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公司错失重大机遇的七大误区
详细内容

让公司错失重大机遇的七大误区

时间:2010-12-03     人气:2307     来源:商业英才网     作者:
概述:企业经常会毫无必要地将自身绑定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之中,这样做的同时,其实是将自己隔离在巨大的发展机会之外。这种现象如此普遍,简直像传染病一样。......

    企业经常会毫无必要地将自身绑定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之中,这样做的同时,其实是将自己隔离在巨大的发展机会之外。这种现象如此普遍,简直像传染病一样。我时时能够看到它的踪影。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这种行为完全可以理解。例如,传统智慧决定了初创企业必须保持专注,如果他们还想成功的话。但是有那么多的企业都落入到这个陷阱之中,我认为企业家们——以及那些为他们提供建议的人——必须采用更均衡的方法,放弃所谓的传统智慧。 

    看,如果所有的核心股东——创始人、执行官和投资人——都同意一个策略,那么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埋头前进。但是当你发现这样的一些信号:1)客户想要的是B而不是A;2)客户没有按计划行事;或者3)你在赢得客户,可是市场并没有出现,那么你就应该把你的鼻子从磨刀石上抬起来,最起码抬起来一点点。 

    说这些,传统智慧存在是有原因的,我们不想陷入相反的误区,把原有的策略一股脑的抛弃,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这么做。所以好的方法应该是比较平衡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要注意避免下面的七大误区…… 

    让公司错失重大机遇的七大误区 

    1.    技术势利眼。毫无疑问,这是很多初创公司错过重大市场机遇的首要原因。他们发明了某种让人兴奋的东西,可是客户并不喜欢那些让人兴奋的东西。Aka NIH。这将把我们带到…… 

    2.    客户希望的是渐进,而不是革命。总的来说,市场自然倾向于低风险,更容易实施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企业不希望在那些无法飞翔的古怪东西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结果就可想而知…… 

    3.    出现了一个风险更小,更好的解决方案。人们之前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的旧的或之前的解决方案存在的时间比人们预想的要长,有时候你的解决方案太复杂,或者太过精致。 

    4.    先有鸡,先有蛋?企业通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客户表示他们喜欢你的新产品,只要等价格降下来,他们就会采购。可是只有当销售量上去了之后,价格才可能降得下来。即时困境通常很棘手,也很难突破。 

    5.    市场和销售的天真。在市场上的定价过高,例如,超过同类产品和服务,因为你认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更好。不幸的是,没有人会知道。或者因为你的价格策略不够有竞争力等原因,限制了你的发展。或者瞄准了错误的渠道,选择了正确的客户但是却选择了错误的市场推广手段……这样的例子我还能够举出很多很多。 

    6.    你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这是个经典的误区。你把问题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找到了很棒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它,唯一的问题在于你没有首先回到用户那里,确认你描述的问题本身是正确的。 

    7.    别让市场把你落在后面。嗨,市场的脚步可是非常快的。你根据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市场需求开发产品或服务。问题是市场并不会静止不动,等着你把产品和服务开发出来。市场会一直变化。这就如同人们常说冰球的那样,你应该滑到冰球即将到达的地方。 

    这些总结起来只有一点,就是不要因为传统智慧或者风险投资这样说,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相反,公司应该做的是采用简单的流程,把核心股东聚在一起,之后有人会提出真正尖锐的问题,然后得到诚实、真诚的答案,而不是像现在通常的资产负债表,或者用糖衣包裹。如果你每个季度都这样做一次,你就会比很多人做的更好。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伤风和流感盛行的时间,管理者应该了解如何怎样处理团队中不可能避免出现的病假情况。最近,有一位在家庭中办公的朋友向我抱怨,他都到了鬼门关的面前了,还被要求参加会议。对于管理者和团队同事来说,是不是也是这样看待那些远程工作人员,并且用同样的方法将他们拖到办公室里?管理者在对待他们发生的工伤时,是否存在双重标准? 

        如果是在办公室里工作的话,在感觉到心情非常糟糕时,我只要告诉大家一声,就可以带著很多祝福并且获得(很长的)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正在进行的工作可以重新分配,人们也会非常理解地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迟项目的最后截至期限。但是,如果我是在家中进行同样工作的话,在发生类似情况的时间,会得到相同的同情么?员工和管理者都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重大项目的截止日期之前。 

        管理者应该询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对于病假管理是否有人力资源方面的规定,如果我向他们施加压力,会告诉具体内容么?如果我请了一天病假没有上班,就会有一条记录上报给人力资源或财务人员,并且会被记录在案。放弃了一天的工作,就可以获得对应的休息时间。对于远程工作人员来说,是不是也可以获得相同的待遇,或者你还是会给他们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并且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沟通,安排预期的工作?你是否意识到,在他们提出病假要求的时间,要求他们继续工作,等于违反人力资源方面的规定和州劳动法? 

        如果有人以远程方式请病假的话,谁负责通知团队中的其它成员?如果萨莉没有来上班,办公室里就会有一处空着的工位,所有其它人都会意识到她没有出现。但是,如果一名在家里办公的员工请了病假,怎么提醒团队的其它成员?接二连三的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和日益恐慌的电话在大家都了解到今天不应该打扰莎莉之前是不会停止的。对于这样的问题,你的团队知道怎么处理么?你能对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并防止其它成员对生病者带来干扰么? 

        自己是否意识到,在某人声称自己生病的时间,还继续向他发送电子邮件或者打电话会带来什么问题?如果已经病得不能工作了,希望获得一天的休息时间,什么样的人会希望自己还被电子邮件或者电话所骚扰呢?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如果一个人已经病到需要放弃工作的时间了,你还真能指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最好的业绩?对于我来说,这种情况简直太可怕了,在头痛脑热身体不堪一击的时间,老板还要求我参加电话会议,这样的要求只会带来仇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明显缺乏同情心的措施会导致双方在协同工作领域出现问题。 

        自己应该怎样帮助这些人员?对于那些远程工作人员,尤其是在家里进行工作的来说,常见的问题已经是工作时间过长,联系过多。有时间,经理们应该说的是,“够了...先去休息吧,明天再做也来得及。” 

        员工应该询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我是不是该拼命?这是一个牵扯到良心的问题,但是如果感觉真的很糟糕,你就应该承认这一点。如果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工作,请假休息一天才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持续工作不休息,不仅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工资单(可怕的“不用就作废”时间),而且还可能导致你不得不在到厕所的路上将工作完成。如果不正式请假的话,公司就仍然认为你处于工作状态,这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不告诉任何人我生病了,他们怎么会知道?经理怎么会知道你实际上感觉非常糟糕?让他们知道你身体的实际状态(并不需要太多的细节!),工作的实际进度,并告诉他们你希望将任务和工作量调整到什么程度。更换语音信箱的信息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标题告诉其它同事发生的事情和预计恢复的时间,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一无所知而产生疑虑了。 

        如果感觉非常糟糕无法工作的话,就应该远离电子邮件。这是一次难得的休息时间:赶紧上床睡觉,恢复精力以便尽快好转返回到日常工作中。如果在声称自己病了的时间,还回复电子邮件和手机信息的话,人们就会期待你在病假时也进行工作。 

        这仅仅是在改变团队工作方式时,无法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之一。作为管理者,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远程工作人员产生老板和公司并不关心他们死活的想法,并建立良好有效的工作关系呢。 

        在对待远程工作人员和普通上班族面临的问题上,采用的标准应该是一样的,不是么?

    阅读全文
  •   7月7日,百事饮料旗下7喜全力打造最新品牌形象,推出7喜新标识、新包装和新广告,掀起了一场换标风暴。就此次换标事件,百事官方人员给出的解释是:“ 7喜将中文‘七’字改为更容易辨识的数字‘7’,是为了体现‘simpler is better’的品牌理念。”

      我个人认为“7喜”的名字更符合从小在电脑边长大的年轻一代,而这部分人正是7喜主要的目标客户人群。对于他们,线上生活时间长,网络媒体是与他们密切接触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且,带有数字的“7喜”新标识更具备时尚气质和流行元素。

      除此之外,我觉得七喜换标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七喜”这个名字在中国不再唯一。细心的朋友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七喜”两个字。你会发现七喜电脑风头正劲,占据了首页搜索结果的绝大部分;韩寒的小说《七喜》也能插上一脚;如果你足够无聊接着翻页看,你会发现七喜笔记本、七喜手机、七喜控股、七喜童装等接二连三进入你的眼帘。

      难道七喜还做电脑、手机和童装?当然,你可能不会产生这种联想,但太多混杂的七喜信息,会让你感觉七喜已经泛化了,已经不再独占饮料这个心智资源,这对一个优秀的品牌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比如没有人认为可口可乐不是饮料,如果提到七喜,人们可以联想到饮料、电脑、手机和小说,那么七喜的品牌价值就大大弱化了。

      基于此,换标成“7喜”,再通过大力的品牌宣传,就可以将“7喜”变成独占性饮料资源。那如何能够让“7喜换标”被更多人所知晓,被大家所接受呢?

      从目前7喜的营销手段来看,笔者认为还有些单一,针对“7文化”没有形成潮流,也没有得到目标客户的广泛认同,更没有激发他们互动的情绪。

      因此,笔者认为在“7”文化上,7喜还应该深度挖掘,围绕数字7,针对目标客户做更多的互动营销。透过多方位与数字7的关联,让新7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所以,笔者也凑个热闹,从7字下手,给出互动传播的7大建议:

      数字7捆绑:做足7文化

      以前如果问你,看到7你会想到什么?一时间,你可能想不到什么。

      但是通过7喜的换标和宣传,以后这个“7”有了新的含义。7喜应该围绕数字7做深度捆绑,将数字7变成品牌的独占性资源和最直接关联,同时打造时尚的7文化,让从小成长于电脑旁的新一代成为品牌热迷粉丝。

      对此次变标,百事公司果味碳酸饮料市场总监郑于聪解释:“你每打开一瓶7喜,它就在说:7~~~。但是我觉得不光会说‘7’哦,在‘7’之后,也会说一声‘喜’。不信自己去听听。”

      仔细品味这句话,结合自己喝碳酸饮料的经验,确实有如此感受,但光企业如是认为没有用,如何将感受放大为全体顾客的一致性认知,就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7喜在传播力度上,并没有将这种声音,这种感受变成顾客自己的体验,也没有深度挖掘7本身的价值,更没有激发顾客对7文化的追逐。

      7喜应该开展更多互动活动,比如可以开展“看得见的7泡,听得见的7喜”活动:鼓励顾客讲述自己与“7”之间的故事,找寻与“7”之间的关联,进而打造“7文化”潮流。

      其实,只要细心挖掘,生活中到处是与7的关联,比如在音乐方面:音阶中有7个基本音级,很多乐器如古琴就是7根弦;在生活方面,一周7天,国内的很多长假都是7天,电视台在长假经常搞的节目也是“过节7天乐”。创新语言方面:生气不说生气,而说“我很7氛”。老婆不叫老婆,叫“小7”,远大于“小3”,这说明老婆的地位。怀疑的时候,可以说:“这事有7跷”,等等。

      借由此说明,要鼓励顾客形成独特的7语言,将7作为暗号传达。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关键要激发大家对7的热情,进而将这种情绪联想转嫁到7喜上来,这对7喜的新标识的时尚化传播有很大好处。

      其实对于很多顾客来讲,无法喝出7喜和竞争对手雪碧的区别。那么,凭什么做出取舍?更多是源自对某一品牌的偏爱。只要7喜能够透过一系列7文化传播,增强顾客对7喜的喜爱,消费者就会因为喜爱而购买。

      代言人角色化:用Mr.7深度捆绑吴克群

      明星代言一直存在两种现象:

      一个是企业找了明星代言人,但顾客不知道该明星代言了该产品。甚至有些明星的粉丝也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了什么。

      此时,企业尽管花了大笔代言费,但没有有效捆绑该明星,无法产生背书效应。

      另外一个现象是企业找到的代言明星还代言了其他产品,成为电视广告中的“常青树”。此时,观众就会因为熟悉产生轻视,心智中产生混乱,无法知晓该明星到底代言哪些产品。结果,企业的明星代言作用也没有发挥良好的效果。

      此时,需要更独特的创意或更新的认知符号将代言人“角色化”,使代言人成为自己品牌独占性眼球资源。

      7喜选用吴克群做代言,主要看重吴克群的人气和才气以及对年轻群体的影响力。但是作为一线明星,吴克群身上也背负太多的代言。他同时是7-ELEVEN 早餐系列、蒙牛随变冰淇淋、易结鞋带、麒麟啤酒海珠系列新品“激畅”、金鹰卡通等品牌的代言人。从眼球经济的角度看,这些都是7喜争夺顾客认知的对手。

      但七喜给吴克群一个新的称号,“Mr.7”。赋予吴克群新的认知符号,完成了一个更加时尚的捆绑,这样便于独占吴克群人气资源。通过代言人和品牌有效嫁接,完成让代言人价值最大化。

      目前,Mr.7吴克群还与歌迷定下“7爽之约”,将陆续在成都、长春、重庆、武汉、长沙等全国7大城市举办“冰爽7喜,7爽无比”歌友会,与歌迷亲密接触。

      这个活动很不错,通过吴克群的影响力,对换标传播会有一定的帮助。

      但问题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建立7喜、Mr.7、吴克群之间的关联,让人一看到吴克群就会联想到Mr.7,联想到7喜。其实,有可能的话,可以邀请才子创作一首“Mr.7”的主题歌,用歌曲开展长期传播。还可以专门有工作人员搜集吴克群的相片、档案和行踪,在互联网上多发帖子或博客,每篇帖子都要提到吴克群、Mr.7和7喜。长期以往,Mr.7就能深入人心,当人们搜索吴克群的时候,总能发现Mr.7和7喜的关联信息。

      建立节日关联:中国情人节捆绑

      端午节我们会想起粽子,2.14号情人节我们会想起玫瑰,在七夕中国这个情人节我们会想到什么?可能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等等。

      如果有品牌能够捆绑一个节日,让人们在节日中会产生联想,那这个品牌就获得更多的被认知和被选择的机会。

      7喜在这方面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其名字发音等同于七夕。

      7喜应该利用这个节日契机,大力开展活动营销, 针对中国情人节,7喜可以推出多种活动。

      目前,7喜确实做了很多活动,比如在网络上推广“爱在七夕情侣会”活动,邀请网友来晒出与ta的爱情点滴,把这份甜蜜与万人共享。单身朋友可以参加7喜“爱在7夕情侣会”情歌对唱活动来找到自己的ta。

      网友可以登录七喜与腾讯合作的网站,上传自己和ta的亲密照片、情书、爱情誓言或者感人的爱情故事,也可以在7喜“爱在七夕情侣会”的现场唱出爱的真言,与现场有缘的ta完成一次情侣速配。

      大众票选的最具人气的和最速配情歌对唱的可得到价值千元的奖品。还有机会亲临湖南卫视节目录制现场,参加互动节目,更有机会赢得惊喜大奖——马尔代夫游。

      另外,由7喜赞助、湖南卫视倾力打造的王牌栏目“7喜7夕情歌会”已经拉开了序幕。“7喜7夕情歌会”将向全国招募Mr.7&Ms.7,与7对明星Mr.7&Ms.7同台互动,邀请情侣们共享中国情人节的浪漫时光。

      当然,既然7喜发音等同于中国的情人节七夕,活动中一定要多增加7喜与活动的关联,打造7喜在东方情人节的烙印。否则,人们有可能只关注了活动本身,而忽视了背后的品牌。比如可以让Mr.7和Ms.7这些情侣们演绎如何利用7喜饮料来表达爱意,编制与7喜相关的爱情故事,创作有7喜见证的情侣照片等等,最终在传播中形成逢七夕送7喜的潮流,将7喜与中国情人节建立长期的关联。力争在中国情人节,鼓励情人之间将7喜作为一种传情的新语言,激发互动。

      让数字更具关注力:中奖率 27%的“爱7”玄机

      7喜新推出广告,强调中奖率27%,这在饮料有奖促销当中是相当高的中奖率。但是单纯没有含义的数字很难被人们关注,更不容易被人记住。

      如果给数字一个具体的含义,那肯定会大不相同。

      比如7喜27%的中奖率,可以针对“27”,强调“爱7文化”,马上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而“爱妻”是一直是中国男人的优良传统。通过赋予一个含义,会使得该中奖率也变成一个噱头,吸引人们关注。

      7喜的27%中奖率是不是暗指“爱妻”我们不得而知,如果能在27%中奖率与爱妻文化之间做更多关联话题,人们就会对这个中奖率留下深刻印象。

      换句话讲,你单纯提27%的中奖率,没有人会特别在意,但一旦你说出27%的含义——“爱妻”,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善加引导还会变成一个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进一步帮助7喜换标事件广而告之。

      锁定意见领袖:让有影响力的人角逐奖励

      7喜还可以开展一个博客大赛,鼓励顾客将对7喜的感觉和评价,以及对7喜新标识的印象和感悟发到自己的博客上。然后评选7名,并送马尔代夫7日游。之所以选择7也是与数字7建立紧密的关联认知。

      这种博客大赛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成功的案例。

      英国有款葡萄酒Stormhoek,采用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病毒性营销。他们向100名欧洲知名博客写手免费赠送一瓶葡萄酒,并表示他们可以评论,正面负面均可,也可以不发表意见。

      结果,这些博客写手很多人对此很感兴趣,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评论。

      很快这款葡萄酒就由默默无闻变成了一个讨论的焦点,知名度快速提升。毕竟,博客写手们都是很重要的意见领袖,他们都有定期访问的读者。很快,他们的影响力就会波及无数人。

      正如同在一个平静的湖水里投入几个石头,水面就会掀起无数波澜一样。意见领袖能够产生强大的扩散传播效应。

      这样就通过这种“源点波及式”营销让有影响力的人影响更多的人,就完成扩散式营销。

      笔者时常强调,推荐是客户的一种本能,而企业一定要利用客户的推荐属性。在营销过程中,逐渐形成客户转介绍机制,让客户营销客户,这是获取客户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意见领袖具备更大的传播力量,一定要善加利用。

      如果7喜利用这种方式,就能够将7喜换标的事件变成网络的热点,至少会改观现有的局面。因为每个人身边都有人脉和自己的圈子。尤其一个拥有博客的人,他的博客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媒体平台,具有相当大的传播属性,而且,这个媒体具有长期持续性和互动性。一篇博文能够变成一个放射性的节点,长期影响访问者。另外,它能够引发交博主与访问者交互式的话题讨论,进而导致多次迭代传播。

      目前,当你搜索“7喜”、“马尔代夫”时,可供找到的信息很少。如通过博客大赛,能够借助顾客之手创造无数传播内容,形成蚂蚁雄兵般的传播队伍,进而让更多人感知7喜的品牌传播信息。

      不可缺少的微博互动:与顾客近距离接触

      我们都知道企业请明星做广告传播,一定要花费巨额的费用,在电视、报纸和杂志有限的时间或版面争取露脸的机会。

      但现在有了更好的互动营销方式,它就是微博。微博简单、互动、有趣。

      如果一个企业请明星做代言,可以不时地把明星拍摄广告、参加活动时的各种花絮分批地展现给粉丝。将明星的粉丝以及企业品牌的粉丝汇聚到一个平台下,开展互动,这无疑能够增加品牌的影响力。

      7喜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微博,将多个市场宣传活动、广告、代言人的相片与众多粉丝分享,深化人们对7喜的认知。

      微博是一个非常好的互动平台,比如7喜在微博做一个活动,生日日期尾号为7的粉丝,可以在生日当天登陆7喜微博,即可获得7喜赠送的独特礼物,这样既能够激发大批粉丝的关注,又可以让新标识数字“7”深入人心。

      互动话题多次传播:激发顾客的参与热情

      目前,7喜的互动力度过于单薄,没有激发大家的互动热情。比如2010年7月7日在上海老码头七号会所举办“7爽之夜夏日沙滩派对”揭幕仪式,在网络上只有比较少的新闻介绍,而且 “7爽之夜夏日沙滩派对”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新闻稿对7喜换标之事只字未提,更鲜有网友评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主办方举办了一个一厢情愿的宣传活动,没有激发顾客的评论热情和互动情绪。

      任何一个活动,能够到现场参与的目标顾客一定是有限的,如何让有限的顾客充当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就要具备一定的互动机制。

      比如在任何活动之前,都要思考本次活动可以产生哪些话题,借由这些话题如何在互联网上开展传播,要有提前的准备和规划。活动之后如能够向广大参与者征集相片、活动中的感悟和趣闻,这样就可以帮助产生与活动相关的内容,并通过网络媒体让更多人感知。

      否则,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花了很多钱举办大型活动,只能在局部范围传播一下就结束了,不能够引发二次传播甚至多次传播,营销的效用就大大弱化了。

      总之,7喜换标是一个开始,目前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更多互动手段,开展有效的、有创意的传播。让换标事件变成受众的一个关注点,同时为新标识注入更多的时尚潮流元素,在与顾客群体的互动中增强人们对新标识的兴趣和好感,最终才能借由换标事件,在完成品牌更新换代的同时,既抓牢老顾客又吸引新顾客。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