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管理者的学习力

时间:2009-10-09     人气:1082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站     作者:
概述: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就是学习―为什么?因为孔子当老师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管理者,而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力。   关于管理者的能力,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出自管理学者罗伯......

  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讲的就是学习―为什么?因为孔子当老师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管理者,而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力。

  关于管理者的能力,比较有影响的一种说法,出自管理学者罗伯特?卡茨。他说管理者有三大能力,分为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但是,他没有说清楚这三大能力怎么来。

  其实,技术能力和概念能力主要靠学习,而人际能力尽管有很大的天生的成分,也有后天可以学习、提高的地方。除非是天才,管理者的最重要的能力是学习力。

  因此,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如何学习。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尽管只有短短五个字,已经为管理者总结出学习的两大原则。原则一:学习是实践。“学而时习之”的“学”,不仅指口头上的诵读,更指行动上的效仿。孔子要学生学的,不仅是诗书,还包括礼、乐、射、御,以及为人、治国之道。这是面向人生、面向社会的学,目的是付诸实践。 “习”不是温习、复习,而是实习、实践。钱穆说:“孔门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习不仅是学的目的,也是手段,管理者在实践中学习。

  原则二:实践要适时。“学而时习之”中的“时”,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习不仅是实践,而且是适时的实践。这有两个要求:一,在适当的时候付诸实践,这是学的目的。二,在不适当的时候,不要盲目实践。违反这两个要求,就落入学习的两个陷阱。

  学习的第一个陷阱,是学而不习。温?理总理说自己天天读《沉思录》,于是许多管理者也“学”温?理,学《沉思录》,买回家装点床头或者书架。可是有多少管理者,真正做到了“习”,真正像《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那样,每天抽时间进行反思呢?

  学习的第二个陷阱,是学而乱习。犯这样的错误,有时候是糊涂,是好心办错事。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向西方学习,容易犯这个错误,不管时间、地点和场合对不对,学了某种管理思想和某个管理工具,不管是强制排名、六西格玛还是战略事业单元,就赶紧在自己的企业中实践。这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折腾。

  学而乱习,除了真糊涂之外,还有可能是装糊涂。从西方学来的高管薪酬激励,在中国企业中的运用,往往就是装糊涂的结果。当年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与国际接轨”,大幅提高董事长杨元庆的薪酬。?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去年也领了让人议论纷纷的天价薪酬。

  学而乱习的原因,还可能是“路径依赖”:只学会了某一招,因此走遍天下都使那一招。管理大师明茨伯格对MBA教育的批评就是:商学院教会了MBA学生用锤子,因此他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管理咨询公司很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专长于某种管理工具的咨询公司,会告诉你不管你的公司的问题是什么,它的那种工具―也许是平衡记分卡,也许是ERP―都适合于你。因为它擅长用锤子,所以你的任何问题都是钉子。

  “学而时习之”,话语很短,道理很深,做起来绝对不简单。难怪孔子他老人家说,如果做到了,欢喜啊!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约25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说明了变化是永恒的这个道理。2500年后的今天,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沟通方式的革命性变化、随着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加剧,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变化得都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可预见,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感觉到“同一个地球”的真实含义。

      过去三十年,中国通过制度创新,极大的唤醒了微观经济的各个细胞体,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共睹的经济成就,一批批创业家、企业家敢为天下先,前仆后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书写创富故事的同时,成就了“中国式”的市场经济。目前肆虐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深刻的,更是深远的,说它深刻,是因为中国自走向共和后的近100年中,资本主义世界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从来没有“牵连”或“惠及”到中国,八十年前那场同样始于美国,波及欧洲的“大萧条”发生时,中国的国民政府刚刚实现统一,经济按照自己的路径在发展,但是80年后的这场经济危机,从宏观数据可清楚看到,几乎中国各行各业都受到直接或间接的牵连。都说“危”中有“机”,那如何在“危”中寻“机”,如何在“危”中创“机”,我想这是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反省过去,即使是曾经辉煌的过去,这就是我说的影响深远!总结起来就是:变化是永恒的,过去的成功无法全盘复制,推动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是创新。

      中国企业要实现创新,首先应该认识到创新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降低经营风险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具体而言,应该建立利于创新的组织“气场”;要从公司发展、组织机制及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实践创新;要能够对创新进行有效管理。

      回顾中国企业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存在一个“企业强人”,他发现和创造了机会,他身先士卒,或把企业从无到有做大,或把企业扭亏为盈,他们是成功的,成功让人更自信,当他很陶醉、很享受员工的拥戴、社会的荣誉、各级政府的肯定时,当他身边没有不同意见时,当他对不同意见不屑一顾时,经营的风险就来了,而且企业规模越大,风险就越大。对于企业来讲,创新氛围的营造,前提是企业家应该能够居安思危,愿意反省,能够“兼听则明”,能够在高层决策会议上不是一言堂,让所有高管畅所欲言。还有建立一个企业外的“言路圈子”,也是一个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好办法。要善于营造创新氛围,例如对于来自一线员工的可操性的管理改善建议给予充分的鼓励,树立学习榜样,明示广大员工,“这就是我们提倡的!”

    阅读全文
  •      炎炎夏日,不妨用色彩饰品改变家居心情。草绿、果绿、青绿,无论深浅,清一色的青柠色调,没有浮躁夸张的冲动,就像柠檬的味道,酸涩中带着清爽,让这个夏季浸润在一杯新鲜清凉的柠檬果汁中。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