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市场监管缺位行规虚设 实木假冒情况严重
时间:2011-07-19 人气:703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概述:家具市场中假冒实木的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浙消委会”)上半年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2个品牌13件号称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
家具市场中假冒实木的情况远比想象的严重。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下称“浙消委会”)上半年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2个品牌13件号称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而商家对《第一财经日报》解释称,由于对2008年的新标准不熟悉。
13件“全实木”家具无一合格
浙消委会宣传负责人张一平介绍,上半年对杭州128家销售商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显示,12个家具品牌13件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曝光品牌中不乏联邦家具、巨桑、列维士、山东吉美乐等知名的家具品牌。
浙消委会调查显示,家具问题主要集中在实木不实或以次充好,以装饰贴面人造板冒充实木,用胶合板细木工板冒充实木等。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告诉本报,一般实木家具分为两类,全实木家具和板木结合家具。如果把板木结合写成全实木,或者售货员在销售环节把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就是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事实上,将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在家具行业也比较常见。广州一家红木家具的制造商透露,全实木的高端家具与板木结合的价差较大,如全实木家具客厅长椅、桌子全套价格可高达几十万,但与之对应的板木结合家具则视用料不同,价格也分不同档次。一位资深家具业内人士指出,家具行业内“假实木”现象很严重,就如实木复合门来说,90%以上都不是实木,行业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实木材料与商家常用的冒充实木材料中密度板之间的价格相差四到五倍。
监管缺位
家具行业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监管制度不完善,行业规定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2001年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 5296.6-200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规定,出售的家具必须具备使用说明,家具名称必须反映家具真实属性,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使用说明必须对国家有关要求和指标给予说明等。
而据浙消委会对128家经销商调查情况,99%以上的经营者无法提供家具使用说明书。记者走访了上海数家家具卖场,无说明书或者说明书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为应付规定,一些商家甚至十个产品共用一个说明书。
“没有说明书,消费者就只能被销售员忽悠,发现问题后也很难找到法律依据。”家具业内资深人士张赟城表示。
中国家具出口总值在2006年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产品款式、质量、档次都有了重大进步。2010年全国总产销额87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336亿美元,约占世界家具进出口总值的30%。
行业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家具行业健康发展刻不容缓。王克提到,因为家具行业企业众多、分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还不能杜绝。“我们只能提倡加强行业自律,实行黑名单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控。”
13件“全实木”家具无一合格
浙消委会宣传负责人张一平介绍,上半年对杭州128家销售商进行的一次市场调查显示,12个家具品牌13件实木家具没有一件“全实木”。曝光品牌中不乏联邦家具、巨桑、列维士、山东吉美乐等知名的家具品牌。
浙消委会调查显示,家具问题主要集中在实木不实或以次充好,以装饰贴面人造板冒充实木,用胶合板细木工板冒充实木等。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家具协会会长王克告诉本报,一般实木家具分为两类,全实木家具和板木结合家具。如果把板木结合写成全实木,或者售货员在销售环节把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就是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
事实上,将板木结合说成全实木,在家具行业也比较常见。广州一家红木家具的制造商透露,全实木的高端家具与板木结合的价差较大,如全实木家具客厅长椅、桌子全套价格可高达几十万,但与之对应的板木结合家具则视用料不同,价格也分不同档次。一位资深家具业内人士指出,家具行业内“假实木”现象很严重,就如实木复合门来说,90%以上都不是实木,行业虚假宣传问题严重,实木材料与商家常用的冒充实木材料中密度板之间的价格相差四到五倍。
监管缺位
家具行业问题的根源或许在于监管制度不完善,行业规定形同虚设。
按照国家2001年颁布的强制性标准GB 5296.6-200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规定,出售的家具必须具备使用说明,家具名称必须反映家具真实属性,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使用说明必须对国家有关要求和指标给予说明等。
而据浙消委会对128家经销商调查情况,99%以上的经营者无法提供家具使用说明书。记者走访了上海数家家具卖场,无说明书或者说明书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为应付规定,一些商家甚至十个产品共用一个说明书。
“没有说明书,消费者就只能被销售员忽悠,发现问题后也很难找到法律依据。”家具业内资深人士张赟城表示。
中国家具出口总值在2006年首次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产品款式、质量、档次都有了重大进步。2010年全国总产销额8700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336亿美元,约占世界家具进出口总值的30%。
行业扩大的同时,如何保证家具行业健康发展刻不容缓。王克提到,因为家具行业企业众多、分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还不能杜绝。“我们只能提倡加强行业自律,实行黑名单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控。”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你看达芬奇,经销店开在城市黄金地段,店内装饰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一切都给人以"尊贵"、"高档"之感,广告宣传也非常卖力,让消费者感觉到这是个有实力的品牌。”不少人潜意识有炫富情结,即所谓 "不买对的只买贵的"。”
东莞家具业某从业者
研究者“解码”>>>
虚假宣传“达芬奇”并非个案
东莞国际名家具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芳多年来一直研究东莞家具业发展,在她看来,“达芬奇”事件并非个案,家具业之前确实存在不少企业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潜规则。
一些家具企业对外宣称“香港XX家具有限公司”,即在香港设立一个所谓总公司,而企业主体及生产都设在内地,却给消费者造成“这是香港家私”的印象。还有非全实木却对外宣称全实木之类的不实宣传。“达芬奇”只不过是成本与卖价之间差距过于悬殊,才犯了众怒。
三大症结信息不对称居于首位
陈芳认为,家具业有三大症结急需解决。
先天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并不掌握家具业的许多专业知识,多数时候只能被动根据家具企业的宣传、价格来做判断。比如“国外家具质量好过国内家具”、“贵的就是好的”之类所谓的标准。
家具业本身的特殊性。家具并非简单的材料加工,其最大价值取决于设计、工艺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尤其是前者。但设计创意是一种无形资产,很难用量化的价格标准去套定。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往往实木家具就代表着家具质量、环保天然,于是一窝蜂去追捧实木家具,也让部分非实木家具企业在市场形势所迫下选择宣传“伪实木”。
此外,家具业的“暴利”还在于从出厂到零售冗长的中间环节。
业内者“解码”>>>
利润摊薄 “暴利”更多是误解
更令家具生产企业感到担忧的是,恶性竞争带来价格战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据媒体披露,红星美凯龙与居然之家等家具连锁卖场的竞争之激烈,已经有殃及池鱼的趋势。
有家具厂家算了一笔账,如果进红星美凯龙,就要额外支付居然之家每年至少30万的租金;如果进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在全国70多家连锁卖场一旦进行相同“制裁”,后果不堪设想。
这迫使部分家具厂家不得不同时选择多个家居连锁卖场,大大加剧了销售成本。
“无论是家具生产企业,还是家具卖场,目前都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利润只会不断摊薄。因此家具业的暴利说更多是一种误解。”东莞富士家具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少兵说。
从业者“解码”>>>
一场“面子经济学”阴谋
【在东莞家具从业者看来,达芬奇的“假洋品牌”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并大行其道,除了企业自身的某些虚假宣传外,还在于其“高明”地掌握了“面子经济学”的奥妙。】
"达芬奇"主要针对的是高收入群体,中国富人阶层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其中不少人潜意识有炫富情结,即所谓"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只要产品包装到位,再加上一个炫目的品牌名称、一个高到令一般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销售价码,比如几十万一个的沙发,再加上意大利进口、实木等卖点,就满足了高收入群体"唯我独有"的消费诉求。”有家具从业者如是分析。
畸形的企业产品推广模式,以及部分消费者不够成熟的消费价值观,让“达芬奇”更像是一场张扬的“面子经济学”阴谋。这或许也可从“达芬奇”事件被披露后,部分消费者连退货都遮遮掩掩,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窥见一斑。
东莞家具业某从业者
研究者“解码”>>>
虚假宣传“达芬奇”并非个案
东莞国际名家具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芳多年来一直研究东莞家具业发展,在她看来,“达芬奇”事件并非个案,家具业之前确实存在不少企业虚假宣传、夸大其词的潜规则。
一些家具企业对外宣称“香港XX家具有限公司”,即在香港设立一个所谓总公司,而企业主体及生产都设在内地,却给消费者造成“这是香港家私”的印象。还有非全实木却对外宣称全实木之类的不实宣传。“达芬奇”只不过是成本与卖价之间差距过于悬殊,才犯了众怒。
三大症结信息不对称居于首位
陈芳认为,家具业有三大症结急需解决。
先天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并不掌握家具业的许多专业知识,多数时候只能被动根据家具企业的宣传、价格来做判断。比如“国外家具质量好过国内家具”、“贵的就是好的”之类所谓的标准。
家具业本身的特殊性。家具并非简单的材料加工,其最大价值取决于设计、工艺以及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度,尤其是前者。但设计创意是一种无形资产,很难用量化的价格标准去套定。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往往实木家具就代表着家具质量、环保天然,于是一窝蜂去追捧实木家具,也让部分非实木家具企业在市场形势所迫下选择宣传“伪实木”。
此外,家具业的“暴利”还在于从出厂到零售冗长的中间环节。
业内者“解码”>>>
利润摊薄 “暴利”更多是误解
更令家具生产企业感到担忧的是,恶性竞争带来价格战等一系列负面效应。
据媒体披露,红星美凯龙与居然之家等家具连锁卖场的竞争之激烈,已经有殃及池鱼的趋势。
有家具厂家算了一笔账,如果进红星美凯龙,就要额外支付居然之家每年至少30万的租金;如果进了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在全国70多家连锁卖场一旦进行相同“制裁”,后果不堪设想。
这迫使部分家具厂家不得不同时选择多个家居连锁卖场,大大加剧了销售成本。
“无论是家具生产企业,还是家具卖场,目前都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在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利润只会不断摊薄。因此家具业的暴利说更多是一种误解。”东莞富士家具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黄少兵说。
从业者“解码”>>>
一场“面子经济学”阴谋
【在东莞家具从业者看来,达芬奇的“假洋品牌”之路之所以能够存在这么多年并大行其道,除了企业自身的某些虚假宣传外,还在于其“高明”地掌握了“面子经济学”的奥妙。】
"达芬奇"主要针对的是高收入群体,中国富人阶层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其中不少人潜意识有炫富情结,即所谓"不买对的只买贵的",只要产品包装到位,再加上一个炫目的品牌名称、一个高到令一般消费者想都不敢想的销售价码,比如几十万一个的沙发,再加上意大利进口、实木等卖点,就满足了高收入群体"唯我独有"的消费诉求。”有家具从业者如是分析。
畸形的企业产品推广模式,以及部分消费者不够成熟的消费价值观,让“达芬奇”更像是一场张扬的“面子经济学”阴谋。这或许也可从“达芬奇”事件被披露后,部分消费者连退货都遮遮掩掩,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窥见一斑。
阅读全文
达芬奇家具事件后,成都海关接到了不少市民咨询电话,询问本地达芬奇卖场出售的进口家具是否在成都海关报关。今(18)日,成都海关正式发布通告称,在成都海关查询数据库后发现,并无达芬奇家具公司在成都海关报关进口的记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