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为什么好家具频遭“冷落”?
详细内容

解析:为什么好家具频遭“冷落”?

时间:2015-10-24     人气:941     来源:家居热线     作者:
概述:走进大大小小的卖场,那些做工精美、功能强大、甚至创意十足的家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受欢迎。产品好坏是决定销售情况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的“好家具”,却频频遭受冷落呢?......

    走进大大小小的卖场,那些做工精美、功能强大、甚至创意十足的家具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受欢迎。产品好坏是决定销售情况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看来的“好家具”,却频频遭受冷落呢?

    传统渠道接受新时代考验

    很多仍然不想撤出传统渠道、或者想不出在传统渠道之外还有什么新渠道的家具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或没有严肃地正视一个事实:传统渠道正在总体下滑中。

    这一下滑进程是如此缓慢,有如温水煮青蛙,其后果对于没有决断精神的青蛙会非常严重。

    问题是:传统渠道仍然是赚钱最方便、盈利最丰厚的渠道。努力成为下滑的市场中的剩者,可能是传统渠道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最大的愿望。

    但无论如何,认清大势,才好前行。让我们看看传统渠道都遭到了哪些外来者的抢食:

    最主要的竞争者:网络销售。网络销售在家具业总体增速大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正快速增长。

    这一慢一增,受损最为严重的便是传统渠道的销售额。

    定制家具的竞争。买定制家具的甚至不必去家具卖场,家装公司就几乎全部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了。通常而言,沙发是无法定制的,最主要的是消费者还不会想到去定制沙发。于是,沙发企业相对而言,生存状况还不错。

    仓储式销售以其低价,对于最广大的消费者产生了致命诱惑。

    房地产商的竞争。地产商们有为消费者搞掂全屋家具的趋势,这真的是又一个天大的利空消息。

    面对每一路都不是善茬的对手,传统渠道何以抗争?

    在群狼环伺的竞争环境下,传统渠道没有缴械投降,已是生命力顽强了。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指望传统渠道逆势大涨,不是一个理性的态度。

    把品牌做到人心里

    相比较于相对成熟的行业,在营销方面,家具业的整体营销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家具业营销水平较低,跟行业集中度有关。家具业属于很难规模化运营的行业。早几年由于板式家具的发展,规模化水平一度有所提高,但时下由于实木家具、定制家具的流行,规模化水平其实是倒退了。

    但是就是在这个难以规模化运营的行业,做品牌,还是销售的王道,也是脱困的唯一途径。不幸的是,这个行业的很多玩家不认可这个普遍真理,他们总是拿家具业的个性来否定共性,因而使得家具业的总体运营水平一直处在起伏不定的状态。

    所谓品牌,包含两个要素:知名度与美誉度。

    欲让品牌有在市场上自行传播的美誉度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质量,设计水平,设计风格,在社会上的品牌地位,售后服务,价格的统一,价格定位的适当,销售环境,销售人员的素质,公关形象的建立与维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任何差错,出现任何一个短板。而这些对于家具企业的各层级员工,尤其是家具企业的负责人,是何等巨大的挑战?我们得承认:家具业不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我们的各层级员工的基本文化素质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更何况涉及生产、管理、营销的专业素质,需要进步的地方就太多了。

    成功的企业都是相同的,在所有这些环节的处理上都是到位的;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不同:不是这个环节乱了,就是那个环节掉链子,最差的结果就是系统崩溃,一团糟,关门大吉。

    品牌能不能给消费者安全感,荣誉感,是家具能否卖得好的最关键要素。至少在当前的中国,消费者根本就不缺钱,市场也不缺少需求,但是消费者需要一个理由:我为什么要买你的家具?你的家具安全吗?它符合我的身份吗?它能改善我的生活品质吗?它能让我在社会上有更高的成就感吗?最重要的是,我能不假思索地想到你的品牌,你这个品牌就是能够满足我的这一切小心思的品牌。消费者也不想在卖场被琳琅满目的各式家具扰晕了头。消费者是懒惰的,简单的。

    结语:销售业绩对于大多数刚刚起步的家具企业而言,都是衡量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企业懂得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却无法掌握缔造品牌的有效方法。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14年,家具行业成了企业倒闭的“重灾区”,惨烈之状无不让人唏嘘。而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由于大环境的不容乐观,这种低迷之势竟然延续到了今年的上半年。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在经历一轮“洗牌”之后,家具行业格局将迎来新变。未来,四大类家具企业将独特的发展模式重新出发。

        上年,家具行业成了企业倒闭的“重灾区”,惨烈之状无不让人唏嘘。而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由于大环境的不容乐观,这种低迷之势竟然延续到了今年的上半年。业内专业人士认为,在经历一轮“洗牌”之后,家具行业格局将迎来新变。未来,四大类家具企业将独特的发展模式重新出发。

        深圳潮流设计独占鳌头

        深圳被称为设计之都,在家具上也一直靠设计打天下,以出口企业和全国市场先行企业居多,部分企业规模化不断扩大。过去,深圳家具主要以软体居多,现在则以软体、欧美风格为主,在行业内独占鳌头,也因此有了“全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深圳”的说法。此外,深圳绝大多数的家具企业走中、高端路线,跟随国际潮流设计,主攻一线城市。

        近年来,深圳的家具企业对品牌的发展更是日益重视,左右沙发、芝华仕、七彩人生、松堡王国等深圳家具企业的崛起,在行业内树立起一面又一面的大牌旗帜,为深圳家具制造的辉煌又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

        浙江内外销并举与打造特色品牌

        浙江省的家具产业强调两条腿走路,采取“内外销并举”的营销模式。2014年1~11月,浙江省出口家具货值为554.7亿;2015年1-5月浙江累计完成出口额949.5亿美元。但受欧盟的“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外需疲软等影响,今年3月份以来,浙江的家具外贸出口出现不稳定增长。在对家具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浙江省家具企业通过与连锁卖场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拓宽内销渠道,占领一二线城市的同时,下沉到三四线城镇。

        除了内外销并举之外,浙江的家具产业还形成9个特色区域品牌,即玉环的欧式古典家具、东阳义乌的红木家具、宁波的橱柜家具、海宁的出口沙发家具、杭州的办公家具、温州的现代家具、嘉善的出口实木家具、安吉的转椅以及绍兴的软床垫等。

        实木家具、高端软体、低端板式、出口家具,这四大家具产业发展类型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生存之道。“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产业集群的形成,所产生的便是“一把筷子”的效应。

        南康、顺德借电商逆袭

        对于高档家具而言,电商的做法仍不适应,但对于较低端的板式家具而言,电商却是它们发展的重要契机。按照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家具从厂家到经销商再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可达出厂价的2.5倍,而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减少中间环节,能极大地降低价格。

        在南康、顺德等地区,形成了以生产低端板式家具为主的产业集群,7000多家家具企业、30多万从业人员、700多亿元的总产值,这样的产业基础给南康的家具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电商的兴起谋发展,南康、顺德的家具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弯道超车,在互联网上混得风生水起。据悉,在2014年南康的30亿元电商交易额中,就有28亿来自本地家具产品。

        天津、山东实木家具的沃土

        你可以不懂实木,但绝不能不知道实木。天津在多年以前,便成为北方实木家具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如今,天津的实木家具产量在全国更是首屈一指。天津的实木工厂无论从数量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天津的实木家具发展得如此快速,得益于其它省市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首先,天津港口利于运输,北方木材及俄罗斯进口木材等原材料成本低;其次,天津降水少气候适宜,木材烘干处理后易于储存,含水率得当,能很好地保证生产出的产品不走样、不变形。最后,天津地区劳动力成本及运输成本较低。

        另外,山东的实木家具也不容小觑。在中国家具协会公布的37个家具产业集群中,山东就占了3个,而实木家具又是山东省家具产业的优势门类,占全省木质家具总量的85%,总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济南、滨州、青岛、日照、东营、宁津等地均为实木家具重点发展区域。

        在家具行业洗牌的这个“乱世”之中,家具企业们抱团取暖,适者生存劣者淘汰。在不断地适应市场、调整自我的过程中,谁会在竞争中沉沦,谁又能把握时机成就英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阅读全文
  •     近期,通过走访全国家具市场,发现各区域普遍存在下行态势,企业业绩普遍下滑两三成,效益收缩半数以上的大有人在。虽然,不少企业仍处在增长轨道,不过行业弥漫的“寒意”日益浓重。为什么?家具行业作为传统产业,长期依赖终端零售渠道,当出现终端震动或调整业态,市场迅速陷入不利的连锁反应。

        2015年的中国家具市场可谓“冷热失衡”,一方面是产业增速放缓,市场下行,另一方面是竞争加剧,行业转型和变革心态“燥热”,对于定制、房地产、电商等新概念过度热议,但实际上缺乏系统性认知。近日,深圳家协住宅精装研发院院长关永康发表了题为《突围——向最上游集结》的报告,对家具尤其是活动家具行业的营销渠道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们从中总结了三大关键词,希望能为行业注入更多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一:跨界打劫

        谁在打劫?为什么打劫?

        家具行业被“打劫”了吗?回答是肯定的。作为家具营销渠道核心的大卖场模式市场反馈可以看到,客流量和客单价明显减少,因此说家具的市场份额被打劫了。那到底是被谁打劫的呢?关永康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第一,被室内设计师“打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赖设计师进行家居装修设计,因此,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稿中将家具完成配套销售,消费者甚至都不用亲自跑卖场。

        第二,被建材行业“打劫”。大家都知道房子装修一般是先挑建材后选家具,因此,建材行业完全可以在上游实现拦截,而随着定制衣橱柜行业在建材领域的强势扩张,情况愈演愈烈。

        第三, 被软装企业“打劫”。一方面软装企业很多承担了样板房设计的工作,可以在样板房环节进行家具销售,另一方面,很多软装公司可通过开设整体家居体验馆对消费者进行全屋销售。

        第四,被房地产企业“打劫”。如地产业巨头万科、恒大和碧桂园等房企,正在积极推广精装房“拎包入住”项目,所谓的“拎包入住”意味着后端所有家具销售的整体截流。

        关永康认为,渠道拦截的核心是进入下一个动作前抢先完成。家具行业在这一整个链条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同时,行业营销思维的滞后性也是一大原因。

        关键词二:全民精装

        房地产做精装?我们该何去何从?

        对于房地产企业推行的地产精装化,目前也有许多家具企业主动参与,但是,都处在相对被动和浅显的阶段。

        首先,房地产企业为什么做精装房?我想这里除了“精装化”的政策要求,以及存量过剩的现状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税务驱动,房地产业的税收由营改增,房企需要通过加大采购相对降低利润率从而实现税务成本的下降;现金流驱动,精装房销售速度和回款速度决定了当下房企的生存;配套增值驱动,房地产从一次销售到物业配套,商业增值潜力巨大;销售去化驱动,为房企提供弹性价格空间,以便于各种销售政策运用;利益驱动,房企作为入口,是最有优势做整合的,对其而言既有利益又不用背负风险!

        那么,对于房企的“精装房”截流,我们无计可施吗?当然不是,在推行精装房的过程中,房企也存在诸多痛点:业主对千篇一律的精装极度反感,追求个性化精装;跨界采购难度大,目前建筑、室内、家具等多个相关行业并没有链接的标准,对于各品类供应商的专业评审也是大问题;对各个供应体系中的制造企业中涉及采购、制造、安装等环节的监控难度大;针对高低不同的房价,业主对精装加载的态度差异很大,通常房价越高,消费者对精装的接受程度会越高。如果房企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做“精装房”无疑纸上谈兵。

        众所周知,去年开始,关永康的住宅精装研发院为万科提供精装房模块化设计服务,并取得巨大成功,因此,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通过住宅精装研发院找到了方向。而这,实际上也应给家具企业更多的思考和惊喜,我们有自身的巨大优势,需要转变的只是思路和方式。当然,这个转变越快越好。

        关键词三:多元整合

        谁在整合?如何整合?

        很多企业很忌讳谈论这个话题,因为“整合”与“被整合”意味着“强者”和“弱者”的关系,不过好像没有人可以藐视“富士康”!当前的市场局面对家具企业而言关键点是“生存”而并非“发展”。

        整合,其实涉及思路、模式和方法的问题。正如,定制是建材行业对家具行业的整合,前端拦截是设计师对渠道的整合,而如果家具企业仅仅参与房地产精装化,为房企提供精装房定制套餐,那么等于被房企整合。

        谁在整合?设计师在整合、建材企业在整合、软装企业在整合、互联网家装公司在整合、房地产企业在整合,而我们家具企业也必须整合……这是一个多元化整合的时代。

        在这个变革的路口,家具企业该如何突围困局呢?种种上游渠道,包括房地产、互联网和定制,都是家具企业可循之路。各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优劣势来判断,不存在唯一性和必然性。深家协住宅精装研究院和深圳住宅精装集成家居联盟的成立是个很好的范例,致力于为深圳制造开辟新渠道资源,以及用协会力量整合资源共同做渠道,具有高度整合能力,包括设计整合、产品整合、营销整合、售后服务整合。

        深圳家协作为中国家具行业核心服务机构,深圳家具展作为中国家具行业风向标,自推出“设计、创新”以来,倍受行业关注。2016年深圳家具展将推出5号馆——“集成精装体验馆”,届时,中国家具行业整合的出路获奖找到答案。

        最后,用关永康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愿中国家具行业把握机遇,再创辉煌。

        “家具企业的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在未来,家具企业不能只是停留在卖场一个渠道,还得迎合趋势,拥抱上下游,寻找更多元化的商业模式,不管是走向定制、拥抱互联网,还是与房地产商合作,或者是工装企业、建材企业合作!未来的家具市场,在我看来不只是挑战,更多的是机遇!”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