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澜:与达芬奇家具无商业关系
详细内容

杨澜:与达芬奇家具无商业关系

时间:2011-07-15     人气:564     来源:华西都市报(成都)     作者:
概述:“我个人与达芬奇家居没有任何商业关系。因达芬奇曾向阳光文 阳光下成长流动青少年艺术教育公益项目捐款。......

    达芬奇董事张添福与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

    杨澜与潘庄秀华在2011意大利家居春夏展 

    杨澜回应 

    与达芬奇没有商业关系 
    “我个人与达芬奇家居没有任何商业关系。因达芬奇曾向阳光文 阳光下成长流动青少年艺术教育公益项目捐款。我曾作为基金会代表介绍公益项目本身并接受捐赠,未对其产品做商业推荐。基金会同事会与你联系,谢谢。” 杨澜说道。 

    达芬奇家具“洋家具造假门”事件,在中央电视台曝光后,引起了全国观众很大关注。昨天,某网站曝光了“阳光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主席、著名主持人杨澜前不久出席达芬奇家居一次展览会。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昨晚10时46分,华西都市报记者连线采访远在英国出差的杨澜,询问她与达芬奇的有关情况。 

    受到质疑 杨澜被卷入达芬奇事件 

    昨天下午5时,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某网站看见了一条新闻:《杨澜现身达芬奇家居慈善公益会艺术为阳光增色》。主要内容是从2010年7月起,达芬奇在其举办的每一届意大利家居展上,都会精心择选多款系出名家之手的艺术级尊品进行拍卖,单价最高的义卖所得,连同展会门票收入,将无所保留地捐赠给阳光文化基金。其中,还刊登了一张达芬奇董事张添福与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杨澜的合影照片。 

    一时间,网友们将杨澜与达芬奇家居联系在一起,质疑声四起。 

    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华西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远在英国的杨澜。从下午5时50分开始,华西都市报记者多次反复拨打国际长途,但因杨澜公务繁忙,一直没有接听和回复。 

    短信强调:和达芬奇没有商业关系 

    晚上九点多,阳光文化基金会一位工作人员向华西都市报记者打来了电话,代表阳光文化基金会作出了正式回应:“达芬奇家具曾为阳光文化基金会的 阳光下成长 公益项目捐款。用于为在北京的流动青少年提供艺术教育机会。作为阳光文化基金会的代表,杨澜女士曾出席过与以上捐助的有关的项目介绍和捐助仪式。阳光文化基金会与达芬奇家具的合作仅限于此,并无其他商业合作。至于 达芬奇 在企业经营中发生的产品问题,我们也很关注。希望有关管理部门尽快公布调查结果。” 

    杨澜本人也给记者发来短信说明:“我个人与达芬奇家居没有任何商业关系。因达芬奇曾向阳光文化 阳光下成长 流动青少年艺术教育公益项目捐款。我曾作为基金会代表介绍公益项目本身并接受捐赠,未对其产品做商业推荐。基金会同事会与你联系,谢谢,杨澜。”杨澜再三强调是参加公益活动,实际上与达芬奇家居没有任何商业联系。既不是形象代言人,也不是做广告。 

    新闻背景 

    阳光文化基金会 

    阳光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著名媒体人吴征、杨澜夫妇捐资于2005年创办于香港的非营利性公益慈善机构。基金会以传播慈善文化为目的,以机构对机构的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目前,阳光文化基金会已完成多个慈善捐助项目,尤其在改善教育和扶贫帮困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成果。 

    网友爆料: 

    郭敬明也是达芬奇粉丝 

    郭敬明博客曾透露换哪一款电脑配所买达芬奇家具 

    达芬奇家具的“洋马甲”被揭穿,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网友竟然在郭敬明于去年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发现,原来郭敬明也是达芬奇家具的粉丝,甚至还戏称之为“郭敬明与达芬奇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郭敬明发表于2010年11月29日的博文《我们公司搬新家啦!!我新的办公室超级漂亮!!》中,郭敬明图文并茂地表示,自己坐在办公室“ARMANI沙发”上,头顶着“XX万的水晶灯”,苦苦思索“到底我要换哪一款电脑,才能让它在一堆ARMANI和达芬奇家具中间每天相处而不自卑 ” 

    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到之前多次代表郭敬明对外“发声”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市场推广部主任赵萌,听闻记者提及此事,马上表示,“这些问题,属于郭敬明的私人生活,我们作为公司,没有义务替他对外回应。”记者指出,有没有其他方法问及郭敬明本人对此事的态度,赵萌说:“不便透露。” 

    这几天,有网友果断支招:“必须是586电脑才能配得上达芬奇家具啊。”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达芬奇”天价家具事件曝光后,一时间“100%原装进口”家具受到前所未有质疑。7月13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达芬奇”家具在南昌暂无销售,但许多进口家具在很多大型家具卖场有售。 

          暂未发现“达芬奇”家具 

           记者走访欧亚达家居、鹿鼎国际等知名家具商业场所,虽然没有发现“达芬奇”家具的踪影,但看到了很多“洋品牌”。或许是受“达芬奇”家具事件的影响,多数家具卖场广告上大肆宣传家具产地为“国外”,但当顾客询问时,他们则称广告有误。鹿鼎国际家居博览中紫明星家具的店员谨慎地表示,店里曾做过国外品牌,现在卖的是国产货。可其品牌宣传却是“全英文版”,让人疑窦丛生。 

           南昌市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达芬奇”家具属于顶级奢华家具,并非一般人群消费得起。“达芬奇”家具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目前还没在南昌开设专卖店,暂未发现有卖场销售“达芬奇”家具。 

         虽然难觅“达芬奇”家具,艾莉斯特、德国蒙丽等进口家具店却在南昌市场“一家紧接着一家”。销售人员称,可能是由于“达芬奇”家具事件的影响,现在顾客少得可怜。这些“洋品牌”的老板有的直接表示无法当场提供进口手续,有的表示并非整体进口,其实组装是在国内完成的。 

         傍国际名牌现象突出 

         “达芬奇”家具打的是欧系进口家具的旗号,南昌进口家具则产自“世界各地”。“凯奇”最贵的一张进口床垫要价2万多元,而国内品牌的同等规格床垫一般只要7000元。价位差距很大,但只凭外观,很难分辨优劣。 

         南昌市装饰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昌市场上销售的家具多来自广东、上海等地。目前,南昌拥有大大小小家具市场200多家,傍国际名牌现象突出,宣称系“100%原装进口”,“采用国外珍稀木材制造”等,售价比国产价格高许多。 

         九三学社南昌市委员会对南昌市家具市场调研发现,本地家具市场占有率约50%,用英文作为品牌的占相当比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家具代理商本身没有注册公司,为了让自己经销的家具好卖,他们会起个比较响的洋名字,越是洋气的名字,越容易吸引顾客眼球。这也带来家具投诉直线飙升,南昌市工商局有关人员称,今年上半年,家具类的投诉多达352起,这还不包括县区的统计。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达芬奇”家具事件也给南昌市场敲响了警钟,建议工商、质检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家具厂商傍“洋名牌”,炮制假洋货,坑害消费者。
    阅读全文
  •   7月13日下午,“达芬奇”家居在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成了一场闹剧,不到一个小时就匆匆收场,不仅对于现场记者的提问没做回应,对央视指责其造假的说法也没正面说明。总经理潘庄秀华却在现场大抛其泪,诉说创业艰难,以至于一位自称购买了一千多万“达芬奇”家具的消费者愤然离场。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调查,除了“达芬奇”这个名字外,从工人到老板、材质、设计等百分百属于作坊货的家具,被装上货轮,漂洋过海到了意大利的海港,直接拉回来,摇身一变就成了百分百意大利原装进口家具,出厂价则从3万元变成了30万元,买者趋之若鹜。对于央视揭露的事实,达芬奇先是在其新浪微博发布声明,称“郑重向公众确认: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在断然否定了央视调查结论后,从常理而言,“达芬奇”可自证清白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通过法律途径,状告央视诽谤;二是用事实和证据告诉公众,自己经营的家具是货真价实的意大利血统正货,而不是溜了一圈回到国内的东莞货。

      遗憾的是,“达芬奇”的发布会没有回应外界关注的问题。只是笼统地说,自己经营的意大利品牌家具是原装进口的,但在现场没有出具任何证明,对于央视描述的事实也没有进行反驳。不过在发布会上第一次承认,和国内厂家有一些合作,而且也承认,即使是原装进口的意大利家具,也不是全实木的,从侧面印证了央视的一些调查报道内容。

      至此,剧情并未结束,核心问题仍无答案,“达芬奇”究竟有没有欺骗消费者,究竟有没有造假,这些问题依然是迷雾一团。尽管在央视节目播出后,上海工商部门已出动,对“达芬奇”涉嫌伪造产地的仓库进行了调查取证,对相关家具产品进行登记保存并取样送检,而“达芬奇”的一名销售主管也承认,他们代理的好莱坞这个品牌的家具有一部分是在国内产的。但“达芬奇”代理的品牌有很多,哪些是国产的,哪些是原装进口的,依然是个谜。而揭开这些谜团,现在看来,靠“达芬奇”的自觉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媒体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的调查结论出台后,我们才能得到真相。

      需要指出的是,像“达芬奇”这样涉嫌冒充国际品牌,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中国已不是个案。仅仅央视这几年的“3·15晚会”就披露了不少:2006年,号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被证明是北京通州产的;2002年,所谓丹麦国际知名品牌音响“香武仕”,其实是东莞卢村的“地方特产”;而各类打着意大利旗号的服装更是举不胜举;甚至两年前媒体揭露,据说是英国血统的“杰士邦”安全套也被证明是国产货。这些前赴后继的冒充行为,其造假手段并无太大的技术含量,甚至只是起了个洋名字而已,却能够轻易地蒙消费者多年,堪称顶级“艺术行为”。

      笔者不同意一些人的看法,认为“达芬奇”造假损害的是有钱爱显摆的人,甚至不惜拿郭敬明开涮。对于中国的消费市场而言,任何一种造假行为都有普害性;造假既可以针对富人,也可以给穷人量身定做。特别是在家具市场,各国品牌乱花迷眼,普通消费者根本无能力辨别真伪,如果工商、质检以及行业协会不履行监管职责,市场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大量的造假行为。就此而言,职权部门有义务尽早公布真相,并惩罚造假者。中国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构筑的法律堤坝,究竟在哪个环节溃断了,这是一个谜,相信很多人都有兴趣探究这个谜。然而,需要提及的是,那个曾经冒充德国货的“欧典地板”厂家,后来并未倒掉,而是在简单道歉后仍然活在市场上。这个谜保护着“欧典地板”“达芬奇”们可以活得滋润,从不孤单。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