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该解雇的人被解雇了
时间:2010-05-27 人气:1024 来源:NET|DXZM 作者:
概述:莉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是一家大型银行人力资源部的中层管理者,连续五年以来,她的绩效评估结果一直非常优秀。......
莉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是一家大型银行人力资源部的中层管理者,连续五年以来,她的绩效评估结果一直非常优秀。她工作勤勤恳恳,项目总是能按时交工,能条理清晰地与上司沟通;她认真负责,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就算她生病或休假,其他人也知道如何对公司要求或突发问题做出响应。
但几个月后,她被解雇了。
令人意外的是,她之所以被解雇,恰恰是由于这些出色的工作习惯。
为弄清楚这个道理,让我们回到1年前,美国政府向美国国际集团(AIG)伸出援手的那个时候。“它大到不能倒闭。”这就是我们听到的说法。这一事件的余波将扩散到经济的每个角落,让全世界都感受到它的震颤。倒闭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我们就扔进去数十亿美元来维持它们的生存。
而另一方面,当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濒临崩溃时,政府却认定它规模太小,倒闭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在所有可行的办法中,这也算是上策了。所以,雷曼就破产了。而我们的经济就此开始失控。
政府的错误在于根据规模来评判雷曼。他们以为雷曼的垮台是可以控制的,只会影响到雷曼自己和少数几家其他的公司。但他们错了。
因为规模从来就不是决定性因素。美国国际集团和雷曼兄弟并不是“大到不能倒闭”,而是“混乱到不能倒闭”。
它们的业务太复杂了。没有人能完全了解那数不清的一桩桩小交易,就连公司领导人和管理者也不例外。他们将大块的业务分拆为无数的小片段,然后再将它们分配给数百万人,结果导致业务无法跟踪。
这就形成了一个“戈尔迪之结”(Gordian Knot)。传说戈尔迪乌姆(Gordium)国王戈尔迪斯(Gordius)打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绳结,没有人能解得开。绳结的首尾都看不见,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仍然无人能破解这个难题。
这个故事有哪些启示?你的工作越是难以琢磨,把你解雇就越危险,后果也越是难以预料。相反,你的工作越是易于把握,也就是说,人家很容易了解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方法,以及你会影响到哪些人,那么解雇你就越安全。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莉萨。我去找莉萨的上司萨姆谈了谈,问他莉萨为何会丢了饭碗。而萨姆对此也很恼火;他说这决定是上头的人做的。
“想听实话吗?”萨姆对我说,“莉萨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解雇她很安全。我们都知道她在做什么,与谁合作,负责哪些事务。她的工作尽在我们掌握中。我们知道解雇她会有什么影响。虽然有的人效率没有她高,工作成果没有她多,总之是不如她那么优秀,但我们却不能解雇这些人,因为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的工作,也不知道解雇他们会造成哪些后果。”
换句话说,莉萨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工作尽在掌握中,这些足以成为解雇她的理由。所以她就被解雇了。相比之下,其他员工也许较为粗心,工作也缺少条理,令人摸不着头脑,相当于人格化的美国国际集团或雷曼兄弟,解雇他们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所以他们的工作就保住了。
当公司解雇了不该解雇的人时,相关各方都会蒙受损失——包括这位员工和他的公司。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策,一种是下策。先说说下策:如果你是员工并希望保护自己,那么你可以做两件事。
1. 工作出色。你完成目标的效率越高,被解雇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雇主还是重视生产率的。
2. 把别人搞懵。你完成目标的方式越高深莫测,公司就越是难以解雇你,因为雇主都害怕不确定性。
但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也许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你故弄玄虚得过了火,也可能被解雇,要是你并不像自以为的那么优秀,就更危险了。第二,虽然这种策略也许对个人有利,但它会使公司蒙受损失,最终难免也会害了你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这场经济混乱,部分原因就在于领导人不了解自己的公司正在发生的一切。也许员工打一个戈尔迪之结就能保住自己的饭碗,但只有解开这个绳结,公司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当今各行业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现在来说说上策——对各方都有利的策略。不要让任何人成为戈尔迪之结,因为这个谜的代价是领导人和管理者无法承受的。他们必须知道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在做些什么。不仅要弄清结果,还要了解行为。
管理者要写出岗位描述(或让员工自己写);确保每个人都制定一项过渡计划,并辅以明确、有条理、标准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是做好沟通工作。我并不建议你控制员工所做的每一件事,那样的话就成了事必躬亲,我的建议是你要了解员工们在做什么。
当公司解雇了不该解雇的人时,不仅仅是做出了一项错误决策,还导致了一种不公正的结果。但只要稍加努力,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
16世纪的犹太神秘主义者艾萨克-卢里亚(Isaac Luria)讲述过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说,上帝将圣光置入一些特殊的容器中,以备创世之用。但上帝之光大到容器无法容纳的程度,结果容器破裂,光之碎片随即散落到世界各地。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收集这些失落的光芒来修复世界。这项任务世代相传,永无休止。
修复公司这项任务也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我们在迷途中摸索时,别忘了造一些更坚固的容器来容纳光芒。这样的话,就算容器真的破裂了,至少我们收集碎片时也会容易些。(翻译:陈媛熙)
但几个月后,她被解雇了。
令人意外的是,她之所以被解雇,恰恰是由于这些出色的工作习惯。
为弄清楚这个道理,让我们回到1年前,美国政府向美国国际集团(AIG)伸出援手的那个时候。“它大到不能倒闭。”这就是我们听到的说法。这一事件的余波将扩散到经济的每个角落,让全世界都感受到它的震颤。倒闭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我们就扔进去数十亿美元来维持它们的生存。
而另一方面,当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濒临崩溃时,政府却认定它规模太小,倒闭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而且在所有可行的办法中,这也算是上策了。所以,雷曼就破产了。而我们的经济就此开始失控。
政府的错误在于根据规模来评判雷曼。他们以为雷曼的垮台是可以控制的,只会影响到雷曼自己和少数几家其他的公司。但他们错了。
因为规模从来就不是决定性因素。美国国际集团和雷曼兄弟并不是“大到不能倒闭”,而是“混乱到不能倒闭”。
它们的业务太复杂了。没有人能完全了解那数不清的一桩桩小交易,就连公司领导人和管理者也不例外。他们将大块的业务分拆为无数的小片段,然后再将它们分配给数百万人,结果导致业务无法跟踪。
这就形成了一个“戈尔迪之结”(Gordian Knot)。传说戈尔迪乌姆(Gordium)国王戈尔迪斯(Gordius)打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绳结,没有人能解得开。绳结的首尾都看不见,多少个世纪过去了,仍然无人能破解这个难题。
这个故事有哪些启示?你的工作越是难以琢磨,把你解雇就越危险,后果也越是难以预料。相反,你的工作越是易于把握,也就是说,人家很容易了解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方法,以及你会影响到哪些人,那么解雇你就越安全。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谈谈莉萨。我去找莉萨的上司萨姆谈了谈,问他莉萨为何会丢了饭碗。而萨姆对此也很恼火;他说这决定是上头的人做的。
“想听实话吗?”萨姆对我说,“莉萨之所以被解雇,是因为解雇她很安全。我们都知道她在做什么,与谁合作,负责哪些事务。她的工作尽在我们掌握中。我们知道解雇她会有什么影响。虽然有的人效率没有她高,工作成果没有她多,总之是不如她那么优秀,但我们却不能解雇这些人,因为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他们的工作,也不知道解雇他们会造成哪些后果。”
换句话说,莉萨有条有理、一丝不苟,工作尽在掌握中,这些足以成为解雇她的理由。所以她就被解雇了。相比之下,其他员工也许较为粗心,工作也缺少条理,令人摸不着头脑,相当于人格化的美国国际集团或雷曼兄弟,解雇他们需要面对更高的风险。所以他们的工作就保住了。
当公司解雇了不该解雇的人时,相关各方都会蒙受损失——包括这位员工和他的公司。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策,一种是下策。先说说下策:如果你是员工并希望保护自己,那么你可以做两件事。
1. 工作出色。你完成目标的效率越高,被解雇的可能性就越低,因为雇主还是重视生产率的。
2. 把别人搞懵。你完成目标的方式越高深莫测,公司就越是难以解雇你,因为雇主都害怕不确定性。
但这种方法有两个问题。第一,你也许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你故弄玄虚得过了火,也可能被解雇,要是你并不像自以为的那么优秀,就更危险了。第二,虽然这种策略也许对个人有利,但它会使公司蒙受损失,最终难免也会害了你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陷入这场经济混乱,部分原因就在于领导人不了解自己的公司正在发生的一切。也许员工打一个戈尔迪之结就能保住自己的饭碗,但只有解开这个绳结,公司才能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当今各行业所面临的关键挑战。
现在来说说上策——对各方都有利的策略。不要让任何人成为戈尔迪之结,因为这个谜的代价是领导人和管理者无法承受的。他们必须知道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在做些什么。不仅要弄清结果,还要了解行为。
管理者要写出岗位描述(或让员工自己写);确保每个人都制定一项过渡计划,并辅以明确、有条理、标准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是做好沟通工作。我并不建议你控制员工所做的每一件事,那样的话就成了事必躬亲,我的建议是你要了解员工们在做什么。
当公司解雇了不该解雇的人时,不仅仅是做出了一项错误决策,还导致了一种不公正的结果。但只要稍加努力,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
16世纪的犹太神秘主义者艾萨克-卢里亚(Isaac Luria)讲述过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说,上帝将圣光置入一些特殊的容器中,以备创世之用。但上帝之光大到容器无法容纳的程度,结果容器破裂,光之碎片随即散落到世界各地。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收集这些失落的光芒来修复世界。这项任务世代相传,永无休止。
修复公司这项任务也很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当我们在迷途中摸索时,别忘了造一些更坚固的容器来容纳光芒。这样的话,就算容器真的破裂了,至少我们收集碎片时也会容易些。(翻译:陈媛熙)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公司走向正规后如何留住员工
我是一个创业者,目前公司算是正常运转,但是2009年公司人员流动比较大。我们是小公司,开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我觉得也跟他们个人能力和工作量相匹配的。可是2009年依然有很多人在年末选择离开了公司,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想问,公司走上正规后,我该如何留住员工,激励员工呢?能找到像马云的18团队那样的人吗?
不要梦想找到马云式的18团队
如果你提炼出的公司使命能让员工产生共鸣,同时有明确的目标、美好的愿景,这就是最好的激励员工的方法。
不要梦想着去找到像马云那样的18个人。即使把马云的团队给你也未必就能创业成功,因为只有真正的创业家才懂得这是个什么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有人控制风险,有人开拓市场,有人做研究。在创业初期,我的建议是你可能很难找到最适合你的人,那就先退而求其次,把业创起来,往前走几步,随着事业的变化,你的管理、融资,包括你的眼界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你再对创业团队进行调整也来得及。
在度过了最初的生存期,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之后,留住人才就是困扰很多创业者的一个大问题。我的经验是:让公司的使命与员工的理想一致。
在我们公司,我非常强调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吸引到你的员工。必须注意提炼自己公司正在做的事业,要让你所描述的事业拥有更好的价值取向,而不能让员工感到他的使命仅仅是:赚钱,股权,利益。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原因都是创始人,他们有什么样的魅力呢?就是创始人脑子里的目标。目标很明确,愿景很美好,你就可以找到对这个目标和愿景有共同憧憬的人跟你创业,这是留住员工、激励员工的最好方式。如果没这一点,你用再多的股权分配,再高的工资待遇,再活跃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只能阶段性地留住,不能持续地把创业目标实现或推动。
我是做疫苗的。创业之初,我们所有的创业者就集中在一起讨论,我们这个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反复讨论,最后确定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而提供疫苗。这是大家共同切磋出来的,如果你把使命带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妻子或孩子讲,他们也能认同,我认为这就是个好的使命。我们还确立了“让中国儿童使用国际水平的疫苗,让世界儿童使用中国生产的疫苗”这样一个非常美好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其实也是围绕着“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这个使命的。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款产品,是这个使命,现在有好几款产品,仍然是这个使命。不断的研发成功、销售增长、利润创造都是在这个使命前提下,它鼓舞着我们这些创业者和团队共同去努力。先完成阶段性小目标,再去实现更高的使命。2003年SARS来了,我们做出全球首支SARS灭活疫苗,2009年甲流来了,我们做出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大家都是为了这个使命。在我们公司内部可能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部门,甚至有了分公司,但使命是一致的,它是我们企业的魂。
我们给销售上的第一课就是:你不是卖疫苗的,是送健康的。你为什么要去销售疫苗?你应该清楚你所做的工作不单纯是个销售行为,而是通过你的疫苗,能够让老百姓不得病。这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呢,这就是使命。
关于员工激励,我可以提供的具体思路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量应该是匹配的,但这种匹配是暂时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能力的提高,待遇的需求就会增加,对个人价值能力实现的职位需求会增加,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他。最好是作为企业家能超前给他,老是让他感觉到蹦一蹦能达到目标,总是感觉到有跳跃式成长的机会。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科兴控股市值从几千万美元,蹦到现在的三亿美元,不停在蹦。我们员工的待遇也在蹦,最初一个员工的待遇是二千、三千元,现在可能是二万、三万元。
不要梦想找到马云式的18团队
如果你提炼出的公司使命能让员工产生共鸣,同时有明确的目标、美好的愿景,这就是最好的激励员工的方法。
不要梦想着去找到像马云那样的18个人。即使把马云的团队给你也未必就能创业成功,因为只有真正的创业家才懂得这是个什么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需要不同的合作伙伴,有人控制风险,有人开拓市场,有人做研究。在创业初期,我的建议是你可能很难找到最适合你的人,那就先退而求其次,把业创起来,往前走几步,随着事业的变化,你的管理、融资,包括你的眼界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你再对创业团队进行调整也来得及。
在度过了最初的生存期,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之后,留住人才就是困扰很多创业者的一个大问题。我的经验是:让公司的使命与员工的理想一致。
在我们公司,我非常强调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吸引到你的员工。必须注意提炼自己公司正在做的事业,要让你所描述的事业拥有更好的价值取向,而不能让员工感到他的使命仅仅是:赚钱,股权,利益。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留住员工的重要原因都是创始人,他们有什么样的魅力呢?就是创始人脑子里的目标。目标很明确,愿景很美好,你就可以找到对这个目标和愿景有共同憧憬的人跟你创业,这是留住员工、激励员工的最好方式。如果没这一点,你用再多的股权分配,再高的工资待遇,再活跃的企业文化氛围,也只能阶段性地留住,不能持续地把创业目标实现或推动。
我是做疫苗的。创业之初,我们所有的创业者就集中在一起讨论,我们这个企业的使命到底是什么?反复讨论,最后确定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而提供疫苗。这是大家共同切磋出来的,如果你把使命带回家,跟你的爸爸妈妈、妻子或孩子讲,他们也能认同,我认为这就是个好的使命。我们还确立了“让中国儿童使用国际水平的疫苗,让世界儿童使用中国生产的疫苗”这样一个非常美好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其实也是围绕着“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这个使命的。那个时候,我们只有一款产品,是这个使命,现在有好几款产品,仍然是这个使命。不断的研发成功、销售增长、利润创造都是在这个使命前提下,它鼓舞着我们这些创业者和团队共同去努力。先完成阶段性小目标,再去实现更高的使命。2003年SARS来了,我们做出全球首支SARS灭活疫苗,2009年甲流来了,我们做出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大家都是为了这个使命。在我们公司内部可能有不同的分工,不同的部门,甚至有了分公司,但使命是一致的,它是我们企业的魂。
我们给销售上的第一课就是:你不是卖疫苗的,是送健康的。你为什么要去销售疫苗?你应该清楚你所做的工作不单纯是个销售行为,而是通过你的疫苗,能够让老百姓不得病。这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呢,这就是使命。
关于员工激励,我可以提供的具体思路是:个人能力与工作量应该是匹配的,但这种匹配是暂时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作能力的提高,待遇的需求就会增加,对个人价值能力实现的职位需求会增加,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他。最好是作为企业家能超前给他,老是让他感觉到蹦一蹦能达到目标,总是感觉到有跳跃式成长的机会。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科兴控股市值从几千万美元,蹦到现在的三亿美元,不停在蹦。我们员工的待遇也在蹦,最初一个员工的待遇是二千、三千元,现在可能是二万、三万元。
阅读全文
下一条:最简单的营销逻辑--强盗逻辑
逻辑是一个很复杂的范畴,逻辑有很多的定义和概念,但是所有逻辑只研究一件事,就是行为的有效性!销售和营销From EMKT.com.cn一样,为了实现销售行为和营销行为的有效性,都必须拥有自己的逻辑!
表面上很多人在自己企业的最醒目位置写着:“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做事原则却是:“市场没有救世主!”“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哪有真情在,骗你一块是一块!”“要麽搞定客户接受,要麽说服公司让步,否则就自己走路!”这就是销售的逻辑!这就是所谓的显规则与潜规则并行的必然结果!
销售的逻辑与帝王学十分类似:消费者就象一个帝王,销售者就象是一个朝廷重臣,每天都用奉承或者惹怒的办法引起帝王的注意,大臣坚决认同自己的生死就掌握在帝王的手中,所以每天三拜九叩三呼万岁,一旦羽翼丰满,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举旗造反!大臣的逻辑就是,既不是伪君子,也做不成真小人!没有忠臣也没有奸臣,只有弄臣!其实这也就是那些销售导向的企业,为什么公司政治泛滥的根本原因。
最迷茫的实际还是销售者本身,看遍了所有职场的攻略,研究了所有的显规则和潜规则,但还是无所适从;因为销售的逻辑总结起来就是:存在就是真理!销售的逻辑是一个生存的逻辑,根本与发展无关!用生存的逻辑去解决发展的问题,最后只能是逻辑混乱,行为无效!
很多人都在研究营销的逻辑,他们心存畏惧:销售的逻辑已经如此复杂,营销的逻辑简直想都不敢想!但事实恰恰相反,在赢利规则的指引下,营销的逻辑既简单又直白;完全不同于销售逻辑的暧昧和摸棱两可!企业营销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资源争夺的游戏,营销者根本不必象销售者一样自欺和欺人,资源的争夺本身就没有什麽好客气的。
你知道在争夺的游戏中,谁是最大的赢家吗?强盗!强盗是最大的赢家!正象每一次政治繁荣前,都必然会出现铁腕人物一样;每一个企业成功的营销,要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都必然遵循强盗逻辑!所以营销的逻辑其实就是强盗逻辑!这也许很不君子,也不英雄,与东方崇尚君子和英雄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但却最有效!很多君子和英雄都瞧不起美国:“大棒加金元”的强盗逻辑,但无可否认,在世界资源的争夺游戏中,美国是一个大赢家!
营销的逻辑也许很强盗,但并不复杂,读完本章,你就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简单规律的应用。
如果你真正想实现从销售到营销的跨越,就必须屏弃暧昧和摸棱两可的销售逻辑,把握运用毫不做作的营销逻辑——强盗逻辑!
表面上很多人在自己企业的最醒目位置写着:“顾客就是上帝!”“顾客永远是对的,如果顾客错了,请参照第一条执行;”“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他们的做事原则却是:“市场没有救世主!”“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哪有真情在,骗你一块是一块!”“要麽搞定客户接受,要麽说服公司让步,否则就自己走路!”这就是销售的逻辑!这就是所谓的显规则与潜规则并行的必然结果!
销售的逻辑与帝王学十分类似:消费者就象一个帝王,销售者就象是一个朝廷重臣,每天都用奉承或者惹怒的办法引起帝王的注意,大臣坚决认同自己的生死就掌握在帝王的手中,所以每天三拜九叩三呼万岁,一旦羽翼丰满,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举旗造反!大臣的逻辑就是,既不是伪君子,也做不成真小人!没有忠臣也没有奸臣,只有弄臣!其实这也就是那些销售导向的企业,为什么公司政治泛滥的根本原因。
最迷茫的实际还是销售者本身,看遍了所有职场的攻略,研究了所有的显规则和潜规则,但还是无所适从;因为销售的逻辑总结起来就是:存在就是真理!销售的逻辑是一个生存的逻辑,根本与发展无关!用生存的逻辑去解决发展的问题,最后只能是逻辑混乱,行为无效!
很多人都在研究营销的逻辑,他们心存畏惧:销售的逻辑已经如此复杂,营销的逻辑简直想都不敢想!但事实恰恰相反,在赢利规则的指引下,营销的逻辑既简单又直白;完全不同于销售逻辑的暧昧和摸棱两可!企业营销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资源争夺的游戏,营销者根本不必象销售者一样自欺和欺人,资源的争夺本身就没有什麽好客气的。
你知道在争夺的游戏中,谁是最大的赢家吗?强盗!强盗是最大的赢家!正象每一次政治繁荣前,都必然会出现铁腕人物一样;每一个企业成功的营销,要实现资源的重新分配,都必然遵循强盗逻辑!所以营销的逻辑其实就是强盗逻辑!这也许很不君子,也不英雄,与东方崇尚君子和英雄的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但却最有效!很多君子和英雄都瞧不起美国:“大棒加金元”的强盗逻辑,但无可否认,在世界资源的争夺游戏中,美国是一个大赢家!
营销的逻辑也许很强盗,但并不复杂,读完本章,你就会发现,其实都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简单规律的应用。
如果你真正想实现从销售到营销的跨越,就必须屏弃暧昧和摸棱两可的销售逻辑,把握运用毫不做作的营销逻辑——强盗逻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