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家居行业会被彻底改造吗?
疫情爆发后,许多人开始认为,后疫情时代的家居和家装应该是“在线”的。
非典催熟了电商这一商业模式,成为阿里巴巴和京东崛起的契机。同理,2020年的新冠疫情或许也会成为家居行业变革加速的分界线,至少,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朋友圈已经被抖音快手营销刷屏,似乎每个家居人都在直播,为恢复期的到来做紧锣密鼓的准备。
据不完全统计,苏宁、土巴兔、齐家网、一兜糖均与家居家装企业达成合作,联手提供直播服务;以欧派、索菲亚为代表的定制家居龙头企业,同样在疫情期间将直播作为重要获客渠道。
在直播的带动下,苏宁有多个品类的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超过100%。齐家网与土巴兔属于家装行业内互联网属性较强的企业,在家装线上化方面拥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亿欧通过齐家网与土巴兔方面了解到,疫情期间,两家公司均携手大量企业进行直播,并且达成了一定的成单,与齐家网合作的焱歌装饰、齐家典尚、天怡美装饰等装企,均在直播期间获得了数十个订单;土巴兔方面,在与大显装饰总店、上海质鼎装饰、成都创美居等装企举办的7场家装直播中,转化率达到了20%-40%。一兜糖APP向家居实体店开放了资源,企业可以在APP内进行免费推广蓄客,创始人徐红虎表示,该消息自2月初发布后,至今已有五千多个家居企业入驻一兜糖APP。
定制家居行业内,直播也成为潮流。2月13日,欧派携手湖南卫视主持人晓月在天猫、腾讯、苏宁三大平台上试水直播卖货,实际在线观看人数突破65万,直播总订单达到12365单,创造了家居建材业直播史上在线观看人数之最、直播总订单数之最。定制家居另一巨头——索菲亚,在春节期间紧急调整了2月份的“开门红”方案,转移到线上接单。据索菲亚方面表示,2月份至今,公司已开展多个线上活动,效果较好。
此外,酷家乐、三维家、打扮家等云设计企业,以及TATA木门、东易日盛、好莱客、帝王洁具等家居企业都在直播领域有所布局,快速强化线上能力。市场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舆论:疫情过后,家居行业线上化的进程将会加速,直播作为新的业态不容忽视。
直播时代之后,家居行业会被彻底改造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位行业人士给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他认为:装企跨界做直播,在线上基础薄弱、缺乏受众群体的情况下基本等于自嗨,且部分装企吃相难看,恨不得在直播间直接收定金和合同款,并没有为用户创造内容价值,已经丧失了初心。他指出,这类直播行为属于第一季度的业绩濒临“报废”的压力下、企业为了求生存的盲打,对行业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无疑是为直播热潮浇上了一盆冷水。不过,一面是残酷的经营压力,一面是潮流的快速兴起,企业集体向着某一个方向一路狂奔,在这个时刻,行业的确需要一些冷思考。
无论直播究竟是会以疫情为节点彻底改变行业生态,还是为求生存而爆发的暂时性潮流,都是企业为了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在当下,最紧迫的事情并非去改变行业生态,而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活下去。
活下去,才会有未来。
谈到未来,向宠的预期总体是乐观的。“在疫情过后,装修市场应该会出现回弹。”
这也是行业内的主流声音。家居消费需求偏向刚性需求,这种刚需短暂地受到疫情的影响,从而暂时被搁置,但迟早会得到释放。许多人认为,从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这次疫情的影响并不会太大。当疫情完全过去之后,人们能够安心地走上街头,那些被搁置的刚需就会重新涌向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常态化运营的恢复,往往以一个时间点作为标志,而销售和成单的复苏,从周期上来看,会更加漫长。关于这个周期何时到来,好莱客董事会秘书邓涛认为,预计行业从三月开始会逐渐修复,企业在第二、第三季度的表现可能会比较不错。
不过,行业仍然不宜对未来抱持盲目的乐观。
“疫情爆发导致中国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句定调的“两面”提醒着我们:在乐观之余,我们也必须关注到,经济下行几乎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消费者对未来的信心和预期,导致一部分非刚需的、改善型的家居家装消费需求被抑制。
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占比大约是多少?对行业的影响又将有几何?
在当下,暂时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来源:亿欧网)
新冠肺炎阴霾笼罩之下,中国家电行业迎来内销不畅、外销受阻的艰难时刻。
亏损、裁员与降薪
4月14日晚,格力电器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为13.3亿元至17.1亿元,同比下降70%至77%。
格力电器称,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一季度空调行业终端市场销售、安装活动几乎无法开展,公司及上下游企业不能及时复工复产;此外,空调行业终端消费需求萎缩,叠加新能效标准实施预期影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将继续实施积极的促销政策。
“这次的疫情影响是大过SARS影响的,它涉及的面太宽。最大的冲击之一就是空调等家电行业,不能上门服务,门店全部关闭,上下游链条也不畅通,这种冲击对我们来讲是极为严重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
不光格力,美的、海尔、海信等家电巨头也都“着实感觉到了痛”。
海信家电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盈利为0万元至12649.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0%至100%。康佳一季度业绩也显示,受疫情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2亿元至2.4亿元。
海信集团品牌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海信的海外营收占比较高,在40%以上,如果海外疫情一直持续,压力就会特别大。“家电业的困境,也是当前制造业困境的代表”。
奥维云网(AV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中国白色家电(指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主要包括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及部分厨房电器)市场销售规模遭受重挫,整体零售额降幅在45%左右。
内销不畅与外销受阻
“整个家电行业都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这种局面可以说过去20年未曾有过。”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直言。
刘步尘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是一个重要的中短期因素。疫情已经对全球经济造成明显影响,家电行业很难独善其身。这是造成家电销量下滑幅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当前,中国家电已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力量。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直接决定着一些中国家电企业的兴衰浮沉。
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都来自中国,这既显示出全球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同时显示出国际市场对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要意义。
刘步尘表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全球正常贸易打乱了,对中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影响可想而知,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也非常大。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家电企业的受损程度就不难想象了。
刘步尘还表示,中国家电行业正在进入存量市场时代,存量时代的最显著特点是缺乏增量空间,像过去动辄30%的年增长,已经不可能了。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处于内销不畅、外销受阻的困境。
抱团取暖与升级换代
家电行业的艰难时刻还要持续多久?业内人士普遍不持乐观态度。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关键要看海外疫情持续多久。数据显示,格力、美的、海尔、海信4家企业的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均在40%以上。
目前看,西方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并不成功,未来仍然令人忧虑。在这种状态下,无法对中国家电出口持乐观期待。“今年一整年都不容乐观。”
“活下来”是今年家电企业的生存关键词。
一些二三线小品牌可能就此破产。天眼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184万多家企业的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家电、空调、冰箱、冰柜、洗衣机”。而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为63.21%。其中,空调相关企业有33万家。
刘步尘认为,降成本是当前所有家电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企业才会出现降薪、裁员。
家电厂商、渠道平台也通过报团取暖,积极自救。线下卖场冷清,线上成为企业“厮杀”的主战场。
苏宁加大无接触式视频1对1售卖服务;国美零售向北京市民发放1.2亿元家电消费券,还与拼多多联手,通过价格直降、消费补贴、联合让利等形式,发放首期5亿元的消费大礼包。
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伸出援手,重启“家电下乡”。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函,要求各地级市提供家电下乡备选生产企业及产品清单,拟重启家电下乡政策,拉动内需消费。
广发证券分析师曾禅表示,从家电需求端来看,受疫情影响,客流量大幅下滑,线下消费场景几近停摆,但从中长期来看,疫情或将推动家电消费升级,一些“健康卫生”和“品质生活”将成为两条家电消费的新主线。疫情后期,线上健康类与厨房类小家电零售额将增长较快。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人士梁振鹏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中国家电企业应该通过升级转型,稳住内销市场,产品走高端化、品质化、智能化。比如,产品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相结合,与智慧家庭相融合。“促进消费者实现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来源:国是直通车)
据之前《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市场家电零售额规模803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2%。而在疫情期间,降幅进一步加大,AVC数据显示,2020年第9周(前2个月)家电整体数据大幅下滑,特别是线下市场各类产品如彩电零售同比下滑56.2%;空调零售同比下滑82.6%;冰箱零售同比下滑57.88%;洗衣机零售同比下滑60.46%。
其实无关疫情,为了走出低谷,家电品牌们早已开始了大规模变革。
从早两年开始,一股由海信、美的、海尔等一线家电品牌刮起的“多品牌”风,成为了行业主流。
由海信开始,2017年收购东芝;2018年收购欧洲家电巨头Gorenje;加上旗下的容声、科龙以及联合经营的日立、约克;2019年又重启了原先定位于海外高端用户市场的国际化子品牌VIDAA。
紧随其后的像美的,在这两年先后发布(重新激活)了包括COLMO、布谷、华凌在内的一批品牌,其面向家电市场的主力品牌已经在美的、小天鹅、比佛利、酷风、凡帝罗的基础上,得到迅速扩张,再包括此前收购的Clivet,以及合作引进的AEG,美的旗下运营的家电品牌数量已经多达10个。
海尔在多品牌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收效,像卡萨帝、统帅、GE等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已经多达7个。国内家电市场多品牌的扩张,自上而下,现阶段包括格力、长虹、TCL、创维、老板、九阳等企业都通过收购或自建的方式完成了多品牌布局。
多品牌之所以会成为市场追逐焦点是在于,细分市场、需求多样化已经是最大的市场竞争点,产品的差异化包括销售渠道的差异化等一些细节,都将决定消费群体以及消费市场的归属。
多品牌战略的兴起并非是“一时脑热”,国外品牌在这一模式上走得更早,如博西、惠而浦、伊莱克斯这些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特别如伊莱克斯和惠而浦,虽然身为全球家电巨头品牌,却因迟迟无法真正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而略显尴尬,多品牌打法一直被给予厚望。
本土品牌走向多品牌化运营看中的当然是市场占有率,多品牌化也确实为他们带来了明显的收益,例如海尔旗下的各大品牌在各个细分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像卡萨帝在大环境向下的情况,2019年依旧收获了30%的销售增长,稳居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统帅在将目光放到青年市场后,在2017至2018年都获得了30%以上收入增长,2019年上半年同样收获23%的收入增长。
通过多品牌策略,让各家有底气面对“价格战”,同时又凭借高端产品收获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目前在国内家电市场,多品牌化经营早已渗透到了二三线品牌,多品牌成为了行业标配。
(来源:智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