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红木市场景气指数再创新低 同比下滑19.9%
详细内容

8月红木市场景气指数再创新低 同比下滑19.9%

时间:2015-09-15     人气:951     来源:中国红木委     作者:
概述:由中国红木委联合东阳市东艺工艺品有限公司(施德泉红木)共同发布的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2015年8月份数值为89.4,同比下滑19.9%,环比下滑0.9%,再创新低。......

    由中国红木委联合东阳市东艺工艺品有限公司(施德泉红木)共同发布的全国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2015年8月份数值为89.4,同比下滑19.9%,环比下滑0.9%,再创新低。

    8月行业新订单指数为78,同比下滑7.6%,环比持平。生产指数为77,同比下滑1.7%,环比下滑3%,行业生产继续缩减。市场需求不足,导致行业生产继续下滑。

    本月行业就业率指数维持在72,同比下滑明显。反映行业生产萎缩导致行业就业机会减少,市场持续低迷。

    本期库存指数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市场配送货指数回升至123,行业企业旨在通过加快配送速度来减少企业产品库存,提高行业生产资料的流动。

    本月市场红木制品价格指数为64,同比下滑35%,环比下降1%,受淡季行情影响,制品市场交易持续低迷。

     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环比下滑0.3%。反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仍将是政府目标。

    2015年8月红木制品市场景气指数(HPMI)再次小幅下挫,反映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一方面是受市场淡季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市场需求萎缩严重。受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与高端消费品市场萎缩的影响,红木市场继续走低。行业调整对制品市场的影响远超预期;制品市场存在的各类问题也抑制了部分市场消费需求。导致以价换量的销售模式并未给红木市场达到预期。当前,加快培育新型行业资料流通模式成为行业市场稳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2015年7月中国红木进口综合价格指数(HIPI)来看,原料市场仍旧疲软,进口价格再次下挫至历史低点。作为资源型产业,当前的红木原料进口形势也反映了当前和未来市场环境走势。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广告宣传作为家具企业推广的重要部分,这种方式不仅深受企业青睐,也吸引了一大波的消费者去购买产品。然而9月1日开始实施的最严《广告法》,里面一些条款对广告做了最严格的规定,这对以广告推广作为主要宣传模式的家具企业来时是个巨大的挑战,企业在选择广告用语时需更加谨慎小心。在这种情况下,家具企业该如何做广告推广呢?

        一、广告推广要实在

        众所周知,现在的广告推广都有过分夸大的嫌疑,各个品牌上都被贴上了极限词语。为了充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有些企业不得不用这种自我吹嘘的方式夸大自己的品牌价值,确实这也为企业带来了不错的效益。

        然而新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出现这类极端词,相信这会让部分企业广告面临洗牌。自我吹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品牌以自我为中心的夸张型、吹嘘型的广告,将会受到限制和处罚。未来,品牌家具必须要以实在的广告来面对消费者,以最真诚的心来接近消费者,使产品和品牌相互符合,才更受消费者的信任与欢迎。

        二、广告推广要诚实

        广告推广有一重大缺陷,就是在宣传过程中虚假广告频现。在这个新旧媒体交替融合的时代,品牌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如果虚假广告日益繁荣、广告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化,品牌获得信任的环境自然就会变差。但是现在新广告法将会使虚假广告无处躲藏。家具品牌要想逃离虚假广告的漩涡,就必须严格按照新广告法的规定,做最诚实的广告。

        三、广告推广更要有新意

        不管任何时刻,广告推广都离不开新意,因为只有拥有新意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苍白无力的广告只能惹来“一身骚”。新的时代大幕已经开启,不是广告被抑制,而是广告需要升华。家具企业在利用广告推广时,要注意使用新思维,新视角,做到有新意。

        不管怎么样,这是一个全新的广告时代,广告推广不再简单粗暴,而是用创意用实在来打动消费者。这样,家具企业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喜爱,才有好的发展前景。

     

    阅读全文
  •     随着9月8日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主办的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简称上海家博会,其前身为广州秋季家具展)登陆虹桥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一场关于中国两大出口家具展在上海“开撕”的话题,成业内讨论的热点。于是,互联网将之与9月9日在浦东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简称中国家具展)进行实力大比拼,并将两个展会的“标识”、“称号”、“群众基础”、“时间点”、“排场”、“舆论”、“度娘”、“伙伴”、“颜值”、“现场”等进行排序,以期通过网上投票,预测谁会赢,从而吸粉取睛

        早在2014年3月,针对中国家具展与东莞名家具展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笔者曾撰写《沪莞联手,锋指何方?》一文,着眼点在于中国两大家具展强强联手后的预期格局,文中不可回避的就是广州秋季家具展移师上海的话题。时至今日,在两大展会同城PK之际,笔者认为,应更多关注展会所(会所装修效果图)在行业的未来发展预期,这种预期与展会竞争有关,但更多的需延展到家具市场前景,对家具制造、国际营销和研发设计相关联的未来产业布局变迁产生何种深远影响。

        展会作为一种媒介和平台,其核心作用是贸易配对,通过产品展示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直接的成效体现为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出口订单的增加,无论款式设计、新材料和新工艺运用等,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其市场价值。

        另外,从某一类行业展会的发展规律来看,行业与展会的依存度决定了该类展会的未来发展空间。一是业态决定展会规模,二是拥有成熟营销模式的产业无需依赖展会这类载体。

        改革开放的“三来一补”模式,让中国制造业以一种“外科锲入”的方式迅速爆发出众多门类齐全的加工企业,从最初的代工模式走上了利用过剩产能扩大生产之路,相应于模仿、吸收、引进、消化和国际市场的倒逼机制,我们不得不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这里暂且不进行有关创新驱动话题的探讨。就代工模式而言,因两头在外,无需考虑研发和销售,但随着自有品牌的崛起和过剩产能的扩大再生产,传统的营销模式难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可以肯定的是,这类传统制造业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其对展会的依存度非常高。家具行业的展会就是典型的案例。国际上,意大利米兰、德国科隆、美国高点等地的家具展,以及国内的上海、广州、东莞、深圳、顺德的家具展,哪个不是动辄几十万平方米规模的“巨无霸”展会?一是与业态相关,一是与依存度密切相连。

        多年来,我们一直认同的一个前提假设是:会展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毋庸置疑,专业展定会是该行业的晴雨表。那么试想,可否通过这次上海“双城记”,对中国家具行业进行一次行业景气的归纳判断。其实,本来这项工作应该在展会项目启动之前做。展商需要什么、经销商需要什么?有价值的展会不仅仅是美轮美奂的展位设计和琳琅满目的展品。当上海两大家具展“狼烟”四起之前,已举办了34届的东莞名家具展刚刚落下帷幕。经销商和代理商的现场反应是怎样的?是厂家给予的优惠不到位,展前的宣传推广不够,还是展会服务的提供不完善?这些都已经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了,大环境、市场前景、未来预期,成为决定展会效果理想与否的根本要素。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让一部分生产商享有红利,出口为导向的产业经济政策让展会和展商已形成办展、参展的路径依赖。但当下在国际经济环境提振乏力的大背景下,“路径”俨然成为了“困境”。

        国家有着做大做强会展业的战略规划,产业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硬件航母的打造和项目的物理位移。在出口导向因国际经济环境变迁已经做了战略调整之后,让两大同质性以出口为定位的展会同台竞技,我们的顶层设计和实际操盘者应做怎样的思考和调整?需要提出的是,东莞名家具展立足内销、内外并举的定位,在这场不仅仅是国内的行业风暴中得以置身事外。

        当下,会展业界理论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办展有着三大依托,一是产业,二是市场,三是城市环境,获得其一则可办展。以此为前提,就某一元素来分析,中国家具展展此前依托的是江浙产业基地,吸引包括山东、东北、安徽、四川等地生产制造商,而广东家具企业参展份额不大。广州、东莞、深圳家具展以发轫于港台地区的加工企业为主,形成门类齐全的家具生产集群,在对东北、华北、西部和华东地区的客户吸引方面,与中国家具展各领风骚。但无论从生产、销售、品牌还是出口总量来看,广东地区在全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通过多年的磨合运作,广州、东莞、顺德、深圳已发展为联动模式,颇受国内外买家认可,在展期的排序上也节省了采购商的成本。

        现如今,两大出口类家具展聚首上海,在无关乎两家主办各显办展神通手段之外,国际买家、国内经销商和卖场今后的走向会怎样?依托展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制造企业,如何比对江浙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制造成本和区域政策环境,从而影响生产企业的重构布局;相应中国制造业的内在需求,如何从制造发轫,向“智造”升级,等等。这些都需要展会操盘者进行思考和跟踪。或许,一届展会给不出答案,那三届呢?可以肯定的是,根据展会发展规律,经过五届的运作,展会将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固的通道。

        如果一定要从项目组织者的角度分析,这场“硝烟”散后,我们需要梳理的主要在于价格、服务、展商和买家的感受。

        作为展会的操盘者,成为两个领域的行家(还谈不上专家)很重要,一是展会运作的行家,二是展览项目所在行业的行家。舍此无捷径。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