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营销组合
时间:2010-07-12 人气:1697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作者:
概述:在4C的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营销正在成为营销人员的新宠,它把广告、公关、促销、消费者购买行为乃至员工沟通等曾被认为相互独立的因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重新组合。......
定义
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
起源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朋提出了4C理论,向4P理论发起挑战,他认为在营销时需持有的理念应是“请注意消费者”而不是传统的“消费者请注意”。
演变
在4C的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营销正在成为营销人员的新宠,它把广告、公关、促销、消费者购买行为乃至员工沟通等曾被认为相互独立的因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重新组合。
在实践过程中,4C的一些局限也渐渐显露出来。4C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如果企业只是被动适用顾客的需求,必然会付出巨大的成本,根据市场的发展,应该寻求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更主动的关系;4C虽然是以顾客为中心进行营销,但却没能体现既赢得客产,又长期地拥有客产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
应用
如何运用4C
1、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ustomer’s need),即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设计产品,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完全合理,二是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来自品质和功能,外在只是附属;
2、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成本(cost)去定价,即从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去定价,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不是先忙于给产品定价, 但企业不能因此过于被动,如果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过高,而企业又没有降低成本的途径,企业总不能因此停止生产;
3、本着方便购买(convenience)的原则进行渠道规划,即消费者的角度反向设计渠道,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目的是为了缩短销售的过程;
4、变单向促销为双向沟通(communication),就是把单一的促销行为变为整合传播推广,其本质在于寻找消费者更易接受的促销方式,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结合在一起。
案例
太太药业的成功之处在于,用贴心的广告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女性消费者,从太太口服液的“十足女人味”、“做女人真好”到静心口服液的“女人更年要静心”都堪称是我国保健品广告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能想出贴心的广告创意,是因为太太药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是以顾客为中心的。
太太口服液在1993年上市,当时我国职业妇女正不断增多,太太针对这一消费群时尚、注重外表的特点,把产品定位为养颜、打造魅力女性,这一新鲜诉求立即吸引了职业女性的视线。
1999年太太药业推出第二种保健产品-静心口服液,针对中年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广告中强调关怀和理解,很好地契合了目标消费群的心理需求,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以客户(Consumer)为中心进行营销,应关注并满足客户在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方面的需求,加强与客户的沟通(Communication)。
起源
1990年,罗伯特·劳特朋提出了4C理论,向4P理论发起挑战,他认为在营销时需持有的理念应是“请注意消费者”而不是传统的“消费者请注意”。
演变
在4C的营销理论的基础上,整合营销正在成为营销人员的新宠,它把广告、公关、促销、消费者购买行为乃至员工沟通等曾被认为相互独立的因素,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重新组合。
在实践过程中,4C的一些局限也渐渐显露出来。4C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但顾客需求有个合理性问题,如果企业只是被动适用顾客的需求,必然会付出巨大的成本,根据市场的发展,应该寻求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更主动的关系;4C虽然是以顾客为中心进行营销,但却没能体现既赢得客产,又长期地拥有客产的关系营销思想,没有解决满足顾客需求的操作性问题。
应用
如何运用4C
1、满足消费者的需求(customer’s need),即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设计产品,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完全合理,二是满足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来自品质和功能,外在只是附属;
2、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成本(cost)去定价,即从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去定价,先了解消费者满足需要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而不是先忙于给产品定价, 但企业不能因此过于被动,如果消费者认为产品价格过高,而企业又没有降低成本的途径,企业总不能因此停止生产;
3、本着方便购买(convenience)的原则进行渠道规划,即消费者的角度反向设计渠道,首先考虑顾客购物等交易过程如何给顾客方便,而不是先考虑销售渠道的选择和策略,目的是为了缩短销售的过程;
4、变单向促销为双向沟通(communication),就是把单一的促销行为变为整合传播推广,其本质在于寻找消费者更易接受的促销方式,通过互动、沟通等方式,将企业内外营销不断进行整合,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结合在一起。
案例
太太药业的成功之处在于,用贴心的广告打动了千千万万的女性消费者,从太太口服液的“十足女人味”、“做女人真好”到静心口服液的“女人更年要静心”都堪称是我国保健品广告的经典之作。之所以能想出贴心的广告创意,是因为太太药业在进行营销活动时是以顾客为中心的。
太太口服液在1993年上市,当时我国职业妇女正不断增多,太太针对这一消费群时尚、注重外表的特点,把产品定位为养颜、打造魅力女性,这一新鲜诉求立即吸引了职业女性的视线。
1999年太太药业推出第二种保健产品-静心口服液,针对中年女性的生理特征,在广告中强调关怀和理解,很好地契合了目标消费群的心理需求,同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未来中国家具工厂的营销
一、金融危机中凸现的家具产业危机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率先回暖,家具产业又恢复了以往的欣欣向荣——家具工厂产销两旺;代理商(业内俗称,准确的概念应是“分销商”,下文沿用俗称)经销家具,热情高涨;家具卖场跑马圈地,一路高歌猛进。
但在经融危机袭来时,国内家具产业一度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仅家具出口锐减,就连国内通过数十年建立起来的由工厂专事生产,代理商在家具卖场租赁场地经销,这种曾被自诩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商业成功模式,也显得脆弱不堪。许多代理商与工厂的“婚姻”濒临破灭,代理商与卖场之间也演绎了一幕幕“罢市抗租”的好戏。
现在,危机渐行渐远,家具行业的繁荣景象又昔日重来,可这段恐慌的经历足以令我们深思。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只有两条——创新和营销”,或许需要改善的是整个家具行业的产、供、销系统,但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工厂,着实应该深刻反思现行的营销模式,并有必要认真规划、创新未来的营销体系。
二、中国家具工厂普遍存在的营销误区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房产市场的蓬勃兴起,拉动了中国的家具产业的快速成长,但家具工厂受传统生产思维羁绊,管理水平低、创新不够等状况,并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其中,营销表现得更为突出,就认识层面而言,一些肤浅的营销观念已经演变成为普遍存在的思维误区,严重制约了家具营销的创新。
误区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工厂只要做好生产,销售交给代理商
我们经常看到,在广东,许多工厂距离家具卖场不足百米,他们仍是选择由代理商在卖场中分销家具。从理论上讲,工厂自己不建分销渠道是正确的,这符合专业化分工。但问题是,家具销售壁垒低,“拿货就等于拿了经销权”,代理商和工厂之间的“婚姻”质量低,产销的结合始终无法从“利益共同体”上升为“战略共同体”,所以,这种流行的“代理分销制”,并不是稳定有效的经销渠道,只是供给链里最后的一环。在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大家相安无事,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这种供给链就有土崩瓦解的风险。
误区二:中国家具没有“品牌”
经销商,甚至许多家具工厂都认为,中国家具没有“品牌”,所谓的“品牌家具”,只不过是在行业内稍具影响力罢了,在顾客心目中,基本没有品牌可言。经销商有这样的认识,可以当作是对目前家具现状的一种客观反映,而家具工厂的“自我定义”,则是“短视”、“浮躁”的体现。任何一个行业,经过充分的竞争和发展,一定会产生为最终消费者所公认的品牌,家具也不例外。当然,这有可能是家具产品本身的品牌,有可能是家具流通企业的品牌,也有可能两种情形并存。如果我们家具工厂缺少创品牌的意识,泯灭了创品牌的雄心,肯定“做不大”。可以预见,未来比较的结果,或跟风潮流在市场上赚些“快钱”,或沦为“代工”的车间。
误区三:产品营销要做好,就是要花大钱请人做“包装”
请明星代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奢华的家具展厅、模仿一种比较热销的产品款式生产、给导购制定一套培训手册……,这似乎已经成为家具工厂产品营销的公式。构成公式的要素,多是东拼西凑,很少形成系统,更别说整体系统持续的优化提高。当这些要素在某个品牌上显得推力不足时,就再更换一个品牌重新包装。所以,家具品牌层出不穷,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误区四:跑市场就是走访“地主”和代理商
现在,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家具工厂的营销业务员,主要工作是:协调好每个城市专业家具卖场(因这种卖场清一色都是摊位制的租赁市场,业内称“地主”)关系,以期能拿到好的展销位置,了解当地代理商的经营情况;还有,就是帮助代理商做好产品陈设,培训营业员的导购技能。而对真正市场的主体——终端顾客,几乎忽略不顾。
误区五:创新不如模仿,探索不如跟风
中国的家具产品缺少原创,基本就一个“抄”字,广东抄国外,内地抄广东。从而导致家具产品单一,各个家具工厂产品品种款式雷同严重。直接引发了营销上的麻烦——代理商总在变化,不断寻找新的厂家或新的替代品,顾客抱怨不断,即使在号称几十万平方米的家具卖场中,也很难看到真正让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
我们的生产厂商自然深有体会,他们中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尝试原创性的新品开发,但新品投放市场后,还是“模仿”,使得徒弟乱棒打死了师傅。经过此番周折,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能模仿,创新代价太大,为他人做嫁衣。
以上列举的只是家具工厂在市场营销观念上的一些常见误区,在实践操作上,问题更多。
三、未来家具工厂营销的关键要点
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是如何构建一个系统。它应包含多个环节,多个视角,立体、富有层次感。对于系统的构建和实施,需要每个企业因时因地,创造性地发挥,笔者仅从一些要点切入,加以阐述,以期引发思考,供企业营销系统实际构建者,灵活运用。
1、 确立品牌定位,以品牌建设统领整体营销。
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据统治地位的品牌”。
很多家具企业都把品牌建设等同于给产品起个名称,品牌的内涵多是生搬硬套,这样,既不能够让自己的品牌有别于其他卓然独立,更不能够凝聚企业资源长期聚焦。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远景目标,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资源、擅长,订立企业的战略规划,将战略的精髓、企业文化等凝练成品牌内涵。
确立了品牌战略,明晰了品牌内涵后,就应以品牌为统领,让所有的营销活动、营销环节都协调起来,为品牌建设,不断积淀,使品牌鲜活生动,富有独特性,最终“占据统治性地位”。
2、追求渠道效率,避免渠道单一化。
国内家具企业的销售渠道单一,基本都是代理商分销,代理商又基本都在家具卖场中展销。这种渠道模式的主要弊端是:
⑴工厂和代理商,主要是利益结盟,非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
⑵国内的家具卖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名称——家具市场、家具城、家具商场、家具mall、家具连锁机构等等,本质都是一致的,即收租型摊位制市场。这其实是商业性的物业,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商业形态,统计数据显示,这种经营业态,平均每平方米每年产生的销售额0.49万元,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家具流通场所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2.5万元,商业效率的低下,加之物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未来家具商业业态的百花齐放有了足够的空间,充分竞争,一定是商业效率最高者主导市场销售渠道。
基于上述,家具工厂可以通过家具特许经营、开办单品牌(或多品牌结盟式)专卖店、与品牌家装公司合作、电子商务等方式,改造销售渠道,使之更有效率。
3、顾客创造价值,顾客推动进步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夫说:“一阵飓风过后,剩下的只有我们为顾客的服务”。
纵观近代百年世界工商业的演变,当经历过“规模为王”、“管理为王”、“研发为王”、“渠道为王”的不同时代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消费者的真正觉醒,消费者的需求将主导市场。
从现在开始,家具工厂不仅要关注销量,更要收集、了解终端顾客的反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并从他们的反馈、建议中模拟出顾客的潜在需求,改善我们的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确保我们在竞争中,因为比对手更了解顾客、更贴近顾客而步步领先。
4、持续创新,积小胜为大胜
尽管有被模仿、抄袭的风险,但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坚持创新。
首先是产品设计的创新问题。家具是感觉型消费产品,设计能够产生超额利润。中国家具产品的设计,一要切近目标消费者年龄层次、住宅功能等实际需求;二要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融入民族的文化内涵。
其次是营销、管理等系统创新问题。一次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只有持续创新、系统创新,才能形成创新的壁垒,从而奠定竞争优势。
5、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的契机
80后一代已逐渐成为现在“新房新居”的主力人群,他们习惯、甚至依赖网络消费。而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2.98亿,电子商务突破三万亿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一定会给家具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借助信息化浪潮引发全新的商业革命,在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
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率先回暖,家具产业又恢复了以往的欣欣向荣——家具工厂产销两旺;代理商(业内俗称,准确的概念应是“分销商”,下文沿用俗称)经销家具,热情高涨;家具卖场跑马圈地,一路高歌猛进。
但在经融危机袭来时,国内家具产业一度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仅家具出口锐减,就连国内通过数十年建立起来的由工厂专事生产,代理商在家具卖场租赁场地经销,这种曾被自诩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具商业成功模式,也显得脆弱不堪。许多代理商与工厂的“婚姻”濒临破灭,代理商与卖场之间也演绎了一幕幕“罢市抗租”的好戏。
现在,危机渐行渐远,家具行业的繁荣景象又昔日重来,可这段恐慌的经历足以令我们深思。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只有两条——创新和营销”,或许需要改善的是整个家具行业的产、供、销系统,但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工厂,着实应该深刻反思现行的营销模式,并有必要认真规划、创新未来的营销体系。
二、中国家具工厂普遍存在的营销误区
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房产市场的蓬勃兴起,拉动了中国的家具产业的快速成长,但家具工厂受传统生产思维羁绊,管理水平低、创新不够等状况,并未得到有效地改善。其中,营销表现得更为突出,就认识层面而言,一些肤浅的营销观念已经演变成为普遍存在的思维误区,严重制约了家具营销的创新。
误区一: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工厂只要做好生产,销售交给代理商
我们经常看到,在广东,许多工厂距离家具卖场不足百米,他们仍是选择由代理商在卖场中分销家具。从理论上讲,工厂自己不建分销渠道是正确的,这符合专业化分工。但问题是,家具销售壁垒低,“拿货就等于拿了经销权”,代理商和工厂之间的“婚姻”质量低,产销的结合始终无法从“利益共同体”上升为“战略共同体”,所以,这种流行的“代理分销制”,并不是稳定有效的经销渠道,只是供给链里最后的一环。在市场形势好的情况下,大家相安无事,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这种供给链就有土崩瓦解的风险。
误区二:中国家具没有“品牌”
经销商,甚至许多家具工厂都认为,中国家具没有“品牌”,所谓的“品牌家具”,只不过是在行业内稍具影响力罢了,在顾客心目中,基本没有品牌可言。经销商有这样的认识,可以当作是对目前家具现状的一种客观反映,而家具工厂的“自我定义”,则是“短视”、“浮躁”的体现。任何一个行业,经过充分的竞争和发展,一定会产生为最终消费者所公认的品牌,家具也不例外。当然,这有可能是家具产品本身的品牌,有可能是家具流通企业的品牌,也有可能两种情形并存。如果我们家具工厂缺少创品牌的意识,泯灭了创品牌的雄心,肯定“做不大”。可以预见,未来比较的结果,或跟风潮流在市场上赚些“快钱”,或沦为“代工”的车间。
误区三:产品营销要做好,就是要花大钱请人做“包装”
请明星代言、请专业的设计公司设计奢华的家具展厅、模仿一种比较热销的产品款式生产、给导购制定一套培训手册……,这似乎已经成为家具工厂产品营销的公式。构成公式的要素,多是东拼西凑,很少形成系统,更别说整体系统持续的优化提高。当这些要素在某个品牌上显得推力不足时,就再更换一个品牌重新包装。所以,家具品牌层出不穷,但往往也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
误区四:跑市场就是走访“地主”和代理商
现在,奔波在全国各地的家具工厂的营销业务员,主要工作是:协调好每个城市专业家具卖场(因这种卖场清一色都是摊位制的租赁市场,业内称“地主”)关系,以期能拿到好的展销位置,了解当地代理商的经营情况;还有,就是帮助代理商做好产品陈设,培训营业员的导购技能。而对真正市场的主体——终端顾客,几乎忽略不顾。
误区五:创新不如模仿,探索不如跟风
中国的家具产品缺少原创,基本就一个“抄”字,广东抄国外,内地抄广东。从而导致家具产品单一,各个家具工厂产品品种款式雷同严重。直接引发了营销上的麻烦——代理商总在变化,不断寻找新的厂家或新的替代品,顾客抱怨不断,即使在号称几十万平方米的家具卖场中,也很难看到真正让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
我们的生产厂商自然深有体会,他们中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尝试原创性的新品开发,但新品投放市场后,还是“模仿”,使得徒弟乱棒打死了师傅。经过此番周折,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能模仿,创新代价太大,为他人做嫁衣。
以上列举的只是家具工厂在市场营销观念上的一些常见误区,在实践操作上,问题更多。
三、未来家具工厂营销的关键要点
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是如何构建一个系统。它应包含多个环节,多个视角,立体、富有层次感。对于系统的构建和实施,需要每个企业因时因地,创造性地发挥,笔者仅从一些要点切入,加以阐述,以期引发思考,供企业营销系统实际构建者,灵活运用。
1、 确立品牌定位,以品牌建设统领整体营销。
美国营销专家拉里·莱特指出:“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办法,是拥有占据统治地位的品牌”。
很多家具企业都把品牌建设等同于给产品起个名称,品牌的内涵多是生搬硬套,这样,既不能够让自己的品牌有别于其他卓然独立,更不能够凝聚企业资源长期聚焦。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远景目标,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资源、擅长,订立企业的战略规划,将战略的精髓、企业文化等凝练成品牌内涵。
确立了品牌战略,明晰了品牌内涵后,就应以品牌为统领,让所有的营销活动、营销环节都协调起来,为品牌建设,不断积淀,使品牌鲜活生动,富有独特性,最终“占据统治性地位”。
2、追求渠道效率,避免渠道单一化。
国内家具企业的销售渠道单一,基本都是代理商分销,代理商又基本都在家具卖场中展销。这种渠道模式的主要弊端是:
⑴工厂和代理商,主要是利益结盟,非合作伙伴,关系不稳定。
⑵国内的家具卖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名称——家具市场、家具城、家具商场、家具mall、家具连锁机构等等,本质都是一致的,即收租型摊位制市场。这其实是商业性的物业,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商业形态,统计数据显示,这种经营业态,平均每平方米每年产生的销售额0.49万元,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家具流通场所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2.5万元,商业效率的低下,加之物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未来家具商业业态的百花齐放有了足够的空间,充分竞争,一定是商业效率最高者主导市场销售渠道。
基于上述,家具工厂可以通过家具特许经营、开办单品牌(或多品牌结盟式)专卖店、与品牌家装公司合作、电子商务等方式,改造销售渠道,使之更有效率。
3、顾客创造价值,顾客推动进步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夫说:“一阵飓风过后,剩下的只有我们为顾客的服务”。
纵观近代百年世界工商业的演变,当经历过“规模为王”、“管理为王”、“研发为王”、“渠道为王”的不同时代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消费者的真正觉醒,消费者的需求将主导市场。
从现在开始,家具工厂不仅要关注销量,更要收集、了解终端顾客的反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并从他们的反馈、建议中模拟出顾客的潜在需求,改善我们的产品设计、销售服务等,确保我们在竞争中,因为比对手更了解顾客、更贴近顾客而步步领先。
4、持续创新,积小胜为大胜
尽管有被模仿、抄袭的风险,但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坚持创新。
首先是产品设计的创新问题。家具是感觉型消费产品,设计能够产生超额利润。中国家具产品的设计,一要切近目标消费者年龄层次、住宅功能等实际需求;二要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融入民族的文化内涵。
其次是营销、管理等系统创新问题。一次创新,很容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只有持续创新、系统创新,才能形成创新的壁垒,从而奠定竞争优势。
5、抓住互联网带来的新的契机
80后一代已逐渐成为现在“新房新居”的主力人群,他们习惯、甚至依赖网络消费。而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截至2008年,我国网民总人数达2.98亿,电子商务突破三万亿元。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一定会给家具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借助信息化浪潮引发全新的商业革命,在行业的“重新洗牌”中占领先机。
阅读全文
根据规定,无锡各家参评的家居建材市场今后在招商过程中需保证每年招商入驻的品牌附合环保节能达100%,每年新入驻市场的环保节能品牌的送检认证率100%。如果达不到要求,考核小组将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对违规建材市场进行扣分处罚。
无锡市崇安区环保局过俊红介绍,“绿色家居建材市场”创建以“绿色家居,品质生活”为理念,在全市家居建材领域率先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是该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驱城市、低碳示范城市的一个创新实践。
据悉,创建活动中,主办方组织的考核评选小组将依据上述标准对各参创的家居建材市场进行考核评比,向符合创建标准、通过评分考核的家居建材市场分别授予5A、4A、3A 级“绿色家居建材市场”的称号。
无锡市崇安区环保局过俊红介绍,“绿色家居建材市场”创建以“绿色家居,品质生活”为理念,在全市家居建材领域率先推行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是该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驱城市、低碳示范城市的一个创新实践。
据悉,创建活动中,主办方组织的考核评选小组将依据上述标准对各参创的家居建材市场进行考核评比,向符合创建标准、通过评分考核的家居建材市场分别授予5A、4A、3A 级“绿色家居建材市场”的称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