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风骨与宿命\马来西亚:多国落实进口条例木材商须确保出口产品合法
拍场4P:
收藏家的风骨与宿命
:保利拍卖10周年大展之重点文物探析
文/郑克峰编辑/陈盛娥
人物名片>>>
郑克峰,北京美轮博物馆馆长,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与研究20余年。
2015年已经接近尾声,又到了一个阶段性反思总结的时刻。6月初,保利拍卖在北京农展馆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10周年文物大展,在一间灯光幽暗的小型展厅,我们看到了保利今次安排的一个重要展项:王世襄俪松居旧藏“大明万历年造”款髹黑大漆描金彩绘饰龙纹青山绿水官苑人物图顶箱大柜4件套,以及李翰祥清水山房旧藏“明代饰螭纹黄花梨方台”。
作为从事中国古代家具收藏研究的晚辈,我们有幸穿越时空观摩了一场两位超级前辈的无声对话。我在展厅里徘徊了好几次,当我看到王世襄留给世人的这一对顶天立地的大柜时,仿佛又看到夫妻二人,不辞艰辛、睡卧其间的温馨场景,不禁动容,潸然泪下。6月4日,当我最后一次过去的时候,发现已然撤展,而此时干旱的北京,竟突如其来地下起了连绵细雨。
王世襄俪松居旧藏“大明万历年造”款髹黑大漆描金彩绘饰龙纹青山绿水官苑人物图顶箱大柜四件套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情趣
本次保利拍卖十周年大展单独将王世襄“大明万历年造”髹黑大漆描金彩绘饰龙纹青绿山水宫苑人物图顶箱大柜,以及李翰祥的明代饰螭纹黄花梨方台,陈设于一室,一暗一明,一大一小,造成了一个强烈的视差对比,震人心魄。
顶箱大柜是王世襄的心爱之物。它代表着明代家具髹漆绘画之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因由体量庞大的限制,兼之王世襄老迈体弱囊中羞涩,从而在当时无法顺利获取完整的照片,故此未能收入其皇皇巨著《明式家具研究》以及《明式家具珍赏》。
另一件明代饰螭纹黄花梨方台,与前者一样,同属民国初年从清宫流落市井的珍贵文物。它代表的则是明代皇室政教合一、至高无上的统治王权,涵盖明代皇室的宫廷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的双重信息,非常弥足珍贵。虽然有幸被王世襄收入其著作,却遭受到了他的无情鞭挞,斥为恶俗之类。
黄花梨木带托泥方台座,1995年成交价为88万元。(图片提供:北京保利)2005年底,王世襄已91岁,他的人生伴侣袁荃猷(1920~2003年)亦已西去驾鹤两年有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屋计划《明式家具研究》的再版,王世襄依然将李翰祥收藏的这件作品,设为“明式家具八病”中的第三病“臃肿”,现罗列全文如下:
这是一件现在用途还不太清楚的家具,其造型似受石雕台座的影响,可能原为寺院中用来置放铜盘或法器的,但花纹又不类似。今姑名之曰台座。其构造上部近似方台,四面凹入,浮雕双螭捧寿,用栽榫与下面的大方几连接,大方几外貌似分两截,上截像一具鼓腿彭牙的雕花矮方几,惟牙子下挂,锼出垂云。此下又造成三弯腿落在托泥上。实际上两截相连,四腿都是一木连做,四面腿间空间随着腿子的曲线打槽装板,浮雕螭纹。论其制作,下料之大,用材之费,耗工之多是惊人的。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实效证明台座的设计是失败的,制者昧于木器不宜仿石器的道理,以致既不凝重,也不雄伟,而只落得笨拙臃肿,不堪入目。
由此可知,王世襄与李翰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角度,有着相当的距离与反差。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究其原因,则是缘由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所造成。
从1949年的新中国解放到1980年经济改革以前,对于王世襄一代的大陆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主动或被动投入思想改造、突破禁锢的实践过程。同一时期,以李翰祥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则是一个辗转港台英美、探索文化真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过程。
1970年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期,港台两地的邵氏电影,作为当时机关单位的特权,在小范围进行放映的时候,中共高层惊讶于李翰祥居然能在港台的弹丸之地,拍摄出极为震撼逼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宏大场景,认识到了大陆方面在维护发扬中华文化传统方面的不足,进而邀约邵逸夫等一大批爱国侨胞进入内地,共同发展经济生产与文化慈善事业。而李翰祥也回到北京,拍摄了著名影片《垂帘听政》以及《火烧圆明园》。客观说来,王世襄与李翰祥,分属大陆与港台完全不同的教育教化或人生历练,也没有任何利益上的冲突,因此,这仅仅是他们各自对于事物的真实判断而导致的不同选择。
资以参观研究的公共资源
当代最早从事研究中国古代家具的先锋人物,其中应该是德国的古斯塔夫·艾克(Gustav,1896~1971年)及其助手杨耀(1902~1978年)。王世襄接过古斯塔夫·艾克的火炬,而袁荃猷则以伟大的女性人格担当了杨耀的重任,夫妻二人以幽微的单薄力量踏上了探索与完善中国古代家具收藏研究的漫漫路途。
20世纪50~80年代,王世襄为维持中国古代家具研究的课题开展不惜全力且节衣缩食。其锱铢必较,曾经遭到北京光华木材厂普通工人的无情讥讽与恶面相向,以至惧怕而无法前往研究参观存放在那里的故旧家具,最后,张德祥施以友情援手,方才满足心愿。因此,收录于《明式家具研究》以及《明式家具珍赏》那些黄花梨紫檀木家具,大多源自王世襄本人的收藏。
李翰祥作为著名导演,虽然年轻,却从来不乏文物历练以及见多识广,更兼掌控庞大场面的天赋,这很多倚靠的是他早年在海外打拼的广阔视角与丰富阅历。因此他本人的一些识别事物的洞察能力,可能会在王世襄之上。当年,北京龙顺成硬木家具厂由于许多品种的家具不允外销,大量占用仓库。硬木厂为腾库,发出许多函。张德祥受托嘱,介绍李翰祥来购买,继而买到镇厂之宝,即明黄花梨雕螭龙纹方台。1995年,中国嘉德刚刚成立不久,李翰祥与其合作,做了国内第一场古典家具专拍,场面颇为震撼,方台被马未都所得。
王世襄与李翰祥,皆以过人的智慧与领悟能力,利用当时有限的社会环境,令其各自的中国古代家具收藏部分,基本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与传承,分别成为上海博物馆以及北京观复博物馆馆藏(“清水山房”专场家具多被马未都收入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以参观研究的公共资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高山仰止的贡献。
留下了各自的人生遗憾
2005年,王世襄才可能认识到了他研究体系中的一些致命缺陷,以致于在重新校订编篡《明式家具研究》再版的时候,再三述及到了从香港归来的天津马可乐的名字以及他的收藏研究成果。
马可乐从事研究收藏的是中国古代公元4~18世纪、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髹漆绘画家具内容,他强调的是北方少数民族之草原佛教文化对中原汉文化的持续影响糅合。然而这时王世襄已然失去了袁荃猷的鼎力相助,无奈自己也垂垂朽矣,心有余而终精力不济,无法为《明式家具研究》的再版增添新的内容。
李翰祥在他的生命晚期,可能也完全放弃(或中止掉了)他所收集与研究明清两代硬木家具方面的工作,转而以很大的精力,投入到了马家窑文化,特别是其中的马厂彩陶器物方面的研究与收藏上。
中国的马家窑文化,发祥于5000~4000年以前黄河上游的河陇地区,而中国在当代考古出土之最早的西周(公元前1027~前770年)以及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2年)时期的木质漆器的表面纹饰,几乎皆出自于(或拷贝取材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表绘画。实际上,中国古代家具家居很多的设计制作的内容与程式,早在公元1世纪以前、既已完善并固化了下来,中国在东汉时期之后在家具以及家居方面的科技发展,仅仅可能只是对于之前相关学术理论的实践与完善。因此我们可以得知,李翰祥在他去世的1996年以前,他的有关中国古代家具方面研究,当时在历史的纵深方向,已经达到了他人少有企及的高度。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两件家具重器,则代表的是王世襄、李翰祥一生收藏的最为重要的藏品之一,日后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吉隆坡16日讯)种植及原产业部长拿督阿玛道格拉斯指出,随着更多国家落实木材进口的诸项法律条规,我国的木材出口业面对钜大的挑战,木材商因此必须确保其出口产品是可持续性以及符合法律条规的。
他举例称,在2014年,木材出口市场达到9亿令吉的澳洲,自2014年11月份即落实了禁止非法伐木法案(ILPA)。在相关的法令之下,所有出口商的出口准证都必须符合条规。
“除了澳洲之外,欧盟也落实了欧盟木材合法性法案(EUTR),它需要更多有关木材合法来源的证据;美国也已落实莱西法(Lacey),严格查验木材来源的合法性。”
欧盟是重要的木材出口市场,出口价值达20亿4000万令吉;美国的木材与相关产品出口市场总值达24亿令吉或占全球12%的比例。
部长周三晚原是出席马来西亚木材出口商协会(TEAM)的60周年晚宴,却因有事未克出席,其致词由秘书长拿督希末星代读。
他促木材山口商继续维护我国木材产品的正面形象,并确保我国的木材出口市场不断获得扩大。
较早时,他也提到东盟经济共同体(AEC)的落实,将会惠及木材业,业者可以在税务豁免的情况下,在总人口达到6亿人的市场,自由扩展本身的业务。
阿玛道格拉斯也强调,政府将会依据国家木材业政策(NATIP)继续推动木材业的发展。他也指木材业是自棕油与橡胶之后,第3大重要的原产业出口项目(光华日报)。
文/王隽(《经济观察报》记者)编辑/刘玲芳
藏家名片>>>
菲利浦·德·巴盖(PhilippeDeBacker),比利时收藏家,侣明室主人。2006年,在故宫永寿宫举办“永恒的明式家具:侣明室收藏”展。2011春,“读往会心:侣明室藏明式家具”专场在中国嘉德上拍,成交率100%。
就像美国人比尔·波特在中国寻找隐士和禅宗的轨迹之后,坦言自己前生可能是中国人一样,比利时人菲利普·德·巴盖也曾在四川遇到一个老人,算命说他上辈子一定是中国人。
从1989年开始,菲利普走访过30多个中国的城市,见到不同面孔的人,却从未感到陌生,他想了想说,“我大概是一个明朝的苦力。”
2011年4月,中国嘉德在北京恭王府嘉乐堂举办了“读往会心:侣明室藏黄花梨家具展”,70多件藏品中有罕见的黄花梨交杌和难得成对的黄花梨圈椅四出头扶手椅,这些藏品的主人就是这位“前世的明朝人”。
初识
起先离明代家具距离最近、最容易被人提到的外国人是上世纪30年代,旅居北京的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CustavEcke),他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英文版),称得上中国明代家具研究的开山之作。20世纪70年代,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家、美国人安思远(Ellsworth)的著作《中国家具》出版后,在西方掀起了中国家具收藏热。菲利普说,“那个时候,中国人甚至没意识到古典家具在收藏上的意义。人们更看重字画和瓷器。”他自己的收藏也刚好是这样的顺序。
菲利普18岁起开始收藏艺术品,他最先看到的东方文化是日本的绘画。收了一段时间后,有人跟他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东方的艺术,一定会喜欢中国的艺术。于是,菲利普开始了漫长的“淘汰”过程,并非淘汰艺术,而是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找到和他最契合的那一支。从书法到陶俑,再到宋瓷,这些艺术品在他手中来来去去,最后根本留不下来,收进来又很快地卖掉,直到他看到明式家具。
西方藏家在对中国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时,会下意识地开始寻找自己的领路人,就好比吴尔鹿、张颂仁之于尤伦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领路人多数在香港。菲利普很幸运,在开始收第一件藏品之前,就遇到了被称为“黄花梨皇后”的香港嘉木堂堂主伍嘉恩。
伍嘉恩从1970年开始收藏明式家具,1987年在香港开了嘉木堂,这个名字是王世襄取的,起初她只做博物馆、行家生意,不与不知明式家具好坏的人打交道,结果资深收藏家来得更频繁了,伦敦知名古董商艾斯肯纳斯(Eskenazi)过去卖家具给伍嘉恩,后来回过头来要她让家具给他。就是因为这个名声,1989年菲利普第一次走进嘉木堂。“当时他一下子被‘吓到’了。”伍嘉恩说,嘉木堂是个纯白色的空间,墙上只有王世襄先生写的“嘉木堂”三个字。明式家具的线条在白色的映衬下越发地明晰起来。“一般第一次来的人,都会被震撼,菲利普待了一会后就开始和家具们说起话来,他会和它们交流。我很惊讶。”
此后,菲利普的所有家具藏品都来自于伍嘉恩的引荐,他的收藏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达到了馆藏级标准,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逐渐成了海外最大的明代黄花梨家具收藏家。
明末黄花梨长方香几(图片提供:中国嘉德)相处
有不少收藏家都提到过一个词:相处。艺术品存世的时间要远远长于收藏家,每个能够拥有它的人都应该珍惜与之相处的这几十年光阴。
菲利普在比利时的家原先摆放的都是西式家具,后来明式家具越收越多,他干脆新盖了一间房,就按着一个明朝人的家把家具“用”了起来。这些家具在菲利普的家中履行着家具的实用功能,桌椅床榻,没有一件是被“供”起来的。
王世襄先生给菲利普的收藏取了中国名字:侣明室,意思是“生活于明”。
2006年,中国和比利时建交35周年,菲利普的收藏展是当年官方的重要交流活动之一,那次展览也是王世襄先生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本来我们想在公众开放日之前单独选一天让王老来看,他那时候身体已经不是太好,不太出门了,后来他还是决定要来开幕式,我很感激。”菲利普和王世襄的跨国忘年交能够结成,除了伍嘉恩的牵线,大概还因为“侣明室”完成了王世襄先生一直想做的事:有一座足够大的四合院,按古人生活的方式把明式家具置于其中,恢复一个真正的古代文人之家。
相处的另一层含义,是尝试着去理解附着在藏品身上的讯息。菲利普不会中文,他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除了和行家交流,就是花大把时间在中国走访与读书。从1989年开始,他去过30多个中国城市,不是为了寻找家具,只为感受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民间的黄花梨精品少之又少,菲利普的藏品全部来自于海外及香港。
在读书和研究的过程里,菲利普发现,西方家具受到明式家具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北欧一些知名设计师就曾以毕生最经典的作品向明式家具致敬,丹麦家具设计界的大师瓦格纳的“中国椅”就是其中之一。“最早的明式家具是由传教士带回欧洲的,第一件明式家具是传到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那里,英式家具的椅背也是受了中式家具的影响。”
至于坊间一直流传的“文人参与明式家具的设计”,菲利普同伍嘉恩一样,都认为这一点没有确凿的证据。“中国古代的家具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文人想呈现一种谦和以及在大自然面前渺小的态度,但是使用的木头却是最贵的,这也是很有趣的‘讽刺’。文震亨(明四家文徵明的曾孙)所有的家具都是反映精英人士的价值观念,在视觉上就能得出社会阶层的印象,知道什么是可以坐的,什么是不可以坐的。东西方在审美上存在很多不同,比如在西方体现一个人的高贵会不断往上增加装饰,而中国是减少,Lessismore。”菲利普对明代文人与家具的关系有着自己的思考,而他对明式家具的探索也始终不曾停止。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收藏马未都》文人之美黄花梨
崖柏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国宝”级别的植物,作为曾与恐龙同处于一个时代的化石骨灰级存在,崖柏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众多的崖柏产地当中,太行崖柏又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
太行崖柏一直是收藏市场的宠儿,真正的太行崖柏是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过的。孤独地悬挂在悬崖之上,从一个细小的石缝中靠着自然雨露的恩泽顽强地生存下来。越是狭窄的空间,太行崖柏的密度越大,纹理越流畅,质地越坚硬,造型越优美。毫无人工做作的痕迹是太行崖柏如行云流水般恣意风流的最根本原因。也只有真正的太行崖柏才能匹配得上“古、奇、坚、香、美”的赞誉之词。
资料图片真正优质的太行崖柏最基本的评判标准就是陈化料和油性高。换一句话讲,陈化料和油性高的崖柏不一定是优质的,但是优质的太行崖柏一定是陈化料和油性高的。日前,在国内知名的古玩拍卖企业:上海金堂拍卖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名为“大鹏展翅”的太行崖柏一经亮相就让所有的“崖柏迷”们眼前一亮。俗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真正太行崖柏的光芒是任谁都挡不住的。
资料图片此款拍卖品通长2.4m,净宽0.74m,最令人称奇的不仅仅是此款太行崖柏难得的硕大体形,更奇特的是“物如其名”:整个太行崖柏的造型就像是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鹏鸟,舒展的翅膀恣意凌空,优美的线条自然流畅。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上面细密排列的纹理,反倒更让人不觉一震:太行崖柏的生长过程不正像一只不屈坚强的大鹏鸟吗?历经万分艰苦,砥砺自然磨难,意形合一的震撼更令此款拍卖品多了一份深刻的涵义和道理。
据拍卖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太行崖柏是在悬崖边完全风化朽光的,只剩下最精华的芯材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陈化料”,即所有展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没有包裹的树皮和边材,上面的每一条纹理代表的都是岁月的痕迹,每一道沟壑诉说的都是时间的沧桑。太行崖柏最有价值的就是此类陈化料。
资料图片除此之外,透过此款拍卖品略显暗淡的包浆,可以隐约看见其浅棕色的木质本质,这表明清洗过后的“大鹏展翅”一定会将油性完全显露出来,树龄间油点为15:25层的崖柏油分是最好的。也是这款太行崖柏最难得的品质之一。
其实,太行崖柏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此,除了有极大的收藏价值,太行崖柏的药用价值也是有证可考的。据《本草纲目》记载,“可利水道,兴阳道”。就是说太行崖柏五行属金,将崖柏饮片冲茶泡酒,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垃圾。除此之外,太行崖柏储日月之精华,隐隐还会散发芳香之气,能够起到净化空气,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奇特效果。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产品质量和服务在地板企业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尽管“品质”和“服务”看似老生常谈,但提高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占有市场、实现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注重营销和售后服务,是提高企业美誉度、树立企业形象的关键。地板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经营,品质和服务,一样都不能落下。
严把地板产品质量关
1.健全生产质量保障体系
在制造端口,从研发、生产和检验到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地板企业应做到层层把关,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地板企业可建立供应商考核机制,保证材料的优质输入,定期抽检仓库,例巡工厂,预防质量问题,保障消费者权益。
2.信息化质检统一标准
在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标签的现代社会,在产品质量检测这一关上,有条件的地板企业可以实行人工结合科技来完成产品的质检。将产品的质量与维护进行数据化,纳入某一特定质检系统,可最大程度减少误差,保障品质。
提高消费者服务体验
1.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
消费心理是营销领域相当重视的课题。地板企业要想成功将产品打入市场,了解消费心理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当下,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追求个性化是这类群体普遍的心理诉求。地板企业可从这一点入手,生产最契合这类消费者需求的地板产品。
2.建立消费者维权便捷通道
面对品牌混杂、质量不一的地板市场现状,加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为消费者建立便捷的、有效地自主维权通道也是地板企业可以发力的方向。另外,制定一系列售后的保障机制,也可让客户更加放心地选择该企业进行消费。
地板是长期消耗品,也是一次性消耗品,因此,地板的质量高低是地板企业能够立足行业、抢占市场的决定因素;而高质量的服务是地板企业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现,也有利于地板企业的对外宣传。只有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服务,地板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永续经营。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