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升级思维推动 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
详细内容

消费升级思维推动 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

时间:2018-09-15     人气:724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概述:在市场环境的逼迫之下,一些走在市场前列的互联网家装企业开始寻求突围之路。据土巴兔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下半年起,土巴兔策略性地削减了家装承包业务,更加专注在线平台业务。由于土巴兔的在线平台业务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且服务能力亦已加强,而保留家装承包业务小规模更为灵活,足以跟进市场发展。......

 继齐家网7月在香港上市之后,8月28日,互联网家装平台“土巴兔”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互联网家装行业经过尝鲜期、发展期逐步迈入沉淀期,2018年的家装市场就是最好的写照。从年初开始,互联网家装企业资金链断裂、倒闭、跑路等消息不绝于耳,一些来不及成名便无名的企业,还有曾经知名如今消退的企业,面对家装市场的新形势、新考验无力应对,被市场所清洗。当然,在经过市场大浪淘沙地筛选,依然坚挺在互联网家装市场的企业,自有其生存之道。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如何应变,有哪些新思路,又有什么新举措?

惊变 市场环境倒逼互联网家装企业突变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当下互联网家装行业流量红利逐渐衰退。互联网与家装行业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巨大的流量红利所导致的,但随着流量转移的消耗殆尽,家装行业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的用户流量不断减少,且这些流量的转化成本开始增加。最为明显的是,2015年、2016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市场涌现出近百家互联网家装公司,由于太过于看重流量,整合能力、交付能力和施工能力欠缺,在流量红利、流量转化缩减的情况下,互联网家装企业便举步维艰。有统计数据显示,近三年倒闭的互联网家装公司超过100家。

在市场环境的逼迫之下,一些走在市场前列的互联网家装企业开始寻求突围之路。据土巴兔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下半年起,土巴兔策略性地削减了家装承包业务,更加专注在线平台业务。由于土巴兔的在线平台业务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且服务能力亦已加强,而保留家装承包业务小规模更为灵活,足以跟进市场发展。未来,预期仅会在有限的地点经营家装承包业务。招股书显示,土巴兔公布了最近三年的业绩:营收分别为2.03亿元、5.7亿元、8.81亿元,其中,在线平台业务收入分别为1.90亿元、2.98亿元、4.02亿元,逐年递增。2017年经调整后盈利6350万元。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家装企业最大的改变是基于一定流量的前提下,夯实整合能力、交付能力。

蜕变 消费需求促进互联网家装企业思变

如今,用户需求从单一向多元方面演变,传统的家装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装修需求,而带着“颠覆行业、改变痛点”标签的互联网家装企业也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单纯通过“价格战”的方式又再次走入了传统家装企业的“怪圈”。但实际上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价格”早已不是消费者的第一考虑因素,尤其是家装市场的特殊性,消费者对于环保性、设计感、家装质量、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需求均在价格之前,记者之前在对20个近期考虑装修家庭的采访中发现,仅有1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问题。

互联网家装也正在用品质逐步打消装修用户对其“廉价、低质、粗糙工程”的疑虑。以万链装饰为例,万链在发展策略上不以规模驱动,而是以能力驱动为主,以交付、售后服务为中心,重点进行这两大能力的建设。万链家装总经理汪启帆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紧跟消费需求的变化,严格把关产品,以产品驱动发展。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80%群体装修需求基本上聚焦在这四大类:第一类是婚房,结婚必然会考虑到买房,进而出现装修需求。第二类学区房,随着孩子的降生,父母自然而然会考虑到学区房,就会出现装修需求。第三类改善房,当有一定积蓄后,会想着换到大一点的户型里。第四类给父母买房,我们接触到很多客户,都是为父母买一套户型偏小的,离自己家不远的住房。

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上家居装修平台,土巴兔坚持以科技手段为产业链赋能,并逐步改变了行业的连接方式、交易方式和生产方式。未来计划进一步增强数字化平台以吸引更多服务供应商,增强多层次供应链能力,提高平台的转化效率等,都是以品质为出发点。

蝶变 创新思维推动互联网家装企业求变

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走在前列的互联网家装企业纷纷结合新技术,用创新思维推动自身新变革,在优势产品领域寻求差异化发展,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圈粉”,使得自身的产品在家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在服务形式上坚持消费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服务人性化思路,尤其是思考如何将互联网家装的优势最大化体现。

汪启帆表示,万链装饰坚持品质驱动,用心做好交付和售后,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都是为提高客户体验为初衷,把品牌建设好,吸引多方资源聚集。速美超级家市场部赵建告诉记者:针对市场的变化,速美超级家作出了新的尝试和改变,在日常品牌的色彩基础上,开发了32种性格色彩,满足客户色彩偏好,实现各自的情怀诉求。例如淡山茱萸粉,它表达的是藏在心里的少女粉,以及代表历史沉淀的色彩,神秘与雅致东方格调的陶俑红。另外,在美装方面作出承诺,为消费者提供多重保障,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如55日从毛坯到交付的诚信保障,F2C供应链环球直采好评品牌无供应商赚差价的价格保障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土巴兔今年也推出了一些新的研发业务,比如在供应链金融方面,土巴兔携手金融机构正式推出家装供应链金融产品“兔好融”,这是给予装修企业的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与工具,力求破解装企资金周转难题。希望通过这款产品,可以解决装修企业经营过程中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互联网家装回归理性

2018年给家装行业出的考验不少,对于互联网家装的考验则更甚。资本投资热度、市场价格战、消费者尝鲜之心都回归理性,互联网家装不再一味追求流量为王,而是逐渐回到家装工程的本质——交付。

在中消协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消费投诉情况中, 互联网装修“跑路”成为投诉热点之一,也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过去3年倒闭的家装公司多达113家。这使得消费者对互联网家装的信任度下降,对家装行业的疑虑加重,在选择上更显谨慎。从客观上来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倒闭、跑路的现象,与之前市场过热涌进太多抢风头的互联网家装公司有关。2015年互联网家装的比较明显的“风口”,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互联网家装类的品牌出现,半包、全包、软装、硬装、全屋等把家的每个角落进行覆盖。

然而,装修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低价格就能做到的,它更需要专业和落地,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交付。交付是家装从设计图到工程落地的实现,是给消费者一颗定心丸,否则口号都是徒劳,甚至是美丽的泡泡。在市场热潮逐渐褪去后,考验品牌真实力的时候就来了,用户体验、消费者口碑、工程质量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根本。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中国建材是中国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水泥供应商、玻璃供应商,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连续八年进入世界500强,也是《财富》500强中唯一的中国建材企业。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丝路国际产能合作领军论坛上,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阐述了中国建材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计划和实践。

    宋志平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国建材也开始走向海外,其中原因之一是几十年来中国建材积累的很多技术,包括高水平的成套装备等具有走出去的实力。

    他介绍说,30多年前,企业需要从跨国公司购买水泥大型设备,而现在全球70%左右的水泥大型装备都是由中国建材公司提供。一家公司能在全球的一个产业里市场占有率达到70%的情况并不很多。

    宋志平深有感触地说,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关心的是三件事。第一,是中国的企业来能不能和当地的企业合作。第二,是转移技术,就是说这些国家希望中国合作方能够转移一些技术给他们。第三,是培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因此,中国企业走出去恰恰要做好这三件事。

    中国建材有三大原则,第一是为当地做贡献,第二是跟当地企业合作,第三做公益事业,为当地人民服务。宋志平说,只有这样,中国企业“出海”才能走深走远走长。

    宋志平表示,去年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建材把“走出去”又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大量做EPC(工程总承包),到现在提出了“六个一”的发展计划。

    第一个一是做好十个产业园。目前中国建材在赞比亚、蒙古、哈萨克斯坦、埃及、泰国做了五六个产业园。这些产业园围绕建筑材料上下游建设,是非常专业的产业园,因此效率也非常地好。

    第二个一是做十个海外仓,把中国的建筑材料分销出去。

    第三个一是做十个国际检测认证中心。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没有国家标准,因此中国建材设立了十个国家实验室,协助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制定国家标准。

    第四个一是做一百个建材连锁中心。目前已经完成了50多个。

    第五个一是做一百个海外智慧工厂管理。目前已经完成了五六十家,这些管理集团类似香格里拉、希尔顿饭店的管理集团,进行运营维护和管理。

    第六个一是做一百个EPC项目,再做一百家国际工程的水泥、玻璃的EPC。

    宋志平表示,“六个一”是一个综合计划,中国建材不再做单一投资或单一地做EPC,而是要把中国建材40多年形成的综合体系经验,移植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帮助沿线发展中国家提高综合实力。

    宋志平还表示,中国企业应该抱团出海。他认为,中国的央企、国企和民企之间的合作是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这种合作今天在国内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海外会支撑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

    作为丝路国际人才联盟理事长,宋志平表示,下一步重点要推动抱团出海,要突出央企国企和地方企业民企之间的合作,在人才培训方面形成支持。他表示,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联合东道国政府投资促进机构共同发起的国际产能合作直通车计划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阅读全文
  •    近日,连续两家老字号木门企业被曝经营状况堪忧,继拥有41年经营历史的博亮木门关停24家门店和加盟渠道后,沈阳天河木业也陷入了被迫卖厂的经营困境。

      八月底公布上半年财报的上市公司兔宝宝和江山欧派业务数据也不美观,兔宝宝木门业务营收比重较去年减少27.87%,江山欧派净利润同比下滑2.91%。

      为了找出的木门行业遇冷的真实原因,新消费内参复盘了两家陷入困境企业的发展史,并对整个木门行业现状进行了解读。

    1.png

      老牌企业双双陷入“卖身”风波

      “博亮倒了,不干了!” 上周,博亮木门关店的消息震动了京城家居界,有记者为此走访了位于北京十里河家居广场的博亮门店,发现其店门紧闭,店内陈设和样品仍在,却已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

      博亮木门官方网站上还在滚动着“无音安全系统”新品发布的广告,但全国性的撤店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博亮已关闭了24家门店以及所有加盟渠道,只保留北京蓝景丽家和业之峰装饰、合建装饰等几家店。博亮木门内部对此次撤店风波的说法是“公司没有倒闭,只是收缩调整,仍在正常下单、供货”,但并未公布具体的调整策略。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大规模的撤店行为,“不干了”的可能性非常大。

      无独有偶,拥有23年经营历史,曾参与木门、楼梯、实木定制等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的沈阳天河木业最近贴出了一张“卖身契”,称由于企业资金链断裂,被迫卖厂。

      沈阳天河集团创建于1993年,下设沈阳天河木业有限公司、家具分厂、木门二分厂、北京分厂等七家企业,曾荣获中国木门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木门行业标准制定人之一等称号,是不折不扣的业内“大哥”。

      比博亮更为惨淡的是,天河木业的困境已经不是撤店、收缩能够解决的了,它不仅要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卖工厂,董事长李为群更表示需要在卖厂的同时出让部分股权才能渡过此次难关。

      复盘两家陷入困境的木门企业的发展史,容易找到很多共同点:入行早,有口碑,在业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形象不鲜明,没有区别于竞品的核心产品;经历过大规模的转型、扩张,由木门转向整木定制;营销模式传统单一,高度依赖加盟商。

      消费升级,新生代消费力的需求在转变

      在整体增速开始放缓的家居行业,消费者群体正在发生转变。

      以80、90后为主的新生代家居消费人群社交性和独立性更强,他们拥有自己的主见,不再人云亦云;习惯在社交媒体上获取信息,而不那么在乎传统意义的“货真价实”;会有自己的消费主张和情感诉求,对于房屋装修的要求不再停留实用层面,而是更加追求设计、美感和现代化。

      与传统卖方市场不同的是,新生代的消费人群和商家的信息更加对称,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他们对房屋装修的设计环节参与欲望更强,对场景体验更有热情,但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购买缺乏耐心。

      他们不可能再像60、70后那样顶着烈日一家一家地逛家居建材市场,他们需要随时可取的方案,就近可以实现的产品体验。

      随着这一代人的崛起,多品整合、一站式、方案化、体验式的家居产品销售模型变得适用,这让包括头部企业在内整个家居市场纷纷开始了新销售模型的探索。

      财经作家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同步推进,在未来,家居这个万亿级的行业其现有业态将会被彻底颠覆。家居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消费社会向“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新一代消费社会演变。

      消费者主权的再次崛起,必将掀起巨大的零售变革,新零售作用于终端店面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头部企业倾轧,家居行业向全产业链方向转变

      2016年起,家居行业的整体业态开始发生转变,无论是家装企业还是家居企业,都不再安于单一的产品形式,纷纷开始扩张布局,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成为了整个家居行业的变革趋势,“全屋定制”、“整木定制”成为了市场上最常见的口号。

      出现危机的两家企业也是扩张大军中的一份子,博亮木门从2014年开始做整木定制,2017年开始出现经营性亏损,2018年亏损情况未有好转,全国性的撤店是一种止损行为。

      天河木业的转型较之博亮更早,从2008年就开始专注于整木定制,几次加大投资、增添设备,而将它拖入卖厂困境的重要原因也是整木定制的生产系统做得不够流畅,导致生产受阻,产品出不来,加之当地政府的一些政策干预,最终将天河逼到了“卖身”的绝境。

      追溯这两家企业的转型可以说是整个行业的一个侧写,几乎所有木门企业都在高举“整木定制”的大牌,但多年的木门产销思维和盲目的扩张转型往往不能带来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家居行业的领军品牌,欧派、索菲亚、志邦等全屋定制的上市公司也纷纷试水木门业务,开启了从“个性化定制”到“一站式购齐”的野心扩张。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欧派木门品牌欧铂尼,索菲亚旗下华鹤、米兰纳可以说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后来者,依托母品牌强大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它们以极其迅猛的态势杀入木门市场。

      截至2018年6月30日,欧派木门共有739家店面,今年新增105家,拥有经销商791个,新增108个。索菲亚的米兰纳共有独立店159 家(含在装修门店)、融入店 300 多家(不含大家居门店)、经销商 436 个,华鹤木门门店 158 家,经销商 150 个。

      2018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欧派木门业务收入为1.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31%;索菲亚木门业务收入0.6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2%。虽然从营收层面上看,木门业务收入在这两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并不高,但从门店增量上看,他们发力木门行业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营销意识淡薄

      去年是木门行业整体动荡的一年,据搜门网发布的《木门品牌2017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的木门企业仅占10%,但是增长速率一度达到30%以上;30%左右的木门企业进入低谷增长甚至是停止增长状态;20%的木门企业已经出现业绩下滑、入不敷出现象;40%的厂家已经倒闭关门。

      这些倒闭企业的一大共同点就是:销售业绩惨淡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木门都是家居行业最“吃香”的品类,供不应求是常态,这导致大多数木门企业满足于现有规模和收入,不肯在树立品牌形象和打造核心产品上下功夫。

      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环节几乎都没什么竞争力。以博亮为例,其主打的实木复合门,产品单价多在万元以上,以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屋计算,一次装修仅木门一项开销就要花掉五万左右,这显然不符合新生代消费人群的承受能力。

      而其后来推出的“无音安全系统”,又有跟风抄袭TATA“静音”概念之嫌,难以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可以说缺乏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是一众木门企业的死穴,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和传统的产销模式让这些企业死在了新消费浪潮的第一波冲击之下。

      过去都说移动互联网对于家居行业来说有很多运用的局限,但从销量渐增的天猫家装节、京东家装节,以及互联网家居企业不断拿到融资的现状来看,衣食住行各品类只在被互联网化的时间上略分前后。

      家居互联网化、场景化一定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喜欢与否而迟到,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顺势而为才是企业长存的法则。

      环保压力加大,行业向规范化和规模化转变

      持续的房产收紧政策以及经济下行等各方面的压力,让家居市场上的消费者需求有所降低。

      同时,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在利润和需求同时萎缩的情况下,厨柜、木门等木质家具企业发展举步维艰。从八月底发布的家居行业上市公司财报可以看出,全行业的增长势头都在放缓。

      除了大环境的影响,摆在家居企业面前的还有“环保”这道坎。2016年,国家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空前加大,木门等家居制造业亦成为重点排查对象。

      在这种全国范围内的监督下,环保不达标、实力偏弱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关停的命运,甚至有些大企业乃至顶尖木门企业的工厂也被迫搬迁或是强制升级改造。

      在环保风暴来临之际,不提升产品质量、不改善经营管理、不提升服务体验,必将被市场抛弃。

      博亮的败局,环保就是一条重要的导火索,2017年开始,博亮木门通州工厂不允许再从事生产,安徽的新厂还没有建成,只得在山东进行代工。最近博亮与山东代工厂发生矛盾,致该厂停止了向博亮的供货,使其被迫进行全国撤店。

      “现在由于环保的压力、企业投入的增加、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品牌发展压力很大。”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木门窗专委会会长张国林认为,这种洗牌对于行业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低劣、弱小的作坊不倒下去,大的企业就发展不起来,只有那些小作坊逐步退出市场,才能让行业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未来木门行业将会向着规范化和规模化转变,只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打造适应新消费市场的营销模式,才能成为新的家居行业生态链中不被替代的一点。

      行业之争,从来不以年长幼论英雄,想要地位稳如泰山,甚至独占鳌头,必须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