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量过亿的经销商怎么做市场?
随着回归实体,企业重心下沉,县级经销商群体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今天,我们从县级城市的整体出发,去看经销商到底该如何突破!
产品突破:主导产品、突破产品打配合
很多经销商不能快速突破县级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太多,厂家有多少个品种,经销商就有多少个品种,很多经销商错误认为,反正我的产品多,这个卖不好就换另一个,由此导致产品主线不明确,都想卖好的结果是什么也卖不好。
那么,具体到一个县级市场,经销商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就应做到产品主次清晰,结构合理。
1、主导产品突出:厂家无论有多少个产品,能够适应经销商所处县级市场的品种可能就那么一到两个。
2、突破产品明确:一旦主导产品选定后,就要考虑突破产品。
3、选准目标竞争对手“下打上压”,主导产品和突破产品在定价上“一高一低”:主导产品高出现有竞品价格,有一定空间让利促销,以此压制对手。
突破产品在定价上基本保持和竞品持平或者略高出5—10%就可以,以便直接在价格上和对手进行搏杀。
4、让主导产品和突破产品互相配合,对竞争对手销售好销量大的店进行逐个击破。
突破产品价格低,容易走量,能满足终端老板需要,因此可先让突破产品混个脸熟,然后借势让主导产品赚钱树形象。
这样前后夹击,逼迫对手让利,牵着对手的鼻子走,最终将对手赶出去。
当然,任何要领不是万全之策,经销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注意的是:要始终保持突破产品与竞品在价格上的一致性。
低价是一种竞争战术,在与对手展开终端争夺战的时候,千万不能全面降低产品价格。
快速铺货:厂商协作抢占时间空间
铺货对经销商而言并不陌生,铺货从整个营销过程来讲应该说是最简单的程序之一,但看似简单的铺货,中间也隐藏着大学问,说得严重一点是“成也铺货败也铺货”。
本人曾在为一家企业服务时,到市场拜访过一位经销商。这位经销商已经进货将近8个月时间了,销售量一直不好。
他说:“我们也很卖力。每天一大早就开车出去铺货了,但消费者就是不认我们的货,没有办法,只能慢慢做吧。”
像这样的经销商还有很多,但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他们只是为了铺货而铺货。所以,再努力都是枉然。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怎样铺货才有效呢?
1、厂商联手,以厂家为主,以经销商为辅,共同组建铺货队伍。具体而言,可由厂家和经销商共同组建铺货队伍和配送车辆,人员不少于6人,车辆不少于3辆。
企业派驻的铺货人员最好是负责该市场的业务员,或者有一定管理和铺货经验的人员。
2、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区域快速铺货。每一辆车不少于2人,在乡镇市场铺货时,一般要不少于2辆车4个人。车辆和人员充足时可以考虑同时在几个地方开展铺货活动。
3、二批协助,快速铺货。厂家或经销商到乡镇市场相对来讲是人生地不熟,最好的办法是让二批带路,先沿着二批的渠道铺货,然后再在不熟悉的区域铺货,这样也会加快铺货速度。
一般初始阶段二批是不愿意协助的,必须在额外补助或者企业做好几个样板区,二批看到希望才会合作。
4、专业化分工。合理安排好人员分工,谁谈判、谁张贴POP、谁卸货、谁收款、谁签订销售协议书、谁陈列、谁建立客户档案等,这些工作事先都要认真准备和演练,从而加快铺货速度。
5、造势宣传。铺货也是最好的宣传形式之一,如铺货时把车辆集中在一起,通过车载喇叭播放音乐或者企业宣传材料等,都能提升铺货成效。
6、确定好铺货路线图,加快铺货速度。铺货前要对整个铺货的路线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尽量不走弯路。事先联系好客户或者先派人进行沟通联络,保证铺货的时间效率和成功率。
各个击破:打击竞品薄弱环节
在现实的市场运作中,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竞争对手有许多的薄弱环节。
对于这些薄弱环节,新入品牌宜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
首先,其选择攻击的目标非常明确:
1、在一个县级市场选定竞争对手服务差或者没有售后服务的区域。
2、选择对手曾经派人助销但已经撤离的区域市场。
3、有些地方销量好,但对手还没有进驻的市场。
4、尽量不选择对手所在的市场。就算选也要适量。3-5个足够。
其次,其攻击方法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
1、给终端高利润,诱导终端积极卖货。
2、高薪挖走对手的优秀业务员,让本属于对手的市场变成自己的市场。
3、收编对手的业务员,用高工资诱惑。
4、实施大奖励,以高中奖率封杀对手,引起终端老板的兴趣。
抓住核心工作:稳定利润巩固市场
现在很多经销商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方法。
1、抓住核心客户。在政策上设置月度、年度销售奖励或者积分兑奖奖励,利用月度、年度销售返利或单品种分时段累计积分的方式稳定客户;
2、抓住消费者。设奖,给箱子里面加红包、产品上贴刮刮卡、不定期推广活动、品鉴活动等;
3、抓住陈列。如陈列一个月是什么奖励、一个季度或一年是什么奖励,奖励随着时间段延长不断增加;
4、抓广告。要么不做广告,要做就极致投放,形式可以单一(如只做墙体广告或者喷绘门头广告或者店内KT板等),但投放要彻底、要极致、要有爆破性。
5.在专场专销中抓住消费者。常见的如生肖纪念品(12属相),集齐12属相兑奖;
水浒108将,集齐这些东西奖励旅游或者物质等,还有饭店赠送的消费券,如“吃100送50”等,都是锁定消费者的好办法。
总之,抓住客户的方法很多,只有抓住客户与消费者,企业和经销商才能锁定利润,由此也才能稳固自己在县级市场的地位,从而为真正突破市场打下坚固基础。
最近,一则网红甲醛检测仪的质检新闻,让甲醛问题再次被大众关注。甲醛致癌、致白血病,尤其危害孕妇、小孩、老人等体质弱人群的身体健康,这已经成为一种大众认知。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不少消费者谈“醛”色变,对“无甲醛”的家居环境心生向往。很多商家则针对消费者的这种意识,设置了很多看似美好的“坑”,误导人们对甲醛的认知。
“零甲醛”
“零甲醛”一词成为不少家居商家的推销术语,“板材、胶水很环保,0甲醛”这样的宣传标语几乎成为不少企业线上线下的宣传标配,对应的是消费者对“零甲醛”的安全诉求。实际上,目前国际板材的最高标准是E0级板材,国内板材环保标准是E1级板材,二者都不是完全的零甲醛。
对于板式家具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板材都或多或少含有甲醛,这是因为板材在制作过程中无可避免会使用胶水,而“无醛不成胶”。“零甲醛”很多都是厂商的商业噱头,消费者无需执念“零甲醛”,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E1级板材,那就是环保的。实木家具环保、板式家具就一定甲醛超标这种认知是以偏概全。
从法律角度而言,宣传“零甲醛”的厂家在国内市场监管越来越规范的大环境下,有可能会惹官司上身,不可不三思。
合格检测报告里有猫腻
现在,很多商家线上线下都会提供国家正规机构的“检测报告”,那这是不是就代表消费者买到的家具一定是环保的呢?答案是“不一定”。目前家具消费投诉中,问题最多的是家具的环保问题。
有合格检测报告,消费者仍然怀疑家具有问题。这是由于商家送检的样品是从同一批次中选中的,检测机构并未把商家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进行检测。同时,很多商家为了省费用,或者逃避检测,借用别人的检测报告,这在线上电商平台更常见。
甲醛超标都是家具惹的祸?
很多消费者在发现家居环境甲醛超标后,第一时间总会找家具厂商扯皮,这种做法比较武断,也不容易搞清楚甲醛的真实来源。
在生活中,消费者在家测甲醛,很多时候测的是“室内空气”的甲醛含量。很多装修材料如壁纸、油漆、地板、窗帘,甚至是衣物等等,也含有甲醛,而且室内空气甲醛与家具甲醛的测试法和标准完全不一样,这也就导致商家和消费者各执一词。
其实,在家具制造过程中,产品只要用到胶水、涂料、胶条等,都会含有甲醛,区别只是在于量的大小,真正的无甲醛家具必须从原材料、加工工艺上做到无胶无油漆,这一点目前可能只有全铝家具能做到。
网红甲醛测试仪,被科学外衣掩盖的“巨坑”
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甲醛含量存疑,与商家协商后,商家一般要求消费者把产品寄回、由商家安排送检,或者自己送往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这中间消费者面临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很高,因此便催生出了网红甲醛测试仪的畅销。
这种价格由几十元到几百元、携带方便的甲醛测试仪,在网上销量不错,也获得了很多用户“好评”,而结果却完全不科学。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公布了对网红产品“甲醛检测仪”的监测结果:41批次样品、近20个品牌中,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示值误差符合技术要求,无一批次甲醛检测仪在设定的检测环境条件下的重复性符合要求。
专业的家具检测工程师提醒:市面上便携式甲醛测试仪不靠谱,他们是用化学浓度感应装置测数据,其数据都是忽悠人!
要测试甲醛还得找有资质的正规机构,运用价值几十万甚至是几百万的专业设备进行测试。目前,这些正规机构的收费一般是300元-500元/测试点,一个房间测试5-6个点,总费用3000元。
用绿植除甲醛的神话
消费者相信用绿萝、炭包等可以去处甲醛,如果没有明显的刺鼻气味就代表没甲醛了,这些都是大众一厢情愿的想法。
甲醛的释放期长达15年,绿萝、炭包等的吸醛作用微乎其微。
消费者要想获取符合标准(不是零甲醛)的室内空气,就要注意每一件装修材料是否环保,同时新装修的房子一定要空置半年以上方可入住。
在甲醛的认知上,我们看到很多消费者,包括店面导购一方面都是谈“醛”色变,继而追求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零甲醛”;一方面又想当然地自我安慰,以为靠一些简单的、偷懒式的方法,如绿植、便携式甲醛测试仪就能获取安全的室内空气环境与测试数据。这两种极端片面的认知,都阻碍着人们获得真正健康的家居环境的进程。
最近有两组数据,引起了大材研究的注意,一个是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9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移动零售占到85.5%,B2C占到62.8%;实物类商品网络零售额7.1万亿,同比增长25.4%;东部地区占绝对优势。
还有就是,社交电商、特卖电商、二手电商活跃人数分别达1.6亿、9878万和4965万人。
还有一个是阿里云研究中心的《2019数字化趋势报告》,其中提到,政府、零售业等将成为受云计算、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影响最深的行业,在未来3-5年内,数字化程度有望达到70%-80%。
数字化将继续加速赋能新零售,让每一个环节都实现数字化,提高生产效率。C2M个人对工厂的定制模式将是大趋势。千人千面的网上购物体验向线下延伸。
我们很多家居建材厂家,还有装修公司,数字化也才刚刚开始,很多经销商还没有起步。
多个案例表明,有效的数字化策略,确实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改进,比如率先实现内部数字化管理的,往往能够显著提升运营效率;率先抓住数字化营销与电商的,已经大赚,抢先建立起线上竞争优势。
数字化交锋,胜出者将获利丰厚,这股趋势不可抵挡。
大材研究建议,规模稍大的家居厂家或经销商,在内部设立数字化部门,也可请第三方专业力量介入,推动供应链、内部沟通、营销、客户服务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
也可以从某个环节入手,找准切入点,制定实施方案与效果评估机制,逐步推动,不建议全面铺开数字化。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社交电商、特卖电商、二手电商的活跃度。
这又是指哪些公司呢?社交电商里,比如拼多多、小红书、礼物说等,就是这种类型。特卖电商,就像唯品会、贝贝网等,打的是特卖旗号。闲鱼、转转这种就是二手电商。
也许,我们还有很多人只用过天猫、京东、当当、苏宁易购、拼多多等,没想到电商夹缝里找出了这么多生命力旺盛的大树。
在泛家居行业里,社交电商同样大有用武之地,拼多多上卖家具的,有些商家成功打开了局面。现在的社区团购,已经有家居商家盯上了。
大材研究认为,像家居特卖、二手家居的销售与租赁等,都是有可能在网上做起来的,毕竟庞大的网络购物群体在活跃,你只要能够影响到他们,就不用担心没有订单。
在商务部这份报告里,还提到了网络零售的一些变化,比如线上线下融合共生,大数据打通线上线下系统,激发线下零售新活力;传统零售从供应链、门店服务到营销、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改造。线下扫码交易加速为线上引流。中小城市的网络消费习惯正在形成中。
但是,我们发现,9万亿元的零售额里,真正抢到了红利的商家,还是占相对少数,毕竟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
那么,有多少商家在活跃呢?京东商城CEO徐雷的一次演讲里,提到2018年京东自营以及第三方平台上,国内外品牌商家超过20万。
淘宝天猫的情况又如何?光说淘宝,2016年有一个数据说是940万卖家,能挣钱的其实很少,20%的卖家占了80%的流量。
在2013年的时候,在淘宝天猫上面开店的商家,94%以下是不需要征税的,因为他们一年的营业额不到20多万,而6%的卖家已经开始交税。头部商家、腰部商家与底部商家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大量卖家涌入平台,流量红利消失,再加上高额的推广成本,大量表现不好的店铺就只有出局。
你以为在淘宝天猫、京东上把店铺开起了,就有单子进来,就能赚钱?就代表你会做网销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连网销的边都没摸到。
据大材研究不完全统计,家具行业做天猫、京东旗舰店的,有很多是没有赚到钱的。大部分产品的月成交量在个位数的,占了监测企业的30%,还有不少没有纳入监测范围的。
而在建材行业里,成交量惨淡的天猫店与京东店就更多了。装修公司也开有这种旗舰店,成交量表现好的不多。
真会做网销的,不仅要会开店,把店面做得很吸引人,还能根据网络购物人群的偏好,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不是简单把店里的东西直接搬到网店里。
这还只是网销的入门,要想进门,你得掌握从平台上引流的办法,比如怎样才能让买家通过淘宝搜索到自己的店、搜索到自己的产品,在第一页就能看到;如何花最少的钱去投直通车这些广告,却能获取最大的回报?
更关键的是,如何把网店的访客留住,让他多看几眼,多点几个产品页面,最后争取能下单。很多厂商在这个环节栽了,每天都有流量,但成交就是上不去。
一般来讲,像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上的流量,都是极其可观的。比如淘宝天猫,2018年里平均每个月超过6亿用户在上面活跃。京东每个月的活跃用户量,已经冲到了3.053亿。
还有拼多多也非常厉害,年度活跃买家4.185亿,2018年第4季度,移动客户端月活用户数达2.73亿,还没有包括通过社交网络和接入入口访问拼多多平台的用户。
如果你能想办法将平台上的流量挖掘透了,这时候站出来说自己会做网销,才有底气!9万亿网络零售额的舞台上,才真正有你的一席之地。
平台上很多流量入口都被控制了,要花钱去买,免费的资源少得可怜。
而且你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掌握网销经验,或者没有聘到这方面的人才,成交率做不上去,电商平台就不会给你太多自然流量。
因为流量给到你,产生的交易少也是浪费,平台挣不到手续费,顾客的体验也不好,因为浪费时间浏览了一堆不想买的产品,对平台也是一种伤害。
所以,光是平台上的网销,就有这么多讲究,如果你做不到全身心投入,或者请专业的网销骨干来操盘,结果会是比较惨淡的。
很多老板不想花钱做网销,连投广告的试错机会都不去尝试,怎么办?那就得把站外引流同时做好。
比如能不能把淘宝客做好,能不能建立起一支网上的分销团队?能不能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群等多个渠道引流?能不能借助社区团购带单进来?
给大家提醒的是,网上开个店,无论你在哪里开,淘宝京东天猫拼多多等,它只是一个店,不代表什么,更不意味着开了店就有生意进来。
开店只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更重要的工作,还是把网店打理好之后,想办法找各种渠道去吸引客户。
还有很多开门店的老板,他们羡慕网销的辉煌成果,但不知道怎么做,没有耐心去寻找有效的办法,有的浅尝辙止,探了一下水,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所以,我们能看到,有些餐馆,味道其实谈不上惊艳,但他生意好得吓人,外卖都排长队,门口还有等座的,为啥?
大众点评、美团、地方BBS上他们的好评成百上千条,客户口碑运营得太漂亮,他们坚持争取每一位客户在网上留好评、晒单,网销其实就是这样出了效果。
我们很多卖家具建材的商家,或者做装修的公司,对老客户的评价不重视,没有售后服务,针对投诉不去积极解决,结果不仅没能拿到好评,还被客户在网上写一篇很长的帖子投诉。
别小瞧这种投诉帖带来的伤害,它正在无形地导致客户流失,尤其是那此习惯于在网上查询商品、比较品牌的业主,而且这种损失,你还感受不到。
网销的办法很多,互联网的渠道也多,比如搜索引擎、拼多多、云集微店、小红书、美团点评、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等,我们没法各个都兼顾,最好是抓住那里自己擅长的渠道与方式,扎进去研究做深做透。
比如玩抖音,不用担心上面的流量问题,只要你把作品做好了,有趣有料有价值,吸引粉丝来关注是不成问题的,之后卖货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有了作品,无论是一段有趣的视频,还是一张很酷的照片,像微博、公众号等多个渠道,一定要同时用上,一段作品全渠道发布,网销效果就有可能放大,吸引到更多的客户。
这个时代,不会做一件事情并不要紧,关键是你要积极主动学习,还要坚持学习,把新东西掌握了,很多困难、一些事业上的瓶颈就有机会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