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思危:中国企业要危中寻机
详细内容

成思危:中国企业要危中寻机

时间:2010-03-09     人气:1021     来源:中外管理     作者:
概述:    前几天,和《中外管理》杂志杨沛霆总编见面。他提到马上就是《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0期了,正筹备出一本特刊,想请我撰写这期特刊的卷首语。一本可以说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创办的杂志,18年......
    前几天,和《中外管理》杂志杨沛霆总编见面。他提到马上就是《中外管理》杂志创刊200期了,正筹备出一本特刊,想请我撰写这期特刊的卷首语。一本可以说和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创办的杂志,18年来一直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自负盈亏,走到今天,很不容易。如今《中外管理》又作为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连接企业管理实践的一个很好平台,所以我就欣然应允了。而且,我也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我们企业家们谈谈心,就大家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谈一点儿自己的看法。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有望

最近,社会各界甚至全球都在讨论中国经济复苏的问题,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比较乐观,比如索罗斯,但也有的比较谨慎。

从今年前两个季度的统计数据看,中国经济确实已经明显出现积极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周期往往是10年一个周期。我国从2001年开始,GDP进入两位数增长,2008年回落至9%。这当中,既有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也有自身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开始进入周期中下降阶段的因素。

第一季度时的数据,还不足以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回暖。因为中国经济需要靠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拉动。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这三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外贸。

虽然一季度投资效益不很明显,但二季度的数据,证实了我前一段的看法:到今年二三季度,中国经济就将回暖。因为这时,四万亿的投资开始发挥效益。所以我的推断是: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来看,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到2011年,中国经济应该可以走出危机,恢复到9%以上的正常增长局面。世界经济明年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回升,但中国要比世界早一些复苏。

通胀压力,要看虚拟经济

最近,还有一个话题开始引起了各界的关注,那就是今年我国信贷投放增长很快,人民币的供应速度也持续加快,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经典定义,是指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导致物价(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但在虚拟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吸收货币的不仅仅是产品加服务,还要加上金融资产。2007年货币供应充足,但通货膨胀率并不高,就是因为那时房市和股市大涨,吸收了大量的货币,没有造成物价总水平的提高。但是当2008年房市、股市一下跌,吸收货币的能力减少,通货膨胀就明显了。今年一季度,银行贷款增加了4.58万亿,但只有部分进入实体经济,另一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房市,造成股市和房市暂时和局部的回暖。目前看来CPI和PPI都很低,但如果货币政策还一直如此宽松,一旦股市和房市的泡沫破灭,通货膨胀就会开始显现。

因此我特别想强调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积极变化就放松努力。我希望大家要能够预见到可能会有的挑战,及时采取预防性措施。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08年9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猝不及防。但是,我们《中外管理》多年的编委、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却坚决反对用“没有准备”这样的说辞。

    “不能把责任都推向市场。管理者永远不能说没有准备这样的话!因为管理者永远都是在不确定的环境里生存的。”

    “这场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就是管理出了问题!说热点,这就是最大的热点。”

    “企业家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番话并非只是空议清谈。作为中国培养的第一个管理工程博士,席酉民当年的毕业论文就提出了“和谐管理”。二十多年来——恐怕他还会用一生的时间去把这项研究推向完善——他坚信企业需要在快变复杂的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以优化和对不确定性的消减为手段来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而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最终达到企业目标。

    低潮才见管理高低

    席酉民曾经对这场金融风暴做过一个很经典的分析:1.它爆发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2.它摧毁着经济的核心系统——金融;3.它动摇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4.它挑战着资本主义的灵魂——自由竞争;5.它打击了市场的支撑点——消费信心;6.网络化、虚拟化、全球化则加速着影响的蔓延——造成世界性恐慌;7.从虚拟经济波及实体经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七个方面都是基础性或根本性的,危机也就如此地惊心动魄。

    但是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席酉民认为:不能说你只能在简单的环境里生存而无法面对复杂的境况。也只有当低潮来临之时,才能真正看到企业管理什么叫做得好,什么叫做不好。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足以让中国企业警醒。席酉民斩钉截铁地说:“市场永远都有高潮、低潮,再好的企业也会受到低潮的影响。但你能够发现,那些好企业还是能做好自我保护的!”

    弹性就是实力!

    显然,谁也无法完全驾驭市场,但是我们可以去适应它。环境越不好的情况下,企业越要懂得提升自己的能力。什么能力呢?席酉民谈到了三点:

    首先是敏锐的判断力。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再做什么?这很重要。

    其次是弹性。比如:过高的负债率,一旦外界发生扰动,你肯定先死。有的企业碰到干扰也没事,因为它有技术积累、组织架构不僵化、健康的财务。弹性就是有实力!企业应当有抑制过度冲动的负反馈系统。

    第三,有一个资源整合的网络、联盟,这是企业的依赖和支持。全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三年,而温州企业平均寿命为七年,为什么?他们有联盟,互相之间用“网络”支撑,一旦遇到沟沟坎坎都能冲过去。在网络里,他们一般不独自盲目追求扩张、放贷,不追求个体的一时发展。

    这些其实大家不是不知道,而是常常做不到,在机会的诱惑下盲目扩张,一但风吹草动就会倒下。席酉民强调所有这些,都是管理的命门。

    流氓—科学—和谐

    而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企业这30年的管理历程,席酉民作了这样的回顾:

    前一个10年,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粗放的,企业生存更多的是靠机会、关系、权力,根本谈不上什么管理,甚至是“流氓管理”。

    第二个10年,我们大量地看见管理开始出现了。因为企业发现没有管理不行了,于是就借助各种管理知识、管理工具。但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能力是来自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

    再到这后10年,企业的管理能力在大幅提升,制度、流程、规范,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就是为什么MBA、EMBA,大家都愿意花几十万去学习。领导者、管理者逐步认识到了必须靠自己的管理提升,这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纵深发展,“机会”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管理一定是一个大走势。席酉民感慨多年来中国企业太缺乏“科学管理”了,中国人太擅长艺术、技巧、随性了。虽然它曾经派生了很大的用场,但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要在世界上站住脚,就需要严格控制成本,技术要赶上去,这些都得依赖于理性的制度框架、理性的管理体系。中国企业恰恰缺乏这样一个科学管理的积累阶段。

    席酉民同时指出:这也并非说我们可以淡化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性”也是全世界都可以学习的。应当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这就是“和谐管理”。

    愿景—谐则—和则

    因此,席酉民提出任何管理都要把握好三样东西,要在这三者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第一,无论环境多么复杂而看不透,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永远应该能够看清自己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甚至你可以没有战略,也必须看清企业的核心主题,才知道下一步往哪儿迈。这是企业现代管理的一大挑战。否则我们就会陷入无序状态,什么事急了我赶紧做,别人在后边赶着屁股了我就动一动,危机来临时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

    第二,科学理性。席酉民认为这是中国人目前最欠缺的,也是他潜心研究“和谐管理”中提出的“谐则”。科学管理积累了大量知识、技术、工具以及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制度、框架、体系。我们大量的工作是可以用这样的科学体系来实现的,这就是“谐则”。

    第三,即“和则”。这是指对应那些不确定性,我还可以制造一种环境、氛围,让所有处在这之中的人都能深受熏陶,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看待、去做好,懂得“相机行事”。即使领导没有布置我这项工作,我也知道用自己的动力、能力、创造性以及企业的条件朝着目标走去。

    企业要能很好地把握以上这三方面,根本在领导者。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能真正做到:跟大家分享愿景、不懈地完善我们的制度建设,而使我们的沟通日益有效、还要通过我们的文化建设不断训练和改进我们的行为方式。在这里,“谐则”提供的是工具;“和则”则是提供平台。愿景、谐则、和则,三者需要不断地调适和优化。

    就在近日,席酉民与国际著名管理学家明茨伯格交换了他的思想,二人形成共识:管理的“五角星”是以领导驾驭力为核心的哲学、科学、艺术、实务、技术。而“和谐管理”,将走向管理的更高境界。

    责任编辑:杨 光

     

    格言:企业家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做出正确的决策!
    阅读全文
  •   第一条的 避免人员的疏忽,而导致不良的影响,使全体员工,重视质量管理,确实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而努力。 
      第二条 范围
      (一)工作检查 

      (二)生产操作检查 

      (三)自主检查 

      (四)外作厂商质量管理检查 


      (五)质量保管检查 


      (六)设备维护检查 

      (七)厂房安全卫生检查 


      (八)其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者 

      第三条 检查的频率 依检查范围的类别,以及对产品质量影响的程度而定。 
      第四条 检查的项目 依检查范围的类别而定,详如实施要点。

      第五条 检查资料的回馈 要转知有关单位研讨改进,并作为下次检查的依据。 

      第六条 实施单位 质量管理部成品科及有关单位。

      第七条 实施要点 
      (一)工作检查 

      1.必须由各单位主管配合执行。 


      2.频率: 

      (1)正常时每周一次,每次二至三人,但至少每月一次。 

      (2)新进人员开始时每周一次,至其熟练后,与其他人员一样,依正常时的频率。
      (3)特殊重大的工作则视情况而定。 
      3.工作检查表
      (五)质量保管检查 

      1.原料、加工品、半成品、成品等
      2.频率:每周一次。 3.质量保管检查表。 
      (七)厂房安全卫生检查 频率:每周一次。  

      第八条 本规定经质量管理委员会核定后实施,修正时亦同。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