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民企难觅本土高学历人才
详细内容

沈阳民企难觅本土高学历人才

时间:2010-06-05     人气:8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概述:随着全国民企招聘周大幕的开启,沈阳民企与高学历人才之间的“凤求凰”大戏也再次随之上演。......
  随着全国民企招聘周大幕的开启,沈阳民企与高学历人才之间的“凤求凰”大戏也再次随之上演。

  在沈阳,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09年在沈阳就业的97991名高校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加盟民企,但其中硕士毕业生只占了2.5%,博士生所占的比例则为零。

  据统计,2009年到沈阳就业的731名博士生全部实现实名制就业,475人进入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占65%;241人进入国有控股企业,占33%;15人进入政府机关,占2%,无一人进入民营企业。

  在实现协议实名制就业的6281硕士生中,3068人进入国有控股企业,占48.8%;2436人进入合资企业,占38.8%;431人进入事业单位,占6.9%;188人进入政府机关,占2.9%;只有158人进入民营企业,占2.5%。相比之下,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则更多地通过进入民企实现就业,比例约占毕业生总数的50%,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沈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

  今年,辽宁省预计将有高校毕业生24.5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2.3万人,占9.4%。即便如此,民营企业却依然不招本土高学历毕业生“待见”。

  前不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对省内16所高校应往届毕业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不到一成的高校学生愿意到民企就业,50%以上的受访者则首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而今年一季度,辽宁省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四类单位用人需求量之和仅占全部市场用人需求的3.99%。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却分别占市场总需求的29.12%和11.62%。

  与本土高学历毕业生在民企低就业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沈阳民企每年都要从外省甚至海外引进大批高学历人才。

  分析人士指出,观念仍然是目前左右高校毕业生择业观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目前沈阳大部分民营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民企难以获得高学历毕业生青睐也在情理之中。但随着沈阳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才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沈阳民企必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加盟。(1A2)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由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发布会暨大学生就业研讨会。

      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分别是,“211”院校22%,非“211”本科院校33%,高职高专院校45%。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离职的前三位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薪资福利偏低(25%)和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专业是编辑出版学(51%),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56%)。

      就业蓝皮书作者单位麦可思也对2006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调查,跟踪调查发现,200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211”院校为1.7个,非“211”本科院校为1.9个,高职高专院校为2.2个。大学毕业生三年内平均每个单位工作时间是,“211”院校为1.5年,非“211”本科院校为1.4年,高职高专院校为1.2年。

      2006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教育培训、运输和零售等相关职业或职位的三年内转换职业最为频繁;从事中小学和特殊教育、计算机专职和医疗相关职业或者职位三年内最为稳定。而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销售和服务业、办公行政等相关职业或职位的三年转换职业最为频繁。2006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职业选择最为热门的是工程师类、公共关系和销售、营销、广告等相关职业;高职高专毕业生转换职业时则以选择公共关系和销售、营销、广告等相关职业人数最多。

      注:“离职率”是指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有多大百分比有过离职的经历。“离职类型”分为主动离职(辞职)、被雇主解职、两者均有(离职两次以上可能会出现)三类情形。“主动离职的原因”即针对主动离职的人群分析其离职的原因,分为“薪资福利偏低”、 “工作要求和压力太大”、“对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适应”、“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就业没有安全感”、“准备求学深造”、“想改变职业或行业”以及“其他原因”。另外,“转换职业或职位”是指毕业半年后从事某种职业或职位,毕业三年后由原职业或职位转换到不同的职业或职位。转换职业或职位常常在工作单位内部完成,不代表离职。“转换职业后最热门(或所集中)的职业或职位”指的是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或职位之后的分布中所占比例较大的职业或职位。

    阅读全文
  • “职业腔”其实并非一无是处,不过得用在合适的地方,面对自己熟悉的家人、爱人、朋友,无限制蔓延的“职业腔”就是个麻烦制造者。如何在下班后脱掉“职业外套”,这四招也许用得着。

    四招帮你脱去“职业外套”

    1、慢一拍行动

    工作之外,没有了竞争压力,不用再将自己包裹在紧张之中,让自己的思维慢一拍、说话慢一拍,把自己慢慢融入亲友的氛围中。

    2、十分钟放松

    结束一天工作后,不要着急整理东西匆匆下班,给自己十分钟的放松,戴上耳机放一段舒缓的音乐,保持你最舒服的姿势,闭上眼睛静静体会呼吸,告诉自己:今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我该休息了。有条件可以学习一下瑜珈的冥想,对缓解紧张压力有很大的帮助。

    3、改变妆容或穿衣风格

    穿上职业装,总让我们认为自己还在职场,因此,在工作之外,把那些职业装统统收起来吧!休闲、时尚、舒适,总之,下了班,就是另一个自己。

    4、事后补救,黑色幽默

    如果真的没有忍住,而让“职业腔”跑了出来,不妨将计就计,比如,称老婆为老板、把家务事当成项目计划执行,说不定也会有出人意料的效果。但有个前提,你意识到了自己“职业腔”的存在,否则也谈不上补救了。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