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挖市场蓬勃发展由“小”能否入“大”
详细内容

小挖市场蓬勃发展由“小”能否入“大”

时间:2007-07-17     人气:1514     来源:中国机械网|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连续两月销量突破万台,这一利好消息给中国挖掘机行业内人士以极大的鼓舞。要知道,2001年国内挖掘机全年的销量也只有12397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
    连续两月销量突破万台,这一利好消息给中国挖掘机行业内人士以极大的鼓舞。要知道,2001年国内挖掘机全年的销量也只有12397台。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统计数据,2007年1~5月,参加协会挖掘机销售统计的国内主要20家挖掘机制造公司共销售挖掘机33820台。6年时间,中国挖掘机市场步入了发展的高峰期。

单月销量过万

    销量过万台的月份分别发生在3月和4月,销量分别为11167台和10293台。其中3月份的销量较同期增长了41%,而且是国内挖掘机行业首次实现单月销量破万台。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分会秘书长陈正立的话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其中15~30吨通用型挖掘机仍是市场的主流机型,较2006年同期增长约16%,但绝对市场份额却从去年的60%左右下降至50%左右。

    引人注目的中小级别的6~15吨挖掘机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0%,该级别机型的市场份额也从去年同期的15.6%增至22.3%,其中15吨以下国有品牌市场份额约为25%。

    在4月份里,15~30吨机型市场份额超过五成,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小挖、中挖的销售趋势平稳;整机质量在30吨以上的机型4月份占到10%的份额。

    但到了5月份,挖掘机的整体销量较4月份明显下降,总计销售6408台,但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仍超过38%。这预示着挖掘机市场进入了今年的市场调整阶段。

    从级别上的分布来看,30吨以上的挖掘机市场份额由4月份的10.5%增至12.7%;而15吨以下的中、小型挖掘机的市场份额由上月的34.8%降至本月的31%。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上半年小挖市场依旧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据统计,目前国内小挖制造企业已发展到五六十余家,而且出现了许多年产销量超千台的企业。如烟台斗山、北京现代京城等企业,与之前比较的话,不能不说这是行业的大发展。

    有专家预计,5年之后中国挖掘机的年均需求量将达到10万台。虽然目前小型挖掘机仅占中国全部挖掘机销售量比例的千分之二,而5年后这个数字预计将达到千分之四,产销量达到近4万台。这样中国小型挖掘机产业将同其他消费品产业一样,用10年的时间走完欧美等发达国家30年的市场之路。

     同时,由于众多企业的介入,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通过国际化采购提高整机性能和可靠性,通过自主研制开发的产品,降低制造成本,以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

    对于配套件制约了国内挖掘机行业发展的说法,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配套件分会秘书长马传伟说,为液压挖掘机配套之事不是国人做不了,而是过去没有做。从2006年开始,行业已经探索解决挖掘机液压件配套的办法,计划用3~5年重点解决10吨以下小型挖掘机液压件配套,在此基础上,再用3~5年解决大型挖掘机液压件配套。
    他认为,届时中国小型挖掘机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可以完善和成熟,为国产小挖规模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小”能否入“大”?

    然而小挖的快速发展并不能消除大中挖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的遗憾,尤其大中挖在挖掘机行业里属于销量最大,也最能体现挖掘机水平的产品。如何在这块产品市场有所作为一直是挖掘机行业人士的期盼。

    此外近几年来,挖掘机市场发展的很快,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已成为仅次于装载机的第二大子行业,而且由于挖掘机的销售利润可观,几乎是装载机的2~3倍,所以在靠单一产品很难取得竞争优势的市场情况下,企业纷纷介入挖掘机市场。或许国产小挖的迅速发展起到了启示作用,不少企业开始以小挖为突破口,向大中挖发起了冲击。柳工、三一等企业陆续成立了挖掘机公司,进行独立运作。而徐挖、厦工、陕西黄工等企业也纷纷延长了产品线。

    但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小挖的成功经验能否套用在大中挖上。记者曾问过一挖掘机制造企业技术人员这样的问题,他说这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小挖主要用在市政和公路维修等小型工程,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大中挖的工作环境要恶劣很多。从基础件和配套件来讲,大中挖要求更加苛刻,比如发动机,国内小挖可以使用国产或者合资品牌的发动机,而大中挖制造企业往往会选择原装的发动机配套。这些差别,就引发了对供应商选择的要求不同。此外液压件和电控系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近3年来,国内小挖的快速增长跟国外品牌对这一块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但国内挖掘机企业要想凭借小挖来带动大中挖的发展,挑战国外品牌牢牢掌控的地位很难,因为国外挖掘机品牌大多已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且其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因为这一块利润比较丰厚。

    基于这些考虑,业内专家建议国内小挖制造企业先夯实小挖产销的基础,不能盲目求大,拿刚刚从小挖市场赚取的利润投向大中挖市场。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日前,一知名研究机构预测,我国汽车起重机出口业务全年将实现翻番式增长。同时,三一重工(600031)、太原重工(600169)均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而在太原重工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大型起重机产品,三一重工也提到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是起重机出口业务增长较快。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汽车起重机产品出口需求的增加将极大地拉动相关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

    出口量价齐升

        2006年,国内各类起重机出口总值达到创纪录的1.64亿美元,总销量约1018台。其中,出口的主要类型汽车起重机约950台,约占全球市场分额约9%。2007年一季度国内起重机出口总量又创747台新高,总价值约1.09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00%,研究预计汽车起重机全球市场份额今年可能上升至24.7%左右。起重机产品全年出口维持翻番式增长的前景正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清晰。

        资料显示,受益于汽车起重机产品的出口大增,太原重工07年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净利润同比增长289%,毛利率从06年的13%提高到07年一季度的15%,一季度业绩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同时,有研究机构预测,2007年中联重科全年汽车起重机出口交付量将达到700~900台,全年出口总额或达到9亿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约200%。分析人士指出,2007年出口市场的爆发,将成为我国汽车起重机业务同比增速加快的主要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量迅速增长的同时,自2005年起按总价值与销量折算的均价也呈显著上涨。2006年综合海关及行业协会数据估算的产品均价达到12.84万美元,较05年9.38万美元提高约37%;2007年一季度均价则创出了14.59万美元/台的新高。研究机构认为,均价水平提升暗示着出口产品吨位及技术水平的显著进步,据价格估计,出口产品中60-130吨汽车起重机已经上升为主流。而这种产品的生产正是中联重科、徐重机械等公司的优势。

    行业机遇已到来

         按相关数据,西欧及日本等发达市场中汽车起重机占工程起重机销量大致在2%-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是由于,自20世纪80年代初全路面起重机(ATC)问世后,曼尼托、利勃海尔、特雷克斯等纷纷将研发及生产投资重心转向了ATC及作为其简化版本的越野轮胎起重机RTC产品,并在90年代大获成功,并从此显著地改变了原有产品结构。至20世纪末,汽车起重机销售收入平均占比已下降至20%以下。

         而近年来,中东、东南亚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伴随城市化进程,固定资产投资巨大,吊装等作业总量呈现迅速提高的趋势;而对路面及作业环境要求不高,使汽车起重机相对于全路面起重机表现出了良好的性价比优势。可是即使面对汽车起重机市场的持续景气,全球主要工程起重机企业依然未改变其专注于ATC、RTC的业务发展策略。

         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正是因为国际巨头厂商产品结构的变化,以及没有及时地根据形势进行调整,中国作为全球工程起重机制造第二阵营中领先者,获得了出口业务成长的巨大行业性机遇。”他说,“这种坚实的行业性基础,将推动汽车起重机出口市场空间的爆发式增长。”

        同时,分析师也指出,汽车起重机海外市场成长速度,将决定于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进展。一旦全球经济出现向下的拐点,中联重科等公司的起重机业务成长空间将显著缩减;此外,如果国际一线厂商重新进入汽车起重机业务同样将对国内公司构成威胁。“按一些预测机构的报告,在全球经济持续6年增长后会出现向下的拐点,虽然也有可能会提前,不过至少近两年拐点不会出现。”分析师说。日前,一知名研究机构预测,我国汽车起重机出口业务全年将实现翻番式增长。同时,三一重工(600031)、太原重工(600169)均预计2007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200%以上,而在太原重工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大型起重机产品,三一重工也提到业绩增长的原因之一是起重机出口业务增长较快。分析人士认为,我国汽车起重机产品出口需求的增加将极大地拉动相关公司销售收入的增加。
    阅读全文
  •    得益于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2007年上半年延续了近年来持续稳步增长的势头,经济发展前景令人乐观。
      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今年4月初发表的非洲经济年度报告说,非洲经济在2004年、2005年和2006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5.2%、5.3%和5.7%,2007年非洲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5.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中旬公布的一份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今年可望达到6.5%,远高于去年的5.4%。报告说,外部和内部的条件都有助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经济加快增长步伐。外部条件包括海外需求强劲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等,内部条件包括国内投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这一地区大多数国家合理的经济政策也为支持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望今年下半年,非洲国家经济增长前景普遍看好。首先,国际市场对非洲产品特别是石油、矿产和农产品等初级产品的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将改善非洲国家的出口前景,为改变这一地区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长期下降的局面提供机会。
      其次,发达国家承诺给非洲的援助资金和债务减免如果兑现,非洲国家将得以扩大在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开支。八国集团领导人今年6月在德国海利根达姆通过一项声明,承诺将在未来几年中向非洲提供总额为600亿美元的援助资金,用于帮助非洲国家抗击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
      此外,非洲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加强,不仅将在短期内可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而且将有助于鼓励私人领域投资,增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尽管如此,影响非洲经济增长的短期风险仍然存在,如部分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肯尼亚今年6月份的年通货膨胀率从5月份的6.3%猛升到了11.1%。非洲最大经济体南非4月份的通胀率达到6.3%,为2003年8月以来的最高点。
      分析人士指出,制约非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非洲生产和出口的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多样性,这导致非洲经济抵抗外部变化的能力较弱。
    此外,非洲地区很多国家抵御干旱和其他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很低,有些国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比例和发病率高,而有些国家的政治和安全风险仍然存在。联合国有关机构日前发表报告称,埃塞俄比亚、吉布提和索马里等非洲六国正面临旱灾威胁,可能将有2000万人因旱灾而挨饿。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最近在南非开普敦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虽然非洲经济今年将快速增长,但目前的增长速度仍不足以提高非洲的竞争力和实现联合国确定的非洲减贫目标。要想达到联合国确定的到2015年将非洲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非洲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在今后几年里必须达到7%以上。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