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带”初步形成
日前,《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基于对全球50个重要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详实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全景展现了世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巨大潜能。
日前,《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基于对全球50个重要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详实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全景展现了世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巨大潜能。当天,同步发布的《2019中国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以及国内首份《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地图》中,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城市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发展潜力和态势。
据了解,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2018年产值规模超17480亿元,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
《报告》指出,中国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国家层面批准国家级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共816个,地方层面则兴建了一批智能制造类产业园区共537家,这些项目和园区承载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晴雨表。
通过《报告》中勾勒的537家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分布,可以看到,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带”(简称“智带”)正在初步形成。从分布特点来说,基本上所有的样本智能制造园区都分布在“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以东的地区。
不难看出,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布呈现出两条纵贯南北的产业带,链接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中部产业带以“北京-天津-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广州-佛山-深圳”为线,东南沿海产业带则以“连云港-盐城-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莆田-厦门-汕头-深圳”带状分布。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数量超过10家的城市达到15个,这些城市成为中国“智带”的核心城市,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排头兵。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告》的很多单项榜单中,天津的表现极为亮眼,其很多单项指标在全球排位中夺冠。在智能制造涉及行业数量排名中,天津以26个行业高居世界首位。同样,在《2019中国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中显示,天津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在榜单中仅仅落后于上海、深圳、苏州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强城,潜力值甚至超越北京。此外,在《世界政府扶持前十名城市榜单》中,亚洲和欧美城市各半,天津仅次于深圳位居全球第二。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今年一个热门话题是,家居行业可能爆发更惨烈的价格战,通过价格战来发起新一轮洗牌。
这个观点的论据,大概如下:
家居行业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红利期,比如房地产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翻了几番,居住环境改善的意识大爆发等,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高歌猛进。
在过去的20年里,只要会做事的公司,基本上是阳光普照。比较牛一点的,则已经上了市,或者一年营收有个10个亿。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产能过剩、增速放缓、技术与资本带来新的冲击,加之大公司陆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很明显了,大家的日子有好有坏,有的还活不下去,每年会垮掉很多企业,倒闭的经销商更多。
优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一统江湖的机会出现。怎么一统江湖?以前是打广告提升知名度、铺网点增强市场渗透力,这些都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干?那就是价格战。
一次次压低价格,让尾部企业一次比一次感觉“空气稀薄”直至“窒息”,结果自然是被收购或者倒闭, 剩下的份额被优势企业拿下。
家电行业被拿来做参考,家居行业有可能走家电的历程。确实在上世纪中,家电行业曾发生过一轮又一轮价格战,比如奥克斯、长虹等,都曾挑头举起价格屠刀。几轮洗牌后,家电企业大幅减少。
大材研究对这个观点的方向是认同的,不过有一些补充,我们认为,持续发生价格战,将是家居行业里的常态。现在一线品牌推的某些款式,价格已经跟电商没有区别,甚至跟一些地方小品牌差不多,这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诱惑力就大了。
但是,即使发生更惨烈的价格战,连续几轮,家居行业的一统江湖可能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
我们来做一个回顾,最近几年里,装修公司的套餐、定制家居的套餐等,售价比较低的, 都属于价格战的体现。但大家的力度其实不够,中间还存在一些猫腻,认真算下来,并不是很便宜。
后面要洗牌,部分龙头企业可能断臂降价,毛利再降一半,降价不降质,把一些中小公司挤出去,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所以,除了定位于奢侈品、高端品牌的那些公司,可以淡化价格的作用,毕竟他们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反而你的价格太低了,别人还不愿意入手了。
但是,99%的企业都是面向大众的品牌,始终都要面对价格带来的挑战。连续几轮很有威力的价格战,就有可能打破目前胶着的市场格局,使领先者有机会再次领先,确实也会导致部分腰部以下企业出局。
那么,不具备价格战能力的企业,要早做准备。怎么应对?考虑做特色品牌,打造特色优势,比如设计师品牌、比如主打某种风格的品牌;也可以从服务入手,将本地服务做到非常好,客户当天下单、当周送货安装,甚至每年在本地举行客户的感恩年会等,这些都是全国性品牌不容易做到的。
对于龙头企业来讲,发起的价格战不能局限于一两次促销获客,而是要想办法通过价格战重塑市场生态,发起洗牌,把自己所占的整体市场份额再提几个百分点上去。
这对生产体系、经营管理等都是考验,真正的价格战不再是促销时的优惠,而是定价就已经拉到很低的水平。
不过,跟家电行业相比,家居建材行业存在的差别还是非常大。
当年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的时候,家电行业的公司,远远没有现在家居建材企业数量众多。由于家居行业腰部、腿部与尾部企业太多,其中部分公司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要想从中洗掉80%的角色出局,难度大了许多。
再者,家电产品的高度标准化,以及技术的壁垒,给价格战提供了基础。
在家电洗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龙头企业的产品做得越来越好,投入更多财力到技术研发上,出炉的产品受到了买家认可,口碑越来越好,市场份额提升。
而一些腰部及以下的企业,质量跟不上,买家一比较,差距很明显。价格战一打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因为家电是讲究技术的,它有很多核心技术,能够决定最终出来的产品是否耐用、出现故障的频率等。
但家居行业不一样,很多品类谈不上技术壁垒,讲究颜值、材质与设计,但没有核心技术壁垒,大家都能干,你大厂能做的,我一个作坊也能做得好。
有些家具,往往是中小型的工作室才能打造得更好。所以你价格战的威力就不是那么大了。
目前,大多数家居建材细分行业的集中度还非常低,巨头企业虎视眈眈,但离垄断力的真正形成还早得很,90%的一线品牌,谈不上大众知名。
只有上升到全民皆知的影响力层次,价格战才有它能释放出它更大的威力,因为你作为标杆品牌,有档次的名牌,价格一降,全国各地都知道,都来买你的了。
但家居企业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即使来几轮价格战,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干掉多少中小公司。
大材研究认为,想通过几次价格战就向一统江湖靠拢,短期内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即使借助智能制造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它会进一步降低成本,进而让价格存在更大的下降空间,但这不意味着在家居行业里,价格低就能胜出太多。
另外,老邓认为,这个价格战的发生,暂时不包装装修行业,前些年,一些装修公司已经打过价格战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后来垮了不少。
这个业务的个性化太强,链条也长,一旦价格杀得太低,完全是亏损做。而且你亏损拿到的客户,他们二次购买会隔很多年,到那时候,可能把你都忘了。
不像滴滴、美团们搞几轮补贴,哪怕亏损,但用户沉淀下来了,使用习惯也成熟了,后面会不断发生购买,前期的战略性亏损会换来后续源源不断的产出。
装修现在做不到这样,家居建材行业也很难,价格战只能作为抢占市场的打法之一,而无法视为定胜负的撒手锏。
对目前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公司来讲,大品牌不断发起的价格战,以及推出定价更低的产品,下探中低端市场,带来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必须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打出自己的特色,在所擅长的细分市场上深挖护城河,不致于被价格战击败。
来源:中国木业网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动力模式转型,内需拉动仍是主力,民生问题仍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1、主动调整GDP增速预期:2019年增长目标为6%-6.5%;
2、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由10%降至9%
3、下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位可降至16%;
4、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以上;就业新增110万;
5、中央财政开源节流,减少政府开支。
一
中产阶级的家电消费向高端化发展,倾向于科技含量高、品牌知名度大,人性化外观设计的产品,更新换代需求加大。
消费者考量因素.png
1、中产阶级购买高端家电产品的需求以更新换代为主;
2、中产阶级对家电消费品的要求质量第一的需求达到61%。
二
黑弱,白横,厨卫震荡,新兴品类不达预期,健康家电逆势增长。
2019年Q1中国家电市场分品类规模.jpg
2019年Q1中国家电市场分品类规模及同比情况分析:
1、中国家电市场全品类零售额规模增速至2019年一季度再度下降5%;
2、厨房客厅经济基本全面下滑;
3、品质健康相关的产业,也就是洗碗机、吸尘器、微波炉、净水、新风、包括电暖气这些品类增长明显。
三
政策助推精装楼市快速发展,舒适智能部品受开发商青睐。
2019年Q1精装房配套规模.jpg
(图片来源于奥维云网)
1、2018年监测全市场已经达到253万套的地产精装的配套率;
2、2018年精装渗透率是27%,相当于快接近超过四套房子里面有一套房子是全/精装;
3、2019年渗透率预计达到32%;
4、新风、智能家居、空调热水均高速增长。
四
舒适智能家居是解决室内“风水冷暖尘”的集成系统与智能控制系统的融合。
1、“风水冷暖尘”相关的集成系统:中央空调、中央热水系统,中央净水系统、联机空调、空气能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燃气壁挂炉、电锅炉、发热电缆、发热膜、中央新风系统、中央吸尘系统、智能安防、智能灯光、智能窗帘、智能马桶、智能影音、智能控制系统……
2、2000年以前舒适家居产品以单品类单品牌形式各自发展,2000年以后暖通界首次提出舒适家居概念,围绕舒适家居涉及品类,以集成系统的方式输出套系化产品,2018年以后业内企业开始整合舒适家居服务链条以及多方社会资源形成舒适家居生态圈。
3、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是2010年以前舒适智能家居单品时代;
第二是2010年-2016年舒适家居集成时代;
第三是2016年以后智能生态时代一定是生态和智能融合的一种发展模式(全生态资源融合发展)。
五
舒适家居行业存在诸多痛点,阻碍行业规模化快速发展。
1、行业痛点:标准缺失 、消费者认知、产业链条较长、乱象丛生、培训机制不够健全、运转低下、企业分散....
2、厂商痛点:集成意识不足、品类单一、覆盖能力差、供给过剩、服务链条长、恶性竞争加剧、品牌单一.....
3、代理痛点:工程质量、口碑、可持续服务、没有专业化管理、无序竞争、模式单一、简单集成、用户投诉.....
4、用户痛点:浪费精力、用户体验差、安装排队、代理商跑路、分散购买、不兼容、舒适感差、售后不专业踢皮球....
六
2018年舒适智能家居单品总规模达4000亿元,系统集成方式销售规模近500亿元。
1、2018年舒适家居各类单品市场规模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系统方式销售的舒适家居市场规模达500亿元;
2、由智能单品以及智能连接与控制系统组成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舒适与智能融合将在未来产生无限想象空间;
3、在消费升级,渠道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家电厂商、平台企业、集成商等均通过自身在产品、资源整合、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输出集成化、系统化的全屋舒适解决方案,积极布局舒适智能家居领域;
4.家电厂商商业模式:以品牌与产品为驱动,从单品向综合解决方案落地;
5.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全面赋能市场,构建一体化服务模式;
6.集成商商业模式:以专业的技术与服务提高一体化方案带来的溢价空间。
来源:亿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