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市场被“打劫” 衣柜企业如何摆脱敌手?
从传统终端销售市场的反馈来看,近年来家具行业的客流量和成交量有所减少。根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现象的产生离不开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软装企业以及设计师的“打劫”。那么,作为生产大件家具的衣柜企业来说,该如何摆脱敌手呢?
四大主体“打劫”家具市场份额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家具市场份额主要被四大主体“打劫”。第一是被房地产企业“打劫”。如地产业巨头万科、恒大和碧桂园等房企,正在积极推广精装房“拎包入住”项目,所谓的“拎包入住”意味着后端所有家具销售的整体截流。第二是被建材行业“打劫”。大家都知道房子装修一般是先挑建材后选家具,因此,建材行业完全可以在上游实现拦截,而随着定制衣橱柜行业在建材领域的强势扩张,情况愈演愈烈。
第三是被软装企业“打劫”。一方面软装企业很多承担了样板房设计的工作,可以在样板房环节进行家具销售,另一方面,很多软装公司可通过开设整体家居体验馆对消费者进行全屋销售。第四是被室内设计师“打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赖设计师进行家居装修设计,因此,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稿中将家具完成配套销售,消费者甚至都不用亲自跑卖场。
衣柜企业如何摆脱敌手 成功脱困?
通过对全国衣柜市场的了解,发现普遍存在下行态势。虽然不少企业仍处在增长轨道,不过行业整体弥漫“寒意”。为什么?衣柜行业作为传统产业,长期依赖终端零售渠道,当出现终端震动或调整业态,市场迅速陷入不利的连锁反应。如今,整个家具行业面临四大主体的“打劫”,那么,衣柜企业该如何摆脱敌手,成功脱困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衣柜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在未来,衣柜企业不能只是停留在卖场、经销商等传统渠道,还得迎合趋势,拥抱上下游,寻找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不管是走向定制、拥抱互联网,还是与房地产商合作,或者是工装企业、建材企业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竞争的需求,最终赢得未来!
转眼间,十一黄金周结束,橱柜行业步入了第四季度的发展。对于橱柜企业而言,趁着年底的来临冲量是关键,在促销成为常态的当下,橱柜品牌的促销活动还需从长计议。不仅要做好资金规划,更要从品质和服务方面入手。
产品促销已然成为常态
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去,但在整个家居行业中,家居品牌的促销似乎接近常态,也有不少家居卖场趁着年末进行大甩货。确实如此,走在家居卖场,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促销活动仍在进行,想必都想着年底再来一波冲量,清样品回笼资金。而对于在国内发展了近三十年的橱柜行业而言,这种现象同样存在。
近年来,整个橱柜行业都相对平淡,一些家居卖场进驻的橱柜品牌开不了多久便清货关门。某橱柜品牌负责人表示,年底促销是为最后冲刺一把,商家与橱柜品牌之间抱团取暖,不求有多高利润,而是冲击销量,即使赔钱赚吆喝,也要最后一搏。此外,年底促销更多是为回馈老顾客,让他们感受橱柜品牌的诚意。
橱柜品牌发展需立足本质工作
走在橱柜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橱柜品牌打出“资金紧张,低价套现”字样,其负责人表示,现在厂家价格实惠,利润很低,为的是回笼资金。同时,有些橱柜样品在店内已经摆放了较长时间,如果一直售不出去,影响新品进驻,让人感觉店内产品没有新意,因此也趁着年底的装修高峰,在促销季调低价格出售,让春季新品进驻。
如今的橱柜品牌促销,与前几年的一大不同点是,有了网上卖场的参与。在京东、天猫商城,我们可以发现,进入10月后,橱柜等家居橱柜品牌的各种活动不断,天猫的“双十一”已经打响,不少橱柜专卖店的价格比平常更低,虽然网上购买橱柜在质量和售后方面还待完善,但是至少多了一种购买途径,给实体店也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使得其在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更出色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在市场竞争形势尤为严峻的当下,橱柜品牌的发展自然也需要适时作出调整,一味地低价促销并非长久之计,唯有从整体出发,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层面不断提升,橱柜品牌才能更大程度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未来4个月50%的家具企业可能消失》的微信文章引起热议。文章中称龙江旺岗工业区已经减少了1/3家具企业,亚洲国际家具材料城会死掉一半供应商,一下子将龙江家具推向了风口浪尖。为此,龙江镇负责人专门回应,称“现在确实有企业倒闭,但也有新开的企业,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此,笔者也多次向身边的家具老板发出这样的疑问,龙江家具这两年真的如此艰难?得到的多是肯定的回答。有老板甚至表示,“现在每个月都入不敷出,基本是啃老本。”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顺德龙江人,笔者对龙江家具有着深厚的感情。小时候就常常听到大人说要出差某省,布点在那的家具卖场开业了,顺便走市场,或是即将进入家具展高峰,然后大半个月见不着人。
在笔者身边,不少长辈开厂生产床垫、沙发、实木家具、办公桌椅,或是与家具相配套的行业,如喷涂行业、注塑行业、木材行业等。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中有的租用家附近的简单厂房开始创业,积累财富后买地自建办公楼,这些楼房大多是底层为厨房仓库,二楼生产车间,三楼产品展区,四楼员工宿舍的组合,办公环境不断改善,生意红红火火。
20年来,这些老板不断开发新产品线,扩大生产规模,有的自创品牌,主打国内市场,有的与国外品牌商合作,开拓国外市场,也有的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控制成本,提升产品质量……龙江家具也因有他们的努力而成为全国家具重镇,越发名声大振。
然而时至今天,市场疲弱,人力、材料等成本不断上涨,银根收缩,以及自上而下的环保整治高压下,龙江家具已然迎来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考验,有人惊呼“龙江家具已经错过调整的黄金期”。
去年年中,笔者就听到不少家具企业倒闭的消息,也曾目睹欠薪工人上街讨薪。龙江家具业内部甚至发出红黑榜,将一些有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不良情况的企业列出,提醒大家注意。其中不少“黑”企业是中小微型、家庭作坊式的,老板基本不是本地人,所生产的家具产品属低档型,质量一般,价格便宜。
刘健是龙江一家老牌大型家具企业的老板,10年前,他看到乐从钢贸发展势头猛,于是在龙江买地时也想建钢铁厂分一杯羹,原本已经建好三层,但思前想后还是认为龙江家具底蕴深厚,有集聚效应,“即使自己不做,也会有新人接手”。
于是,他推倒钢铁厂,重建6层高适合家具企业使用的现代化厂房,除保留软体床垫一条生产线,自用部分场地,其余均出租给创业型家具企业。与刘健做法相似的老板并不少。可以看到,尽管家具业利润被挤压,行情惨淡,收租收入稳定,但老一代家具老板却始终不愿舍弃实业的根,另一方面他们选择出租给初创型企业,则是更多地认为这些创业者有冲劲,肯创新,有发展前景。
行业的阵痛,对龙江家具而言或许并非都是坏事。就像不少受访的家具业老板所说,前几年大量制造商、经销商大跃进式扩张,也带来了今天产能过剩、销路下滑等问题。在供需失衡的背景下,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来实现行业净化和调节,有利于龙江家具恢复到健康状态。况且,龙江家具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体系,生命力强,相信完全有能力承受市场的考验。
每一个行业都面临相应的市场风险和机遇,但如果每个企业老板都不愿意坚持,那么制造业就很有可能出现空心化。事实上,与笔者接触的企业家中,就有一些缩小生产规模,养精蓄锐的代表,他们品牌响,有完善的销售网络,稳定的销量,只要坚持,“熬”过这段日子,或许未来必有新发展。
红底黄字,上面一个大大的“租”字,被挂在龙江三联工业区一栋还没有拆除棚架的新楼上,显得特别的醒目。每周回家,笔者总会经过三联工业区,看这里货车来来往往,空地上又建起新厂房,也许又有外地的家具新人在此开启他的事业。一代人走,一代人来,行业自净,是家具发展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