,了解根据地气温湿度,为战术安排做事前准备,从而判断是采取敌后包抄,还是集中炮火开路,还是机枪掩护下敢死队先冲锋陷阵的等等战术思想;“问”则是兵戈相向兵临城下时,主动操起大喇叭,用或激情或矫情的语言煽动根据地守兵的作战意识,从心理上分化守兵的顽强意志,使战争态势向我们方倾斜的一种磨蹭手段与博弈方式;“切”则是快要攻占战略要地时,是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斩首行动,还是像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一样劝降傅作义,是扔几颗原子弹示威招降,还是直接把红旗插上山头战地为王,这种选择,有时候决定了战后的治理与安抚工作的难度。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四不做”导购员的角色扮演
零售终端,销售链的末端,消费者和企业“竞技”的足球场,消费者用“拒绝、异议”紧守“购买”的大门,能否洞穿消费者把守的“购买”大门,就看导购员的“临门一脚”踢得怎么样。个人素质与导购技巧决定其进攻是否有效。
他们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临门一脚”踢得好不好与其角色定位有极大的关系。在这一脚未踢出去之前,要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弄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寻找 “进球”成功率最高的角度。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导导购员要做好什么,比如要做好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窗口;要做好消费者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要做好企业形象大使等,但没人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笔者结合多年走访终端观察到的导购“怪现状”做以梳理,帮助导购员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四种角色不要做:老师、导游、专家、乞丐。
不做导游
导游的职责是让游客领略山水之美,品味文化之醇,解读遗迹之迷,游客有何不解,导游针对讲解。乍看,导购和导游的工作内含一样。在终端也常见消费者如同游客,来到柜台,手指某款产品要求介绍,听完一款介绍再指一款要求介绍,如此听完几款之后,会说句:“你介绍的不错,我再去看看其他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引导者导购员的讲解思路。如此这般,接待了一拨又一拨消费者,就是不见成交。消费者也是看了一个品牌又一个品牌,哪个品牌都有不同之处,但却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款产品。
在终端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占据的是主导地位,用自己的思路去引导消费者,让顾客模糊的需求明晰化,而不是被动跟随消费者的思路。消费者不是产品专家,大多消费者只是有购买动机,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产品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材质、外观。各种精致外观、独特卖点、高档材质堆积起来的产品海洋,消费者没有经过销售人员有意识引导,就像游客,走马观花,只会导致眼花,无法选择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销售过程中,主动权要握在自己手里,卖自己想卖的产品,卖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用一套销售方法、话术去引导消费者。
不做老师
终端常见一些销售人员,见了消费者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解产品知识,从基础知识、行业知识、产品结构、产品材质、产品卖点按部就班讲给消费者听,把培训课堂搬到了终端,完全把消费者当做了一个来接受产品培训的学生。很多导购员平时与人交流语速平和,但到了终端,见了消费者语速马上就加快,经过笔者分析发现,是因为在终端,消费者的光临来之不易,而且终端竞争激烈,加上产品相关知识极多,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销售,生怕某个方面内容没讲到位,也就造成了时间紧任务重,导购员语速不由自主加快。
消费者是来购买产品,其动机是现状不满足产生了购买需求,这种需求是改变、优化生活现状,而不是接受知识培训。滔滔不绝的讲解,一是会造成消费者的反感,二是会“言多必失”。笔者在《用三句论语解读终端销售核心技能》一文里也曾提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这个问题的存在,也折射出了很多企业的终端销售培训方法不得当,只给予了产品知识,但没给予知识运用的方法,造成了导购员生搬硬套课堂培训内容,不由自主把自己变成了老师。
不做专家
大多产品都是由专利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构成,这些技术都有专业的名词,专门的称谓,但对这些专业术语的认知,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熟悉。但大多的导购员都以专家自居,满口的专业术语,用消费者听不明白的词语彰显自己的专家形象。试问消费者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会购买你的产品吗?有些消费者怕去购物,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怕购买后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后悔。打消消费者疑虑的办法就是让消费者真实了解产品及其带来的使用利益。
要成为产品专家,这句话是不错的。成为专家就要“深入”产品,但面对消费者要能“浅出”,把生涩难懂的技术术语转化为生活语言,用“平常话、身边事”讲述功能卖点带给消费者的生活便利,让消费者真实感知产品的优越性、不可替代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达成销售。
不做乞丐
导购员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是帮助消费者解决生活需求,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便利,受益的是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付出金钱购买产品满足需求,我们推销产品收取金钱,这是等价交换,处于平等的地位。
但很多导购员搞错了自己的定位,把消费者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消费者是“上帝”不错,但这个上帝与销售人员处在同一地位,并不是高高在上。“上帝”的购买不是施舍,而且“上帝”也没那么多怜悯心。
把“你买这个吧?”这句话变成“你应该买这个!”
“你买这个吧?”是祈求,本来是贩卖幸福的人,却变成了乞丐。“你应该买这个!”是“赈济”消费者的需求。
导购员,在整个终端销售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购买顾问,是一个参谋者不要弄巧成拙。
多用心,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弄清自己的角色,踢好“临门一脚”!
他们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临门一脚”踢得好不好与其角色定位有极大的关系。在这一脚未踢出去之前,要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弄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寻找 “进球”成功率最高的角度。有无数的专家、学者教导导购员要做好什么,比如要做好消费者了解企业的窗口;要做好消费者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要做好企业形象大使等,但没人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笔者结合多年走访终端观察到的导购“怪现状”做以梳理,帮助导购员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四种角色不要做:老师、导游、专家、乞丐。
不做导游
导游的职责是让游客领略山水之美,品味文化之醇,解读遗迹之迷,游客有何不解,导游针对讲解。乍看,导购和导游的工作内含一样。在终端也常见消费者如同游客,来到柜台,手指某款产品要求介绍,听完一款介绍再指一款要求介绍,如此听完几款之后,会说句:“你介绍的不错,我再去看看其他品牌的产品。”消费者引导者导购员的讲解思路。如此这般,接待了一拨又一拨消费者,就是不见成交。消费者也是看了一个品牌又一个品牌,哪个品牌都有不同之处,但却不知道应该选择哪款产品。
在终端销售过程中,销售人员应该占据的是主导地位,用自己的思路去引导消费者,让顾客模糊的需求明晰化,而不是被动跟随消费者的思路。消费者不是产品专家,大多消费者只是有购买动机,但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的产品应该具备什么功能、材质、外观。各种精致外观、独特卖点、高档材质堆积起来的产品海洋,消费者没有经过销售人员有意识引导,就像游客,走马观花,只会导致眼花,无法选择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销售过程中,主动权要握在自己手里,卖自己想卖的产品,卖消费者所需要的产品。用一套销售方法、话术去引导消费者。
不做老师
终端常见一些销售人员,见了消费者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解产品知识,从基础知识、行业知识、产品结构、产品材质、产品卖点按部就班讲给消费者听,把培训课堂搬到了终端,完全把消费者当做了一个来接受产品培训的学生。很多导购员平时与人交流语速平和,但到了终端,见了消费者语速马上就加快,经过笔者分析发现,是因为在终端,消费者的光临来之不易,而且终端竞争激烈,加上产品相关知识极多,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销售,生怕某个方面内容没讲到位,也就造成了时间紧任务重,导购员语速不由自主加快。
消费者是来购买产品,其动机是现状不满足产生了购买需求,这种需求是改变、优化生活现状,而不是接受知识培训。滔滔不绝的讲解,一是会造成消费者的反感,二是会“言多必失”。笔者在《用三句论语解读终端销售核心技能》一文里也曾提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这个问题的存在,也折射出了很多企业的终端销售培训方法不得当,只给予了产品知识,但没给予知识运用的方法,造成了导购员生搬硬套课堂培训内容,不由自主把自己变成了老师。
不做专家
大多产品都是由专利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构成,这些技术都有专业的名词,专门的称谓,但对这些专业术语的认知,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熟悉。但大多的导购员都以专家自居,满口的专业术语,用消费者听不明白的词语彰显自己的专家形象。试问消费者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会购买你的产品吗?有些消费者怕去购物,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怕购买后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后悔。打消消费者疑虑的办法就是让消费者真实了解产品及其带来的使用利益。
要成为产品专家,这句话是不错的。成为专家就要“深入”产品,但面对消费者要能“浅出”,把生涩难懂的技术术语转化为生活语言,用“平常话、身边事”讲述功能卖点带给消费者的生活便利,让消费者真实感知产品的优越性、不可替代性,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最后达成销售。
不做乞丐
导购员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是帮助消费者解决生活需求,能给消费者带来幸福、便利,受益的是消费者。消费者通过付出金钱购买产品满足需求,我们推销产品收取金钱,这是等价交换,处于平等的地位。
但很多导购员搞错了自己的定位,把消费者放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消费者是“上帝”不错,但这个上帝与销售人员处在同一地位,并不是高高在上。“上帝”的购买不是施舍,而且“上帝”也没那么多怜悯心。
把“你买这个吧?”这句话变成“你应该买这个!”
“你买这个吧?”是祈求,本来是贩卖幸福的人,却变成了乞丐。“你应该买这个!”是“赈济”消费者的需求。
导购员,在整个终端销售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消费者购买顾问,是一个参谋者不要弄巧成拙。
多用心,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弄清自己的角色,踢好“临门一脚”!
阅读全文
下一条:十八招教你抓住客户
1、你就是企业
即使你所在的公司有庞杂的分支机构和几千名职工,但对于顾客来讲,公司就是你,同他直接接触的是你。顾客把你的公司看作一个仅为满足他要求的整体。结论一:不可以把问题推给另一部门;结论二:若顾客真的需要同公司的其他人谈,那也不要把他推给一个你没有事先通知过的同事,而且你要亲自把你的同事介绍给顾客,同时应给顾客一句安心话:“若他还是不能令您满意,请尽管再来找我。”
2、永远把自己放在顾客的位置上
你希望如何被对待?上次你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得到满意解决的?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你会找到解决此类投诉问题的最佳方法。
3、使用于任何情况下的词语
不要说“我做不到”,而要使用一些肯定的话,如,“我将尽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我要问一下我的上司”;永远不要说“这是个问题”,而说“肯定会有办法的”;跟你的顾客说“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说“要解决问题你必须这样做”;如客户向你要求一些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该怎么办?很简单: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试着这样说:“这不符合我们公司的常规,但让我们尽力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4、多说“我们”少说“我”
销售人员在说“我们”时会给对方一种心理的暗示:销售人员和客户是在一起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虽然它只比“我”多了一个字,但却多了几分亲近。北方的销售人员在南方工作就有些优势,北方人喜欢说“咱们”南方人习惯说“我”
5、保持相同的谈话方式
这一点我们一些年轻的销售人员可能不太注意,他们思路敏捷口若悬河,说话更是不分对象像开机关枪般快节奏,碰到客户是上年纪思路跟不上的,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容易引起客户反感。我们公司有一位善长项目销售的销售人员,此君即不是能说会道,销售技巧方面也未见有多少高招,但他与工程中的监理很有缘,而监理一般都是60岁左右将要退休的老工程师,而此君对老人心理好像很有研究,每次与监理慢条斯离谈完后必有所得。最好老工程师们都成为我们的产品在这个工程中被采用的坚定的支持者。
6、表现出你有足够的时间
虽然你已超负荷,老板又监督你,但千万不要在顾客面前表现出你没有时间给他。用一种轻松的语调和耐心的态度对待他,这是让顾客感到满意的最佳方法,即使是你不能马上满足他的要求。若顾客感到你会努力帮他,即使要等很久才能满足他的要求,甚至到最后真的帮不到他,他也会很高兴的。
7、永远比客户晚放下电话
销售员工作压力大时间也很宝贵,尤其在与较熟客户电话交谈时,很容易犯这个毛病。与客户讥哩呱啦没说几句没等对方挂电话,啪就先挂上了,客户心里肯定不愉快。永远比客户晚放下电话这也体现对客户的尊重。也有些销售员有好的习惯会说:“张总,没什么事我先挂了。”
8、与客户交谈中不接电话
销售员什么都不多就是电话多,与客户交谈中没有电话好像不可能。不过我们的大部分销售员都很懂礼貌,在接电话前会形式上请对方允许,一般来说对方也会大度的说没问题。但我告诉你,对方在心底里泛起:“好像电话里的人比我更重要,为什么他会讲那么久”所以销售员在初次拜访或重要的拜访时,决不接电话。如实在打电话是重要人物,也要接了后迅速挂断,等会谈结束后再打过去。
9、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不满意的顾客
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非常明白:顾客的主意总是变来变去的,问他的喜好,把所有的产品介绍给他都是白费蜡,刚刚和他取得一致意见,他马上就变了主意要买另一种产品。向客户提供服务也是一样的:有时五分钟的谈话就足以使一个牢骚满腹并威胁要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去的客户平静下来,并同你签定一份新合同。
10、花更大力气在那些不满的客户身上
“谢谢你通知我”,面对一个抱怨的客人应这样答。实际上,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你的公司不满的客户当中,只有10%的人什么也不说,但将来仍然回来同你做生意!相反,90%的客户则投诉他们不满意,并最终得到了补偿和满意的服务,他们将仍是你的客户。顾客提出他们的要求的时候,也是处理公司和顾客关系的重要时刻。若处理得好,则更容易让顾客信任公司,所以,一定要让顾客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很容易地联系到你,他们找你的次数越多,你就有更多的机会留住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老客户。
11、随身携带记事本
拜访中随手记下时间地点和客户姓名头衔;记下客户需求;答应客户要办的事情;下次拜访的时间;也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和体会,对销售员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虔诚的一边做笔记一边听客户说话时,除了能鼓励客户更多说出他的需求外,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也在客户心中油然而生,你接下来的销售工作就不可能不顺利。
12、不要怕说对不起
当顾客讲述他们的问题时,他们等待的是富有人情味的明确反应,表明你理解他们。若你直接面对顾客的投诉,最好首先表示你的歉意,若要以个人的名义道歉的话,就要表现的更加真诚。美国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经理RonZemke如是说。跟他讲你明白他的不满,然后明确告诉他你将尽你个人的一切努力帮他,直到他满意为止。
13、不要缩小顾客的问题
面对问题,千万不要说“我根本没听过”,“这是第一次出现此类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只会对你的顾客产生极差的效果,因为他根本就不想知道这种情况以前是否发生过;跟他讲问题并不严重,他完全没有别要生气那不能解决问题,“你知道,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这么说根本于是无补,还会有损公司形象。每位顾客都希望得到你的重视和注意,他们认为你所受的培训及所获得的经验只有一个目的:留意他并帮他解决问题,那么何不做给他看。
14、重视顾客的满意程度
纽约前市长EdKoch在巡视期间经常询问他所碰到的选民:“你们对我有何看法?”而且他非常重视他们的回答,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城市。
就如这位市长和他的选民一样,你也应该努力了解顾客下意识的反应,如,“我所讲的对你是否有益?”“这个满足您的要求吗?”当然还有“我还有什么可以为您做的吗?”
15、跟进问题直至解决
若你不得不把顾客打发到另一部门,一定要打电话给负责此事的同事,同时打给顾客以确认问题得到解决,询问顾客他是否得到了满意答复,并问他还需要什么帮助,如真的还需要,那就尽量做到他满意为止。
16、不要自高自大
这很自然:那些体育、电影明星也可能有一天销声匿迹,只因为他们太自满,对于你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能是你们公司最好的销售人员,在行政工作上最有条理,但同你接触的顾客并不知道你99%的顾客都会满意而归(他们对此毫不关心),而他属于这1%,对于他,只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17、给予、给予、再给予
我们在与客户交流中,经常有的顾客会问送什么,怎么送。顾客的问答反映了客户自身的需要和偏好。可见,一个好的开端是以为顾客提供给予开始的。给予顾客什么喃?给予是一种服务、是一种说明,给予顾客他所关心的事物的说明。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请牢记永远不要向顾客索取什么,哪怕是一种回答。
永远不要先问顾客:“你需要什么?”
永远记住:给予、给予、再给予!而不是索取!
18、感谢、感谢、再感谢
要知道:对顾客说再多的感谢也不过分。但遗憾的是“谢谢”“荣幸之至”或“请”这类的字眼在贸易中已越来越少用了,请尽可能经常地使用这些词,并把“谢谢”作为你与顾客交往中最常用的词。请真诚地说出它,因为正是顾客、你、我和其他人才有了今天的这份工作。
即使你所在的公司有庞杂的分支机构和几千名职工,但对于顾客来讲,公司就是你,同他直接接触的是你。顾客把你的公司看作一个仅为满足他要求的整体。结论一:不可以把问题推给另一部门;结论二:若顾客真的需要同公司的其他人谈,那也不要把他推给一个你没有事先通知过的同事,而且你要亲自把你的同事介绍给顾客,同时应给顾客一句安心话:“若他还是不能令您满意,请尽管再来找我。”
2、永远把自己放在顾客的位置上
你希望如何被对待?上次你自己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得到满意解决的?把自己摆在顾客的位置上,你会找到解决此类投诉问题的最佳方法。
3、使用于任何情况下的词语
不要说“我做不到”,而要使用一些肯定的话,如,“我将尽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我要问一下我的上司”;永远不要说“这是个问题”,而说“肯定会有办法的”;跟你的顾客说“这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要说“要解决问题你必须这样做”;如客户向你要求一些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该怎么办?很简单: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并试着这样说:“这不符合我们公司的常规,但让我们尽力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4、多说“我们”少说“我”
销售人员在说“我们”时会给对方一种心理的暗示:销售人员和客户是在一起的,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想问题,虽然它只比“我”多了一个字,但却多了几分亲近。北方的销售人员在南方工作就有些优势,北方人喜欢说“咱们”南方人习惯说“我”
5、保持相同的谈话方式
这一点我们一些年轻的销售人员可能不太注意,他们思路敏捷口若悬河,说话更是不分对象像开机关枪般快节奏,碰到客户是上年纪思路跟不上的,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容易引起客户反感。我们公司有一位善长项目销售的销售人员,此君即不是能说会道,销售技巧方面也未见有多少高招,但他与工程中的监理很有缘,而监理一般都是60岁左右将要退休的老工程师,而此君对老人心理好像很有研究,每次与监理慢条斯离谈完后必有所得。最好老工程师们都成为我们的产品在这个工程中被采用的坚定的支持者。
6、表现出你有足够的时间
虽然你已超负荷,老板又监督你,但千万不要在顾客面前表现出你没有时间给他。用一种轻松的语调和耐心的态度对待他,这是让顾客感到满意的最佳方法,即使是你不能马上满足他的要求。若顾客感到你会努力帮他,即使要等很久才能满足他的要求,甚至到最后真的帮不到他,他也会很高兴的。
7、永远比客户晚放下电话
销售员工作压力大时间也很宝贵,尤其在与较熟客户电话交谈时,很容易犯这个毛病。与客户讥哩呱啦没说几句没等对方挂电话,啪就先挂上了,客户心里肯定不愉快。永远比客户晚放下电话这也体现对客户的尊重。也有些销售员有好的习惯会说:“张总,没什么事我先挂了。”
8、与客户交谈中不接电话
销售员什么都不多就是电话多,与客户交谈中没有电话好像不可能。不过我们的大部分销售员都很懂礼貌,在接电话前会形式上请对方允许,一般来说对方也会大度的说没问题。但我告诉你,对方在心底里泛起:“好像电话里的人比我更重要,为什么他会讲那么久”所以销售员在初次拜访或重要的拜访时,决不接电话。如实在打电话是重要人物,也要接了后迅速挂断,等会谈结束后再打过去。
9、不要放弃任何一个不满意的顾客
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非常明白:顾客的主意总是变来变去的,问他的喜好,把所有的产品介绍给他都是白费蜡,刚刚和他取得一致意见,他马上就变了主意要买另一种产品。向客户提供服务也是一样的:有时五分钟的谈话就足以使一个牢骚满腹并威胁要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去的客户平静下来,并同你签定一份新合同。
10、花更大力气在那些不满的客户身上
“谢谢你通知我”,面对一个抱怨的客人应这样答。实际上,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对你的公司不满的客户当中,只有10%的人什么也不说,但将来仍然回来同你做生意!相反,90%的客户则投诉他们不满意,并最终得到了补偿和满意的服务,他们将仍是你的客户。顾客提出他们的要求的时候,也是处理公司和顾客关系的重要时刻。若处理得好,则更容易让顾客信任公司,所以,一定要让顾客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很容易地联系到你,他们找你的次数越多,你就有更多的机会留住他们,让他们成为你的老客户。
11、随身携带记事本
拜访中随手记下时间地点和客户姓名头衔;记下客户需求;答应客户要办的事情;下次拜访的时间;也包括自己的工作总结和体会,对销售员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的工作习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虔诚的一边做笔记一边听客户说话时,除了能鼓励客户更多说出他的需求外,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也在客户心中油然而生,你接下来的销售工作就不可能不顺利。
12、不要怕说对不起
当顾客讲述他们的问题时,他们等待的是富有人情味的明确反应,表明你理解他们。若你直接面对顾客的投诉,最好首先表示你的歉意,若要以个人的名义道歉的话,就要表现的更加真诚。美国一家大型咨询公司的经理RonZemke如是说。跟他讲你明白他的不满,然后明确告诉他你将尽你个人的一切努力帮他,直到他满意为止。
13、不要缩小顾客的问题
面对问题,千万不要说“我根本没听过”,“这是第一次出现此类问题”,这种处理方式只会对你的顾客产生极差的效果,因为他根本就不想知道这种情况以前是否发生过;跟他讲问题并不严重,他完全没有别要生气那不能解决问题,“你知道,这只是一个小问题”这么说根本于是无补,还会有损公司形象。每位顾客都希望得到你的重视和注意,他们认为你所受的培训及所获得的经验只有一个目的:留意他并帮他解决问题,那么何不做给他看。
14、重视顾客的满意程度
纽约前市长EdKoch在巡视期间经常询问他所碰到的选民:“你们对我有何看法?”而且他非常重视他们的回答,以便更好地管理这个城市。
就如这位市长和他的选民一样,你也应该努力了解顾客下意识的反应,如,“我所讲的对你是否有益?”“这个满足您的要求吗?”当然还有“我还有什么可以为您做的吗?”
15、跟进问题直至解决
若你不得不把顾客打发到另一部门,一定要打电话给负责此事的同事,同时打给顾客以确认问题得到解决,询问顾客他是否得到了满意答复,并问他还需要什么帮助,如真的还需要,那就尽量做到他满意为止。
16、不要自高自大
这很自然:那些体育、电影明星也可能有一天销声匿迹,只因为他们太自满,对于你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能是你们公司最好的销售人员,在行政工作上最有条理,但同你接触的顾客并不知道你99%的顾客都会满意而归(他们对此毫不关心),而他属于这1%,对于他,只有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17、给予、给予、再给予
我们在与客户交流中,经常有的顾客会问送什么,怎么送。顾客的问答反映了客户自身的需要和偏好。可见,一个好的开端是以为顾客提供给予开始的。给予顾客什么喃?给予是一种服务、是一种说明,给予顾客他所关心的事物的说明。所以,作为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请牢记永远不要向顾客索取什么,哪怕是一种回答。
永远不要先问顾客:“你需要什么?”
永远记住:给予、给予、再给予!而不是索取!
18、感谢、感谢、再感谢
要知道:对顾客说再多的感谢也不过分。但遗憾的是“谢谢”“荣幸之至”或“请”这类的字眼在贸易中已越来越少用了,请尽可能经常地使用这些词,并把“谢谢”作为你与顾客交往中最常用的词。请真诚地说出它,因为正是顾客、你、我和其他人才有了今天的这份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