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段时间,这几个方面值得智能家电企业关注
近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方案》)意见的函。在征求意见稿中,拟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对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给予不高于产品价格13%的补贴,单台上限800元。
虽然只是征求意见稿,但奥维云网董事长文建平分析认为,如果有国家财政预算保障,这个政策实施的可能性就很大。他进一步指出,在经历上一次十年前政策刺激后,现在普遍进入新一轮以旧换新的阶段。这次的力度和形式都有很多突破,所以对行业增长和消费刺激的拉动效果值得期待。
《方案》中写到,国家将推动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更新消费。其中,与彩电业相关的内容指出,要加快彩电等产品研发,加快突破超高清、柔性面板、新型背板等量产技术。此外,还要丰富4K超高清视频内容,加快推进彩电智能化应用,增强人机交互功能。
其实很多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努力了,今年AWE2019展会期间,很多黑电企业都带来了新品。比如,海信的U8E搭载了VIDAA AI人工智能系统,拥有独特的AI图搜功能,可以在0.1秒之内对动物、景观、人物、美食等9大景观进行全场景识图,配合隐藏式远场语音,可以识别6种方言,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全新的领域。夏普的A9BW系列电视,拥有独立soundbar和低音炮,Soundbar还是一个智能音箱,AI原厂语音功能的加入让用户可以彻底抛开遥控器,隔空操作解放双手。
接下来要说的与大部分家电企业息息相关,《方案》中还提及了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鼓励消费者淘汰高能耗、安全性差的家电产品,中央财政对购买国家能效2级以上、且获得3C认证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给予不高于产品价格13%的补贴(单台上限800元)。
同时《方案》中,也特别提到了支持绿色智能家电发展的相关内容。加大对节能、智能家电研发的支持力度,普及推广绿色节能技术,深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融合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支持消费者的购买节能、智能型家电产品的补贴优惠政策。
其实这是今年第二次提到“以旧换新”和智能家电补贴政策了,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相关十多个部门,刚推出以“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为主题的方案,促进空冰洗电视、厨电热水器6大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并给予居民补贴,对于绿色环保、智能性高的家电产品同样适用。
目前,这一方案北京地区已经率先响应,推出“地方版节能补贴”政策。消费者可以在苏宁、国美等等,家电卖场购买电器时享受政策福利。其中,苏宁还与美的、海尔、海信、TCL、康佳、三星、小米等品牌签订了2019年度的战略大单在,在高端家电、智能家居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参与苏宁“以旧换新”活动时,还可查看产品属性、品类,通过“以旧换新”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电器产品。
这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用户可以看到更多更新奇的产品,而企业也多了一个让新产品走进消费者家庭的机会。就比如AWE2019上展出的那些超乎人们想象的智能家电产品,或许能改变消费者的生活。像是台面下嵌式老板蒸箱新品S271A,据了解,这款蒸箱顶部使用了创新的内凹式穹顶式结构,冷凝水能够自动沿穹顶流下,不会低至菜肴中,更好地保护菜肴形态和口味。美的加载了航空涡轮的对旋技术的无风感空调,它搭载节能高端的全直流变频电机、智能远程操控系统,避免一个客厅两种温度的尴尬。还有,比佛利热泵洗烘一体机,首次将空调的热泵技术创新应用到洗衣机身上,把冷水洗涤科技、热能烘干科技二合为一。它搭配高压双喷淋洗涤技术,在洗涤和漂洗进水时喷淋,实现活水喷淋,用更少的水洗净衣物。
补贴政策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又可以促进更多家电企业,将目光放在了绿色、智能、高端的家电产品上,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正是企业应该关注的地方。
来源:中国家电网
曾被视为风口之一的互联网家装,正面临着与线下传统家装同样的痛点——持续不断的投诉正在消减消费者对于“线上”的信心。
日前,有媒体梳理发现,在几大知名的消费者服务平台上,均有不少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平台表示不满,投诉点主要集中在加盟的装修公司不按合同要求装修、漏项增项、偷换建材、层层转包、工程延期、推卸责任等方面。比如,来自深圳的刘女士就在“黑猫投诉”和微博上同时发文,称于2017年8月在土巴兔平台签订合同装修房子,但是出现了诸多问题且难以解决。
公开信息显示,在资本市场上,土巴兔提交的赴港上市申请目前已经失效,去年7月份上市齐家网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在业界看来,这固然与资本市场的寒冬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市场认为,互联网家装模式的“颠覆性”并不是那么强。
对此,知名房地产律师李洪云指出,互联网家装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信息充足,可以快速比较多家公司,一站式选择装修公司和家居材料,比较方便节省时间;二是装修平台提供预算的计算方式,可以更清晰的知道预算;三是对于工程进度和付款时间更清晰,有的平台还实行尾款在一定期限内的监管。
不过,李洪云也指出,互联网家装模式也有三大弊端:一是业主无法看到装修实例,只能看到图片,装修材料的质量在订购之前是看不到实物的;二是不便于业主与装修公司协商与修改合同条款;三是装饰装修承包人诚信缺失,发生纠纷后,装修公司与平台互相推卸责任。
诸多案例显示,一旦发生纠纷,互联网家装平台与装修公司的推诿扯皮,使得消费者无所适从。苹果装饰、泥巴公社的跑路,就是前车之鉴。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家装平台并没有解决家装行业的痛点,只是将家装行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流程和环节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当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获取家装产品和服务在渠道上的改变时,互联网家装能够给人们体验升级就相当有限了。
在业界看来,在新零售时代,现有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应该更深的介入上下游产业链,而不是长期停留在倒卖流量上。只有真正解决传统家装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才能获得用户和资本市场的认可。
来源:证券日报
“不好做,对小公司来说,需要布局的东西太多,理解是敲门砖,资金投入是后续支撑,不过大公司有大公司的打算,小公司有小公司的活法儿。”
上周六,几经辗转,笔者与四川本土家居新零售品牌蓝色香蕉创始人全柱华的采访终于提上日程。虽然正值周末,但他仍在工作状态,忙碌感横跨电波扑向笔者,对于创业人来说,休息日和工作日之间的差别似乎并不明显。
“我祖上三代都在家居行业从业,我能真实地感觉到每一代人对整个行业的理解是不同的,从如何做好一个产品,到怎么找加盟商加盟,发展到我这一代,更加注重的是怎样利用新理念让企业的发展进入新的维度。”
全柱华看中的新理念,就是这几年被多次讨论的“新零售”,自从阿里提出“新零售”这个名词后,在新零售这个概念上,各种流派与学说争奇斗艳、热闹非凡,京东的无界零售、腾讯的智慧零售、网易的“新消费”等等……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对于习惯了埋头做事的家居从业者来说,有点找不着北,“新零售”至今可能只是一个似懂非懂的新名词。
何为家居新零售?老生常谈但仍不得不谈
想要讨论何为家居新零售,笔者认为,横向对比旧零售方式,从差异化出发来明确特点,是一个切入口。
旧的或者说传统的家居零售是什么样的呢?——去传统的卖场,想办法找好的店面、好的位置,为的是获得更多的客流。然后,光有客流还不行,客流要变成订单才有效,所以,传统零售的工作,包括各种工具、方法、话术、产品展示等,都是为了把客流变成订单。
说白了,流通和销售渠道已经程序化,按部就班走就有发展出口。
因此,新零售时代,最需要重新定义的就是渠道。
什么是渠道?有流量的地方就是渠道,任何可以触达消费者的都是渠道。想要做到流量最大化,就不能固守那几个传统的渠道。
目前,家居行业传统经销商最弱、最缺乏的能力就是渠道运营,尤其缺乏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获取流量的方法和能力。注意,这里说的,不是说所有人都要去京东天猫开店,或者自建个网上商城,一是你有没有资金和人力资源做,二是即使你做了,有没有持续地投入去获得流量。
事实上,整个互联网线上的流量红利已经宣告结束,线下获取流量的成本已经比线上更低。所以,企业需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到客户存在的各个地方去获取各种碎片化的流量——这是家居新零售思维的敲门砖,因为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已经用处不大。
都在谈体验感,新零售的体验感究竟是什么“感”
什么是购物体验感,官方解释为:
“体验式购物”,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其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并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注重体验性。
体验式购物最常见的载体是购物中心,因为购物中心在建筑设计、空间品质、业态组合和经营模式上,更易于实现“体验式”的要求。体验式消费主要是人体三方面感官的参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我们来提炼一下,购物体验感=购物+服务+感官参与。
体验,是新零售的基本面。家居终端要思考的是,如何面向消费升级去做体验——你想打动的用户是谁,靠什么价值打动他们,怎么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想传递的价值。体验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无论是空间的、还是产品的、服务的体验,甚至遇到的问题、投诉的体验,都在构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家居行业具有低频消费、高客单价、重体验的特征。对于家居行业来说,过去以门店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将被以顾客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彻底颠覆,经营者必须实现从产品与店铺到服务与体验的转变。
其实,家居产业的终端销售运营与“新零售”具有天然的匹配性,因为新零售的核心——“服务+体验”正是家居行业的根本属性,但理论契合不是终点,落地实施的成本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单就属性而言,从线下店面出发,新技术的支持和新玩法的提出更能吸引流量,看似容易,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撑却是实打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居新零售初步认识: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目前,对于“新零售”的案例的探讨,大多集中在盒马鲜生、无人超市等这样的日常消费品领域,在定制家居和泛家居行业,已经有一些“新零售”的形态。但阿里无人超市的关闭和盒马鲜生的亏损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回归理性,重新思考新零售的发展形势。
家居新零售走到今天,更多的是一个试水和卡位的状态。
诚然,家居新零售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就是场景,家居新零售的场景相对而言比较垂直、广泛,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家居零售市场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未来几年家居行业的整体增速还有可能以每年10%到15%左右的速度增长。
但现实情况仍不能避而不谈,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家居生态圈仍较为混乱、缺乏规范。
一方面,从大公司的角度出发,传统模式已经形成,也算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对新零售的布局也只是建筑高楼中的一小块砖,发展符合整体市场预期就继续投入,反之就迅速抽身,市场运行规律自会淘汰不合适的模式,于发展而言也无太大损失。
因此,跟风布局已成常态。
另一方面,站在小公司的角度观察,新零售这块没人啃的大蛋糕,理论上被“吹”得天花乱坠,只要坚持做下来就是成功的出路,但过分概念化的模式有一个通病,即外部发展不确定性太强,企业内部布局成本又太高,久而久之内忧外患,能不能走下去都有待考察。
如古话云:“没有金刚钻,难拦瓷器活”。
综上所述,家居产业受互联网基因弱、产品非标化、信息不透明等痛点限制,在接受新零售的改造时难度加大。所以,现在的家具市场跟新零售是脱节的,线上线下属于断层状态。
当然,对于家居行业来说,更苦恼的是:看着在双11、双12等各种购物节里两开花的别人,空留羡慕却参与不进去,只能眼巴巴瞅着钞票漫天飞却没自己的份……
呜呼哀哉,是现实矣。
不过笔者认为,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稳住,放下空话和口号,从根源寻求发展方向,中国的商品销售模式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一切环节都是围绕着 “人” 、 “货”和“场”展开,这其中,“人”才是一切的基础,没了“人”,何来“售”,聚焦用户价值的重要性,聪明的企业都明白。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