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居制造转型必须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2010年人民币以涨势收官,2010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227元,连续9日升值,并创下人民币汇改以来的新高,全年已累计升值3.01%。
未来人民币全面升值将对中国家居制造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利润率约为3%—5%。根据2010年上半年对沿海地区家居制造业所做的压力测试,若人民币升值3%,沿海地区家居制造型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目前人民币升值已经进入了升值的战略通道。全球“东升西降、南热北冷”的格局注定中国将在较长时期内面临资产膨胀和人民币过快升值的风险,可以说人民币升值倒逼中国家居制造业须加快转型。
在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家居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年~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家居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年均增幅。“中国家居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使其每产生10%的增长,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家居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家居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超美国。
此外,我国家居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较低,约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中国家居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来看,发达国家1个单位价值的中间投入大致可以得到1个单位或更多的新创造价值,而中国只能得到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增加值率是度量一个经济体投入产出效益的另一个综合指标。目前我国家居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仅为26.23%,与美国、日本及德国相比分别低22.99、22.12及11.69个百分点。
目前中国家居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家居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是技术含量低、单价低、附加值低的“三低”产品,却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和高价格的“三高”产品。我国家居制造业部门对美贸易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明显的恶化趋势,反映出我国单位出口商品交换能力的减弱。
我国家居制造业的发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以低工资报酬、高能源消耗以及高额出口退税补贴的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上原材料的全线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快速升值压力,中国家居制造业已经举步维艰。而在汇率争端和贸易围剿中,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外部环境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家居制造转型必须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问题之一,转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问题,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问题之二,必须把重心转移到推进家居制造业升级上和技术升级上,避免中国经济锁定在低附加值、简单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上;问题之三,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上,除了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选择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冲销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产生的国际收支效应。人民币升值恰好为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提供了契机。
“外销难做,内销麻烦”,很多家具出口企业由于没有丝毫内销经验,想做内销,又不知道怎么做。其实,目标市场转变犹如兵家作战之战略转移,必先熟悉战场境况方可采取作战之策。由于受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科学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相比有着很多不同之处,转战国内市场就必须谙熟国内市场,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关键看出口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和战略的调整,控制和把握国内市场空间。
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区别
竞争因素不同
多数家具出口企业的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无法显现品牌优势,甚至一些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只是作为国外品牌的代工者,企业的品牌意识和打造品牌的能力均有限。虽然也有很多外销企业在积聚一定实力后,开始打造自有品牌,但品牌美誉度不高,影响力有限,多数徘徊在依靠苦力生存的边缘线上。
国内市场,由于各厂家的基础竞争条件相差无几,成本优势不如国际市场一般明显,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具市场已逐步走出靠低成本取胜的阶段,品牌竞争力已经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一些出口品牌还不为国内消费者认可。
客户需求不同
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由于地理区域、消费文化、消费能力等方面差异,使客户需求表现明显不同。
主要表现为:
一是客户购买习惯和价值因素不同。家具出口面对客户要么是代理商或贸易商等中间商,要么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他们比较重视成本、质量稳定性等因素。国内市场的客户除经销商外,大部分是直接需求者,他们在购买时更注重品牌、产品价值、产品风格和性价比等因素。
二是消费需求层次不同。 消费需求同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连的,发达国家市场上,需求层次相对要高。改革开放虽已近30年时间,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在一线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的需求层次相对较高,但在二、三线城市及中西部地区的需求层次则相对较低。
营销渠道要求程度不同
由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出口企业在国外广泛设立销售渠道的还很少,出口企业的客户高度集中且比较稳定,企业靠几个稳定大客户生存的情况并不鲜见,往往企业是按照客户提供的样品标准生产,也不存在新产品推广的情况,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在渠道运作方面。
而在国内市场,必须有丰富的营销渠道运作经验,建立合理的渠道网络,并做到渠道的精细化操作,如对经销商和代理商的甄选和考核,对终端店面的选址、促销等,精细化操作要求很高。
营销职能强度要求不同
家具出口企业主要依靠成本优势,竞争处于低层次,客户渠道属线型渠道,而不是网络型渠道,营销职能非常弱,有些只限于与固定客户的业务联系和关系维护上,而在产品规划职能、促销职能、定价职能、渠道规划职能、品牌规划职能等各方面比较薄弱,大部分OEM、来料加工企业甚至处于空白状态。但在国内市场上,目前市场竞争发展已经较为激烈,营销职能发挥得比较成熟。
二、变中求胜
出口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后,由于环境大变,客户群不同,所采取的营销战略就必须进行调整。出口企业应结合市场环境、自身状况和消费者的特点提出有效的定位,毕竟中国的市场环境与国外的不一样。同样的产品,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不一定喜欢。要想在国内市场上有所作为,须结合消费者、竞争环境和自身状况提出合理的战略规划和定位,找准市场切入点,制定出一套与国内市场环境相适应的定位。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做好品牌塑造、渠道规划、产品结构调整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实施品牌制胜战略
目前的国内家具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成熟,靠单点优势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依靠以品牌为核心的体系化制胜时期,进入到品牌制胜阶段,竞争力因素聚焦到品牌上,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的核心,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根基。普通消费者很难理性判断产品的质量好坏,他们更相信品牌的力量。所以出口企业必须了解自身的优势,塑造自己的品牌,实施品牌制胜战略,做好品牌定位和品牌推广。
目前,国内市场运作好的家具基本是属于在品牌建设上有所建树的企业,如大富豪、耀邦、皇朝、中信等都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转内销的出口家具企业在品牌建设上,要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品牌定位来规划未来的品牌方向,并且根据国内的消费者状况和媒体状况,规划具体的品牌推广措施和方法。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广告在营销中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品牌是否成功也是品牌推广的必由之路。因此,出口企业要同专业杂志、专业性展会建立战略联盟,多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把广告、促销、公共关系、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使企业初进入市场时就发挥强大的品牌效应,突破市场现有品牌控制的局面,在消费者心智中占领应有的份额。
做好渠道规划与管理
渠道网络完善和精细化程度对家具产品的流通和销售起着相当重要作用。国内市场运作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招商。没有经销商,你的产品就无法与消费者接触,自然也就无法销售。大部分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基本是一片空白,对国内市场不熟悉,缺少渠道运作的经验和能力,没有建立良好的渠道模式和制订合理的渠道政策,不知道经销商最关注的是什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完善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政策可以吸引经销商加盟,什么政策可以让经销商投入足够的精力来经营,其他政策也不能真正到位。
因此,设置市场营销网络时,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地区差异、分布特点,恰当地进行市场营销网络的布局工作,建立完善的渠道管理政策。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满足经销商的利益,从渠道开发政策、渠道激励政策、渠道控制政策、渠道优化政策等多方面让经销商觉得你的产品有利可图;同时,配备适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渠道管理的执行力,对渠道运行的规范性和效率进行控制,使企业的产品能够经济高效和畅通地送达顾客手中,并以此巩固和发展企业的战略基础。
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国际市场截然不同,出口企业对国内市场竞争状况和消费者需求情况都不甚了解,因此须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之前要进行深入、广泛的市场调查,以使调整的产品结构适应国内市场需求。企业要根据市场定位来调整产品结构,产品结构不仅在类别上,而且在价格上、数量上都必须同企业的战略指向保持一致。从而使产品结构与品牌定位相吻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合。
健全营销组织体系
对想开拓国内市场的企业,如果少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任何美丽的规划都只能成为一纸空文。产品研发、生产、品牌规划、市场运作、传播、产品销售都需要不同的部门进行执行和管理,很多出口企业外销时没有健全的部门设置,进入国内市场后必须搭建起健全的营销组织体系,才能使企业的品牌塑造、渠道建设、产品调整等系统措施得以顺利执行。出口企业要构建以营销职能为核心、其他职能辅助营销职能的企业组织架构,突出营销部门在企业运行中的主力作用,所有的岗位都应该接近市场一线和消费者,以迅速提升营销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强化组织执行力,细化组织分工,重点抓好营销渠道销售管理,并加强营销培训,对各层次、各岗位的营销人员进行培训。
做好样板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很多经销商都是谨慎经营,而终端是家具企业产品、品牌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场所。在未来大卖场和专卖店唱主角的终端环境下,终端的单店营业力将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出口企业首先要“抢滩登陆”品牌大卖场,国内市场上,不论自营或是支持主要客户,一定要先做好几个样板市场,注重打造终端形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好的样板专卖店或样板市场,成功推广的几率就会成倍提高。再通过对终端单店营业力的打造和提升,达到企业终端全面营业能力的提升,以带动企业销售额整体提升。
保持产品品质
品牌不是靠广告支撑的,而是以完美产品品质为基础,以系统科学的品牌管理、坚定不移的品牌战略为手段,靠团队在长期的分工合作、整体运作、协同发展中而形成的。品牌承载的基础就是产品,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劣质的家具产品很难在国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坚持做好产品的品质,保证售后质量方面不出现问题,决定着出口企业内销的成败。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国内和国外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对现有的出口产品进行改善,加大开发投入,转椅注重产品研发,以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现在,中国家具行业还处在一个低级竞争阶段,还没真正意义上的家具销售巨头,市场不成熟也就表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看企业怎么做。我们经常提到的没有不行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相信众多出口企业回眸国内市场,能够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和战略的调整。
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都是这次海啸的受害国,这些国家自身重建必将需要大量原木材,出口量必将受到影响,原木材价格也将受到冲击。
业界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南美、非洲,但是假如不能把握上游资源,仍难以咽下成本暴涨的苦果。
据了解,中国原木材及下游产品主要的进口贸易国依次为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俄罗斯、泰国。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都是这次海啸的受害国,这些国家自身重建必将需要大量原木材,出口量必将受到影响,原木材价格也将受到冲击。
然而业界人士却认为海啸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位原木材贸易商表示,海啸对原木材进口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心理上,去年国内大多数厂商都有库存,但担心今后原木材进口量会减少,闻风而动的出口商们就会抬升价格。
全球原木材原料严重紧缺危及家具行业其实,从2004年春节后,地板原材料价格就普遍上涨,一年间涨幅有10%左右,个别品种甚至达到了20%以上。“东南亚的森林在多年来过量砍伐之后,迫于环保的压力,各国政府纷纷开始实施限制生产和出口珍贵原木材的政策。”该贸易商指出。以印尼为例,该国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并维持合板及其他原木材加工产品价格,自2002年1月起,暂时禁止原木出口,并自2002年6月8日起永远禁止原木出口。而海啸过后因为重建,对原木走私痛下重手。
在巴西收购了1000平方公里森林资源,已经牢牢把握上游资源的上海安信地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卢伟光对记者表示,今年原木材价格会是一道门槛,把有资源和没资源的企业区分开。“我估计国内40%的地板企业会倒闭,而对于安信来说原木材价格的上涨反而是个利好消息。”卢伟光笑着说。
目前安信70%的原木材来自巴西,15%来自印度尼西亚,剩下的10%来自俄罗斯,非洲和缅甸合占了5%。日益收紧的东南亚货源已不能满足中国越来越大的进口原木材需求,但像卢伟光那样的成功案例还是凤毛麟角。
据悉,澳大利亚、欧洲、非洲、美洲的原木材早几年就已进入中国,目前进口量不断增加。在卢伟光看来“谁把握上游资源,谁才能赢得市场”。目前国内原木材价格的困局,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把握资源同时也要分散采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