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员工跳槽三策略
员工流动一定是非赢即输吗?公司如果不能留住它的员工就一定是输吗?
诚然,员工跳槽后,企业会因为招募、聘用和培训替代者而增加行政费用。这关系还能成为将来公司间业务往来的基础。这些费用估计是一个高绩效员工薪水的100%到150%。同时,由于员工是人力资本的载体,当一名能干的员工另谋高就,随之而去的还有通用的以及公司特有的知识(例如交易机密),因此减少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然而,跳槽的员工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社会资本。
你能增加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蕴藏于、借助于以及产生于各种人际关系中的实际或潜在资源。当员工在不同公司间流动,他们常常与旧同事保持联系。这是信任与亲近的表现,所以员工流动能够创造一种信息渠道,让知识在企业之间流动。这些关系还能成为将来公司间业务往来的基础。
“非赢即输”观念的一个隐含假设是,流失的员工去了竞争对手那里。然而,有些离开的员工是加盟了当前的和潜在的“合作者”,诸如客户公司、供应商,这样的流动其实更有助于你建立和加强同这些企业的业务联系。
例如在1998年,时任Cooley Godward LLP律师事务所证券律师的雅各布森(Michael Jacobson)宣布辞职,去了当时还不太知名的在线拍卖网站eBay担任总法律顾问。因为雅各布的森在Cooley Godward的证券部门有超过12年的工作经验,那些执行合伙人认为他的离去会对业务造成严重损害。然而几个月之后,部分的由于同雅各布森的关系,Cooley Godward成了eBay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牵头法律顾问,这次发行创造了13亿美元的纪录。
而一家半导体企业却因为项目负责人和首席设计师的离职,而多了一个合作伙伴。那两名离职者创办了一家围绕前雇主所设计芯片的软件系统开发企业。对于这家半导体厂商来说,由于他们共享的社会资本,这家创业企业成为一个优秀的目标客户及潜在合作伙伴。
正确应对员工流动
结论很清楚:员工流动并非一个简单的非赢即输局面。虽然公司会失去跳槽员工的人力资本,但它得到了与他们所共享的社会资本。根据离职员工所加入企业的类型,这种社会资本可能具有实在的价值,从而显著提高公司的业绩。所以经理人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区分,看员工辞职后是去了竞争者那里还是合作者那里。
传统上,对于员工跳槽,企业会采取两种类型的应对策略:预防型和报复型。
第一种策略,经理们会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员工跳槽的动机。具体方法包括改进内部人力资源工作,比如增加工资和福利,加强内部沟通,制定升职计划等。其内在的逻辑就是,如果让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具有吸引力,员工寻求或接受外部工作岗位的倾向就会降低。
而采取报复型策略的企业,则用一些行动威胁或伤害跳槽的员工或者雇用他们的企业。例如,在用人合同中强加非竞争条款,对挖人的企业提起诉讼,或者对这些企业进行报复性挖人。其目的就是要让挖人的企业付出高额成本,并限制跳槽员工运用有价值的知识和关系,这样就降低了其他企业雇用他们的动因。
不管是预防型还是报复型的策略,其目的都是减少员工流失,前者是提高员工留下来而能得到的好处(比如更好的工作环境),后者是增加跳槽成本(尤其是打官司的威胁)。如此看来,这些行动主要考虑的是管理与员工流动相关的行政和人力资本成本。但是,这两种策略都没有认真考虑社会资本的作用。[NextPage]
其实还有一种应对策略,即关系型策略。它与传统策略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试图阻止员工流动,而是专注于利用员工流动所创造的潜在社会资本。
运用关系型策略的企业会采取积极的做法与跳槽员工保持良好关系。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正式的同事会计划,已经采取这种方式的公司包括宝洁、第一资本(Capital One)、微软、毕马威、埃森哲(Accenture)、麦肯锡,以及壳牌。通过这样的计划,企业赞助各种论坛(比如会议、社交聚会、在线社团)以鼓励前雇员相互之间以及与现雇员之间的互动。
在得到有效的实施之后,关系型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至少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加强与潜在客户的联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的储备,三是树立企业的好名声。
正像前面讨论的 Cooley Godward LLP的例子所表明的,当前雇员在他们的新企业里担任了重要的决策角色时,他们可以变成客户开发的最好切入点。这种社会资本对于试图打入新市场的企业特别有用。
关系型策略还能增加利用非常规的人力资本来源的机会,从而减少与招聘有关的行政成本。人们辞去工作常常是为了寻求他们在当前公司里所没有的职业机会,或者是由于非工作的原因(例如配偶的工作地点变动,照顾孩子或者年迈的父母)而离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可能变得无关紧要,或者企业里可能出现了新的机会,对他又有了吸引力。
同前雇员保持联系使得公司能更容易把这些人招回来。德勤估计,雇用前雇员每年为它节省了 380万美元的猎头费。
最后,关系型策略能有效地树立企业的好名声。例如一家律师行在进行招聘面试时,会向应聘者提供它的同事会名单,并鼓励他们联络自己的前雇员,以增加对企业的了解。
转向一个组合策略
虽然关系型策略能够带来多个好处,企业还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调整它们的策略。经理人应当制定一个策略组合,其中包括预防型、报复型和关系型策略。在选择采取哪些类型的应对措施时,经理人需要权衡因员工流失而产生的行政及人力资本损失,相比较于潜在的社会资本收益孰重孰轻。
经理人应当考虑跳槽员工将会带走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那些知识是通用的,虽然对公司有价值,但是战略重要性不高,并且能够通过聘用新人或培训现有员工来替代。另外还应考虑跳槽员工的去向,特别要搞清楚他们是投奔了合作者还是竞争者。员工流失到合作公司,一般都能够带来一些机会,产生潜在客户、供应商或者战略合作伙伴方面的社会资本。然而,当他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对手就可能利用他的知识来对付你。
这两个因素—跳槽员工的知识和去向——可以构造出四种不同的情景,每一种需要一个不同的应对策略。 [NextPage]
第一种情景,拥有通用的或者低战略重要性知识的员工跳槽去竞争者那里。这类跳槽会损害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增加其竞争对手的相应能力。虽然这些跳槽员工能够被替代,但是招聘和培训费用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是在这种情景中,推荐使用预防型策略,它本来就是为留住现有员工而设计的。
第二种情景,拥有通用的或者低战略重要性知识的员工跳槽去合作者那里。这类跳槽也会导致行政和人力资本成本,但是在这里,这些成本必须要同可能的社会资本收益一起衡量,这种社会资本包括前雇员在潜在客户、伙伴以及其他合作者企业所担任新职务而可能带来的业务机会。因此在这一情景下,使用关系型策略,支持员工加盟合作者并同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就是理想的选择。
第三种情景,掌握着具有高战略重要性的、公司特有知识的员工辞职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是跳槽中最具潜在危害性的一种。由于这些人掌握着独特而关键的专业知识,他们的跳槽将会为企业带来非常高的行政和人力资本成本。而如果这些前雇员把他们的知识与竞争者分享,原雇主的竞争地位就可能被削弱。因此在这一情景中,企业也许最好采用报复型策略。
在第四种情景中,掌握着具有高战略重要性的、公司特有知识的员工辞职到合作者那里去。这类跳槽的潜在危害也许小于上一种情景,但它还是提出了一些有趣的挑战。因为失去关键员工会导致行政和人力资本成本,企业具有很强的动机采取预防型策略来减少这类跳槽。
但是,关键员工流动到合作者那里也能为企业带来切实的机会,去扩大它们与重要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社会成本。因为这些人掌握着前雇主的机密知识,他们也许是传达有关其前雇主业务、产品以及服务信息的最佳人选。况且,身怀专业绝技的前雇员在新单位更有可能担任高级职位,因此在挑选外部合作伙伴时他们会更有决策权,潜在地也增加了现雇主和前雇主之间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所以说,即使预防型策略失败了,企业仍然很有必要采取一个关系型策略,同跳槽到合作者那里的关键员工保持良好关系。实际上,预防型策略和关系型策略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旨在提高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预防型策略能够帮助双方建立融洽的关系,而一旦这些人决定要离开,双方仍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实践中,知识的战略重要性差别因情况不同而不同,经理人需要谨慎判别。依据所处行业,企业也许还会发现难以区分竞争者与合作者。在许多市场中竞争与合作常常是并行不悖的,而且今天的对手可能会变成明天的合作伙伴。
经常有人问我,英特尔为什么会有首席 责任官这个职位的,这个职位到底是经做什么的?的确,企业社会责任(CSR) 在有些公司可能会看成是公关或者是营销的一 部分,但在英特尔,我们认为 CSR是公司的 重要策略,甚至要从战略层面去思考和着手的, CSR是公司运作的组成部分,任何部门在涉及 到业务的时候,都要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决策 的重要参考。
CSR跟业务的结合
英特尔在过去25年里,在中国有三大战略。第一,我们提供最新的技术、科技,通过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第二,壮大整个产业链,把整个产业链激活,英特尔是做芯片的,如果没有茁壮成长的 PC厂家,没有很好的软件应 用去辅助 PC用户,整个市场不会做大。第三 个方面是做 CSR的引领者,就是跟你的合作伙 伴来共赢,长期来发展,只有你的合作伙伴更 成功,你才能更成功。基于这样的认识,对英 特尔来说,CSR不仅仅是做慈善、捐钱,而是 公司策略的一部分。
比如,在过去 20多年里,英特尔在CSR方面很大的投入在教育。我们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跟教育部合作,在中国开展了10年, 培训了超过170万老师。通过这样的投入,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需要 IT、需要电脑,这是未来的市场。对英特尔 来说,这是长远的回报。这就是 CSR跟我们 的业务结合,同时又做到回馈社会的例子。
我们和民政部合作了一个“芯世界”公益创新奖,奖励NGO组织运用信息化提高创新能力和透明度。这个奖的揭晓是在英特尔信息技 术峰会上。来参会的我们上下游软件硬件开发商超过6000家,我们让他们看到,这些就是社会的需求—如果你可以开发一些解决方案,就能做到双赢,实现CSR和商机的结合。
企业责任社会化
英特尔致力于创新,但其实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社会的创新,来解决社会的问题。我认为人们对CSR的理念需要改变,不是捐钱了就是履行了社会责任,不是帮助了一些人就够了,关键是怎么样把资源和优势放到合适的地方,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如果整个 业界共同联合起来,针对一些大的问题,建立大的平台,有标准,有和谐的发展,这力量才大。这个思路不是我们凭空想出来的,这跟我们英 特尔的业务模式有关系。英特尔曾把 PC标准化,由于标准,而没有了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于是就有竞争,就有创新,用户就有需求,市场做大了,市场做大后可以拿到资金,开发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形成良性循环。 要做好CSR,也必须要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链。
除了英特尔这样的全球领袖企业,本土中小企业并不是没有事做。英特尔能发展到今天,跟它多年以前就有很高格局的战略是分不开的,一家小企业要成长为大公司,甚至成为业界领袖,从起跑点上就要有高瞻远瞩的视野,说到底就是文化。
英特尔有句话,做正确的事情。社会责任 也要基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十 年以前的社会责任和十年以后的完全不同,我 们不能用一个跨国公司的眼界来看其他的企业, 不能一概而论。而有几个方面是可以考虑的, 例如,要有长远的眼光,要跟其他业务结合, 最好能跟公司的优势来结合,这样才能更快积 累,对员工有更好的激励。
打造客厅迷人角落
要想打破客厅一角的死寂,不妨选择一款小巧的边柜来做搭配,以便于营造那一隅的独特韵味。这款边柜也许就能满足你的这些需求。黑色边柜的亮点在于其顶部的设计,既方便摆放饰品,又适合盛放杯子餐具。其百叶窗式柜门的设计也是一个看点,它打破了整块木结构的沉闷,使这方空间仿佛能够自如呼吸。
连接客厅和餐厅空间
摆放在客厅与餐厅之间的边柜,使两个区域的衔接不再突兀,白色的表面与地面颜色形成统一,又与沙发和座椅形成了很好的对比。独立客厅柜的好处是,摆放灵活,真正起到了“小小螺丝钉”的作用。如果说,具有设计感的整体组合柜是眼光四射,夺人眼球的,那么独立客厅柜则是内敛含蓄的。
低姿设计边柜
这款“放低了身段”的边柜,能很好地满足需求。足够宽阔的柜面足以摆放电视和平时收集的“心头之好”。素描、台灯、工艺品等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陈列,展示功能在这款设计中被很好地诠释。其底部悬空的设计,更方便了物品的取拿和日常的清洁擦拭。
亮色烤漆边柜
当低调、质朴已经逐渐远去,超炫感的家居开始戎装上阵。如果你已经看不习惯那些所谓“低调的奢华”,那么这款炫酷的烤漆边柜也许就是你的那盘菜。烤漆的质感搭配柠檬黄的活力,使客厅一角成为亮点。它在完成了收纳与展示的任务同时,也成功地捕获了众人的眼球。
开放式边柜
开放式的厨房、开放式的客厅,越来越多的设计,偏爱开放的理念,于是我们见到了这款开放式的客厅柜。由于它的存在,即使是背靠玻璃,也不会遮挡阳光的照射,而其木质的结构也和窗外景色形成呼应。这款开放式的边柜不仅能使你享受到极大的自由快感,它的实用功能更是令人称道,书籍、画册方便取用;底层的设计,更是对于家中小宝宝的贴心关照。
错落线条暗藏抽屉
这款客厅柜的亮点在于其不规则的区隔线,使整个柜体灵动了起来,藏起来的宽幅抽屉更具有极佳的实用功能。规则的长方体极大地利用了空间,与墙面相一致的白色,也强调了整个居室的整体性。
分隔大客厅的功能区
这款长方形的边柜,成功地区隔了客厅过大的空间,使会客区与休闲区的边界更加明晰。其合适的高度,更使边柜有了边几的作用,上面正方形的凹槽,方便摆放一些贵重而需陈列的物品,贴心的雪茄槽便应运而生。
玄关边柜与挂墙格架组合
如何利用玄关空间,几乎每个家庭都为之伤脑筋。这款边柜放置在进门的玄关处,其米白色的柜体与整个房间相一致,搭配上方材质相统一的挂墙格架,一个集合了储纳、展示、盛放于一体的小“变形金刚”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