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收保持20%增速的家居大咖,都有三个共同特征
详细内容

营收保持20%增速的家居大咖,都有三个共同特征

时间:2019-03-19     人气:656     来源:大材研究     作者:
概述: 2018年的营收同比增速还能超过20%,在泛家居行业里,这样的公司不多了。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公布财报的公司大概情况是这样的:三棵树增幅35.96%、东方雨虹37.99%、帝欧家居707.31%、尚品宅配24.83%、梦洁21.4%。......

 2018年的营收同比增速还能超过20%,在泛家居行业里,这样的公司不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公布财报的公司大概情况是这样的:三棵树增幅35.96%、东方雨虹37.99%、帝欧家居707.31%、尚品宅配24.83%、梦洁21.4%。

时间往回推,从2013年起,大多数年份保持20%以上增速的,至少有:

三棵树、尚品宅配、索菲亚、欧派家居、东方雨虹、志邦家居、欧普照明、顾家家居、索菲亚、罗莱生活、美克家居、梦百合、德尔未来、好太太、浙江美大、我乐、友邦吊顶等。

在这些公司的身上,至少能找到三个共同的相似点:

主营业务坚挺,助攻业务紧随其后;不盲目扩张,保持较为健康的现金流,同时避免开了投资陷阱;训练有一支强大的铁军,背后有稳健的激励机制与文化基因。

摄图网_500548289.jpg

一、主营业务坚挺,助攻业务蓬勃生长

大多数龙头企业的崛起,往往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有自己擅长的主打业务,以及长袖善舞的核心渠道,进而积累起强势进击的资本。

就目前的情况看,家居行业有一个特殊现象,单品类做到一定程度,往往就会撞到天花板,要想再把体量做上去,难度大很多,不像智能手机、空调这种单品类能做到几百亿。

所以,几乎所有的龙头企业都在扩张品类,不过对边界范围的把握有所区别而已。

据大材研究的梳理,目前泛家居行业里,营收上了10亿规模的公司,尤其是30亿以上的龙头企业,至少都有两条生龙活虎的主业务线,同时还有几支预备队扮演助攻角色。

关键问题就在于,要想守住2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你的主营业务必须坚挺,每年能推多款新产品,技术不断迭代,而且渠道范围持续扩大,产能节节攀高。

据大材研究观察,近几年里营收能够保持20%增长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遵循了上述逻辑。

以三棵树为例,2015到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是15.2亿、19.5亿、26.2亿。跟2015相比,2018年35.6亿元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增长135%。

这份业绩里,扮演主营业务角色的是建筑墙面漆(家装墙面漆+工程墙面漆),不仅营收规模上是所有业务里的带头大哥,而且增长速度一直占头把交椅。

从财报公开的数据来看,主攻业务占营收的比重从2013年的61%,提升到2017年77%。同比增长速度非常抢眼,2016年是41%,2017年更是上升到43%。

作为中流砥柱的业务,三棵树并没有放松扩大优势,反而是持续加大力度,比如扩大跟百强开发商的合作范围与规模,单独打造工程漆品牌,稳坐多年500强房企首选供应商行列。

当然,光靠建筑墙面漆肯定不足以支撑起更大的体量,此外有几条业务线是三棵树正在培育的,比如马上住服务、家具涂料、木器漆、艺术涂料、辅料、防水材料等。

扮演助攻业务的几条产品线里,已出现了明星品类,比如马上住服务,2018上半年授权网点新增221家,成交单数由去年同期的3705单快速增长到将近1.8万单。

还有家具涂料、防水材料,也是三棵树目前倾力打造的业务,不排除有可能成长为并肩墙面漆的业务抓手。

2017年的时候,欧派家居的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6.11%。今年的最终财报没有出来,但是预计增长是15%—25%,关键是总体营收没有悬念地破了100亿。

时间往前推,很多人会惊讶于欧派的高增长,从2011年到2016年,它的营收从22亿一路开挂,登上71.34亿的高峰,年复合增长率为26.3%。2017年更是上到了97亿的高度。

能拿下这样的业绩,自然主营业务扮演了关键角色,定制橱柜与定制衣柜两条业务,占到了80%以上的份额,几十亿。其它像卫浴、木门等业务,还只占到几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衣柜之前,欧派是靠橱柜打天下,成功起家。

帝欧家居是个有意思的例子,并表欧神诺陶瓷之后,今年的营收突破了43亿,增幅很傲骄:707.31%。

其实在2017年时,帝欧家居的前身帝王洁具,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就有所改观,同比增长了24%,而欧神诺发力工程渠道之后,2017年营收做到了24亿,同比增长上升到32.4%。

这里面值得关注的是欧神诺,这家公司深耕建筑陶瓷多年,一直力图向高端瓷砖品牌靠拢,做了不少事情,在销售渠道转型上颇有章法,曾联手齐家网,拿下可观的电商业务;后来又全力押注工程渠道,扭转了连续几年增速乏力的局面。

东方雨虹2018年营收142.03亿,同比增长37.99%,从防水材料起家,现在的当家业务依然是这个,占到了整个营收将近80%,助攻业务则是防水工程施工,大概占到15%左右。

在东方雨虹的防水材料业务里,又分成了两大块,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前者占到50%左右,后者大概30%左右,而且这两条产品线一直坚挺,即使面临科顺、凯伦等公司的冲击,每年照样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

尚品宅配、梦洁家纺等,业务结构同样遵守上述规律。

总的来看,那些营收能够长期保持20%增幅的家居龙头,手上的主营业务多数有2条,只要骨干不动摇,整个公司的业绩表现就不会差。

但要想长期都能过好日子,就不得不多探索新的蓝海业务、新的流量渠道,并且必须建立起第二、第三条战略产品线。

二、投资稳健,适度扩张,形成交叉引流,做大客单价

本来有些企业的主营业务也不错,知名度也有,客户认可度不差,但净利润不行,营收增速也下去了。

为什么?主要是步子卖得比较大,扩张过度,掉进了新项目的坑里,还没爬上来,要不断地投钱进去,想止损又不甘心,拖累了整个公司的业绩。

或者是收购了不算好的公司,无法尽快创造收益,反倒因为占用了流动资金,投到主营业务上的比例变少了,影响到新产品研发与新渠道开发、影响力拉升,还可能阻碍了骨干人才的引进,进而破坏了主营业务上升的势头。

再大的公司,再坚挺的主营业务,一旦盘子铺得太大,吃钱的亏损业务多了,就容易分散管理层的注意力,进而会损伤主营业务。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在营收与净利润方面还能守住20%红线的家居龙头,大多数的投资与品类扩张都是比较稳健的,更多是在补自己某个品类里的短板,或者力图在优势业务领域里,继续提高垄断力,抢占更高的份额。

以三棵树为例,在墙面漆领域深耕多年,目前形成的产品线基本上都是以家居为主,比如家具涂料、木器漆、艺术涂料、马上住服务等。

而且近年力推的马上住服务,则跳出了单纯销售家装墙面漆产品的局限,向一站式涂装服务升级,甚至有机会切入整个家装后市场,参与几千亿的蛋糕分享。

纳入三棵树经营战略的防水材料业务,其实也可以看成工程客户价值的又一次挖掘。要知道,目前三棵树合作的百强房企多达数十家,防水材料顺势进入工程采购范围,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旦扩大战果,潜力不可限量。

再比如近年增势迅猛的尚品宅配,2017年营收53.23亿元,同比增长32.23%;2018年营收66.45亿元,同比增长24.83%。

到目前为止,尚品对外的投资收购几乎没有,品类扩张主要围绕家具展开,而且长期深耕柜类产品,形成了卧室、多功能房、青少年房、客餐厅、厨房等多种方案。

去年开始又主推每平518元的全屋定制套餐,定制家具产品占营收80%左右。

将定制家具做到50个亿左右,已经比绝大多数龙头企业厉害了。

但要继续做大体量,深挖护城河,自然不能完全依造定制家具这样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

在剩下的20%里,尚品同时在做配套家居产品、软件及技术服务、O2O引流服务、整装业务等。

从近年的财报看,尚品宅配一方面多管齐下,提升定制家具的销售规模与市场份额,同时在全力开发第二战场,比如整装业务就被寄寓厚望,既在试点自营整装业务,又在推进Homkoo整装云全国布局,赋能家装公司。

有一个特色明显的业务是O2O引流服务,尚品宅配通过自己的网销平台,给经销商引流,从中收取服务费。2017年光这笔钱就收了1个亿,占比2.05%。

而且尚品宅配还在继续做强这块,比如持续在微信、抖音等多个平台运营大号,打造千万级短视频矩阵等;官网的流量也不小,可能引流服务的体量难以做到多大,但对整个公司的获客贡献不小。

已经上了100亿的营收规模,但欧派的对外投资收购其实也不多,步子迈得很小。但品类扩张较为迅猛,在定制家具之外,较早地布局了木门、卫浴、整装等多品类。

他们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花了十几年时间,步步为营,一条线一条线去耕耘,而且是在坚守住橱柜、衣柜两大主流业务的基础上,探索卫浴、木门、整装大家居等业务的引爆。

比如整装大家居,欧派也是先选择合适的城市试点,积累经验,再提升为星居整装,招募经销商操盘,反倒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客单价。

在整个行业增速放缓的环境里赛跑,往往比的不是谁跑得最猛,而是谁能把握好速度,掌握住边界,跑得最久,不趴下就可能赢了。

那种跑得太猛的,反而容易出问题。

乐视就遭遇过,在爆发危机之前,一切风生水起,主营业务2016年曾实现220多亿的营收,全国开了上万家门店,乐机在国产里排在第9名,市值曾经炒到1600亿,在极短的时间里,布局七大生态。

结果危机一引爆,全线滑落,那么多实力派战将,都没有力挽狂澜。

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背后有一套支撑前行的激励机制与文化基因

天下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归结于一个字:人。

事情能做到什么水平,还得看有没有厉害的能人执掌,有没有一套点燃活力的激励机制予以支撑。

大材研究注意到,能够连续保持20%以上增幅的上市家居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是,老板往往具备较高的战略决策水平,经营思路清晰,不冒进,而且麾下都有一群悍将,要么内部培养多年,要么陆续空降牛人,执掌各个业务线。

一是每条业务线,都有大将坐阵,并且拥有较高的独立经营权,而不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以三棵树为例,据公开的高管人员信息,六位副总,朱奇峰负责财务;林德殿长期负责营销;另有林丽忠、方国钦、陈朝阳等骨干。

从公开的薪酬来看,高层管理者除了持有一定股份之外,年薪较高有120多万的,有90多万的,低的也有20多万。在同行里比较有竞争优势。

三棵树工程漆事业部、涂装事业部、装修漆事业部、家具漆事业部、木器漆事业部、防水事业部等,每条业务线都有职业经理人主持,担任总经理一职,每年有具体的业绩目标要求。

上市后,三棵树曾在2017年面向高层与中层管理者、骨干人员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

按2017年底的情况,3140名员工里,研究生及以上多达90人,大学本科有949人,大专学历有1183人,在泛家居行业里,这个文化层次是比较高的。

欧派掌门人姚良松,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现任高管里包括了姚良柏、杨耀兴、谭钦兴、王欢、黄满祥等。

集团层面有专门的营销副总裁,而且不只一位,大概有刘军、杨鑫、刘顺平三位。战功赫赫,比如力推19800元套餐、部署大家居营销等。

另外,衣柜、橱柜、工程事业部、木门、卫浴、欧铂丽、金属门窗、软装等业务线,都有专门的事业部,并配备了总经理一职,对自己所掌握的业务负责。

从员工结构来看,1.8万多员工里,本科及以上的有3000多人。大中专的有3600多人。整个文化层次还算可以,意味着中高层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在文化水平方面有明显提升。

帝欧家居旗下的欧神诺陶瓷,同样有行业里颇为知名的能人,比如谭宜颂、庞少机、陈家旺、丁同文、黄磊等,在各条线长袖善舞,尤其是大客户部及云商部门表现出色,成为多家龙头房企的供应商,2017年就完成了10亿元的合作规模。

理工男出身的李连柱,目前是尚品宅配的董事长。另外有周淑毅、彭劲雄、付建平、张志芳、李庆阳、黄艳芳、何裕炳、张庆伟、李嘉聪、胡翊、欧阳熙、黎干、张启枝等。

按尚品宅配、新居网、维意定制等品牌,分成了多条业务线,又分开设立了多个部门,以新居网为例,有O2O事业部、品牌营销部、SEM营销部、移动事业部、广州分公司、大家居事业部、整装云事业部等。

尚品宅配有视觉创意、企划、推广、开业等。维意定制则有策划、企划、推广、招商中心、直营、开业、市场等多个线。

前两年抢夺微信公众号的风口时,尚品宅配成立了专门的移动互联网部门,投入千万级资金,将公众号做成了将近千万粉丝的超级大号,微信来源的订单金额已占到了电商销售额的60%;最近两年又盯上短视频红利。

一个共同点是,都引进了非常不错的运营者,确保了项目的成功。

这些充满旺盛生命力、并且营收稳健增长的逐鹿者们,一直在凭借内部的孵化能力,以及引进外部的职业经理人,不断升级竞争优势,开拓新的增长点。

形成反差的是,现在依然还有一些本来势头不错的公司,未能建立起来稳定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不愿意投入资源引进能人,在人才梯队上缺乏准备,结果就是在市场交锋中,靠吃老本存活,在同行的竞争中,节节败退。

我们很多老板的能力都比较强,在一份事业拉扯到10个亿的规模,基本上没问题。

但到了一定程度后,要想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在市场竞争中不落下风,就只有靠强悍的高管团队、稳定的人才梯队、具备爆发性的能人,才有可能继续仰望星辰、雄视天下。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3月12日,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年“12315消费维权蓝皮书”显示,房屋装修投诉成为五大服务类投诉热点之一,其投诉量同比增幅为 57.48%,增速从上年的第七位升至第五位。

    据统计,2018年,湖北省12315平台处理消费者诉求(咨询、投诉和举报)共71.11万件,服务类投诉占投诉量的一半以上,首次超过商品类投诉,有关装修服务投诉量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这其中,预付式消费投诉频发,合同类投诉异军突起。以“装修贷”“培训贷”等为代表的“预付式+消费贷”新模式频频引发投诉。

    而据湖北省12315平台统计,从商品类投诉来分析,2018年,共接收家居用品类投诉8252件,占商品类投诉的一成以上,从上年同期的商品类投诉第五位升至第四位。定制家具成为去年的投诉“重灾区”。主要反映为,定制类家具猫腻增多、商家拒不履行“三包”义务、家具与预定款式不相符、拖延发货、定金不退等问题。

    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家具的材质、制作工艺、品牌信息等了解不全,有的商家要求定制类家具必须预付全款,定制类家具不退不换,偷换产品概念,用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无故拖延交货,擅自扩大定制商品范围等等,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如,刘女士去年 9 月在某家装市场定制家具总价值 2.2 万元,12 月安装时出现了缝隙大、无法安装的情况,要求商家进行处理,但商家一直拖延。

    为此,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尽量选择信誉好、品牌口碑好的商家;签订定制类家具购销合同时,一定要对品牌、材料、颜色、规格尺寸、价款、交货时间、售后服务标准等作出明确约定;要谨慎交付全款;交货查验要仔细。

    阅读全文
  •  有业内人士分析,每逢行业淡季,都是企业“练兵”最好的时机,企业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享与交流。今年对很多行业来说,都面临转型与变革的阵痛,家居建材企业求“变”若渴。因此,淡季充分发挥行业助推器的功能成为行业协会活动集中在阳春三月展开的关键因素。

    观展受众变化大

    依稀记得,2008-2014这些年,家居类展会,参展人员仍然以经销商为主,参展企业只要去参加家居类展会,总是可以捞到不少精准客户,有加盟的,有材料资源对接的等等,在2010-2014年,很多定制家居品牌的每次展会后都要大举的将此次展会的招商成果展示出来,如韩丽家居、科凡动辄3天展会即签约150个新经销商加盟,更有甚者,宣称一次展会可以招商200家,后来落地成果究竟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家居建材类展会对于企业推广品牌,落地招商,对接资源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如今,家具展会之多,可以用牛毛来形容。但随着家具展会的增多,单个展会不再具有以前的影响力,这使得各个展会的效益减弱。

    (1)原创产品抄袭快

    随着行业的成熟,原创的地位终于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不免的,这几年原创有点“泛滥”了。

    鼓励原创本身是对的,只有原创才是一个企业活力的源泉。但近几年的展会上,好多企业把原创设计当道具用,请一些设计师来做嘉宾,当所有人都争相模仿后,反而违背了原创设计的初衷。

    原创设计应融于工厂的研发和生产,而不是华而不实、只能存在于展会上的噱头,光讲设计脱离实际,无法用于生产,其实还是一种空谈。

    更有很多展会高举原创设计的大旗,却依然做着抄袭米兰家具展等国外品牌的事情,依然没有改掉自身的老毛病,这无疑依然要给当下的展会功能打个大大的问号。

    (2)经销商趋于稳定,选择新项目者减少

    目前来看,在各地的各个行业里都已经逐渐诞生了知名品牌,有影响力的经销商,伴随着行业的逐步成熟,经销商群体也逐步稳定,新来者日趋减少。据有关调查显示,新兴行业更容易找到目标经销商,传统的,成熟的行业投资欲望已经逐步减少。

    另外各大招商平台的崛起,招商外包公司的增加,都在逐步分流参展的经销商群体,很多经销商足不出户,只要留言,发个信息,马上就会有N多个厂家业务经理,第三方招商平台打电话,加微信来洽谈交流 ,甚至直接上门拜访,这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便捷,沟通顺畅。

    参展受众从以前的经销商为主,变成了行业人士的交流平台,相互认识,共同探讨交流。

    企业更加务实

    (1)马太效应凸显,强者恒强

    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及经历了几轮大洗牌过后,体系成熟的企业已经稳稳站住了自己的脚跟,而随着马太效应的加剧,小的企业难以再有翻身仗可打,谁高谁低已分的一清二楚。

    展会原本应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舞台,但马太效应的加剧却使得大的品牌越大、小的却越小,虽然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但参与展会的经销商都是趋利避害的,最后的结果就是展会成为了一个只给少数企业服务的平台,更多的企业却成为了陪衬花朵的绿叶。

    (2)经济寒冬下,企业更加追求实效

    展会的功能,对于大企业来说早已发生改变,展会只是他们展示品牌形象的舞台。变成了“刷存在感”。大企业的主战场早已不在展会,而是在各自的工厂。

    在近年来,房地产形势低迷的市场现状下,家居建材品牌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对外投入品牌推广,展会方面,更加谨慎。

    我们不妨计算一下,一场展会的投入成本,以200方面积来计算,展位费就20万左右,搭建费25万,样板20万,人员差旅费、食宿、接待等费用约5万,这意味着200方的参展投入不会低于70万。

    企业参展的目的无非是推广品牌和招商,一线品牌已经完成了全国市场布局,参展无非是要“给面子‘或者”刷存在感“,大量的中小企业参展,是为了招商而来,一场展会投入70-80万,但可能只能招到10个左右的意向经销商,最后落店为2个店,即投入70万,招商成功2家。

    现实的案例比比皆是!

    (3)家居展会效益递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经销商如果想找适合自己的企业,展会也不再是他们选择的主要手段。

    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经销商与企业间联系的方式已不再单一。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可以说打破了这个牢笼,让人们得以用更简便、更快捷的方式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如居美科技推出的“探厂报告”,程咬金招商推出了风火轮,以及慧亚资讯的小型点对点招商会等等,都极大了改变了单纯靠展会做招商决策的局面。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参展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投入的费用越来越高,而效益却越来越小了。不得不说,展会之大,让厂商叫苦不迭,2-3天就要走完看完,还要交流,常常累得趴下;展会之多,对于厂商而言,疲于应付,难以奉献精品。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更远的未来,行业集中度肯定会越来越集中,真正在商业模式上有持续性的、在产品设计研发上有创新性的、在品牌营销上真正具备影响力的企业只有极少数,机会也只能属于一小部分,大量不具备系统竞争力的企业,其生存空间势必会进一步挤压,但是这个过程不会太快。

    这是接下来3-5年,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行业格局肯定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化,一小部分企业注定真正上岸,会有一茬又一茬的韭菜被收割,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