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企业攻克“三大关系” 走更长远发展
橱柜行业发展至今,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对利益的争夺无疑是竞争的重点。具体表现在:橱柜企业与经销商的利益争夺,民族品牌与洋品牌的攻防,传统渠道与电商的渠道大战。可见,橱柜企业的发展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只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橱柜企业与经销商的利益关系
现阶段,橱柜企业在营销模式上大多采用经销商制度,构建起犹如金字塔的营销组织结构。橱柜品牌与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因此看似稳固还是有不稳定因素存在。一旦厂商之间发生冲突,就可能出现经销商换品牌或品牌换经销商的事件。厂商之间的博弈实质是橱柜利益的争夺之战,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一战役会更加明显和激烈,有的企业或经销商会在战役后再上一个台阶,有的则可能陷入被动的境地。其实,橱柜企业在处理与经销商关系时,要注意相互理解,通力合作,企业才能实现更好发展。
民族橱柜品牌与洋品牌的攻防关系
这是一场已经开启并将持续下去的大战。民族橱柜品牌一方面凭借高性价比及地利人和优势攻城掠地,占据橱柜市场的大半江山;而洋品牌则高举国际化大品牌入侵我国橱柜市场,并对民族品牌展开猛攻,并凭借资金与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占据了一定优势。这场战役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民族品牌,也不是洋品牌,而是我国橱柜行业本身。这场战役促进了橱柜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对民族品牌和洋品牌来说,这场战役又将是一场消耗战,它考验的是橱柜企业的耐心、决心以及智慧。
传统渠道与电商之间的渠道关系
近两年,电商大热,很多橱柜企业也顺势投入互联网的怀抱,成为电商的成员。电商有效缩短了橱柜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降低了产品成本,成为营销的重要渠道。但是橱柜电商在物流、售后等的短板也是不容忽视的。在面临电商威胁时,橱柜企业可以利用传统营销渠道,积极开拓新市场,发力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举办建材家居团购等活动。其实,传统渠道与电商之间的渠道大战无非就是客户资源争夺战,谁的客户多,谁就在市场上掌握了主动。
其实,这三大战说到底就是利益之争。橱柜企业在发展时要有自己的战略方针,不要盲目挤压经销商或者洋品牌,坚持自身发展是关键。
从今年年初开始,“互联网+”的概念火了起来,更多的行业期望乘上这场东风,想着各种办法融入其中。在橱柜行业,一些企业开始开发网站,开拓电商渠道,重视移动端和微信端。不过,“互联网+”并不是万能的,橱柜企业还需深入了解其中的奥秘。
认识“互联网+” 发挥其优势
如果说信息社会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阶段,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是这个阶段集大成的标志。信息社会自步入“互联网+”时代,意味着信息化、智能化已经开始全面、系统地纵深推进,诸领域、各层面、全覆盖地融入到社会里里外外、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橱柜企业既要深刻认识“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与作用,果断积极采取实际行动,不能游离于潮流之外;又要冷静清醒意识到“互联网+”发挥作用的内外在与主客观条件,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绝对不能“庸俗化”或者“万金油”式把“互联网+”泛化滥用。因而,橱柜企业必须在对“互联网+”与自身发展特色优势有着双重充分认识与把握的基础上,脚踏实地让“互联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直至长成参天大树。
优化战略部署 打好转型组合拳
“互联网+”既是谋求经济新常态下新作为、新发展的大战略,又是创新商业模式、激发企业新生、优化市场生态、打造新增长点、重塑经济格局的大战术。橱柜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是道和术的统一,是战略与战术的合成。既要有战略眼光、规划,又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精准的战术、管用的实招实现可操作与见实效。如果只重视“互联网+”的道,就会把“互联网+”当作一顶帽子,扣在头上就万事大吉了,纯粹是附庸风雅而已。殊不知,没有深入身心的“互联网+”,只是自欺欺人。反之,只重视“互联网+”的术,就会把“互联网+”当作一盒“万金油”,哪里有毛病就涂抹哪里,顶多不过是小打小闹,只能治标不治本。对于橱柜企业而言,“互联网+”的大道就是全面推行“互联网+”、打造互联网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部署,其要术就是在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积极主动地“互联网+”与“+互联网”。
坚持科技研发 创新商业模式
“互联网+”能否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关键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思想上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二,行动上的全面创新驱动。“互联网+”不是让天上掉馅饼的神器。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公司企业,“互联网+”都是必须下大力气、花大工夫、用大智慧才能发展壮大的。“互联网+”源于创新、兴于创新、成于创新,不等于联上了网就是“互联网+”。对于橱柜企业而言,科技研发与自主创新是“互联网+”在迅猛发展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商业模式再创新、针对细分市场与人群的市场再创新等都是橱柜企业努力的重点与方向。
“当时订购的是雕花款电视柜,发来的货却是无雕花的,货的尺寸也变了,说好的信任呢?”日前,盛泽的朱先生购买家具时,遭遇了一场“调包计”。朱先生向记者反映,送到家的电视柜与放在店内的样品不一致,后经协商,商家作出换货处理承诺。
朱先生说,前两天在苏州一家家居卖场看中一套卧室家具,与商家要了简要的购货收据,并付了全额货款。然而,让朱先生没有想到的是,左等右盼送上门的家具中,电视柜却变了样,款式、尺寸、颜色都有差异。
朱先生立即与商家联系,商家承认发错货,但是由于发来的货品尺寸大了,价格比朱先生看中的货品贵800元,商家要求朱先生另付400元。“发错货,还要再付400元?”朱先生一听商家的回复,不乐意了,要求换货处理。看着购货收据,朱先生没有了底气,收据上货品款式、尺寸、颜色等信息统统未写。不过,幸运的是,经过协商,商家同意换货处理。
面对这样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吴江区消保委盛泽分会,据介绍,盛泽类似此种“调包”的家具消费纠纷并不多。分会负责人提醒,购买家具时,要签订合同。若商家只有订货单,消费者应详细记录货品型号、材质、颜色、花纹等信息,通过详细的约定,消费者找商家理论有理有据,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购买家具产品应去正规商场购买,发货前,消费者应做好检查工作,如遇消费纠纷可联系吴江区消保委盛泽分会进行消保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