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消费者越来越“懒”,服务是妙招
详细内容

家居消费者越来越“懒”,服务是妙招

时间:2019-05-29     人气:693     来源:顺德家具网     作者:
概述:最近,定制家居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9家企业的平均增幅从去年同期的36.96%大幅滑落至今年的9.33%,直接折射出家居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在加剧。......

 

一站式购齐已经成为风尚

小孩在门店里也能乐在其中

家居布置需要多元化的产品

最近,定制家居行业上市公司纷纷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9家企业的平均增幅从去年同期的36.96%大幅滑落至今年的9.33%,直接折射出家居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在加剧。

企业要如何突围? 业界人士认为,服务可能是妙招之一。

消费者越来越“懒”

“以前做家居生意,有好的品牌,做好产品就可以了,如今,即使是号称个性化的定制家居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光做好产品已经完全不够了”,欧派家居集团营销副总裁杨鑫表示,“甚至光靠价格也不行,每家企业的促销力度都很大,而且是常态化促销,要争取客户好像只能靠服务了,对消费者来说,反正产品和价格相差不大,谁的服务让我更贴心,我就为谁买单。”

这一点也得到了联邦集团董事李虹瑶的认同,她认为,服务的备受关注,和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特点息息相关。“我们的研究表明,新一代的消费者工作越来越忙碌,他们不愿意耗费更多的精力在琐碎的家居装修事务上,家居企业应该花更多心思在如何服务好越来越‘懒’的消费者上。”

一站式配齐成风尚

以前在装修的时候,消费者需要自己找装修公司,选材料、确定装修方案,装修完成后需要自己去买家具、灯具和配饰;后来,套餐式的装修模式出现,硬装修方面的流程被大大缩短,价格也更加一目了然;再后来,出现软装产品包,消费者可以通过同时挑选硬装产品包和软装产品包解决问题;如今,一站式购齐已经成为时尚,在同一家门店内,就可以解决所有装修和家居产品的购买事宜。

最近,索菲亚家居就在深圳开了一家可以实现一站式购齐的旗舰店,在提供多种空间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有全屋定制、司米橱柜、木门、地板、家居家品、窗帘等业务,任何户型在这里都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现在消费者选购家居产品,除了健康环保,最关心的就是空间布局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设计,买家具家品的时候省心省时,以往硬装和软装的设计有时不能同步,如今都可以通过全屋定制、一站式配齐轻松解决。”索菲亚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雯姗表示。

联邦家居则在门店内预设了周边主流楼盘的电子沙盘,并根据主要户型预先设计好各种不同风格的方案,让现场消费者更容易有代入感。

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初步的货比三家。现在不少家居企业在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家居咨询服务,消费者安坐家中就可以获得全屋定制家居布置的灵感。如果喜欢DIY,还可以像玩游戏一样初步完成自家的家居设计。比如索菲亚自主研发的DIYHome,是一款具有智能绘制户型、一键软装设计、720°全景视觉展示等功能的设计软件,可让消费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家装效果。

“一客到底”解决衔接问题

不但门店要实现一站式服务,服务人员也要实现“一客到底”。李虹瑶介绍,“一客到底,一单到底”如今已是联邦集团的标准服务要求。“即使同一家门店里有不同消费品类的产品,但由于接待的销售人员不同,就可能会出现衔接问题,如果客人在进门后,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有经验的客服人员,就能让消费者减少很多麻烦。”李虹瑶说。

关于这一点,得到了不少家居企业特别是定制家居企业的认同,因为这个行业服务环节多,需要消费者深度参与,服务贯穿销售、设计、送货、安装、售后的每一个环节,如果在每一个与顾客的接触点上,都让同一个客服人员参与,可让顾客感受到尊重,更容易实现“轻松装好家”。

不能光有理念,还要有细节

在杨鑫看来,家居服务不能光有理念,还需要很多可执行的细节。比如家居产品安装完成后,会留下很多垃圾,包装的纸皮、泡沫,安装门铰、拉手时钻孔留下的木屑等,“服务人员不但要把产品安装好,还要把消费者的家清理干净,把细节都做好了,客户的认同度才高。我曾经看到一个客户拍的视频,表扬我们把现场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据介绍,欧派近期推进的服务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客户在安装定制家居产品时还没有买沙发,家里没有地方坐,工作人员会带一把折叠椅,让消费者舒舒服服地坐着看工作人员安装,安装完成后,会专门安排第三方回访,回访率100%,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如果对经销商回访满意度不高的,未来可能会影响他进货的折扣。”杨鑫表示,有服务细节,有奖惩制度,才能更好地推进服务的完善。

索菲亚相关负责人认为,只要服务做到位,自然能够有良好口碑,实现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的良性循环,“根据我们的统计,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是快速成交的重要渠道”。

来源:腾讯家居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年来,随着新中式越来越火,不少知名家具品牌(包括红木家具企业、定制家具企业、沙发企业等)纷纷推出新中式品牌或成立专门的新中式系列。这种苗头早有由来,在2018年7月11日结束的广州建博会上,小编就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做新中式品牌,有成品家具,有定制家具,有传统红木家具。

    新中式的出现或许是顺应中式家具、传统经典的明清家具样式市场沉寂的产物。跟随市场而动,一些做传统红木家具、古典家具的经销商也开始转型,开始进入新中式的市场试水,有的经销商甚至是大手笔拿下几个新中式品牌。跟随市场热潮走,他们原本期望能赚个盆满钵满,但是经营起来才发现结果不尽人意,问题重重。

    为什么呢?其中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说经销商加盟的这些新中式品牌本身只是厂家、品牌商做的试水产品,生产线、产品研发等跟不上,更有甚者,一些品牌做着做着就死了。

    那么这些“销声匿迹”的新中式品牌究竟是如何做死的?我们来梳理一下。

    一、急功近利:雷声大雨点小

    “许多新中式厂家急功近利,样品刚做好就招商,虽然签了二十多家店,但通常是店面装修好了,货却没了。”针对目前新中式品牌招商问题,品牌红木家具经销商联盟主席团主席、福建海龙红木董事长李良专说到。李良专提到的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在红木家具行业非常普遍。一些新中式品牌厂家在推出新品,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便开始大力宣传推广,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经销商加盟。可往往因为生产跟不上、加盟店数量过多等原因,出现加盟店供货不足的现象,导致经销商十分无奈。

    “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在红木家具行业非常普遍。

    二、变化无常:一批家具不同样

    新中式红木家具在软装上用色大胆、搭配巧妙,这些原本是吸引年轻消费者的“亮点”,却在厂家反复无常的调整下变成了“缺点”。经销商通常卖完第一批家具,再收到第二批家具时,发现新的家具软装搭配都变了样,进而导致经销商在终端销售过程中需要调整销售模式,同时还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有经销商表示,苦不堪言。

    三、霸道条款:全部打包带走

    新中式红木家具的设计研发大多是以系列化为主,在一个系列中既有人见人爱的爆款家具,也会有无人问津的冷门家具,无论市场销量如何,经销商在与厂家合作时都需要整个系列加盟,这样的“霸道条款”让一些经销商很难接受,更加致命的是,经销商在加盟之后,爆款家具在销售中往往跟不上供货,这就断了经销商的“生财之道”,导致经销商对新中式红木家具“又爱又怕”。

    新中式红木家具加盟的一些“霸道条款”让经销商很难接受。

    四、千篇一律:你有我有大家有

    目前市场上新中式品牌很多,但同质化现象依然很严重,特别是一些新中式爆款家具,外形看上去千篇一律,价格却差距很大,导致原创设计厂家受到很大冲击。品牌红木家具经销商联盟主席团主席、昆明林达宏红木董事长张伯林认为“厂家做新中式不能跟风,要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新中式产品有些不是厂家自己的理念,而是请外面的设计师设计,设计出的风格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厂家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走差异化路线。”

    总而言之,新中式红木家具作为近年来火热的红木家具门类,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厂家,都在摸索其发展的道路。新中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雷区不可避免,但如何绕过雷区,实现共赢,值得所有红木人共同探讨。

    (文章来源:泛家居网)

    阅读全文
  •  今年一个热门话题是,家居行业可能爆发更惨烈的价格战,通过价格战来发起新一轮洗牌。

    这个观点的论据,大概如下:

    家居行业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红利期,比如房地产高速增长、居民收入翻了几番,居住环境改善的意识大爆发等,带动了整个行业的高歌猛进。

    在过去的20年里,只要会做事的公司,基本上是阳光普照。比较牛一点的,则已经上了市,或者一年营收有个10个亿。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产能过剩、增速放缓、技术与资本带来新的冲击,加之大公司陆续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很明显了,大家的日子有好有坏,有的还活不下去,每年会垮掉很多企业,倒闭的经销商更多。

    优质资源向头部企业集聚,一统江湖的机会出现。怎么一统江湖?以前是打广告提升知名度、铺网点增强市场渗透力,这些都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该怎么干?那就是价格战。

    一次次压低价格,让尾部企业一次比一次感觉“空气稀薄”直至“窒息”,结果自然是被收购或者倒闭, 剩下的份额被优势企业拿下。

    家电行业被拿来做参考,家居行业有可能走家电的历程。确实在上世纪中,家电行业曾发生过一轮又一轮价格战,比如奥克斯、长虹等,都曾挑头举起价格屠刀。几轮洗牌后,家电企业大幅减少。

    大材研究对这个观点的方向是认同的,不过有一些补充,我们认为,持续发生价格战,将是家居行业里的常态。现在一线品牌推的某些款式,价格已经跟电商没有区别,甚至跟一些地方小品牌差不多,这对中低收入家庭的诱惑力就大了。

    但是,即使发生更惨烈的价格战,连续几轮,家居行业的一统江湖可能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实现。

    我们来做一个回顾,最近几年里,装修公司的套餐、定制家居的套餐等,售价比较低的, 都属于价格战的体现。但大家的力度其实不够,中间还存在一些猫腻,认真算下来,并不是很便宜。

    后面要洗牌,部分龙头企业可能断臂降价,毛利再降一半,降价不降质,把一些中小公司挤出去,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所以,除了定位于奢侈品、高端品牌的那些公司,可以淡化价格的作用,毕竟他们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对价格不是很敏感的。反而你的价格太低了,别人还不愿意入手了。

    但是,99%的企业都是面向大众的品牌,始终都要面对价格带来的挑战。连续几轮很有威力的价格战,就有可能打破目前胶着的市场格局,使领先者有机会再次领先,确实也会导致部分腰部以下企业出局。

    那么,不具备价格战能力的企业,要早做准备。怎么应对?考虑做特色品牌,打造特色优势,比如设计师品牌、比如主打某种风格的品牌;也可以从服务入手,将本地服务做到非常好,客户当天下单、当周送货安装,甚至每年在本地举行客户的感恩年会等,这些都是全国性品牌不容易做到的。

    对于龙头企业来讲,发起的价格战不能局限于一两次促销获客,而是要想办法通过价格战重塑市场生态,发起洗牌,把自己所占的整体市场份额再提几个百分点上去。

    这对生产体系、经营管理等都是考验,真正的价格战不再是促销时的优惠,而是定价就已经拉到很低的水平。

    不过,跟家电行业相比,家居建材行业存在的差别还是非常大。

    当年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的时候,家电行业的公司,远远没有现在家居建材企业数量众多。由于家居行业腰部、腿部与尾部企业太多,其中部分公司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要想从中洗掉80%的角色出局,难度大了许多。

    再者,家电产品的高度标准化,以及技术的壁垒,给价格战提供了基础。

    在家电洗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龙头企业的产品做得越来越好,投入更多财力到技术研发上,出炉的产品受到了买家认可,口碑越来越好,市场份额提升。

    而一些腰部及以下的企业,质量跟不上,买家一比较,差距很明显。价格战一打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因为家电是讲究技术的,它有很多核心技术,能够决定最终出来的产品是否耐用、出现故障的频率等。

    但家居行业不一样,很多品类谈不上技术壁垒,讲究颜值、材质与设计,但没有核心技术壁垒,大家都能干,你大厂能做的,我一个作坊也能做得好。

    有些家具,往往是中小型的工作室才能打造得更好。所以你价格战的威力就不是那么大了。

    目前,大多数家居建材细分行业的集中度还非常低,巨头企业虎视眈眈,但离垄断力的真正形成还早得很,90%的一线品牌,谈不上大众知名。

    只有上升到全民皆知的影响力层次,价格战才有它能释放出它更大的威力,因为你作为标杆品牌,有档次的名牌,价格一降,全国各地都知道,都来买你的了。

    但家居企业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即使来几轮价格战,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干掉多少中小公司。

    大材研究认为,想通过几次价格战就向一统江湖靠拢,短期内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即使借助智能制造带来生产力的跨越式提升,它会进一步降低成本,进而让价格存在更大的下降空间,但这不意味着在家居行业里,价格低就能胜出太多。

    另外,老邓认为,这个价格战的发生,暂时不包装装修行业,前些年,一些装修公司已经打过价格战了,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后来垮了不少。

    这个业务的个性化太强,链条也长,一旦价格杀得太低,完全是亏损做。而且你亏损拿到的客户,他们二次购买会隔很多年,到那时候,可能把你都忘了。

    不像滴滴、美团们搞几轮补贴,哪怕亏损,但用户沉淀下来了,使用习惯也成熟了,后面会不断发生购买,前期的战略性亏损会换来后续源源不断的产出。

    装修现在做不到这样,家居建材行业也很难,价格战只能作为抢占市场的打法之一,而无法视为定胜负的撒手锏。

    对目前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公司来讲,大品牌不断发起的价格战,以及推出定价更低的产品,下探中低端市场,带来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必须找准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打出自己的特色,在所擅长的细分市场上深挖护城河,不致于被价格战击败。

    来源:中国木业网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