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提起“新基建”,就必须关注“智慧城市”?
详细内容

为什么提起“新基建”,就必须关注“智慧城市”?

时间:2020-04-02     人气:794     来源:顺德家具网     作者:
概述:“新基建”七大领域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后,“新基建”概念彻底“火”了。

“新基建”七大领域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部分

虽然“智慧城市”并没有包含在内,但智慧城市建设却是新基建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阐述智慧城市与新基建的关系前,首先需要理解何为“新基建”。上述的新基建七大领域,出自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是目前社会认同度最高的说法。但这七大领域只是新基建的典型“代表”,并不能与新基建划上等号。

“新基建”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此后高级别会议前后三次明确提及“新基建”内容。

目前,“新基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央视国际频道给新基建下的定义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撰文指出:“新基建”是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互联网等科技创新领域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消费升级领域基础设施。

可以发现,“新基建”的核心是科技,建设的目的在于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基础。

中电科智慧院是中电科的直属二级单位,是中电科在新型智慧城市领域的牵头部门,参与编制了多项智慧城市相关国家标准,是负责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设计师”。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总经理助理、技术总监孙亭告诉亿欧科创:“新基建的’新’,指的是区别于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或者说数字化基础建设。而数字化基础设施与我们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智慧城市建设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

新基建“大展身手”的舞台

首先,从智慧城市建设说起。

“新基建”是服务于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发展数字经济。因此发展“新基建”,就是给智慧城市建设打基础。

根据《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产业可分为:感知物联层、网络通信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数字经济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产业为代表,二者可谓相辅相成。从本质上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就是数字经济。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新基建”的完善。

中电科智慧院孙亭告诉亿欧科创:“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重要目标是:推动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企业发展。”在实现这三个目标的过程当中,需要信息化系统和智能设备的支持,而系统和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就离不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支持。

其次,从“新基建”的建设目标来看。

新基建之所以称为“基建”,而不称为“科技产业”,是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其他产业,做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而不是“自成一派”。而智慧城市就是“新基建”最大的服务对象。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从以铁路、公路、水利工程等传统基建项目中就可见一斑。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铁路、公路,就没有人口的迁移、资源的交换,就没有快速的城镇化,也没有经济的腾飞。我们关注的“春运经济”、出行服务、物流……这些为经济带来巨大增量的产业,无一不得益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再关注“修路”的情况。

同理,虽然现在“新基建”概念备受关注,但无论这一概念多么“火热”,它未来都将走上传统基建的路——成为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石”。因为技术发展本身无法产生经济价值,只有与产业相结合,助力具体产业的发展,其价值才能凸显。

智慧城市是“新基建”的首要服务对象

一方面,智慧城市是对新兴技术需求最大的领域之一。根据IDC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今年全球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支出预计将达到约1240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8.9%。其中,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定义宽泛,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以新基建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5G为例,5G的相关应用包括AR/VR、数据高速传输、车联网等,而这所有的应用,都与人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

AR/VR不仅可以用于娱乐,还可以用于安防、工业生产等场景;数据高速传输能解决高清视频传输、人工智能云端应用等问题;车联网则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的问题。

再以人工智能为例,目前人工智能的“买单方”依然以政府单位为主,而政府单位使用人工智能的场景,则是安防、交通、政务等智慧城市的典型场景。

总的来说,“新基建”是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长期调结构的重要方向,因此当下备受追捧。参考传统基建的建设情况,“新基建”的建设浪潮也将持续多年。但只要是“基建”,扮演的角色都是“绿叶”,就像公路、铁路一样,未来将作为其他产业的支撑存在,甚至会逐渐被忽视。

但在“新基建”之上发展的智慧城市不同。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集群,是传统产业信息化、智慧化,以及新型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交汇点,将伴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在提及“新基建”的时候,不应该忽视未来那些踩在新基建的肩头上摘苹果的领域,因为“基建”的项目可能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但智慧城市这样巨大的产业不会消失。

来源:亿欧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我们打赢了歼灭战!全球却玩成了‘添油’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疫情防控常态化、复工复产常态化,代替了“冻结式”抗疫决战,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而且可能跨越到2021年的“经济”新常态。

    在这样的环球背景下,彩电行业也正在进入“2020有史最难”的时刻。面对新经济状态,彩电行业如何“整军备战”,成为最终“赢家”呢?

    彩电业,2020年春两个意想不到的事情

    2020年之前的彩电市场已经持续“太多的不利因素”。例如,移动视频导致彩电流量下降、开机率不足;以及2019年罕见的居民家庭百户口保有量的下滑,都让彩电行业“持续低迷”。

    例如,数据监测公司奥维云网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彩电零售销量4752万台,同比下降6.6%,创2003来最大降幅。——这是“彩电行业最近一次提到2003年非典疫情”的阵痛。

    此后的2018、2019年彩电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依然量价齐跌。市场主销产品目前的均价,已经不及2017年的7成。行业业绩压力,特别是盈利压力空前。

    但是,如此背景下,2020年却是一个被报以巨大希望的一年:1,由于大尺寸技术,特别是10.5/11代线在2018年开始投产,2020年大尺寸彩电预期会进入更快的突破期;2。此前连续三年的调整,市场萎缩积累了“低谷反弹”的预期;3.2020年是奥运年,奥运年往往是彩电销售的“大年”!

    即便是第一季度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二月份彩电销售规模同比萎缩超过三成,彩电行业依然对此后的消费反弹抱有“期待”。但是,除了疫情这个想不到的因素外,“全球扩散”下2020奥运会的取消,成为了第二重想不到的因素。

    在加上全球防疫带来的消费萎缩,全球失业率上升,全球居民收入下降和经济滑坡等预期影响,行业人士纷纷认为“原以为非典时期已经够难,但是现在比2003年还要难”——而且,2003年还有平板电视、背投电视等新兴品类的带动,2020年彩电企业既有概念都已经“老旧”,市场缺乏真正爆款性焦点。

    以上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彩电行业预期中的2020体育大年、反弹年“希望已经不大”。甚至目前已经有分析机构预测,全年全球彩电市场会下跌10%左右。

    形势已经转折,2季度是大考

    全球市场进入3月下旬以来,更多崭新的变化,带给彩电行业新的变数。

    例如,从面板角度看,1-2月份中国的疫情,尤其是武汉作为面板制造重镇,疫情严重。这些因素使得全球面板“供应紧张”。因为,全球市场的需求,奥运预期都还在,而中国制造业部分停摆。

    而在3月份下旬,彩电负增长预期浓厚、奥运推迟了。尤其是欧美的防疫举措,造成彩电工厂停工、需求萎缩。相反,中国市场,包括面板企业等都在恢复生产。中国大陆和台湾、韩国作为面板重镇,受疫情的影响在逐渐被控制和恢复。中国国内消费在走向复苏。

    以上这些变化,导致1-2月份的宏观逻辑和3月份、以及此后的二季度可能“刚刚颠倒了一个方向”:从中国作为局部的冰封、全球正常;到全球冰封、中国解冻——国内因素变好的同时,国外市场因素却更大程度恶化了。

    这些变化导致,面板涨价是持续到6月,还是在4月就转向降价,成为行业重大分歧。另一方面,今年武汉和广州两条10.5代线会投产,广州OLED8.5代线也会加大量产。此外数条OLED 6代线也会进入试产和量产——以中国大陆地区为核心,面板供给在2020年还将扩张。这也会影响“全球预期需求萎缩下的下半年面板和彩电市场行情”。

    再例如,欧美市场制造链条的暂时停摆、社会服务业大量停业,社会就业数据将表现非常差。这将形成2季度为代表的“季度经济萎缩”。2季度,美国方面的最好预期是GDP下滑5%,最坏预期是下滑30%以上。欧洲很多国家的情况也很类似。同时,新冠疫情在非洲、拉美、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传播情况尚未明朗。

    这些因素导致“彩电企业和产业链必须谨慎”。而谨慎的选择会加大上下游产业链的“紧绷”状态。后者不利于产业链的联动:更强调低库存和快周转,并遭遇全球运输困难,彩电业的可选择选项“并不多”。

    “如果说2月份的苦难的,大家准备用‘忍一忍、硬抗’解决;那么3月份、尤其是3月下旬以来,彩电企业真的不得不做好‘逆势出击’的准备。”行业专家指出,在疫情长期化、全球化的预期下,彩电企业不能不动、如何在疫情下“一边常态化防疫、一边复工复产”,成为唯一选择。

    切出细分市场结构性机遇,彩电行业有戏“唱”

    面对疫情下的彩电行业“新常态”,彩电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应对。尤其是疫情周期显著拉长,远远超过非典时期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这更让彩电行业必须拿出“全新”应对战略。特别是把握中外市场的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消费趋势的新变化等“结构性”机遇。

    第一, 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不同。例如,全球彩电第一品牌三星电子25日宣布,将在3月27日前暂停旗下匈牙利工厂电视机产线的运营,在3月29日前关闭位于斯洛伐克的电视机厂。——欧洲美国的相应工厂停工,以及可能的东南亚工厂受到影响;对比国内工厂处于的复工阶段,显然从供给端看,至少短期有利于国内彩电制造业。

    第二, 即便在中国彩电市场已经‘冰封’的1-2月份,彩电行业的大屏产品、社交电视等崭新的AIOT智慧屏产品依然创出销量新高和市场占比的提升。同时,激光电视、智能LED投影等差异化视听设备也大受欢迎。类似的需求升级是全球性现象。即彩电行业在“创新端”依然可以收获市场红利,加大革命性产品推介,是彩电企业应对疫情需求萎缩的重要抓手。

    第三, 从全球市场角度看,彩电需求2020年萎缩已成为定局。但是,另一方面,居家云办公、居家教育,企业云显示需求,医疗显示需求则处于增长通道。即疫情开启了另一种“新的需求空间”。“云生活、云社会、云服务”都需要“屏幕作为端口”。彩电企业开展“商务显示”或者其它多元价值显示业务,并加强传统彩电等产品的应用多元化、价值升级创新,将是重要市场拓展方向。

    第四, 1-2月份,中国防疫关键时期,大量的社会娱乐和交际活动暂停,造成了居家娱乐的“高峰”。不仅是彩电视听、游戏产业,包括云社交也广泛发力。类似的情况适用于二季度的欧美市场,乃至未来防疫作战的全球市场逻辑。特别是电影院、酒吧、博物馆等机构不能开放,必然形成“文化娱乐”从社会空间到家庭空间、乃至于虚拟空间的转移。这对于家用显示和计算设备是一个好消息。

    第五, 针对疫情期间的市场发展规律,有分析认为,不仅是创新产品会占据“成长主角位置”;另一方面,受到全球收入预期和购买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彩电需求的低端化也会是一个“结构性”趋势。这将有助于成本控制力更强的企业,并考验企业在特殊时期的产业链成本管理水平。

    类似以上这样的“结构化”机遇空间在2020年的彩电与显示市场并不少。问题在于彩电企业需要“趋利避害”,去抓住这些机遇,尽可能在寒冬之下,成为傲雪的“岁寒三友”,而不是霜打的茄子。所以,向哪里用力、如何用力很重要!

    齐心努力,只有行动才能“胜利”

    从二月份开始,彩电企业就没有“真正闲着”:一方面是线上发布会开起来,工作不能停、创新更不能停;另一方面是从未有过的空前价格大战——虽然这一阶段市场关注度不足,但是产品全线创出历史最低价,而且是在上游配套产品涨价的背景下。

    “一些头部品牌或许认为,困难恰是洗牌的机会。一些实力不济、或者动作迟缓、战略落伍的企业品牌被淘汰,意味着一段时间之后‘剩下的品牌’反而轻松了!”行业专家指出,“困难时期恰要玩命干”——走出困境只能靠实干,躲着、挨着是等不到明天的太阳的。

    一手防疫常态化、一手复工复产常态化:彩电企业应当做好“度过一个战斗式的疫情时期的准备”。这显著区别于疫情刚刚开始阶段,少数品牌采取的“冷眼旁观”战略:1-2月份,一些品牌似乎认定,此次疫情会走2003年非典路线——经过努力,在夏季之前哑然而止。在这样的“误判”下,一些企业的基本思路变成了“等”。

    然而,事实证明,企业战略要有“底线思维”。不能靠侥幸来应对任何危机。新冠疫情没有“如约”结束,反而进入全球流行的新阶段。国内防疫任务也从“战略决战”变成“常态化的防治外部输入和内部传播”。这样的背景下,彩电企业,或者其它任何行业都已经没有“等”的理由。行动起来成为“全面的共识”!

    “只有行动、才能胜利!”分析形式、找出机遇、形成共识,都没有“认真行动”更具有价值。行业专家指出,预期二季度开始国内彩电市场会“先于全球”复苏。抢抓消费反弹机遇,以及奥运推迟后“奥运需求聚焦期”消失,消费周期更均匀化趋势,成为彩电企业眼下的“关键任务”。

    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的严峻局势,彩电行业亦不是没有好消息:至少与2003年非典时期对比,中国彩电品牌更为强大、本土产业链更为扎实、甚至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彩电技术创新的中心——中国制造和创造的全球影响力已经不能同日而语。“更有实力自然更有信心”。行业专家指出“外部情况的影响是平均化的、每个企业的应对却是差异化的。所以,灾难还是机遇,更多在于你如何应对它!”这就是2020年新冠疫情下,彩电产业的最核心规律。

    来源:投影时代网

    阅读全文
  •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都发生了变革,家居采购方式由线下逐渐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而对家居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定制化家居产品逐渐受到市场的喜爱。家居企业也纷纷布局新零售销售模式,以及打造智能化和定制化家居产品。

      家居企业布局新零售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流的持续发展,以及各大网络营销活动的推广,线上零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已经达到了10.6万亿元。家居企业为迎合时代的潮流,打造家居新零售,也纷纷加紧与专业电商合作。其中红星美凯龙携手与阿里巴巴合作,2019年5月,红星美凯龙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入股43亿,将在新零售门店结社、物流仓配、支付系统等七大领域展开合作。2019年2月,居然之家牵手苏宁,将利用苏宁的全场景智慧零售生态系统来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零售模式,达到从城市到乡镇的全覆盖效果。2019年6月,曲美与京东联手开店,推动传统家居零售行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新增“身临其镜”、祖冲之全链路数据平台、Mirror+、AI智能导购、VR看房等功能。

      家居企业将打造智能化和定制化产品

      近年来,智能家居一度被市场推至风口,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我国家居企业趁着势头也玩起了跨界合作,与科技巨头和家电强强联手,实现1+1大于2的家居智能化发展。2019年5月,九牧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要将智能厨卫与物联网技术合作应用,实现智慧厨卫。2019年5月,索菲亚携手格力电器,致力于打造智能健康家。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在家居产品选择上更加追求个性化,家居企业近年来也加紧布局定制家居业务。2020年1月,丽维家牵手苏宁,利用苏宁大家居零售场景的优势开展定制橱柜产品的业务;2019年6月,艾慕家居牵手名家居世博园开创全屋定制新蓝图,旨在打造个性化现代高端家居定制产品。2019年4月,红星美凯龙战略投资莱茵艾格,携手共创定制行业新格局。(来源: 世界家居人 )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