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战舰》的孙子兵法管理智慧
详细内容

《超级战舰》的孙子兵法管理智慧

时间:2012-11-15     人气:847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作者:
概述:电影《超级战舰》由《全民超人汉考克》(Hancock)的导演彼得·博格(PeterBerg)执导。据介绍,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人类对抗外星人的故事,风格类似《第九区》(sector9),但不会“跟大潮”采用3D摄影机拍摄。......

    电影《超级战舰》由《全民超人汉考克》(Hancock)的导演彼得·博格(PeterBerg)执导。据介绍,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人类对抗外星人的故事,风格类似《第九区》(sector9),但不会“跟大潮”采用3D摄影机拍摄。《超级战舰》讲述环太平洋联合军演中,多国联合舰队在海上遭遇异星战舰,一场火力全开的遭遇战之后,男主角赫伯带领各国的海军战士,启用二战时赫赫有名的密苏里号战列舰,凭借人类的智慧,用古老的战术顽强迎战外星人,拯救地球。

    这个古老的战术——就是中国的孙子兵法。此外,《超级战舰》还包含不少中国元素,香港的维多利亚湾在片中多次出现,男主角最后依仗《孙子兵法》打败外星人战船。提到这样做的用意,彼得-博格说:“我希望观众有更多国际化的感受。香港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为了能够在香港呆上4天,我就在电影里加了一个跟它有关的桥段。”

    对《孙子兵法》的运用,与彼得-博格的个人经历有关。“我是一个拳击手,经常和教练讨论《孙子兵法》。小时候父亲常对我说,‘不要在你的敌人想挑起战争的时间和地点去迎接,要占据战争的主导权。’这句话对我影响很深,我想这也是基于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他说,《孙子兵法》在美国生意场上很受欢迎,他在电影中加上《孙子兵法》的元素,也是希望起到幽默的效果。片中,最为突出的一处“中国元素”是片中临近尾声时,男主角运用《孙子兵法》中“声东击西”的计谋打败外星人,从而捍卫了地球捍卫了宇宙和平。

    《孙子兵法》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为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所写的一部兵书。全文十三篇,五千余言。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哲理深邃。千百年来,举世公认它是人类智慧瑰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谋略宝库。比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谋略,计深远虑的先胜谋略,安国全军的慎战谋略,刚柔相济的战道谋略,五德兼备的将帅谋略,令文昌武的治军谋略,九地六形的地理谋略;奇正相生的阵法谋略;避实击虚的易胜谋略……其内涵之深,运用之妙,神奇之极,举世瞩目。

    拿破仑将《孙子兵法》作为必备的军事书籍随身携带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威廉皇帝悔称不早知有《孙子兵法》而战败,世界著名军校美国西点军校将其作为军事战略学、战术学的必备教材。司马迁曾说:「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曹操是第一个注释和阐发《孙子兵法》的军事家,称赞《孙子兵法》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言深矣。」明代中期名将戚继光则以为《孙子兵法》是「纲领精微」的「上乘之教」。国父孙中山先生认为,自从有了《孙子兵法》「便成立了中国的军事哲学」。

    明代武官兼学者茅无仪将《孙子兵法》看作是中国武经之纲。他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英国李德哈达强调「间接路线」为唯一战争致胜之道,并多次声明他的思想来自《孙子兵法》。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马特洛夫曾说:「在廿世纪进行战略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子兵法》所提供的正是高超的智谋。」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集大成之作,是对我国古代军事智慧的高度总结,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日本的企业家们率先把《孙子兵法》运用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日本人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和运用,已经扩展到军事以外的其他领域,如政治、外交、经济、体育等,其中以在商战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最引人注目。

    作为企业管理总指挥的总经理,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想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一定要掌握并善用谋略。因为总经理是企业的灵魂,一家企业是发展壮大还是走向灭亡.很多时候取决于总经理的管理。一个善用谋略的总经理能够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

    “谋略”的传统在中国源远流长。无论是纷纷乱世,还是太平盛世,都有各种谋略家活跃在历朝历代的政治、军事及商业活动中。《孙子兵法》、《易经》、《反经》、《鬼谷子》等都是谋略经典,博大精深,无处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谋略在中国发展了千百年,已然成为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

    谋略如此奇妙,如果我们把它运用到企业管理中会产生怎样的效用呢?所谓凡事预则立,谋则兴,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当我们有良谋在胸时,必定会多几分成功的把握,应对困难时,也会多几分冷静。恰当地运用谋略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也可以规避企业危机。

    作为现代“国学营销”的发起者与奠基人,实战专家谭小芳老师,凭借深厚的国学功底与扎实的西方管理理论,以中西合璧的方式,为学员解读《孙子兵法》在现代营销实战中的应用。课程涵盖年度营销从计划组织到执行操作的全过程,案例新颖、视角全新、贴近实战、博古论今,让企业的营销业绩好风借力、直上青云!对于企业界有何启发呢?具体有如下5点经验最值得借鉴:

    1、团队领导策略

    “将”在团队,是作为部门带头人所统领的人员,也可连接和支持部门之间形成责任清晰的协作关系,许多企业所产生的内耗,往往是从人始发的,而且大多数是职能层的相互推卸责任,执行上便有名无实,从而造成间接成本的增加。以“将”的思索,可引荐出一个诉求——如何能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工作。

    固然,企业中由于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形成实际工作上成效的差距,HR管理上有一个叫动态运用原理,说的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如何找到互相适应的途径,简单地说正是要从个性与共性中找到平衡点,让各人观点、人与事的差异在一个环境的营造中不断协调和改善,形成一种合力,这就是“将”的策略。

    2、避免恶性竞争

    《孙子兵法》强调战胜敌国,应以谋略取胜,其次通过外交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取胜,最后的策略才是进攻敌人城池。能够使自己部队不受挫而胜利就是运用谋略进攻的原则,当我方力量大于对方力量十倍时,可以将敌方包围并使之投降;我方力量是对方五倍时,可以进攻对方;我方是敌方两倍时,没法分散敌方力量;双方力量相当时,奋力战胜对方;当我方各种条件不如对方时,设法摆脱对方。

    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应在对本身实力与对手实力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应用谋略取胜,如开辟高品质新市场;开辟新产品、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改善工艺设计降低成本;以价格性能比作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改善营销策略和管理水平;强强联合达到双赢;避免与强对手竞争等等。

    3、管理以人为本

    俗话讲“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企业从董事长到基层,以金字塔结构组成的“官”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它就像枢纽,最为精彩的悲喜剧就在这里上演,企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层。它是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代表组成的一级向上一级负责的关系。 [NextPage]

    而纵观《孙子兵法》,孙子把“人”放在胜利决定因素之首的观点及正确处理君、将、民关系的指导思想对现今的企业经营管理无疑具有一种“未卜先知”的预见。试想,如果每一个管理者能像《孙子兵法》中的“将”一样,在企业处于萌芽阶段,没有成规模的时候,就已洞识先机,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且能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勤政爱民,眼光远大,胸怀大志,能容人之过用人之能,这样炼就的企业将更加有可能基业长青。孙子在兵法的十三篇中贯穿了人在战争中的决定地位,尤其重点提到君与将的重要作用。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中,《孙子兵法》强调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4、战略管理意义

    群雄逐鹿,众勇争锋。和孙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样,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日益上演着全球性的商业竞争。世界各地的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得不围绕希缺而有限的资源展开异常激烈的角逐。竞争者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和利用市场资源,无不竭尽全力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和目标竞争对手一决高下。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也不得不正面应对随时出现的挑战和风险。为了能在21世纪日趋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结合企业的使命和愿景为相关利益群体创造价值,几乎所有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都意识到了战略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不妨结合《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整体立论风格,事先给出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所谓战略管理,就是指企业确立其使命和定位,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战略目标的实施进行分析、谋划和预测,并结合组织内部优势和外部有利条件营造一定的态势,引导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谭老师以为,运用到商业竞争中,就是说竞争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得不谨慎对待的。这种谨慎对待的方式,在孙子看来,关键是考察道、天、地、将、法等构成一个完整战略的五大要件,以制定组织的战略目标,这一过程是一个深思熟虑的理性决策过程,所以孙子说“不可不察也”。

    5、领导决策管理

    《孙子兵法》首篇《计篇》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为此,要求战争指导者,战前首先认真比较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做到未战而庙算胜。如何做到未战而庙算胜呢?《孙子兵法》进一步指出要不惜重金使用间谍,以充分掌握敌情。出于慎战的考虑,孙子告诫战争指导者: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怪而致战。作战要有合理合法的根据。

    企业的决策如同作战用兵,其前提是对情报信息收集,而是否及时收集到充分、相关的信息是决策的关键。企业经营实际上是以采购、库存、生产、产品调配为主线的物流,以订单、客户管理为主线的商流,以销售结算、财务数据报表为主线的资金流,以员工各项人事基本数据、员工进、转、退、离等日常人事异动为主线的人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企业的信息流是物流、资金流、商流、人流联系的纽带,因此无论是企业决策还是日常经营,都要抓住信息情报这一关键。决策不但要掌握充分的内外信息,而且要有效分析,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正确决策。

    总之,谭小芳老师认为,《孙子兵法》为世人所用,在管理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经营者能精心研究应用于实际中,并可时刻提醒自己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进而深刻应用,再吸收其它管理、经济知识,确实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NextPage]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NextPage]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NextPage]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时尚优雅生活方式 小户型装修效果图

    阅读全文
  •     所谓中国式管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其实,企业要不要进行中国式管理,完全取决于实践需要。即要看即定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和制度、决策在执行中是否出现了扭曲,而且是受中国文化制约的扭曲,即中国式扭曲。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校正,就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管理。在这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式扭曲,而并非是否适用中国式管理。

        什么是中国式扭曲

        我们知道,管理科学成果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管理工具应当是没有国界的。有关专家提出中国式管理这一课题的逻辑基础是,国外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引进到国内后,往往变了味。其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并非中国才有,比如在日本,一度就有“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一说。

        索尼虽然没有被“毁”,但是绩效考核在索尼的确产生过扭曲。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天外伺朗说,索尼实行绩效管理后,问题不断。因为要考核绩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人们在这上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往往敷衍了事。几乎所有人都倾向于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使得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于是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在消费者使用时着火,索尼陷入“电池门”,仅当时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

        由此可以看出,执行扭曲与一般的管理工具“水土不服”有所区别。如果说“水土不服”是决策者在引进管理工具时忽视了背景条件,那么执行扭曲主要是在执行中出了问题。问题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理解错误,客观上出错;另一种则是故意的扭曲,实质上是一种博弈,深为管理者头痛的执行中的“变味”正在于此。另外,管理者将引进的管理工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时候,进行一定的变通是必要的。但执行扭曲与必要的变通有明显的界限,执行扭曲是不正当的变通,背后有不正当利益的驱使。

        “扭曲的玫瑰”并非中国所独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发生在中国企业里的执行扭曲相对较多,较为普遍,花样不断。一般说来,它们有一套似是而非的遁辞。中国式扭曲往往有较好的包装,比如标榜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等等。将不正当的变通归责于环境的不理想、不规范。在似是而非的遁辞掩护下,执行扭曲具有很强的同化功能,被称之为潜规则,比较有“自组织性”。中国式扭曲的源头往往是那些实权派人物,或许他们不必亲自实施,只要有所暗示就可以了。实权派人物可以根据其权力的直接来源或者基础,形成一定的“圈子”,协同扭曲。问题发现后处理起来更纠结。中国式扭曲造成损失后,管理者往往会陷入情、理、法的旋涡之中,如果不能深度问责,只能跟着打“太极”。

        根据上述特征,我们可以将中国式扭曲的表现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执行作弊。这是一类严重的执行扭曲,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比如打着资本运作的旗号,上演着空手套白狼的闹剧,与欺诈近在咫尺。二是传递误导。这一类中国式扭曲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只不过那不是口误,而是故意念歪的。三是激励博弈。这是经常性的中国式扭曲。当管理工具涉及人的问题时,往往是为了实施正反两方面的激励,但是令管理者尴尬的是,管理者所激励的,并非自己想得到的,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被扭曲的文化背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按照中国式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时,同样会产生扭曲,这是不以人们的善良意志为转移的。比如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吴起,在战场上亲自为负伤的士兵吮脓血疗伤,爱兵如子,应当是中国式管理的典型案例。但是以当今经济和科技的发达,完全可以对员工有更多层次的人性化关爱,如果管理者一定要采取吴起将军吮脓血那样的具体形式,极有可能是形式主义。报载:某地的公安局政委到基层看望在酷暑下坚守岗位的一线干警,出于宣传的需要,安排了一支干警队伍列队等候这位政委。政委来了以后,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白毛巾,给公安干警擦汗。照片见报后,引起人们的普遍质疑,认为“交警烈日下排队半小时等候被擦汗”纯粹是在“做秀”。毫无疑问,这位政委的擦汗“表演”难以真正体现对一线干警的关爱。

        产生中国式扭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文化背景来看,固然与传统文化有关,但是与上述例子类似的扭曲现象肯定不属于中国文化的正源,相反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我们不能把对中国文化的误读算在中国文化正源的账上,尤其是对误读所造成的人格的扭曲,不仅不能作为中国式管理的依据,反而需要我们做一番正源清流的工作。比如有专家认为,中国文化的特征是中庸之道,因而中国式管理也应当坚持中庸之道。这到底是扬长避短还是以偏概全,就取决于我们对中庸之道的批判性认识。

        在儒家经典《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如果我们从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成在矛盾着的两方面搞折中,这就成了一种中庸之“术”。如果用来指导实践,在解决矛盾时就是搞平衡,在人格培养上就是明哲保身。于是,不偏不倚就成了一部分人的处世圭臬。其实,当我们进一步思考时就可以发现,“不偏”的是什么,“不易”的又是什么,还有一个纵向的思路。在实践与道之间,“不偏”、“不易”的应该是道。“中”是射中,即不要偏离道的要求之意,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探索精神和执着的意志。如果说中庸之道已经产生了“术”的误导,使人们得鱼忘筌,那么我们就应该回到它的源头——道上来。

        这并非在刻意美化传统文化,而是在承认,中华民族在为世界文明做出伟大贡献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扭曲的文化背景。不同时代的人们都具有人性共同的弱点,只不过人性共同的弱点在扭曲的文化背景中有着特殊的表现。当代,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利益意识的觉醒和利益取向的多元化,更多的个体从依赖组织转向依靠个人或者小团体,出于生存的本能和团体体系的需要,在责任的承担方面总是避重就轻,利益分享则相反。碰到可以扭曲的条件就会尽可能地利用,扭曲的文化背景正可以使他们“如鱼得水”。我们强调这一点,是想指出:中国式扭曲与扭曲的文化背景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后者不应该成为建立中国式管理的充分理由,管理者大可不必将改善管理的努力建立在迎合扭曲的文化背景上,否则自身的作用也会被扭曲。

        校正中国式扭曲

        管理中既然出现了执行扭曲,无疑需要校正。在校正中国式扭曲的过程中,我们将一些有针对性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必要的归纳,称之为中国式管理,以区别于其它类型的管理,并无不可。但是由于执行扭曲是不断出现的,有针对性的校正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对于中国式管理不必故作姿态或者削足适履。反过来说,行之有效的管理一定是一个校正中国式扭曲的动态过程。

        首先,校正中国式扭曲应当防患于未然,“治未病”。

        出现的扭曲情况,提供严格管理的样板,并且要让人们能够确信。商鞅在秦国推出新法令之前,特地在咸阳城徙木立信。向人们昭示自己执法绝不含糊,不会说一套做一套。尽管此举有树立个人威信之嫌,但是从厘清官府以前的失信,避免政出多门的陈陈相因的作用上讲,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所谓“欲善其终,必固其始”,就是说要想使得一项管理举措取得预期的效果,从一开始就要较真。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扭曲苗头没有预防措施,此后就难以控制。

        其次,管理者在发现执行扭曲后要从校正自己的行为做起,“反求诸己”。问题虽然出在下级那里,根子往往在上级身上。曾国藩曾经说过“统将有一分龃龉,则营哨必有三分,兵夫必有六七分”,执行扭曲往往是决策扭曲的层层放大。在管理权威存在的情况下,其身正,其令必行,扭曲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反求诸己”固然是一种个人修炼,需要体现“修、齐、治、平的个人价值”,但是这并非要求管理者为了“安人”、“大同合偕”,处处表现得像一个谦谦君子。管理必须创新,管理者个人可以“偏执”,但是在团队中不应当追求个人的特殊利益。

        再次,校正中国式扭曲要持之以道,避免纠结于“术”的博弈。这里的“道”指的是商业文明的基本准则和管理本真,是和更大范围内的共同愿景联系在一起的。从管理艺术来看,“道”虽然有些“虚”,但是对于管理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覆盖面,具有具体的管理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的管理制度无论制定得如何周密,都难以穷尽实践中各种复杂的情况;况且管理制度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需要服从于道的统一。其中难以避免的缺陷只能靠“道”的影响力发挥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缺乏制度意识,儒家的礼制精深博大,但是礼制的奠基人孔子认为,制定制度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可见制度属于“术”的范畴,最终还是靠“道”发挥作用。

        应当指出,当执行扭曲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已经无所谓中国式还是外国式,往往回天无术,只能接受兴亡周期律的现实。在可控的范围内则需要弃旧图新,即实行企业变革。在管理层面上讲,就是从“初一”重新开始,这在西方叫“重新洗牌”,让扭曲的惯性终止。这样一来,我们又回到了“治未病”的开端。由此循环往复,与中国式扭曲较真,才能推动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