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企业 这五大思维你缺不缺呢?
当今的世界已经成为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整体,不管企业愿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发展走向也只会走向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分享。因此,橱柜企业绝不能固步自封,必须以新思维迎接变化,唯有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变迁的经济发展大背景。
一、迭代思维
互联网在中国已进入全盛时期,诸多互联网思维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行业的发展,迭代思维也在此列。迭代思维指的是市场允许产品有不足之处,但是不允许一直存在这些漏洞,品牌需要在持续迭代中完善自身产品,简单而言,即要求橱柜企业不断升级产品版本。
二、跨界思维
目前的橱柜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设计缺乏新意,品牌营销模式也是几近相似。诸多问题使得品牌不得不以价格为竞争焦点,而在行业洗牌期间,单靠价格作为竞争是不够的,这些缺乏竞争力的品牌仍然会被淘汰。因此,为了让企业生存下来,并且再次焕发生机,还需要靠创新助力。
然而橱柜行业寻求创新是不易的,因此一些企业另辟蹊径,通过跨界寻求创新点。所谓的跨界思维是指多角度、多视野、多领域地看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市场千变万化,没有创新式的突破,即使是像诺基亚这样的国际品牌也会被市场淘汰。
三、情感化思维
所谓的情感化,通俗而言即是受众对品牌的感知。比如,提到戴比尔斯,我们很容易将其与甜蜜温馨的爱情联系在一起;而看到肯德基,会马上想到山德士大叔极具亲和力的微笑以及肯德基员工细致的服务。其实,这些可感知的点都是企业情感化思维的具体表现。
同样,橱柜企业也能如此去感染受众。比如注重门店形象设计,赋予其品牌特有的气质;或是加强导购员的服务意识,让顾客体会到家一般的感觉或者“上帝”般的体验;设立诸多体验店,全面地从用户角度出发,让他们安心舒心地体验并消费。诸多此类细节,其实都在从情感角度向客户传达品牌对于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有关怀,就会产生情感互动,情感互动是促进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
四、粉丝思维
“粉丝”是品牌的推手,“用户”是品牌的维护者,没有粉丝的品牌一定会消亡。不难发现,大部分忠实的粉丝都是最专业、最热心、最挑剔的一类群体,一旦他们发现一款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不但会成为品牌的购买者,还会变成很自觉的推销者,甚至会免费帮助品牌做宣传。
虽说传统行业这样的情况不多,但这是一种趋势,由互联网带动的一种趋势。橱柜企业也需要注重自属品牌粉丝的积累与培育,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其他论坛社区,都应该发展品牌阵地,运用病毒营销,将品牌免费地宣扬出去,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做一锤子买卖了。
五、直观性思维
毋庸置疑,外表好看永远能第一时间吸引到受众的眼球,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更是如此。其实,不仅仅是人,产品亦如此。外观漂亮时尚高端的产品一般是大众的最爱。所以,橱柜企业在注重产品外形设计时,多运用直观性思维,想办法如何从外观上立即将用户的眼球吸引住。
另外,也要注意结合目前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开发设计,例如,如今橱柜市场的消费主体正在逐渐转向80、90后,而80、90后群体比较偏向于时尚简约风格的橱柜,那么,企业就应该注重这类风格的产品的研发,牢牢抓住年轻市场。
总之,橱柜行业需一切从消费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消费者喜好,提升产品质量,才能立足未来,在市场上获得较大的发展。
2015年对于多数橱柜企业来说,新环保法的实施使企业面临一定的压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对于绿色环保的重视。那么,橱柜企业该如何跨过这道不断提升的门槛呢?笔者认为,正确把握并处理好三个关系是重中之重。
一、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安全环保对企业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言过。如果橱柜企业的竞争力出了问题,还有机会解决,但是安全环保出了问题,企业就可能“猝死”。橱柜企业在部署工作时,须将安环管理提升到政治高度来对待,将其列为运营管理的首要工作。特别是企业经营者,尤其要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安全环保作为保护员工健康、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工程。
二、正确处理好政府监管与企业自我管理的关系
这要求橱柜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增强内生动力。主体责任是最近几年各类法规制度重点强调的内容,安全环保尤其强调责任制的落实。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应从机制和管理上想出路,从技术和设备上抓本质,梳理现有流程和职责,严格安全环保责任制;要根据国家法规政策的变化,梳理健全安全环保制度体系,提高制度的系统性、有效性。
三、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这要求橱柜企业依法治企,固本强基,推行本质化安全环保管理,在抓细抓实上下功夫、见实效。本质安全环保先要抓好源头,就是在工艺、技术、设备的选择,与其对应的是应重点做好新建和技改项目安全环保“三同时”,安评、环评与项目实际有机结合,避免流于形式。同时,要注重养成教育,抓好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技能素质,提高责任心。
总之,在“环保”倍受关注的今天,橱柜企业走环保之路,万不能人云亦云,需正确把握并处理好三个关系,确保环保之路走得更顺、更好。
电商的本质就是零售,就是干掉经销商,这是很多电商人士的经验总结,因为经销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电商的障碍。经销商会抬高商品成本,妨碍实现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和电商产品的低价原则,还拉长了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距离,结果会导致企业电商实施起来效率低下、价格高、用户抱怨无法转达。对于京东和小米这样的新型电商企业而言,经销商当然没有存在的必要,必须“干掉”。但家具行业不同于零售行业,比如服装、食品等,本身有特殊性。
家居电商暂时离不开经销商
零售行业在线上下单货,不需要线下店的维护就可以完成完整的交易过程。但家具行业不同,消费者买一个好的衣柜起码要干掉几万块钱,这么大的交易当然不能靠着网上的虚拟展示就能让消费者毫无保留的下单,消费者需要到体验店真实体验产品合不合适,买得值不值,尺寸合不合理。然后才会决定购买与否,而衣柜在确定购买后还要安装,还要上门服务,更需要后期的保养,这些工作对于行业的大部分工厂而言难以完成。
试想一个在东莞的家具工厂网上开店卖出一个衣柜给一位北京的顾客,而在北京工厂又没有直营店,那是不是要从东莞派人去北京安装,当顾客需要保养时是不是也要从东莞再派人去北京保养,这一来一回,怎么盈利。
当然,如果你是实力强的工厂在全国都由自己的工厂或是自营店,这是可以做到的,但目前而言这样的家居工厂很少。工厂要做电商,还是需要和全国的经销商合作。
虽然,干掉经销商,家具工厂做电商可以不再“纠结”线上线下产品价格等的问题,但干掉经销商后,工厂如何将电商做起来,又变成了另一个难题就等于挖东墙补西墙,借新债还旧债,债还是债。所以现在家具行业要“去中间化”,还为时尚早。
工厂暂时无力接管全部的经销商店面
从上面的第一个点,可以看到,家具电商需要线下体验店,如果去掉经销商,那么工厂肯定不可能撤掉全国的加盟店,必然需要一举接下全国各地的店面,转为其电商的线下店,以此解决家具售后的问题。但对于工厂而言这是困难的,近几年,家具工厂也不比经销商好过,一举拿下全部的店面,负担严重,而如果循序渐进的代替经销商,也势必会影响电商发展的进程。
就目前的电商发展形式而言,不管是电商平台还是工厂都需要经销商,还暂时无法“去中间化”。但家具行业的经销商过于墨守成规,对于新鲜事物缺乏挑战性,只要有货卖,不亏本,便很少考虑其他渠道。这在电商时代是可怕的,经销商如果不想最终被淘汰还是要首先拥有电商的运营思维,如果只纠结于不甘愿做搬运工而不去结合工厂在线上获得发展,就算不被“去中间化”也会被行业淘汰。而工厂做电商时,也需要全方位考虑经销商的利益,如何能结合经销商去搞电商,比强迫经销商做线下服务更有发展前景。
电商兴起的这两年,在所接触到的人当中,最痛苦的是经销商,一方面市场下滑,找不到方法提高销量,而租金又连年攀升;另一方面,未来电商将抢饭碗,被迫沦为搬运工或是被“干掉”;再一方面既想加入电商又感觉无处下手。真是鸡遇黄鼠狼,手足无措。
行业对电商的探索本身还没有整体的成功案例,从工厂到经销商到卖场到电商平台,家具人无一不着急。记得,去年我们讨论电商还是在讨论电商的问题和出路,今年我们便已经开始讨论电商整体运作中的各个小环节的配合问题,这就是进步,当所有小环节打通后,形成整体的运营体系,那么家具业的电商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