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摧龙六式——零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
详细内容

摧龙六式——零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

时间:2010-09-11     人气:906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作者:
概述:  A企业是一家1992年进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公司,虽然只有二十几个员工,但却是行业内知名企业,也为行业培养了不少“新生力量”。贸易行业员工流失率高是普遍现象,但A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尤为严重。经过深入访谈调研我们发现,员工普遍反应没有发展空间、......
  A企业是一家1992年进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公司,虽然只有二十几个员工,但却是行业内知名企业,也为行业培养了不少“新生力量”。贸易行业员工流失率高是普遍现象,但A企业员工流失问题尤为严重。经过深入访谈调研我们发现,员工普遍反应没有发展空间、直接面对老板工作压力大、工作氛围不好、佣金发放制度苛刻等等。公司规模小,从组织结构上看更多地是一个一个负责具体职能的岗位向老板汇报,没有部门的概念,发展空间和压力问题都难以改善。但佣金发放方面是绝对可以改进的,也是企业应该重点考虑的。之前因为客户支付给公司的佣金一般都要延期,公司规定每个半年度的佣金需要在下一个半年即将结束时核算发放,离职的员工不发放。 

  访谈中大部分员工都提到,对佣金基本没有指望,不但发的时间晚,而且遇到有投诉等等任何问题都拿不到,这样对员工显然是有失公平的。实际上,企业财务人员稍微多用点时间,企业几乎不用耗费成本,每个月计提一次佣金,回款即发放,那么对员工的激励性会是不言而喻的。 

  企业经营管理层和人力资源必须知道,员工的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以一种需求为主的几种需要,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有些需求是用钱可以满足的,有些则不需要用钱来满足。经过仔细思考,我总结了最容易实施的零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摧龙六式”,希望能够对企业有所启示。 

  第一式:尊重员工——倾听员工,创建平等文化 

  当生存和安全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员工更希望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让员工体会到来自企业和同事的尊重非常重要。从企业方面,应该更多地就企业的经营发展、内部运营管理进行充分沟通,尤其是同员工切身立意相关的各类政策和决策,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取得员工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从人的方面,更多地塑造一种平等的文化氛围,倡导不同级别的员工只是分工不同,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目标的共同的,每个人都很重要。 

  第二式:公平公正——健全制度,管理者树立公正意识 

  员工都希望自身受到公平公正待遇,否则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公平公正性的改善也会促进员工满意度的提升。要做到公正,企业首先应该做到凡事都有一把用于衡量的“尺子”,重要事项都有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进行决策;其次企业各级管理者都应做到正直公正,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客观评价员工,不能主观臆断,也不能偏听偏信。 

  第三式:绩效导向——导向明确,奖优罚差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绩效导向,付出多、业绩好的员工得不到相应的认可,员工满意度肯定会下降。反过来有一个明确的绩效导向,奖优罚差,不但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激励性。 

  第四式:自我实现——增加工作的独立性和授权 

  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尽量为员工提供从头到尾完成一件工作的的机会、在工作中增加员工独立决策的权限,有利于个人能力、能动性、创造力的发挥,随之而来的是来自工作的成就感以及这种成就感带来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 

  第五式:即时激励——缩短等待期,增加发放频次 

  每个公司的发薪日都不尽相同,有的是每月5日、17日等等,对公司来说,哪天发薪对成本影响不大,而对于员工尤其是尚未有充足积蓄的员工来说,尽早发薪绝对会提升满意度。薪酬发放周期方面,每月分两次发放肯定要比每月发放一次要更令人满意,而相应成本基本一样。还有就是佣金或者销售提成等的发放,等回款后马上计提要比经过半年的漫长的等待期再发放激励性要强烈得多。 

  第六式:加强内训——共同提高,共同满意 

  在内部培训中,不需要企业承担什么成本,而内部讲师可以在被认可中获得成就感,在准备培训材料和培训实施中获得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员工在培训中可以获得与业务紧密联系的知识技能。企业收获了全体员工知识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司知识的传承。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实际上,有一种人们极少谈到的缺点,它倒不一定会影响人们的实际工作,但却会影响人们找工作。这便是害羞。因此,本章末尾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一缺陷,并讨论如何克服这一缺陷。 

      约翰 克里斯特尔(John Crystal)经常要为一些害羞人士提供咨询。这些人害怕与人交流,更不敢应聘。因此,约翰发明了一套帮助害羞人士的系统。他建议这些人在面试之前,最好先走出去多与人们交谈,加强与人交谈的技巧。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有数千名求职者接受了他的这一建议,他们发现这一办法能够使他们找工作的成功概率达到86%。 

      欧洲大名鼎鼎的职场专家丹尼尔波特(Daniel Porot)吸纳了约翰的系统,并为这一系统加上了一个框架。他认为,约翰实际上是在推荐三种类型的面谈: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用做练习的面谈、信息采访以及求职面谈。丹尼尔将这三种面谈方式合称为“PIE”,它帮助美国与欧洲数以千计的求职者与跳槽者找到了工作。① 

      害羞Vs.热情 

      有一件事情,我在前文说过,但我要再次重申一下。在求职和跳槽的过程中,面试的关键并不是要记住有关自己需要回答的几十个问题的答案。 

      关键的只有一点,那便是无论何时,你要确保你所讲的事情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 

      要学会享受面试,要使面试成功,关键是要热情。经验告诉我们,当你在讨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羞涩便不会成为主宰你的情绪,你从而也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地。 

      比如,如果你喜欢园艺,当你与别人讨论关于花草的话题时,你会完全忘记害羞。你会兴致勃勃地问对方:“你曾去过宝翠花园吗?” 

      如果你热爱电影,那么当你与别人讨论关于电影的话题时,你也会完全忘记害羞。你会以一种专家的口吻和对方说,“这部电影这一段拍得真不怎么样……” 

      如果你喜欢电脑,那么当你与别人讨论关于电脑的话题时,你同样会忘记害羞。你会问对方:“你用的是苹果机还是PC机?” 

      因此,在与别人交谈时保持热情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丹尼尔的这一方法为什么叫做“PIE”呢? 

      “P”指的是热身练习。约翰克里斯托尔将其称做 “现场调查练习”。丹尼尔波特所称的“P”为英文pleasure(高兴)一词的首字母。 

      “I”指的是“信息采访”。 

      “E”指的是与掌握人事大权的人进行的求职面试。 

      那么,如何练习在与人面对面交谈时从容不迫呢? 
    阅读全文
  •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家具行业同仁、先生们、女士们:
         大家好!
         非常大家在百忙中来到上海聚集一堂,大家知道,家具行业的业态,发展到今天,销售商作为产业链的最下线,经营状况不言而喻,应该说怎样生存下去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不要说赚多少利润了。然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全国拥有几十万之众的家具销售商,却是各自为政,艰辛的苦苦挣扎维持运转,不能形成合力效应,从而家具行业变得越来越失去平衡,建立一个属于我自己平台的组织是我们的希望,去年经过一年的酝酿,寻求多方组织帮助,但都没能实现愿望,现在经过很多行业人士包括其它行业社团组织的指导,建议我们自己形成一个平台,广泛联合行业兄弟组织开展商业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合作。
         今天,我们在上海西郊宾馆宣告“中国家具销售商联合会” 隆重成立,是行业,包括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尤其是在坐的各位一直的迫切愿望!自08年9月开始酝酿以来,我们先后数次召开各类会议,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现在我们终于形成组织。
         我们成立这一组织的宗旨是:在国家法律规范的前提下开展活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探讨家具销售新模式,代表并依法维护广大会员及消费者利益,整合行业资源;关注支持和改善边远地区与弱势群体的家居生活质量,致力于家具“商”文化的传播。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荣幸被大家推选为会长,我很感动,深感大家对我的信任,但我更感到是一种责任。因为我们的行业很散,所以在行业平台上感受不到我们具有震撼力的声威。我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作为会长的动力来自于我们这些入会的成员,更来自于全国几十万家具销售商的无形支持,所以,在此,我请大家与我一起呼吁我们行业中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加入组织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此希望在坐各位,包括我本人,既然已经因为热情和责任走到了一起,那么在不影响自己事业的同时,积极为组织为行业更是为社会尽到我们这一代“家具销售人”的先驱责任,真正为家具销售商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家具行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建言献策!
         所有的会长是个不拿薪水的社会组织头衔,我承诺在我的3年任期内,将积极工作,热情服务,严格要求自己,不循私情,公开透明,公私分明,按组织照章程履行自己的职责。接受执行会长、监事会、包括会员们的监督检查。积极配合执委会开展各项活动,致力于探讨家具销售的新模式,带领会员共同发展,为我们家具销售商在行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家具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杨亚中
                                                                                                                    2010年9月8日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