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你的核心消费群
详细内容

构建你的核心消费群

时间:2009-10-20     人气:1132     来源:《V-MARKETING成功营销》     作者:
概述: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品牌,如果能够长久立足于市场,那么它一定是有了它的“核心消费人群”,即“支持者”。正因为有了核心消费人群,企业与品牌才有了青春与生命,才有了熠熠生辉的光泽。那么,核心消费人群是如何形成的?核心消费人群的营销又如何去做呢......

  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品牌,如果能够长久立足于市场,那么它一定是有了它的“核心消费人群”,即“支持者”。正因为有了核心消费人群,企业与品牌才有了青春与生命,才有了熠熠生辉的光泽。那么,核心消费人群是如何形成的?核心消费人群的营销又如何去做呢?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在今天信息高效率的时代,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极易形成相同的观点和认识,这便构成了不同的“人群”形成的意识基础。传统意义上以形相聚的人群提升为以神相合的人群。当企业或品牌以文化的征服力量使人们成为不同价值主张的附庸时,所投射出的消费征候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消费族群;某一族群中的部分人与产品所传递的价值观相吻合,并通过消费行为与产品和品牌建立的关联便形成了该企业或品牌的核心消费人群。也就是说,核心消费人群的两大关键在于价值观统消费行为统一。

  核心消费人群对于企业和品牌的意义非常重大,形成了核心消费人群意味着拥有了发展的基础和未来。拥有了核心消费人群意味着拥有了价值观扩大影响的圆心。我们经常说企业和品牌应当有一个根据地市场,但事实上核心消费人群才是没有领域的根据地。这就像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长征,红色思想的种子已经播下,远离了物质属性的根据地一样能够让精神领域里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

  “人群定位法”可能失灵

  放眼当今成功的品牌,哪一个不是“群”的象征;例如耐克的“just do it”和它所倡导的运动精神便征服了一个人群,久而久之,耐克的核心消费人群形成了,这个品牌也就

  成为了一个人群的象征。而这种对一个人群的象征又具有文化的惟一性,哪怕是同一产品

  领域中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例如同样是面向年轻人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但是对于核心消费人群的理解误区颇多,有些人往往认为是可以通过人群定位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并非如此。

  第一:人群定位是主观的、单向的指定,而核心消费群却是双向认同的结晶,是客观选择的结果。这种客观选择的决定权更多时候在消费者手中,品牌与消费者的对接只有建立在这种双向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加稳定。

  第二:人群定位是决策性的判断,而核心消费人群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沉淀。当一个品牌锁定了自己的核心消费群之后,如果不能够长期坚持建立在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共识,核心消费群必然会慢慢消逝。而能够坚持的品牌则会成为真正的品牌。

  第三:人群定位可能是有失偏颇的,但核心消费人群却是因主动地选择而显得正确无比。所以,再精准的人群定位也很难一次触摸到核心消费人群。一个品牌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消费群必须要经过反复的锤炼和筛选才能完成。

  企业“征服人”与“适应人”

  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消费群呢?

  佛家说:心中有佛,眼中有佛;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做的产品就应该是什么样,自然而然地就会卖给具有此价值观的人。这是一个简单又朴素的逻辑,可能显得太过于单纯。但事实上本质就是这样。一个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消费群无非是创造价值主张“征服人”,寻找价值主张“适应人”。当企业或品牌把这种价值主张翻译成一种符号和形式之后便点点滴滴地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基因。例如:M-zone 人。

  我们说,价值主张是“核心消费人群”形成的原点。例如在酒水行业中,就不乏各种各样价值观与文化主张。像著名的“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讲了酒是情感沟通的载体;“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讲了酒是思想升华的灵媒;具有价值观主张的酒品牌很自然地形成了自我的核心消费人群。例如“国酒茅台”其价值观倾向于一种人生的位置感,其核心消费人群认同的是自我人生的高度,即权利与地位;又如“水井坊”,其价值观倾向于人生的高雅品位,其核心消费人群以“高尚生活元素”的象征作为人生“追求”的印证;可以说,酒类产品最应该在精神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主张,从而通过某种表达方式引领一个人群,进而形成企业和品牌的核心消费人群。

  关注核心消费人群营销所应当注意的是,核心消费人群的关键性地位不容置疑,因此,企业和品牌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坚持。 [NextPage]

  第一:价值观要坚持。往往有些企业随波逐流,今天唱这出,明天唱那出,这种行为不仅让消费者深感迷惑,甚至让企业自身不知道应该坚持什么。久而久之,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前景,品牌失去了定性的契机,更不用说核心消费者的形成。

  第二:核心表现要坚持。往往有些企业对自己的各类表现没信心或者审美疲劳,其实这是很不利的行为。今天换标志,明天换设计,后天换广告语,再后来把整个品牌系统都要重做一遍。这样的行为既耗费财力和精力,又会流失大量的忠实消费者,可谓得不偿失。其实,一个品牌只要将核心表现坚持住,消费者必将给予最大的支持。

  第三:行为方式要坚持。往往有些企业的价值观是抄来的或者道听途说的,由于思想不坚定,延伸出来的行为就走了样,导致表里不一。换句话说就是:嘴上一个样,行动又一样。这种情形很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被怀疑的品牌迟早会走向末路,走向消亡。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谁都想拥有“核心消费人群”以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但是,思想不够坚定,行动没有坚持而偏偏要追寻“核心消费人群”的形成恐怕难以如愿,毕竟“核心消费人群”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长时间努力的所得。

  人群重合很可怕吗?

  对于企业而言,今天的主力消费人群并非是核心消费人群;我们不必担心“核心消费人群”的重合,因为每一个企业和品牌的诞生,其生来就与众不同。同样是在年轻人中所定核心消费群,耐克有just do it,阿迪达斯nothing is impossible,之所以越成长越与“他人”相似,其实是在被某种价值主张所征服。而且企业完全可以在一些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差异化,避免重合带来的趋同或淹没。我们可以通过三个表达来完成。

  第一:差异化表达。这种“差异”必须是在探寻到事物本质之后寻求到的差异,而非存在于表象之上的差异。由此差异而衍生出的一切将带着与生俱来的竞争力区隔消费群体,形成品牌的核心消费群。比如酒店行业,五星级酒店的核心本质是舒适性与精神性的享受,而经济型酒店则是固定的快速消费品,其差异性基因完全不同,表达自然不同,核心消费群也决不相同。

  第二:产品表达。产品是一个品牌所有精神属性的载体,清晰而有效的产品表达能够折射出这种内在的品质并与核心消费群的价值主张产生共鸣。这其中,表达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产品形态、包装形态、视觉格调、展示氛围等等。有一句话叫“艺术无边界”,产品的表达是产品力的体现,更是核心消费群的关键性界定。

  第三:位次表达。每一个品牌在竞争的群落中都会有自己特别的位置,往往品牌在

  对这个位置判断的时候会很沮丧,毕竟第一好像只有一名。但事实上,品牌的竞争不是

  一次线性的赛跑,在不同指标的衡量下,即便核心消费群近似的品牌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例如肯德基是年轻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品牌,麦当劳则是孩子们心中的王者。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是快餐行业的第一。这就是犀利的位次表达,也是圈定核心消费群的表达。

  每一次表达,都是主张的一次呈现,当这三种表达形成体系再假以时日,“核心消费人群”自然而然地便沉淀、生成。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假象的一侧依旧是假象,真理的背后还是真理。最多彩生活的便是穿过迷雾、辨别真伪,于纷繁之中找到走向远方的道路,企业要想建设真正的品牌需要看穿本质,精心表达,努力坚持。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上一条:奢华客厅欣赏

    阅读全文
  •        精益生产是众多制造商最为推崇的生产方法之一。精益的理念能够帮助企业消除浪费,将节约下来的时间与资源投入到增值活动中去。本文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原则,辅之以生动的案例,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精益理念,并将它运用于生产实践。
    --------------------------------------------------------------------------------

           在制造企业领导人的脑子里,赚钱的概念很简单: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将它卖给消费者,获得高于生产成本的收入。那么,这个目标该如何实现呢?首先,你必须拥有生产产品的场所、生产者、生产原料和机器设备,然后凭借这些制造出产品。

           想一想,是否遗漏了什么?没错,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愿意买你产品的顾客。这个重要的部分便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所在。在精益生产的哲学里,厂家的任何行为都应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评估。换言之,顾客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不多,也不少。

           精益是消除浪费的哲学。它崇尚“每天一百个小进步”,而不是“每年一个大胜仗”。精益生产在最细微处、在全局层面上,都力求卓越。此外,它还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一个由顾客决定评估标准的理念。

           精益理论有助于消除以下几类浪费:过度生产、冗余库存、无序运输以及不合格产品。这些浪费现象的共同特征是:在增加成本的同时,使企业的收益率下降。

    过度生产

    顾名思义,过度生产指的是产出量多于需求量。你或许会问:“为什么人们会生产超过需求的产品?”显然,这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嘛。那么,不妨换一个更好的问题来问:“厂家应如何确定需要的产量,顾客真正的需求到底该如何判定?”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容易,你得有明确的定义并合理设定好工作时间。因此,厂家不妨把这个问题牢牢记在脑子里。

           假设你拥有一家餐馆,特色菜是炸牡蛎三明治。餐馆的生意非常好,于是你决定每天争取卖掉1,200份牡蛎三明治。餐馆每星期周一至周六营业,周日休息。周一早晨开门营业,三位顾客进来,一人点了一份牡蛎三明治。注意: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正常。餐馆的需求量是三份三明治。你很快就炸好了三明治,交到顾客手中,给对方账单,对方则照单付钱。看看,这样的现金流还是挺不错的嘛!

           由于原料是易腐烂的牡蛎与面包,因此你每天都要供应商送来新鲜的面包,并在仓库中准备足够的牡蛎——稍多于预测的量,足够完成日均1,400份三明治。有时候,实际的需求会少于生产的数量。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你就可以放心地进入第二天的工作,不必担心仓库里的原料会腐烂。可以说,你是根据预测来确定需要的原料量。不管订货情况如何,都能应对自如。

           你的产品是三明治。你根据顾客的需求制造三明治(将原料变成产品)。你非常希望每天能够生产1,200个三明治。然而,当没有需求时(店里没有顾客),你的厨师与三个女招待就会停下来,不会去做那没头没脑的1,200个三明治。相反,他们会做一些不增值的事-打扫卫生、整理调味品、讨论如何改进菜单设置、如何让顾客满意等。你瞧,这里就没有过度生产的问题。可是,你或许会听到一些异议:“这不公平,餐馆与制造企业的运作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嘛。”好吧,那就让我们看看,二者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区别:

           餐馆的工作方式是:

           1、确定并设计自己想要经营的产品(牡蛎三明治)。

           2、购买或租借一个场所。[NextPage]

           3、购买或租借工具与设备(冰箱、冷库、烤炉、餐桌等)。

           4、雇佣并培训员工。

           5、购买原材料(牡蛎、面包等)。

           6、制造产品并卖给顾客。

           7、向顾客开出发票。

           8、兑现账单。

           9、支付自己的费用(员工、材料、固定成本等)。

           制造企业的工作方式是:

           1、确定并设计自己想要经营的产品(小马力发动机)。

           2、购买或租借一个场所。

           3、购买或租借工具与设备(卷片器、机箱、手工器具、操作台等)。

           4、雇佣并培训员工。

           5、购买原材料(钢片、铜线、机架、轴承等等)。

           6、制造产品并卖给顾客。

           7、向顾客开出发票。

           8、兑现账单。

           9、支付自己的费用(员工、材料、固定成本等)。

           看到什么区别了吗?我想这已经够说明问题了。

    冗余库存

    同样,顾名思义,冗余库存指的就是不需要的库存。你或许会问,该如何来确定不需要的库存?想一想:如果货物闲置在库房中的某个角落,没有人来加工,那么这些库存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库存只有两种累积的途径:购买或制造。第一个问题是:你为什么会制造不需要的产品?这已经在"过度生产"的章节里讨论过了。道理很简单:你不想让员工闲着,也不想让那些昂贵的机器仅仅成为摆设。

           那么,第二个问题可能是:为什么你会购买不需要的物料?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问题在于,这些原因看上去好像都挺有道理-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经理:卡尔,为什么你有120天的物料供应时间?

           卡尔:我们的供应商规定了一个最低订货量。

           经理:因此你就不可能买更少数量的物料了是吗?

           卡尔:不。但是如果我买较少的量,我的单位成本会上涨。此外还有运输成本的问题,买的量虽少,运输费用却不会降低。 [NextPage]

           经理:也就是说,你可以订需要的量,只是考虑到成本会被抵消掉,所以觉得划不来?

           卡尔:是的。

           经理:公司针对你个人的考评项目是什么呢?

           卡尔:主要的考评项目是PPV,其次是运输成本。

           经理:PPV?

           卡尔:是的,PPV就是采购价格差。每年年初,我会制定一份预算,确定一年中的单位零件价格。此外,我还要根据每种零件的订货量及相应的运输量确定运输成本。在这一年中,公司会根据这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我进行考评,看它是高于还是低于预测成本,也就是差异的情况。

           经理:那么,与采购物料相关的其他成本呢?它不也是影响零件成本的重要因素吗?

           卡尔:比如?

           经理:拿你自己来做个例子吧。你曾经从两个供应商手中购买磁线,用来缠马达的电枢。两家的产品规格及绝缘材料性能都一样。然而,相比于B厂的产品,A厂的产品更容易发生内部电线短路的问题,从而多造成5%的不合格产品。所以,你的工人尽可能用B厂的线来生产,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用A厂的线。他们发现,A厂产品的绝缘材料更脆,因此当它断裂的时侯,就会发生短路。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工人就不得不把磁线从不合格的电枢上切下来,然后把这零件扔掉。这带来了相当大的成本损耗。一番折腾以后,唯一可用的就只剩下轴杆了。那么,这些报废与返工的成本是否影响到了你从A厂采购零件的价格?

           卡尔:等一下,事情不是这样的!我曾经把这两个供应商请来,一起讨论了不合格产品与质量的问题。我们也分析了绝缘材料的问题,可发现各厂的产品都差不多。因此这只是一个生产质量的问题。我们的分析显示,线的方面它们没有任何区别。

           经理:好的。那么,同样的机器,同样的员工,应该制造出同样的产品。可当你放弃一家供货商,转而使用另一家提供的原料时,不合格产品的数量马上就上升了。而且,你的分析结果也无法证实绝缘材料间的区别。那么,何不把分析结果放在一边,就去使用实际效果更好的线呢?

           卡尔:工人需要知道,自己在加工的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如果我全部用B厂的产品来生产,采购价格差就会很糟。我不希望因为员工无法解决加工与设备的问题而使自己陷入麻烦。

           经理:制造的问题。好,我理解。好像我们的话题从不必要的库存转到了不合格产品上面。这些问题之间互有关联。让我们回到PPV。卡尔,你如何为每种零件争取到最低的价格?

           卡尔:这很简单。尽可能购买最大的量,尽可能多地填满货车。

           经理:但是这些货会在你的货仓里空置很久。

           卡尔:产品的库存时间不是我的考核标准,采购价格差才是。

           经理:原来如此!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