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详细内容

马云: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时间:2016-03-29     人气:2124     来源:BNET商学院     作者:
概述:3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为800余名入职一年内的新员工上了一堂名为“百阿必修课”的公开课。通过这堂课,可以窥见马云对阿里巴巴的理解和他对好员工的理解。......

   3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为800余名入职一年内的新员工上了一堂名为“百阿必修课”的公开课。通过这堂课,可以窥见马云对阿里巴巴的理解和他对好员工的理解。
  “加入阿里巴巴,我们不承诺你会发财、成功、当官,但是我们承诺你会很倒霉、很受委屈。”3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为800余名入职一年内的新员工上了一堂名为“百阿必修课”的公开课。
  谈到KPI(绩效考核),马云表示,每个人都恨KPI,但如果没有结果导向、没有效率意识、没有组织意识,就会变成一个梦想者,理想成为空话。
  马云还称,最讨厌那些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就像老公说老婆不好,老婆说老公不好,又不愿意离婚。”
  “是不是玩得太虚了,这就是我们的与众不同”
  我们希望阿里巴巴是这么一家公司,希望在中国这个土地上诞生一家对世界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进步有贡献的公司。所以我们希望招聘进来的员工,大家都充满这个使命,大家都充满着这个理想,大家都是一起团结,当然我们也有很多的分歧,但是最重要的是点点滴滴把它做下去。
  所以你们可能听了这些以后,会发现公司是不是玩得太虚了,这就是我们公司的与众不同之处。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公司不愿意加入,没有关系,听了今天以后,你可以辞去,阿里巴巴的门应该永远要打开,很容易出去,但是很难进来。大家记住,要容易出去,很难进来;如果说容易进来,很难出去,那是监狱。
  我们这家公司未来的85年,我们依旧会按照这样的路线往前走,强大的理想主义加上现实主义的结合,形成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对于世界的思考。
  “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中国公司”
  我想还是跟大家讲,公司的使命驱动,至少我在这个公司,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坚持这家公司使命驱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这家公司以价值观来管理自己,强化文化。
  我们这家公司走的路线也很独特,我们这家公司,我们第一天在湖畔花园的时候提出这句话,叫做“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世界的大市场”。我们这家公司诞生在中国,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中国公司,我们当然也不是美国的公司,人家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什么公司,我们的股东有世界各地的,我跟大家讲,阿里巴巴诞生在中国,但是它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没有KPI的理想就是空想”
  每个人都愿意停留在理想之中,每个人都恨KPI,但如果没有KPI、没有结果导向、没有效率意识、没有组织意识、没有管理意识,那么我个人觉得所有的理想都是空话,我们就变成一个梦想者,胡说八道。
  天下没有完美的组织,为什么?很简单,要想走得快,那你就一个人走,你要想走得远,那就一群人一起走。要一群人一起走,一定要有组织,有组织,一定有时效率不会高,只是组织与组织之间比赛谁效率更高而已。
  “第一大产品是员工”
  我们希望的第一大产品不是我们的淘宝,不是我们的天猫,不是我们的支付宝,也不是我们的云,也不是我们的菜鸟,我们第一的产品是我们的员工,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员工强大了,我们的产品自然会强大,我们的服务会做好,客户才会满意。
  以前挖我们员工的人很多,那时候我们还在华星大厦,曾经开到四倍工资,只要阿里人能去,给四倍工资,我们一个员工也没去。
  “讨厌那些天天抱怨的人”
  我们喜欢的人,是提意见、有建设性意见、并且有行动的人,我们讨厌那些天天抱怨的人,我们不喜欢这些人,无论在内网、在外网,我们最讨厌那些天天说公司不好,还留在公司里的人。
  就像老公说老婆不好,老婆说老公不好,又不愿意离婚,我们门是打开的,我们愿意听建议、批评,但是要有行动,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度过难关,而不是碰上灾难麻烦的时候,大家都是互相说你的错。
  “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
  前几年争论了很久,有些东西我们跟其他公司不一样。我反对有大巴车班车上下班,不是因为买不起,员工如果没有车,那去挤地铁、去挤公交车、去骑自行车,保证自己上班不迟到,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优秀员工都经历过这一点。
  我告诉大家,即使有班车,迟到的人会更多,放下工作的人会有更多,我们不是在乎加班这点工作,我们在乎的是你是否在乎你的工作,如果你在乎、热爱你的工作,你会早起。
  阿里人记住,利益一定是自己打下来的,没有人的奖金、没有人的收入是别人给你的,而是凭自己的努力。业绩、市场是打下来的,没有人给你们,成绩也是努力出来的。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如果你有结果,we pay(我们买单)。如果你很努力,没有结果,我们鼓鼓掌,也很好。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索菲·彼得斯在法国《论坛报》中发表了一篇题为《您认为成功是什么?》的文章,文章提到了CSA调查机构针对十个国家3000名身处职业生涯的社会上层人士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认为“关于成功的王牌,十个国家中有八国把才智放在首位,而法国人和中国人认为‘关系网络’是职业成功的战略性要素……以至于产生了这样的普遍看法:没有关系网,在职场中无法生存。”
      这就是中国的职场现实,同事之间尤其如此,因为你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隶属关系,很多时候,你是不是对同事有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看你有没有关系,而不是看你手中有没有权力。
      但是,很多人对如何建立高效的人际关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建立关系就是相互之间“称兄道弟”“吃吃喝喝”,或者认为依靠自己的能力也能打拼出一片天地,这些都是十分幼稚的想法。要想在职业或事业上有大的发展,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来谋划、构建和运营我们的关系网络,以增加自己掌控信息、资源和权力的能力。以下四个步骤可以帮助你建立高效的人际关系。 
      第一步,找准你的目标
      放眼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不论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在他们的背后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大力提携和帮助。而这些人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贵人”。
      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峰曾经谈到人才成长有六大特点,其中第一,也是首要的特点就是“贵人相助”。就如同在好莱坞曾经流行的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卡内基培训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指出,这句话并不是叫人不要培养专业知识,也不要轻视个人的品德和能力,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场券。”
      所以,一个人要成长起来,要走向成功的彼岸,关键是要找到属于你生命中的贵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贵人的,这也许就是个人职业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吧。
      因此,我们首要的问题是:找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帮助你,包括自己不需要与什么样的人交往等等,总之,找准自己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自己关系的第一步。
      第二步,给对方以好处
      知道了谁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或者说清楚自己应当与什么样的人建立关系,下一步就要懂得给对方以好处,获得对方好感,让对方注意你,信任你,愿意与你建立进一步的关系。
      当我们给对方以好处时,我们就有资本“使唤”他人,这就是孔子说的“惠则足以使人”。同时,当对方得到好处时,也会心生感恩的心理,用马基雅维里的话说就是:“授受恩惠使人产生义务感。”
      当然,这里说的“好处”并不仅仅是代表“金钱”,还代表问候、关心、服务,甚至顺从、拍马屁等。唐骏就是坚持通过节日发E-mail贺卡与罗娜特女士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的。罗娜特女士进入微软高层后,在她的大力举荐下,唐骏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
      所以,你要想与对方建立关系,你就要能够给对方以好处。正如韩国著名管理学者朴钟和曾经说到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利益……请给那些您希望和其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以某种利益吧!这是正确人际关系的结论。”
      第三步,保持联系,重点投入
      关系建立起来了,就不要断了联系,那怕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说明你们之间有联系。没有有联系,怎么能说明你们之间有关系呢?很多时候,他人愿意接近你,愿意帮助你,看重的正是你的人品和你对他的态度。
      我们有很多人本来是有很好的关系的,就是因为不懂得保持联系,致使过了几年以后,双方都变得非常生疏了,等到真正需要对方的时候,只能感叹“我们原来关系是不错的,只是这几年没有联系……”。
      不要企图今天投入,明天就有回报,也不要因为今日有用就投入,明日无用就疏远,这种投机的思想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就像投资股票一样,它的价值在于长期持有。
      同时,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是需要投入(这里的“投入”绝不仅仅是金线的投入,更多的是时间、精力的投入)的,投入的“成本”越高、时间越长,回报就越高。所以,我们还要懂得重点投入,不能泛泛地交往,就如著名的企业家冯仑曾经说到的:“投资人的聪明之处就是重点做极个别人的长期投资,他可能得到的回报要大大高于泛泛地交往。”
      第四步,求得对方帮忙
      有了关系就要用,就要懂得向对方索取帮助——获取你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等。让对方为你有所付出,是双方关系走向深入的关键。不用,关系反而会变得疏远。
      许多的研究证明,当我们适当索取对方的帮助时,我们更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美国前总统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曾写道:“如果你想交朋友,就让他帮你的忙。”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我们喜欢那些我们曾帮助过的人,更甚于帮助过我们的人。”
      当一个人为你付出之后,他就会在潜意识中喜欢你,就会把你当成自己可以亲近和依赖的朋友。所以,那些总爱说“嗨,我能帮你做点什么”的人,该试着说说“嗨,你能帮我做点什么吗?”
      在对方需要你的帮助时,要慷慨大度,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在你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要大胆地提出你的要求,甚至厚着脸皮,三番五次地提出你的要求。予人好处,求人帮忙,一“予”一“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在你来我往之中建立起来的。

    阅读全文
  •   我说的学习,是指学习新事物,发现成长机会,以及努力督促自己获得不同能力等。要做到这些,你必须敢于实践,一次又一次成为初学者。
      劳逸结合
      只要我们活着,我们的大脑就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而之所以我们在完成某些任务时会觉得大脑很疲惫,而闲暇的时候觉得几乎没有用脑在想,是因为我们启用的是大脑不同的模式:集中模式和发散模式。
    集中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你的大脑集中时所处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你的大脑中建立可见的新的神经单元,并且可以随着巩固,变成长久稳固的神经联系。
      而发散模式,则是你打盹的时候,你运动的时候,你郊游的时候,你逛街的时候,你大脑所处的状态。
      这两种模式并没有高下之分。许多有很高成就的人,都能够利用这两种模式的切换来完成高质量的作品。
      画家达利,在大脑长时间处于集中模式后会感到没有新的发现,这时他就会拿一串钥匙在手里,然后躺下打个盹。在即将睡着的时候,手一放松,钥匙就坠落将自己惊醒。然后他就会一跃而起把自己刚刚产生的想法带入创作中。
      无独有偶,爱迪生也是用这种方式创新的——只是手中的东西换成了钢珠。
      从这些例子来看,我们再想想很多时候自己身上的经验,就会发现当自己的大脑处于发散模式的时候,往往能产生很多新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这两种模式比作Windows的三维弹球,我们的思维就是弹入大脑系统的那颗球。
      当处于集中模式时,我们的头脑工作得很紧张,可以在我们面对的问题的小范围内进行高效的运作(左红),但也因此难以将思维拓展到更宽广的层面,比如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左黑)去解释现有的问题。
      而当我们转换为发散模式时,我们思维中的“阻碍”变少了,这就更有利于我们从一种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各种“一拍大腿”“一拍脑袋”往往都是这么来的。
      睡眠
      睡眠往往是我们一天中让大脑处于发散状态的最长时间了。研究表明(总觉得这个词不太负责任),在睡眠中,大脑在不断地生成新的突触,而另一些突触则在消亡。大脑会强化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和记忆,冲淡那些不重要的。所以们可以把睡眠想象成“冲走大脑垃圾信息的河流”,让你的大脑保持清醒和健康。
      另一方面,大脑还会在睡眠中演练你学习过的知识难点,这实际上是一种复习的过程。如果你在睡前小小回顾一下你学习的知识,你梦到这个知识点的几率也会增加呢!
      考试前一夜,不足的睡眠就无法冲走你头脑中的毒物,你的所有准备也会大打折扣了。(当然,把复习当预习、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你可以自己权衡一下睡不睡觉。我觉得这种情况的童鞋也不会来看这个问题的吧。)
      你到底学到了吗?
      这正是我犯的错误,请大家跟我一起问问自己:
      我是不是细细看了一遍书,就认为自己学会了?
      我是不是用笔把自己判断的重点勾了下来,就认为自己学会了?
      我是不是看了例题和解法,看明白了,于是就认为自己学会了?
      当知道自己死也解不出的题的答案时,一拍脑袋大叫:“天哪我怎么没想到!”,然后,就认为自己学会了?
      错错错!这些全都不代表自己学会了!
      这是一种自我麻醉,你甚至会一遍一遍地去回顾自己勾下的知识点,然后抬起头来默念很多遍;或是考前不断温习练习题的答案,确定自己能够看懂而自信满满。
      然而,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老套吧?)
      为什么,我们在后文会给大家介绍。
      总之,不要用上面提到的方式给自己一种虚无的成就感,看书时,不要轻易地勾!画!重!点!
      思维模块
      以前,我的一位老师曾让我们以最快的方式写下自己能想起的牙膏品牌,然后告诉我们,研究表明,人在快速反应中最多能同时记住七个同类的东西。
      而在课程中,教授告诉我们,实际上只有四个。人在大脑处于集中模式时,可以允许四方面的知识同时运作,就像一个四脚章鱼,把自己的触手伸到三维弹球的面板里挑选知识。
      我看到这儿的时候正在哀叹人脑怎么这么无力,而接下来教授就告诉了我们:这不是四个单一的知识,而是你在某个方面组成的思维模块(Chunk)。这个模块的大小,完全由你来决定。
      简单来说,就是知识的系统化。当你接触一个全新的知识时,就像是给了你一片拼图——看起来毫无意义。而思维模块就是将这些概念和知识逐渐拼起来的过程。当这一片区域的拼图逐渐成型时,这个整体将会更加容易记忆,也能让你更好地对整个拼图的那幅画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H-E-L-L-O,单记五个字母感觉很难吧?但当你把它们组合起来——hello!就突然有了意义。
      我们日常的行为看似无意识,实际上充满了复杂的神经联系。比如我们写信时,我们的大脑在同时进行执笔、组织语言、调用记忆、想汉字、用眼看等等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可以细分为无数更小的模块。然而我们却全然不知,只觉得自己在简单地写信而已。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动已经模块化了,根本不需要我们意识到,它就在流畅进行了。就像把一个文件夹包成了个压缩包。
      这时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懂一道题的解法并不等于自己解出一道题了。自己解题的过程,相当于往知识的模块加入一片,与既有的知识相互联系;而看例题则像是给你一片边缘光滑的图像,它虽然自成一体,你也看得出是什么样,但就是没有突起和凹陷,无法与既有的知识拼图整合在一起。
      如何组成思维模块?
      完全集中精力在你要学的对象上。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你不易分心的场所(周围没有你熟悉的娱乐方式),关掉手机的即时消息推送。因为你的思维章鱼只有四只脚,仅仅分出一只脚去关注别的事情,也会让你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理解你想要模块化的基本概念。
      对你要模块化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不断地练习。
      在建立模块的时候,不断地练习不仅能够让你巩固知识,还能增加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从而建立一种“环境”(context),让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一个模块,更能知道什么时候不该用它。
      接下来就说如何练习。
      如何练习?
      在掌握知识点之后,你的大脑神经元中就有了新的关于这个知识点的突触。如果放任不管,新形成的突触就会渐渐弱化直至消失。如果能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来进行有规律的复习,就会不断加固既有的突触,最终将知识牢牢记住。
      因此,要不断通过小的测试来考验自己。
      记忆卡,类似学生们平常用的那种半个手掌大小的空白单词本。就是一个方式。在卡片的正面写上线索,比如一个单词,一个需要解释的概念,一首诗的名字,然后在背面写上需要自己回忆的内容,和关于这个内容的记忆法。记忆法我们在下一节来介绍。
      然后,先是高密度地复习,记住的就放在一边,没记住的反复记忆,然后过几天再把所有的卡片拿来复习一遍。对于记住的卡片,逐渐放慢复习步调来回顾。
      就像是想要增长肌肉,你想在一晚上高强度地锻炼是无法取得成就的。只有日积月累地锻炼才会有效。而对大脑神经元突触的锻炼,和肌肉的锻炼正是同样的道理。
    有效的记忆法
      许多人会觉得用图片、儿歌等来记住知识的方式是旁门左道,根本对学习百害而无一利,实际上,在经过调查研究后(好笼统对不起),人们发现利用记忆法记忆的学生,甚至比死记硬背的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个人觉得最有趣的是“记忆宫殿法”。这个方法对于记住一个列表的互相关联不大的东西最为有效。首先你要选择你记忆中熟知的建筑,比如你的家,然后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放进这个房子里......Barbara博士的例子我到现在都忘 不掉:如果你要出门买牛奶、面包和鸡蛋,你就闭眼开始慢慢的想象:一盒巨大的牛奶放置在客厅正中,一块面包慵懒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颗鸡蛋从茶几上滚落碎了一地.......这个方法越用越熟练,你甚至可以想象数学公式在你熟悉的家里漂浮。
      联想记忆法:cation(阳离子)和anion(阴离子)这两个词该如何记住?对于cation来说,你可以想象有一只cat,它有软软的paws(爪爪),因此,cation是“positive”的;对于anion,你可以想象onion(洋葱)会让你哭,因此是negative的。
      当遇到抽象的公式时,想象你在公式和图表间徜徉,他们字母的长相、曲线的弧度都可以触摸得到...也是用来记住它们不错的方法。
      小知识:没有你不擅长的东西
      有些时候,人们是否擅长一个东西取决于他们和那个东西接触的频繁程度。人们在遇到新的领域或难题时,很容易在一开始遇到挫折,然后就武断地觉得这个东西很难,自己一点儿也不擅长。对于这些领域的专家和大师,会认为他们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实际上,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在遇到挫折时,不要想着“哦我不擅长这个”而是“哦,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上面”,这才是正确的想法。尝试分离大的目标、建立小的目标,一点一点去实现它们。当你有一些进步的时候,你就会更感兴趣,也会更加自信,更会理解更多这个领域的东西。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