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尖销售的必备素质—快乐心
详细内容

顶尖销售的必备素质—快乐心

时间:2010-06-17     人气:30567     来源:IT写作社区     作者:
概述:从走出校门就开始做销售,到现在已有十二年了。从一个销售“学徒”,到能够独当一面,到管理一个销售团队,到管理整个公司,再到现在的创业,始终没有脱离开销售,经历了很多的成败。......
    从走出校门就开始做销售,到现在已有十二年了。从一个销售“学徒”,到能够独当一面,到管理一个销售团队,到管理整个公司,再到现在的创业,始终没有脱离开销售,经历了很多的成败。也见到过众多的销售人员,目睹过他们的成长和成功,也见识了生意场中的残酷。我参加过不少培训,有的是被别人培训,有的是培训别人。培训对于销售人员的重要性,就如同训练对于士兵的重要性。实际上,我总感觉有很多培训并没有产生多大效果、带来什么价值。 

    我总体的感觉是,现在的销售培训,过多地注重于技巧,而忽略了素质。技巧的使用,完全是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而这种对技巧的灵活运用恰恰是很多参加培训的初中级销售人员无法做到的。千万不要迷信培训中讲到的那些一招一式,我见到过不少类似邯郸学步的笑话,销售员学了电话销售的技巧,生搬硬套,结果还不如当初自然为之的效果;有的销售员学了与客户握手时要充满自信,不分对象,一律把人家的手攥得直疼;谈判中有个技巧就是要坚决地向对方摊牌,有人学以致用结果导致谈判破裂。 

    我见过的出色的sales,大多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技巧,反而有不少人的风格和手法非常朴实甚至是笨拙。是什么使他们成为销售高手呢?是素质。现在开始有一些对于销售人员素质的培训了,大多是从美国引入的培训体系和内容。美国人常用的词是competence,有翻译成竞争力的,有翻译成制胜力的,其实我觉得用“素质”这个词最直接而恰当。我曾经自己总结过销售高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现在仍然觉得可以用这九项来概括:快乐心、激情动力、捕捉时机、洞察力、震撼力、同情心、计划条理性、人际敏感性、专注结果。 

    这九个素质中,我最重视的就是“快乐心”,因为我觉得它最重要,而且最难修炼,起码以我自己的体验是这样。至于其它八项,我觉得没什么主次之分,人各不同。而“快乐心”,对所有人都是最重要的。 

    我在九帮网上曾经发过几个帖子,提到了体育明星的例子。九几年的时候,出了个“跳水女皇”高敏,她在所有参加的世界大赛中都获得了金牌,风光荣耀无人能敌,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她现在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的大学俱乐部里教跳水。据她自己说,她现在不愿去回忆当运动员时的那段时光,甚至想从记忆里把那段日子抹掉。她不去看以往的那些金牌、奖杯,甚至连以前跳水的照片都藏起来。为什么呢?因为那段日子没有快乐。高敏承受的压力太大了,所有人都认为她是不能失败的。无休止的训练、比赛,金牌带来的是更大的期望和压力。她想尽早退役,甚至想过给自己制造点伤病来提早解脱。她现在在选拔俱乐部的队员时,最看重的不是她们的水平和身体素质,而是看她们是不是真正喜爱跳水、是不是能从跳水中获得快乐。 

    上海在八十年代曾经出了个朱建华,把男子跳高的世界记录连续破了三次,提高了三厘米。遗憾的是他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都没有获得过金牌。他破世界记录有两次是在国内,一次是在德国,都不是世界重大赛事。后来他自己回忆说,在小比赛上,他每次跳之前,心里都是只想着每个动作的细节,然后就跳了,就破了记录了;在大赛上,他总是无法让自己集中精力在动作上,总在想如果跳过去会怎么样、如果跳不过去会怎么样,结果呢?就是跳不过去了。我现在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看电视转播他比赛时的情景,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始终紧皱的眉头。 

    不要期望在成功后才有快乐,而是要在过程中体验快乐,否则,没有快乐的心态,很难成功,即使达到了所谓的成功,离快乐反而越来越远了。
    做销售和打仗、竞技一样,每天都要面临成败,非赢即输。如果不是热爱销售这种职业,不能体味其中的快乐,就必然经不起那么多的挫折和打击,销售就一定做不成功也做不长久。 
    快乐心的确不是培训能培训出来的,而是要靠修炼。快乐心和天生的一些性格特点有关,也与后天的经历和积淀分不开。只有快乐心才能战胜所有的sales几乎每天都要遇到的挫折感,只有快乐心带来的平常心才能使sales在销售过程中的每个关键点上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谈判桌上改变轨道,就好像改变流动河水的河道,方法有很多,如建拦沙坝、水坝等。改变谈判的轨道可分技巧层面和战略层面来说。 

        技巧一:保持冷场 

        在谈判上有三个主要的时机可以使用冷场。第一,在讲话的开头。一开始就冷场,是为了引对方先开口说话。开头的冷场又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讲话去钓他的话,这叫“引蛇出洞”,比如说你当主管,手下的老王出现问题,你想找他来谈一下,可是老王老是不理你或是不讲话,于是你就讲:“老王,这样子,如果你不讲也没关系,那么我先讲,好不好,等一下我讲的时候,你如果发现我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对,你要随时纠正我。”于是你就开始讲,老王通常会跳出来,唉,这个讲得不对,唉,我不是这个意思。另一种就是真正保持冷场,一开始就不讲话。有的人忍受不了冷场,一看出现冷场就会讲话,不断想话题。 

        第二个使用冷场的时机就是收尾的时候。谈判结束的时候保持冷场,通常有两种功用,第一表示你很仔细地聆听,第二种表示你可能是根本不专心听。一般来说,谈判结束后,停十几秒再答话比较好,这样能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还有一种冷场就是中间的冷场,目的是为了转移方向。如果你跟对方谈的是交通车的问题,交通车没谈完他就转到餐厅问题去了,怎么把它拉回来?使用冷场就是一种很中性的方法,你可以跟他说:“刚才我们谈到交通车。”然后冷场,一秒、两秒、三秒,前面的话题就回来了。 

        冷场不是表示你脑筋短路。一般认为,冷场是谈判桌上的机关,机关可以设在谈判的前面、中间或尾巴。当你将冷场放在中间时,也就成了改变谈判轨道的一种技巧。 

        技巧二:喊停 

        谈判过程中的暂停常常是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例如对方的提案非你所长,这时就得喊停了,有时间考虑和讨论才不会仓促定案。喊停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理论上是谁叫停,谁就先讲话,也就是叫停的人取得下一回的发言权。由谁来叫停呢?正常情况是主谈的人叫停,或者是由一个观察者打暗号给主谈者,由主谈者执行暂停。 

        战略一:换人 

         

        换人就等于换策略,要换策略就换人。如果你派张三上桌去唱黑脸,他可能把谈判带到牛角尖里去了,这时就要换李四上桌,李四唱的是白脸,谈判便从另一个方向谈了。 

        作为主管,必须对底下人的性格有所了解,以备不时之需。张三冲突性强,是个火爆三郎,可能上去没多久会下来。李四妥协性强,很适合收场。身为主管总得有个底,才知道如何换人、换策略。 

        战略二:加议题 

        加议题有两种:一个是转移话题。例如你是个下包,上包提出价钱要降10%,但你降不下来,却又希望可以接这个案子,熟谙谈判的人可能会把工程技术指针稍作修改,把系数或参数改一下,就可以把钱省出来了。可是对方想到,这样修改工程质量会不会出问题?于是就开始了另一场谈判,主题就是工程技术指针。 
        而本来双方是在谈价钱的,后来却转移到技术指标,可能越谈越深,兹事体大,可能到最后上包会放弃降价的要求。 

        另一种加议题的方式是把人变多。比方说你卖软件给别人,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于是找来张三、李四进行策略联盟,他们成了你的企业伙伴,他们各有不同产品,你们三人的产品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大的package。就好像转移注意力一样,本来你只是A时,客户杀价就针对你一家,可是当你把ABC都提出来时,客户可能会针对B或C,他的焦点可能会从软件转移到服务或是维修上去了。所以人变多,方向就有可能调整。 

        这里也给各位一个小窍门,跟老板谈工资,怎么谈?如果你只谈工资,那说明你不会谈判。老板说一个月三万一,你说不行,我同学都拿三万五,你至少得拿三万五。双方也许就三万一、三万五在那里僵持不下,结果取个中间数三万三,以后看表现。那你不是真正的赢家。如果你稍微运用一点技巧的话,你就说,好,三万一,那么别的待遇呢?整个福利的package呢?还有,如果做得好,涨幅怎么算?加薪的可能性高不?你把问题变大以后,就有交换的空间和谈判的空间。 

        战略三: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就是转方向。比如说厂商要求交货的时间要提早,然后价钱要降低,你就可以假装在交货的时间上先让步,把时间从四月提早到三月,但是价钱你不再让了,对方继续前进,再和你谈价钱,谈了半天,你也挡了半天,然后你说:”好啦!我价钱也让给你一点点。”对方很高兴,心想:时间争到了,价钱也争到了。说不定你真正要守的是时间,先以时间为条件虚晃一招,然后你嚷嚷着价钱绝对不让,你就把对方的注意力转到价钱上面,撑了一阵子以后,你把价钱让给他,对方很满意,而你也守住时间了。
    阅读全文
  • 陶瓷能否卖出去,终端的导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名成功的导购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这其中包括成功销售的个人能力,正确的销售方法,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一定程度的自我提升计划。 

    首先,导购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人能力,良好的职业形象,巧妙的沟通技巧,丰富的专业知识,个人素质的全面锻造等都是衡量一名导购是否优秀的要素。良好的形象不仅可以增强自信心能让顾客第一时间产生好的印象,瞬间缩进与顾客的距离,进而对该品牌产生好感;而不断的微笑和赞美则是让与顾客沟通的利器,可以让顾客产生一种自豪感;而一系列的公司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相关知识则让你在导购过程中游刃有如,你能够成为你所卖产品这个行业的专家,你会发现销售变得轻松很多,你不再是一个推销员的身份,而是一个产品顾问,你能够帮顾客解决对产品的疑问和选择的难题,从而可以轻易获得对方的信任,交易变成水到渠成的易事。个人素质的全面锻造则是一名导购永不滞后的动力。

    其次,一定的销售方法则是交易过程中的切门砖,买砖的顾客都存在各异的心态:有消费需求,但不是很强烈,没有对品牌、款式、色彩等的特别偏好,有充足的时间,心理价位幅度大。这就必须以针对性的方法去引导顾客,发掘他们的消费需求点。例如,我们公司的一个导购遇到这样一种境况:有名顾客来买砖,导购就直接上前讲,市场上和我们品质差不多的砖有马可波罗、诺贝尔,比我们好的有蜜蜂、加德尼亚,该名顾客立刻离去,在不了解客户需求的情形下,贸然说高端品牌,是极不理智的做法。导购员根本不了解顾客的需求,只是被动的应对客户的问题。虽然介绍了产品的特点,但是由于缺乏对客户需求的了解,介绍的时候只能泛泛而谈,无的放矢,所以显得内容空洞,语言干涩,没有任何的说服力,无法获得顾客的信任,当然会丧失生意机会。

    正确的销售方法应该是先分析顾客的消费诉求,不断的赞美顾客,在消除顾客的戒备心理之后,尽可能了解对方的背景资料,然后就是宣传产品的切入方式,如“不知道您喜欢什么风格的亚光砖? 您应该也看了很多品牌很多风格的亚光砖了,看我们的产品是不是觉得有些不一样?”当然顾客会有正反两方面的应对,面对顾客的肯定时,要以肯定的话语对顾客表示赞赏,这会无形加深顾客的自豪感;当顾客还在犹豫时,要加紧出击,以各种产品的优势(质量,价格,空间感觉)加以说服。通常,顾客多种多样,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回应的答案并不是唯一和固定的,但总的思路都是先赞同、赞美对方,再说出自己的理由;最笨的办法最有效——针对顾客的问题,给出答案,记录下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好的经验不仅来自对成功的总结,更来自对失败的反思,后者会给你更深的启迪;即使是最聪明或最老道的销售员,也要不断演练、提炼和完善,因为顾客以及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变得聪明和老道;

    再次,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则会让你的工作能力变得越发成熟,经营业绩上也愈出色。这需要正确处理好公关危机,建立顾客档案,和客户成为朋友。

    在危机处理上,要始终以谦和的口吻,先道歉,平息顾客的愤怒,告诉顾客你会尽快调查,最短时间答复,不管什么原因,都要履行调查,并给出解决方案

    对待每一位客户,都要求留下档案,客户自己填写的资料只是最基础的内容,更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销售人员收集、记录、整理并运用,这些细节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和顾客成为朋友,今天的顾客,或许会给你带来更多明天的客户,会比你自己开拓客户容易得多;和客户成为好的朋友在于你能持续的给他带来价值,包括心理愉悦感,有用的信息、知识经验的分享等,源于你的不断学习和积累;特殊日子给予惊喜,来自你对于顾客档案的记录;注意细节,注意区别对待,送一些有心意的小礼物。口碑传播的效果,让你不经意间得到更多的业务。

    最后,成功的导购员必须随时记得充电,提升自己。世界上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保持变化,要有终身学习的心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可实现的学习计划,并给出详细的时间计划表;知识必须得到运用才有价值,要把书本知识、技能培训真正与实践结合;学习对象:上司、同事、同行、其他行业、顾客,有学习的心态,就能从每个人那里学到东西;注意日常生活的积累

    成功的销售必须以情人的眼﹑诗人的心﹑侠者的剑﹑学者的脑去深入执行,假如终端导购还是停留在那种以产品卖产品的阶段,那么请你思索,我真的了解我所销售的产品吗?我真的了解我所面对的客户吗?我凭什么让客户对我产生好感和信赖?我能给客户带来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能不能持续给客户带来意外惊喜或额外价值。做到了以上几点,再不断思索,那么,金牌导购将不会遥远。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