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沉香的两大潜在收获\力荐!27本书教您全方位“阅读”中国古典家具
随着沉香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沉香,但是大部分人收藏沉香,关注的点仅仅是沉香的增值价值,简单地认为收藏沉香能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经济上的获益。
对此,行业内的专家认为,只看到沉香带来的经济获益的人,往往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沉香,对于沉香爱好者和资深沉香专家而言,收藏沉香还有两大更大的收获,即是收获文化和健康,只是这两大收获并不十分直观。是潜在的而已。
首先,收藏沉香能间接收获沉香的历史文化价值
有资料显示,我国用香史上至春秋之前,当时的就属于最早的用香行为:春秋时期,香料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及使用;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用香的种类也增加许多;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元明清三代,香文化也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因此,我们现代社会的玩香人群,品香论道也是基于这个文化基础值会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因为文化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中国历史传承五千年,就是因为有文化的传承,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的古文化,但都中断过,唯有中华民族五千年不间断,我们有一句话叫“香火不断”,在民间也有生男孩“延续香火”的说法,这说明“香”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沉香是香文化中最精彩、最顶级的一个篇章。香不仅仅是用来敬神佛、拜祖先,我们文人也时常会用到它,比如在画画写字、弹琴看书的同时会焚香。三国时期,诸葛亮设下“空城计”,他在弹琴的同时就以焚香的方式来安定心神,用琴声不乱达到迷惑敌军主帅目的,使敌人心存畏惧,不敢战而轻松退敌。
所以说,无论当今社会,无论是藏香还是品香的群体,看重的也是沉香的古老文化,毕竟经过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也更有价值和借鉴意义。
其次,收藏沉香能收获沉香所带来的健康
自古,沉香的药用养生价值就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到现如今,沉香的养生价值仍然不可忽视,沉香是一味中药材,药用价值高,是我国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沿用历史悠久的珍贵传统药材,并且沉香入药能治疗多种疾病。
在古代,沉香被认为是一种灵气之物,一些医学药店书籍记载,其具有解秽流芳、辟邪、正念、清神之效,能祛除体内“恶气”、调节体内气的运行,对于肝、胃、肾、肺部的疾病,殊为要药。汉族药学著作《本草备要》一书记载:沉香性温味辛辣,入脾,故主治各气调和,黑色体香,故入脉门佑肾等等,色黑沉下水为佳品,甘香性常,入水磨而明,燃香注入鼻孔即苏醒,又可驱除邪气、秽气。在当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著的《中药志》里介绍沉香:解无形郁障,而开灵台气旺。古人常作牌状,佩在身上,一以避邪,一则以备不时之需。
因此,在现代社会,用沉香当做药用养生,一般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药用养生,就是讲沉香与各种药物搭配,或者单独泡煮使用,促进消化系统与安抚中枢神经系统,二是,熏香养生,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关注对身体影响较大的室内空气用沉香当做养生熏香,可以帮助改善室内空气,强化身体,同时还有防蚁虫、防潮等功效,因此备受人们青睐;三是,佩戴养生,现在也有一些商家如国内的沉香品牌香至尊沉香,将野生沉香制作成了念珠、手串、吊坠等佛禅配饰之物,让人们在佩戴中感受沉香天然的香气,使得人们的感官得到了较好的开化,达到养生的目的,如今佩戴沉香已经成了现代人喜欢的养生方式。
最后,孙玉辉表示,沉香这两大潜在的价值和收获,相比沉香的经济价值而言,是更重要更有意义的,而且永远不用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减弱或是消亡,因此,收藏沉香,可以在关注经济获益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文化和健康收益上,真正沉下心来收藏沉香。
来源:华夏收藏网
书是人类进身之阶,书籍是打开学问之门的良师益友。因此,要了解中国家具的哲学、文化和工艺,书籍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毕竟有限,不能像许多收藏家一样拥有和饱览中国家具的实物。那么,通过书籍的方式,也不失为弥补眼界之不足的一剂良方。
本期封面故事,我们推荐了27本书写中国传统家具的书籍,内容涵盖家具之历史、文化、鉴赏、学术研究、与收藏等方方面面,以求能够让读者们全方位“阅读”中国传统家具。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英文版(图片提供:佳士得)
家具之历史,或可从一两万年前说起。在《明式家具之前》中,我们能够看到大量的两周时期家具实例,以及从魏晋西汉直至唐宋画作铭刻中推测当时家具的样式构造、使用方式。原来除了灿烂的明式家具之外,此前的家具亦是光辉灼灼。《家具史话》梳理出了一条清晰的家具脉络,读之感叹家具历史之绵长。时间更迭,家具在不断的传承中焕发着新的生命,而这,就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意义。
家具之文化,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沧田,始终绵延至今。文化形式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样貌,但文化的精神却可以穿越时光的洪流走进每一代人的内心。就如我们在阅读《明清宫廷家具二十四讲》时,仿佛真“进宫”将明清两代王朝的那些家具遗珍全看了一遍;就如我们在看着《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时,似乎真与王老朝夕相处,被这位长辈深切关照;就如一本《姚黄魏紫俱零调:红木家具古今谈》让我们与海岩对谈红木家具之古今;乔子龙《匠说构造:中华传统家具作法》似乎一位匠人在眼前,为你全面解读家具构造。
家具之鉴赏,品类丰富、质量上乘的精美家具照片,带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代家具的秘境。这些图录甚至不能只被看做成是一部书,它们更是一段关于家具的活的风景。《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呈现故宫所藏家具之洋洋大观,甚至世所罕有的孤品、绝品。《明式家具珍赏》这一王老巨著更是不得不看,家具实物162件,均由王世襄从自己的和全国其它公私藏处精选而出,品种之丰富,品质之精美,堪称明式家具的精中之精。
家具之学术研究,以王老的《明式家具研究》为最。这部“划时代的煌煌专著”,是家具领域不可绕过的一座大山,无论是探讨学习人文、历史、艺术或是工艺、结构、鉴赏,无不都得以它为参考。古斯塔夫•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为近现代明式家具研究的开山之作,不可不读。杨耀的《明式家具研究》附有四十余幅精美的明式家具测绘图和二十余幅实物照片,是明式家具研究人员学习应用很好的基础参考。
家具之收藏,各人喜好审美不同,但或从他人的收藏看起,以作参考。伍嘉恩经营家具近三十年,其《明式家具二十年经眼录》一书中,可以看到一位业界倚赖、收藏名家背后行家的学识风范与卓越眼光;更可以在一件件收藏故事中,感受一位藏家的胸襟与情怀。在三本异国友人的《中国家具》中,可见诸多珍品,叹家具华美之同时,哀遗失异国。
世事变迁,沧海沧田,但经久不变的是文化的绵延。就家具而言,实物家具辗转流转,具有明显的、脆弱的变异性,乃至于家具制作的工具和技艺也相对不能久传,惟有家具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可以通过文字书籍的形式,永久不易地传达给每一代的中国人。
这是中国人深刻的“文以载道”的道理,同时也是我们此次封面故事旨在传达的意义。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近年来,沉香市场流传的这样一种言论,那就是沉香收藏市场的繁荣只是一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的变迁,沉香市场将会不再兴盛,因为不同年代的人追求的美不同,喜爱的事物差异也很大,现在活跃在沉香收藏市场上的都是六七十年代的人,等到这些人退出沉香市场,哪些成为消费中坚力量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不一定会热衷收藏沉香。
对此,香至尊沉香创始人孙玉辉认为,这种沉香“消亡论”大可不必担心,不管时间如何推进,沉香依然有获得大众青睐的资本。
首先,沉香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
在我国已经存在上千年的沉香,所代表的不仅是沉香文化,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收藏沉香,便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归属。
一来,现在的沉香收藏群体虽然以50、60、70年代的人居多,但是审美与个人阅历及成长却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女孩子年轻的时候都喜欢买钻石,但是中国女人只要过了35岁或者40岁就会自然地去购买各种沉香和宝石,这完全和阅历有关;二来,虽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年轻一代的教育都是多元的,即便是年轻的时候对西方艺术品有亲近感,但是随着年龄的上升,作为中国人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不会变的,也会有很多年轻收藏家,会慢慢地回归到如沉香这类文化感比较强的中国传统元素的藏品上。因此,我们说,这种沉香不再兴盛的担心是不存在的,对于沉香而言,在中国的从古到今,都在影响中国的历史,并且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少人可的意义,一直受到嫌贵阶层和文人雅士的爱好和重视。加上当前沉香资源越少,物以稀为贵,对沉香的追捧必然会越来越盛。
其次,沉香收藏已经逐渐趋于大众化
孙玉辉分析当前及未来沉香收藏市场的走势,表示,种种迹象表明,沉香收藏已经逐渐发展到了大众收藏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在国内来讲,国内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投资收藏,现在社会又处于和平时期,沉香文化基本不会再因为政治因素出现断层,作为年轻一族而言,对沉香从小是耳濡目染,他们对沉香的认识一定比老一辈收藏家的理解更深,更理性。
第二,就最近三年的沉香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已经产生了两个趋势了,一类是年轻化,80后购买沉香的人群比例正在加大,只是现在还不是很明显,其中这部分群体当中大量人群会去选择购买沉香,并不仅仅用于投资收藏,只是出于个人的对沉香的喜好,其次才是个人收藏。他们购买各类沉香制品时,也许对于背后沉香的文化、市场价位不做很多了解,仅仅凭喜欢就会掏钱买下。但是这样一群人为未来沉香大众化的趋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随着80、90后消费群体的异军突起,金猴他们也会从沉香消费的角度进入市场。
第三,从沉香市场的角度来讲,随着互联网的兴与起风起云涌,沉香市场之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沉香企业打破传统交易模式,汇聚沉香产地的资源以及各类沉香制品,集拍卖、投资、售卖、鉴定以及资讯为一体,涵盖高、中、低端各类沉香制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所以说,沉香市场在未来会不再热门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而且,未来不仅仅是沉香收藏市场和沉香投资市场火爆,沉香消费市场也会兴起,因此,完全不用担心未来沉香的发展问题和价值问题。
来源:高新网
从兴业木材市场及中国木材网检测到,9月份缅甸材市场表现不俗,受关注度高。据观察,在缅甸材诸多品种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缅甸花梨,价格也多番上涨,但从市场走货来看,却并不如人意;相反,在下半月,缅甸柚木出货量却有所提升。缅甸材其他品种,如白木、西南桦,行情走势相对平稳。
而西南地区其它国家,近段时间最惹人注目的则是老挝大红酸枝。受CITES影响,老挝大红酸枝被推至风尖浪口,价格不断上升,普遍上涨了30%以上;而经销商亦普遍待价而沽,市场一木难求。同时了解到,菠萝格出货量放大,尤其在月底时更加明显。其他木种表现则相对平稳。
随着西南地区雨季的结束,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有大量西南材新材入市,届时包括缅甸材在内的西南材价格或将有所调整。目前,市场所售基本为上半年入市的库存,价格虽有变动,但幅度并不大,总体企稳。报价显示,规格为(2.2-2.6)m×5cm的AAA级缅甸白木报3800-4200元/m?,规格为(2.2-4)m×5cm的缅甸柚木报13500-18500元/m。
文、图/记者金叶
潮州木雕以其精湛的工艺制作、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享有盛名,饮誉海内外的潮州金漆木雕更与浙江东阳木雕、安徽徽州木雕齐名。“60后”的刘谷子祖籍潮汕,但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竟然”一直对潮州木雕知之甚少。直到十年前,因为一次工作机会,他与潮州木雕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令他领略到了潮州木雕之美,深深陷入到这个较为偏门的收藏中来……
十年前精品只需几百元
大概十年前,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关于潮州木雕的课题调研,作为馆里的专职摄影师,刘谷子得以跟随工作人员到潮汕各地寻找散落在民间的木雕精品。在最繁荣的明清时期,不仅是建筑物上的雕栏画栋,体面的潮汕家庭中的茶几、屏风、床榻,乃至茶具、书卷、笔筒、花瓶……都成了雕工们展示技艺的舞台,生活中最常见的物件统统被“点石成金”,幻化成了艺术品。
百年之后,这些散落分布在破败不堪的明清建筑上以及潮汕乡村角角落落的木雕作品,大都笼罩上了满面尘霜。但木雕本身的构图仍旧栩栩如生,失去了锐利锋芒的金色,反而更有了一种经历沉淀之后的深沉之美。大开眼界的刘谷子,毅然走上了木雕的收藏之路。
让刘谷子感到开心的是,与和田玉、瓷器这些传统藏品相比,历经岁月风尘的木雕,现在的样子非常低调朴实,因为不引人注意,所以价格较为低廉。十年前,大概几百块钱就能收到不错的精品。木雕收藏的门槛也不高,没有什么假冒伪劣,只要有兴趣,凭着最简单的审美能力即可入行。他收藏木雕的标准非常简单:大小无所谓,但是雕工要好,构图要和谐漂亮,越完整越好。到目前为止,刘谷子的收藏数量已经有一百多件。这其中主要以建筑物的构件为主,也有少量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木雕图案讲求“好意头”
收藏木雕的乐趣,除了欣赏它精良的雕工,还能体味每幅构图背后的寓意。讲求“好意头”的工匠,雕刻的每个图案都意有所指,或源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或有着某种美好的寓意:雀、鹿、蜂、猴意味着“爵禄封侯”,葫芦、团扇、宝剑、莲花、花笼、渔鼓、横笛、阴阳板的组合代表着“暗八仙”;花瓶上插牡丹寓意着“平安富贵”……为深究图案组合的寓意,刘谷子常翻书钻研,并向专家讨教。比如,他去年花两万多元购买了一件1.5米长的建筑构件,上面刻画了十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骑马的,有聊天的,有伸胳膊踢腿比划啥的……这到底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题材?刘谷子至今仍在努力探究中。
在刘谷子收藏木雕的这十年时间中,作为小众收藏的木雕价位一直在稳步增长,“平均而言,市场价格至少提了十倍,好品相的木雕如今至少都要几千元,有些大件的屏风和家具,市场上甚至出现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报价”。
潮州木雕传世的精品不多。刘谷子认为,流通数量较少,决定了它在未来的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但毕竟这个收藏门类玩的人少,所以被人为炒作的可能性也不大。像他这样的藏家,慢悠悠地淘,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捡到漏。比如,去年他就花四千块钱买了一块通雕夔龙花纹板,堪称是博物馆级的收藏。
讲述收藏故事品味收藏乐趣
报料信箱:gzrbbyzk@163.com
台海网7月23日讯莆田仙游作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是我国最重要的红木集散地之一,许多红木商人通过从印度托运红木原材料回国销售的方法赚取利润。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红木交易市场下,产生了许多办理国际货物通关的“中间人”。他们运用各种手腕和门路,为国内的红木商人解决在办理通关手续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红木商人的货物能够顺利过关。
红木商人林某柱认识了这么一位自称是“国际刑警”,且能够帮助自己从印度合法通关红木原材料的“中间人”李某成。在汇给“国际刑警”180万元货款后,林某柱却迟迟不见原本应该到的木料……
战友叙旧
编造身份欲行骗
2014年3月,林某红给曾经的战友李某成打了个电话,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联系上就有好多话可聊。电话里,林某红听李某成说他现在是某部队首长,少将军衔,“国际刑警”授权他在国内搞个安保基地,他自己也在“国际刑警”部门上班(李某成的真实身份就是一名普通群众)。
林某红想到参军时,曾经了解到李某成的父亲是某军区领导,在部队很有人脉关系,就相信了李某成的话。
听到战友现在就职高层,林某红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不禁打起了牵线搭桥的小算盘。“近几年仙游的红木生意特别火,很多红木商人想通过从印度托运红木原材料回国销售的方法赚取利润,可是往往在通关过程中会受到一些阻碍。”林某红告诉李某成,“如果你有门路,帮他们从印度那里把红木原材料合法地运回中国,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我们一起赚取一些中介费。”
听到有钱可赚,李某成随即想起了几年前认识的一个俄罗斯籍华人闫某(在逃),就哄骗林某红说闫某也是“国际刑警”,刚好负责印度、俄罗斯等国家的走私犯罪,办理通关手续没有问题。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