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坊突围 新都家具破茧成蝶
详细内容

作坊突围 新都家具破茧成蝶

时间:2010-06-22     人气:843     来源:成都日报(成都)     作者:
概述:搬运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四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在位于新都区的成都家具产业园,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
     搬运材料的车辆来回穿梭,四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在位于新都区的成都家具产业园,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这里是帝标家具厂,这里是新港海绵,那里是未来的全球家具建材CBD中心……”顺着工作人员的指点,可以看到园区内四处是正在搭建的钢架或已经完工的标准化厂房。 

     在业内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西部家具在成都,成都家具在新都”。30多年前,大丰、龙桥、新繁等乡镇一些木匠老板让成都人认识了价格便宜的新都家具。30多年的自我挑战,不断革新,新都家具从小、散、乱走向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之路,如今的新都家具已占据成都家具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成为全国五大家具生产基地之一。以宾馆、民用、办公、卧房系列为主要特色的新都家具正以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成功实现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转变。 

     企业 

     以前哪样赚钱做哪样 

     现在长线发展做品牌 

     在成都家具产业园内,投资近2亿元,占地150亩的好迪家具原辅材料市场已初具规模。投资4.5亿元,占地460多亩的好迪家私生产基地也将于近期完工,建成之后,工厂将鸟枪换炮,从半手工跃身为全自动化工厂。“现在正是企业扩张和提速的好机会。”悠闲地坐在80多平米的大办公室里,好迪家具董事长钟文华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他对面的墙壁上,一副关于用人的格言标志着好迪家私的企业文化,也昭告着这位企业家的胆识和信心:“世界上没有不能用的人,只有用错地方的人。” 

     “这两年园区的规模不断壮大,政府的规划更明确了,融资更便利,行家们都敢于放手去投入。正是扩大投入,大干一场的好时候。”告别了过去沿街为市、前店后厂的作坊式操作,钟文华体会到的不仅是信心、方便和实惠,更有规模化和规范化带来的产业提速,而对于成都众多本土家具企业而言,更是一种对传统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 

     从1998年来到成都做家具生意开始,钟文华见证了新都家具产业1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兴衰起伏。当年他在内江做家具生意积累了一笔资金,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成彭路附近租了2.7亩的厂房生产实木凉椅。“那时候这边的家具厂很多,不过都很小、很散,靠着公路两边,大部分都在做办公家具。”如何为自己的家具厂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这是钟文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05年,他告别手工生产,开始做板式家具,生产规模扩大到70亩。“机械化之后,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大概1/3左右,成本也大幅降低。”2008年,钟文华进一步扩大投资,将生产基地扩大到近500亩。“园区的规划出台之后,我们心里有底了,开始试着做自己的品牌,现在光设计费一年就要花上百万元。设计、生产、销售,三个团队要平衡发展,缺一不可。只有三足鼎立了,我们的企业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钟文华说。 

     感受到变化的还包括分布在产业园区附近的众多本土家具公司。李顺龙,列维士家具有限公司的老板。2000年,新都区政府开始在境内20余公里的成彭公路两侧规划建设家具产业带的时候,李顺龙三下广州,带回了60多位技术和管理人才。原来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几乎全部“下课”。对这次“换血”,李老板回忆道:“在市场竞争中,要生存发展,只有引进人才。”广东的管理人员来了后,公司又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列维士家具从此改头换面,很快实现了设计电脑化,生产自动化,在美国市场上一炮打响。2009年,该厂又投资了5000多万元在家具产业园建了一个新的生产车间。“现在我们很多订单都消化不了。”李顺龙说,“最近两三年的发展抵得上过去十年,现在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上一辈是用身体打拼的年代,早上4点钟就得起床送货,下午三四点才可能吃到早饭!”1988年,好风景家私掌门人、新都家具协会会长王自松的父亲在彭州白祥村开了一个小小的家具作坊,10多个工人,生产床垫和沙发。生意越做越大,到1992年,作坊变成了100多名员工、年产值几百万元的家具厂。王自松眼中,父亲那一代只想着把产品做好,能卖出去就行了,品牌观念比较模糊。上世纪90年代成彭沿线的家具带上,家具厂特别喜欢以“龙”给企业命名,金龙、双龙、卧龙……父亲为企业取名“霸龙”,却因为有同名企业而一直未能注册。王自松接棒之后,大力加强品牌宣传,重新为企业取名“好风景”。一边抓企业创新生产,一边以参加家具展会、打广告、引入CI系统,在品牌营销上实现大步跨越。“这么快速的发展,首先是名字打开了市场,同时企业运作上也采取了不同的思路。”王自松自信地说,企业从产品定位、包装上逐步提高档次,2003年,在全国开设了办事处,设立物流中心,以统一的形象包装产品,在终端树立品牌形象。 

     “机遇是流动的资源,错过一个机遇就可能落后一个时代。”如果说2000年以前,新都家具产业处于自发形成的手工作坊阶段,产量小,附加值也不高,那么,2000年以后,家具老板们开始在不断自我挑战,跟随市场之风一步一趋的过程慢慢意识到了危机,许多新都的家具企业开始在提升自身管理、技术和设备水平上狠下功夫。再加上政府的引导、规划和政策扶持,新都家具逐渐从作坊手工生产迈向机械化生产,人才、技术、品牌等各方面不断提升,并最终为新都家具产业园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政府 

     以前挨家挨户跑企业招商 

     现在企业自己找上门投资 

     6月12日,周六,阴沉的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小雨,成都家具产业园管委会里一片忙碌。 

     “时间不等人啊,我们现在每天都像机器一样停不下来。”成都家具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涂先锋说。围绕即将在7月举行的成都11届国际家具展和全球家具建材CBD项目,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推进中,机构设置、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招商,各路人马忙个不停,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全面推进,“软”“硬”兼施。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园区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和落实,一个中国家具产业配套服务更为完善、中国西部最大的家具产销基地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以前我们挨家挨户的跑企业,希望他们在新都投资,做大做强,可人家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土地问题、融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经常和老板谈得差不多了,到我们这里一看,最后又改变了主意。”新都区家具产业发展局局长严家林告诉笔者,“新都的家具产业发展初期是自发形成的,企业数量多,但缺乏有效的引导,小、散、乱,摊子铺不开,做不大,许多企业停留在小作坊式加工生产阶段,缺乏区域整体概念,各自为政,恶性竞争;营销观念和生产技术也相对滞后……” 

     2007年,新都区委、区政府强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工业新型化的工作目标,并将家具列入全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年1月出台的《成都市产业功能区规划》,围绕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在“全域成都”规划的基础上,划定了4大总体功能区、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和19个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新都家具产业园区成为成都市规划的唯一一个家具产业集群园区。 

     “目前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帮助家具业进一步做大。”新都区家具协会秘书长胡倔强告诉笔者,一是引进品牌企业,以依靠它们带动提升新都家具品牌,区内企业也尽量做品牌,如柏佳丽、金府等。二是整合资源优势。胡倔强说,多年的发展使新繁的家具企业较为集中,事实上已形成了1000多亩较为集中的聚集群。未来的新都家具工业园区总投资180亿元以上,将形成更大的产业聚集效应,截至目前,已有好迪家私、新港海绵、帝标家私等65户知名家具及配套企业入驻投产,年产值达到50亿元;全球家具建材CBD中心已分别与南方香江、北京德中润等10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将全面掀起家具园区建设高潮。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品牌企业自己找上门来,主动落户新都的家具产业园区。在现有的500余家家具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具备相当规模,30多家拥有现代化制造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大型家具制造企业。其中,好风景、喜洋洋、浪度沙发等企业已纷纷走出成都,走向全国,进入了全国知名品牌的提升阶段。 

     目前,成都家具产业园是唯一经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家具产业集中发展区,由新都区人民政府和南方香江项目采取“动态分割、切块运作、共同推进、平衡利益”的创新模式共同开发。园区规划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集家具制造、研发、设计、商贸、流通于一体,其崭新的产业模式,拉伸了以往家具业沿公路作坊式贸易的短板,完成了现代家具产业的体系构建。未来的新都家具产业园将成为国内产业链最为完善、配套设施最为完备、达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家具制造和贸易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具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提升 

     软硬兼施 

     优化产业聚集载体

成都家具产业园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紧邻成彭高速,背靠北新干道,老成彭公路贯穿全境。走进园区,眼前是宽敞整洁的街道,一栋栋漂亮的建筑成片分布,与传统的家具建材市场相比,这里显得秩序井然、环境优美。 

     今年5月,成都家具产业园——成彭高速互通式立交正式通车,家具园区的企业正式加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不仅到成都一环路不足20分钟,还可通过成彭高速上绕城高速公路、三环路、成绵高速,拥有了更宽敞、便捷、快速的发展空间。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好迪家私、新港海绵、三叶家私、好风景家私等龙头企业的发展,练内功、强基础、上水平,积极争创名优产品,保持其在家具产业中的竞争优势和龙头地位,促进全区家具业提档升级。”新都区家具局局长严家林表示,2010年园区将力争在30户规模以上企业基础上,新增20户规模以上企业,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10户,其中4户达到全省10强家具企业。 

     “园区将不断培育、孵化园区内的家具企业,同时也是在不断壮大我们的平台。”成都家具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涂先锋说,通过园区的统一规划和建设,首先就是要带动中小家具企业,激发他们二次创业、做专做强和做大做活的信心与激情。 

     目前家具产业园已形成了“六纵三横”的道路骨架,道路及水、电、气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网配套完备。 

     据介绍,今年园区还将实施家具产品展示交易区、原辅材料交易区、仓储物流区、科技信息服务区及生活配套区建设,到2013年,将建成占地3500亩的全球家具建材CBD中心,打造国内最大的家具建材贸易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全力为南方香江、北京德中润集团等提供一对一“一站式”服务,确保全年100万平方米中心开发建设。届时,园区将完成全部主体及配套设施建设,可实现交易额1000亿元以上,解决就业10万多人。 

     破茧后的新都家具产业园区剑指千亿元,从过去的作坊式操作成功突围,向着专业化设计、机械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道路稳步迈进。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近年来,由于材料珍贵,制作也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红木家具价格连年上涨,每套动辄达到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然而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红木家具市场出现大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不法商家有“潜规则” 

         在北京东三环一家家具展厅,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红酸枝“老料”的家具,比标称“新料”的家具价格高出一倍。记者注意到,所有的家具销售者均没有提到《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中对于“全xx家具”和“xx家具”的规定。 

         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红木家具”,实际上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其下又分8类,即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鸡翅木,这些树种又可以按照产地划分,不同产地的木材可能产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价。 

         业内人士说,以“越黄”冒充“海黄”、以“新料”冒充“老料”、以其他材质木料混入名贵材质、产品实际尺寸比样品缩水等行为已经成为市场上一些不法商家的“潜规则”。

    天价家具拷问经营者道德底线 

         北京工商联收藏品商会副会长王艳说,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红木家具的消费热潮,2004年至2006年市场出现高峰。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不同材质的木料每年增值在10%-30%,这也导致以投资为目的的红木家具购买热。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郎丹柯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消协已经接到关于红木家具的投诉16起,其中4起与红木家具在靠背、横梁等部位使用其他木料有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导致红木家具市场混乱的原因包括国家红木标准不明确、鉴定体制不全、缺乏有效约束等。 

         首先,通行的国家《红木》标准中,对于一些类别的红木包含哪些木材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争议颇多的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按照《红木》的规定,海南黄花梨属于“降香黄檀”,但越南黄花梨是否属于这个树种,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市场上乱“花”迷人眼。 

         同时,对红木的鉴定没有权威机构。目前国内对木材进行检测的部门多为一些木材研究所,这些机构往往只能鉴定到“类”,而影响某些木材市场价格的关键“产地”却无法做出鉴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鉴定红木家具的材质时,往往只能依靠经验、感觉进行判断。 

         对于有厂家以《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中关于家具名称的规定作为开脱的理由,郎丹柯认为,行业标准作为行业内规定,不具备普遍性,对消费者来说,很容易将“xx家具”理解为家具整体采用这种材质。他认为,在销售过程中,即使厂家制造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规定,但如果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家具使用的材质情况,仍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对于厂家是否严格执行行业标准生产产品、是否按照行业标准向消费者明示家具材质等,并没有相应处罚。

    李舒

    返回目录放大缩小全文复制下一篇 

         近年来,由于材料珍贵,制作也全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红木家具价格连年上涨,每套动辄达到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然而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由于缺乏明确统一的鉴定标准,红木家具市场出现大量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严重损害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不法商家有“潜规则” 

         在北京东三环一家家具展厅,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红酸枝“老料”的家具,比标称“新料”的家具价格高出一倍。记者注意到,所有的家具销售者均没有提到《深色名贵硬木家具》标准中对于“全xx家具”和“xx家具”的规定。 

         一位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谓“红木家具”,实际上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树种的心材,其下又分8类,即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鸡翅木,这些树种又可以按照产地划分,不同产地的木材可能产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价。 

         业内人士说,以“越黄”冒充“海黄”、以“新料”冒充“老料”、以其他材质木料混入名贵材质、产品实际尺寸比样品缩水等行为已经成为市场上一些不法商家的“潜规则”。

    天价家具拷问经营者道德底线 

         北京工商联收藏品商会副会长王艳说,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出现了红木家具的消费热潮,2004年至2006年市场出现高峰。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不同材质的木料每年增值在10%-30%,这也导致以投资为目的的红木家具购买热。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郎丹柯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消协已经接到关于红木家具的投诉16起,其中4起与红木家具在靠背、横梁等部位使用其他木料有关。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导致红木家具市场混乱的原因包括国家红木标准不明确、鉴定体制不全、缺乏有效约束等。 

         首先,通行的国家《红木》标准中,对于一些类别的红木包含哪些木材并没有明确规定。例如争议颇多的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按照《红木》的规定,海南黄花梨属于“降香黄檀”,但越南黄花梨是否属于这个树种,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市场上乱“花”迷人眼。 

         同时,对红木的鉴定没有权威机构。目前国内对木材进行检测的部门多为一些木材研究所,这些机构往往只能鉴定到“类”,而影响某些木材市场价格的关键“产地”却无法做出鉴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在鉴定红木家具的材质时,往往只能依靠经验、感觉进行判断。 

         对于有厂家以《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中关于家具名称的规定作为开脱的理由,郎丹柯认为,行业标准作为行业内规定,不具备普遍性,对消费者来说,很容易将“xx家具”理解为家具整体采用这种材质。他认为,在销售过程中,即使厂家制造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规定,但如果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家具使用的材质情况,仍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而对于厂家是否严格执行行业标准生产产品、是否按照行业标准向消费者明示家具材质等,并没有相应处罚。

    阅读全文
  • 在强化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博得我国消费者喜爱的同时,另一种木地板也悄悄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就是被誉为’最环保地面材料’及’最安静地板’的软木地板。’像酒瓶塞子!’这是人们对软木地板的第一印象,软木地板以弹性脚感、超级静音、环保自然成为健康地板的首选。但也正是因为上述特点,人们对于用软木做地板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疑问:它有没有足够的耐磨性?它会不会被沉重的家具压出坑?它是否容易受潮变形?会不会生虫子?能否比较容易清洁和打理? 
        质疑一:软木地板能否经得住居家生活的各种摩擦剐蹭? 

        在购买地面材料的时候,人们习惯性地用砂纸以及一些尖锐的东西摩擦地材的表面,来判断它的耐磨性如何。笔者也照此方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覆盖了陶瓷漆面等耐磨材料的软木地板表面没有留下任何摩擦痕迹。对此,地板专家解释说,覆盖了不同级别的耐磨层之后,软木地板表面耐磨能力足以承受现代居家生活或者公共场所的正常摩擦。 

        听到’软木’,人们自然容易被名字误导,据木地板专家高志华教授介绍,软木的’软’,并不是说它不坚实,恰恰相反,由于现代加工工艺的进步,软木地板不仅外表坚实,并且保持了脚感柔软有弹性、老人孩子摔倒不会疼的特色,这正是软木地板的最大优势。
        另外,也有不少消费者询问:’摆放沉重的家具会不会把软木地板压出坑来?’对此,软木专家解释说,如果家具腿接触地面的面积很小,家具又比较重,软木地板的确有可能出现局部凹陷,但由于软木本身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压缩后恢复原始形状的能力,因此,当家具挪开一段时间之后,凹陷会逐渐恢复平整。另外,可以在家具腿部加上衬垫以减少压强,以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专家解疑:质量合格的软木地板具有高强度的耐磨性能,能很好地抵抗轮椅以及带轮家具的摩擦,也具有较好的抵抗压迫和再恢复性能。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