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判中如何改变谈判走势
详细内容

谈判中如何改变谈判走势

时间:2010-06-17     人气:30128     来源:培训     作者:
概述:在谈判桌上改变轨道,就好像改变流动河水的河道,方法有很多,如建拦沙坝、水坝等。改变谈判的轨道可分技巧层面和战略层面来说。......
    在谈判桌上改变轨道,就好像改变流动河水的河道,方法有很多,如建拦沙坝、水坝等。改变谈判的轨道可分技巧层面和战略层面来说。 

    技巧一:保持冷场 

    在谈判上有三个主要的时机可以使用冷场。第一,在讲话的开头。一开始就冷场,是为了引对方先开口说话。开头的冷场又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讲话去钓他的话,这叫“引蛇出洞”,比如说你当主管,手下的老王出现问题,你想找他来谈一下,可是老王老是不理你或是不讲话,于是你就讲:“老王,这样子,如果你不讲也没关系,那么我先讲,好不好,等一下我讲的时候,你如果发现我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对,你要随时纠正我。”于是你就开始讲,老王通常会跳出来,唉,这个讲得不对,唉,我不是这个意思。另一种就是真正保持冷场,一开始就不讲话。有的人忍受不了冷场,一看出现冷场就会讲话,不断想话题。 

    第二个使用冷场的时机就是收尾的时候。谈判结束的时候保持冷场,通常有两种功用,第一表示你很仔细地聆听,第二种表示你可能是根本不专心听。一般来说,谈判结束后,停十几秒再答话比较好,这样能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 

    还有一种冷场就是中间的冷场,目的是为了转移方向。如果你跟对方谈的是交通车的问题,交通车没谈完他就转到餐厅问题去了,怎么把它拉回来?使用冷场就是一种很中性的方法,你可以跟他说:“刚才我们谈到交通车。”然后冷场,一秒、两秒、三秒,前面的话题就回来了。 

    冷场不是表示你脑筋短路。一般认为,冷场是谈判桌上的机关,机关可以设在谈判的前面、中间或尾巴。当你将冷场放在中间时,也就成了改变谈判轨道的一种技巧。 

    技巧二:喊停 

    谈判过程中的暂停常常是给自己一些空间和时间,例如对方的提案非你所长,这时就得喊停了,有时间考虑和讨论才不会仓促定案。喊停后重新回到谈判桌上,理论上是谁叫停,谁就先讲话,也就是叫停的人取得下一回的发言权。由谁来叫停呢?正常情况是主谈的人叫停,或者是由一个观察者打暗号给主谈者,由主谈者执行暂停。 

    战略一:换人 

     

    换人就等于换策略,要换策略就换人。如果你派张三上桌去唱黑脸,他可能把谈判带到牛角尖里去了,这时就要换李四上桌,李四唱的是白脸,谈判便从另一个方向谈了。 

    作为主管,必须对底下人的性格有所了解,以备不时之需。张三冲突性强,是个火爆三郎,可能上去没多久会下来。李四妥协性强,很适合收场。身为主管总得有个底,才知道如何换人、换策略。 

    战略二:加议题 

    加议题有两种:一个是转移话题。例如你是个下包,上包提出价钱要降10%,但你降不下来,却又希望可以接这个案子,熟谙谈判的人可能会把工程技术指针稍作修改,把系数或参数改一下,就可以把钱省出来了。可是对方想到,这样修改工程质量会不会出问题?于是就开始了另一场谈判,主题就是工程技术指针。 
    而本来双方是在谈价钱的,后来却转移到技术指标,可能越谈越深,兹事体大,可能到最后上包会放弃降价的要求。 

    另一种加议题的方式是把人变多。比方说你卖软件给别人,为了增加自己的价值,于是找来张三、李四进行策略联盟,他们成了你的企业伙伴,他们各有不同产品,你们三人的产品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大的package。就好像转移注意力一样,本来你只是A时,客户杀价就针对你一家,可是当你把ABC都提出来时,客户可能会针对B或C,他的焦点可能会从软件转移到服务或是维修上去了。所以人变多,方向就有可能调整。 

    这里也给各位一个小窍门,跟老板谈工资,怎么谈?如果你只谈工资,那说明你不会谈判。老板说一个月三万一,你说不行,我同学都拿三万五,你至少得拿三万五。双方也许就三万一、三万五在那里僵持不下,结果取个中间数三万三,以后看表现。那你不是真正的赢家。如果你稍微运用一点技巧的话,你就说,好,三万一,那么别的待遇呢?整个福利的package呢?还有,如果做得好,涨幅怎么算?加薪的可能性高不?你把问题变大以后,就有交换的空间和谈判的空间。 

    战略三: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就是转方向。比如说厂商要求交货的时间要提早,然后价钱要降低,你就可以假装在交货的时间上先让步,把时间从四月提早到三月,但是价钱你不再让了,对方继续前进,再和你谈价钱,谈了半天,你也挡了半天,然后你说:”好啦!我价钱也让给你一点点。”对方很高兴,心想:时间争到了,价钱也争到了。说不定你真正要守的是时间,先以时间为条件虚晃一招,然后你嚷嚷着价钱绝对不让,你就把对方的注意力转到价钱上面,撑了一阵子以后,你把价钱让给他,对方很满意,而你也守住时间了。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某石材厂新进员工到铺面实习,主要掌握如何与客户交谈,进行价格谈判,形成订单。 

        这位员工实习了将近两个月,已经掌握了基本沟通技巧。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新进员工把一种石材卖给客户每平方米320元。对于该石材品种,卖这个价钱基本没有多少利润,一般情况下是绝不允许定这种单的。 

        可是,这位员工还是下这样订单了。 

        于是,主管人员问这位员工:“你是知道底价的,为什么把这种石材卖如此低的价格呢?” 

        这位新进员工是这么解释的:“上一次你不是也定了这样一单这种石材,每平方米就是定320元吗?” 

        主管人员听到这种解释,哭笑不得。 

        是的,不到半个月前,她的确也定了这样一单这种石材,而且就是卖每平方米320元。问题是,为什么卖这样的价钱,新进员工根本不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石材加工企业,受到石材规格板的限制,可客户需要买的石材规格千差万别。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在固定规格板上取材,必然会有各种尺寸的石材边角料剩余。那么,对于小尺寸的边角料石材,就意味着这种石材基本上以废料处理。如果刚好客户需求的石材尺寸刚好与边角料石材尺寸相吻合,那么,多卖一方板意味着就是多赚一方板的钱。如果卖不掉,又舍不得扔掉,积堆场地也是十分头疼的问题。而且平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石材加工场地进行调整和管理,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边角料石材。 

        对于一个石材企业,一般而言,在卖石材的时候,都会把浪费的边角料成本部分分担给客户。也就是说,客户其实已经部分为边角料买单了。 

        综上所述,不难想象,边角料为什么能够低于平时价格,有时甚至是进货价或者低于进货价卖掉的根本原因所在。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所发生的事情,新近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做出远低于正常价格卖给客户,那么,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尤其对于新进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呢?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希望员工自觉、主动,敢于处理难题。这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我们很多时候,做了事情,还出力不讨好,原因在哪儿?那就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是很妥当。 

        “二八法则”在任何时候都适用,也都能够为每个人做好事情,节约时间提供有效的方法。然而,很多人都一般把其理解为服务客户、做好日常绩效管理时才能够用到。其实,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十分适用的。 

        “二八法则”核心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大部分时间是做好主要的事情。问题是什么是关键?什么是主要事情?很多普通员工,尤其是新进员工,根本不清楚,也不了解。那么,怎样了解呢?除了平时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这种技巧是什么呢?做好平时的常规性工作,一般这种工作都不会出错。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一般都是非常规性,尤其异常情况。 
        那么,什么是异常情况呢?平时卖这种石材都是每平方米380~400元,可是,忽然卖到每平方320元,基本和进厂价相差无几。这就需要引起高度关注。用心思考,就是思考这种异常现象。此时,应该自觉地去追根寻底,而不是凭想象,更不能说别人这么做了,你也可以这么做。那么,如果以此来思考问题,就容易犯错误。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新员工来到一个做贸易的企业。进公司后,他发觉有一位老员工基本不到外面跑业务,天天上班迟到,而且上班时间都在玩游戏。这位新员工把这种现象向老板反映。老板一开始礼貌性地回复新员工。可这位新员工还是不断地反映,老板后来也就根本不理这位新员工。这位新员工觉得这个公司怎么会这样,就把这个情况向老员工发牢骚。老员工用神秘地口气说:“年轻人,你还嫩着很!你可知道,整天打游戏的老员工,可是我们市某位局长的侄儿子。就是他,每年给我们企业拉到的业务量可是占到一大半!” 

        新员工听后,才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公司任何一种异常现象,背后都是需要我们值得关注的。用心做事,从小的方面而言,是关注细节,从大的方面讲,就是抓住关键,尤其抓住你觉得日常工作中一些异常现象。不要用简单的逻辑推理,主管你可以做,我为什么不可以做?别人上班可以打游戏,为什么我不可以?那么,个人可能就会陷入危机,犯各种错误。 

        那么,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你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作为主管,我们能够把这种责任完全责怪自己的下属。这也并非完全都是下属的责任。原因是,你教导了下属了吗?当对员工进行正常教育的时候,是否对异常现象进行特别教育呢?如果没有做到,这不能完全责怪下属。毕竟,每个人对处理不同事情的能力是不相同的。然而,我们很多主管都有一种简单的思维方式,那就是自己摸索,自己成长,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成长了。如果都是以这种方式管理下属,需要付出很多“学习成本”的。员工要成长,就需要学习。学习有很多种,成本最低的是员工自身学习能力很强,其次是师傅教徒弟,第三种就是自己在日常摸索中学习成长。然而,很多时候,依靠日常学习成长,就需要付出代价的。
    阅读全文
  • 对多数消费者来说,上商场购物本来是惬意不过的事,而商家进行适当的促销也无可厚非,但记者近日发现,目前一些商场导购员紧追不舍的贴身式服务,让许多消费者购物时心情大打折扣甚至扫兴而归,不少消费者都称购物有“压力”。

    近日,市民李女士的女儿突患感冒咳嗽。由于以前女儿咳嗽时服用某品牌的止咳药效果一直不错,李女士就到长平路中段某药店购买该药。刚踏入药店门口,4名非常热情的导购员就先后迎上来,问李女士需要购买什么药物。得知李女士要购买止咳药后,一名女导购员将她引到药柜前,极力推荐某品牌止咳药。经不起导购员再三“热情”推荐,李女士怀着试一试的心情,以高出自己原要购买药物近三倍的价格购买了该药。回家后,李女士马上将该药拿给女儿服用。但整瓶止咳药液都服完了,女儿的病情还是没有明显好转。李女士只好再跑到药店购买女儿以前服用的止咳药,女儿服用后才好转起来。“面积不到50平方米的药店,竟然聚集了4名导购员,这些人不懂病人病情,只管一味推销自己的药品,热情再高也令人讨厌!”

    李女士告诉记者。市民郑姨近日在市区长平路某超市也遭遇到这一幕。为给孙子购买奶粉,郑姨按照家人的吩咐来到商场购买某品牌的进口奶粉。在超市里的奶粉专柜,2名奶粉导购员热情地向郑姨推荐不同品牌的奶粉,两人一左一右直把郑姨说得不知如何选购才好。好在老人家保持清醒,坚决按照家人的吩咐购买了某牌的奶粉,并迅速“逃离”往前台结帐。

    一名导购员见此,远远还大声呼喊,“阿姨,您选购的奶粉小孩吃了很容易上火的!”听了这话,郑姨好端端的购物心情顿时全无。她事后告诉记者:“我理解导购员也是打工者,但她们也要尊重顾客的选择,不应该为几块钱回扣而不择手段推销自己的产品啊!”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