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企业从“等饭吃”到“做饭吃”
近年来,国内家具市场需求激增,发展空间扩大,令家具企业垂涎不已,加上国际市场受挫,家具企业纷纷回撤,转战国内市场。
随着“走出去”家具企业的回归,我国国内家具行业竞争加大,无论是对大型家具企业还是对中小型家具企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升本土家具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成为我国家具企业的必经之路。
针对我国家具行业现状,企业品牌意识有待强化,目前行业内不少家具企业依靠代加工为主,缺少自主运营品牌。这样的生存状态更多的是“等饭吃”,若要真正成为强者,家具还需自己“做饭吃”。创立专属品牌对家具企业而言,发展不再处于被动阶段,而是化被动为主动的自主经营,只有自身拥有对品牌非常强烈的认识与意识,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品牌意识的强化绝不只是简单的企业画册制作、代言人签约,与这些华丽的包装和宣传相比,更多的是要求家具企业以一个品牌的高度来规范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囊括团队建设、品牌包装、生产标准、服务标准等等。
此外,大型家具企业不应只着眼于目前国内市场这块“蛋糕”,虽然现阶段国际市场遇冷,但家具企业不应就此放弃国际“大肉”。有实力的大型家具企业需要明确认识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加强是为向国际市场靠近,国际家具市场仍是必争之地。因此,家具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全球化生产标准执行,确保品质过硬,安全无忧。
当然,中小家具企业也要严苛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国内市场同样需要品质保障,只有做好国内市场,才能为国外市场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家具企业只有生产出好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与市场,才能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奉贤奉城镇头桥地区,素有“上海家具之乡”美誉。然而,因为长期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一些相对低端的无证经营小作坊慢慢冒了出来。不规范经营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周边百姓反映强烈;同时,劳资欠薪等纠纷不断,成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难啃的“硬骨头”。
从2014年10月15日起,以奉城镇为主体,区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奉贤成立了头桥地区不规范木器加工经营场所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启“家具之乡”蝶变的专项整治行动。记者日前获悉,1434家列入整治名单的家具企业,已关停831户。短短三个多月,弥漫在空气中的怪味没了,老百姓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头桥地区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在以往的不规范经营整治中,曾屡屡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这次彻底整治的信心源自哪里?
生态环境,成为集体焦虑
打响这场“战役”,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家具之乡”更高层级的发展,顺应百姓心声。
上世纪60年代起,不少颇具市场意识的头桥村民放下农具,做起木匠,办起了家具作坊。“上海家具推奉贤,奉贤家具推头桥”成为最好的诠释。
上世纪90年代起,不规范的“小作坊式”家具厂也悄然出现,并逐渐遍布各村落。6万多外来人口给不足39平方公里的头桥带来诸多社会治理难题,比如,违法违章用地、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显现。不但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也制约了头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奉城镇党委副书记王海龙介绍,头桥地区有11个村、2个居委,集聚了2088家家具生产及原辅材料加工、经销企业。然而,2013年经工商登记的不足50%。镇里每年接到涉及家具质量的投诉就近100件,平均每天受理一起家具企业污染环境投诉案件……“在环境污染治理和消防安全预防上,我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无序发展,家具业的发展并没有给地方经济带来有效增值。
“头桥地区家具企业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一时间成为奉贤群众反映最迫切的问题,生态环境已成为头桥人的集体焦虑。
攥紧拳头,才能形成合力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我们下决心开展头桥不规范木器加工行业的整治,是顺应经济新常态提质增效的内在要求。”奉城镇党委书记蒋德川说,通过整治,目的是实现土地“减量增效”、人口“减数增智”、环境治理“减污增效”,使头桥地区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头桥家具行业的现状由来已久。此次奉城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铲除多年“沉疴”,势必触及多方利益。常年参与整治行动的奉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队大队长盛文军,一开始有些头疼。“企业数量是执法人员的数百倍,企业存在的问题又多,涉及部门又广,整治难度很大。”
只有攥紧拳头,才能形成合力。此次整治将“区、镇、村”理成“一条流水线”,以局村挂钩、分组推进方式,形成区、镇、村联动执法整治合力。“就拿红旗村的上海域信家俱企业来说,以前,一家部门上去执法,企业连门都不开;现在,联合执法相互之间不再扯皮,执法效力大大提升。”盛文军说。
整治,表面看是粗活,其实是项细致活。平衡租住企业主与本地村民之间的利益就是其一。一些外来人员在此地租住久了,要一下子解除租约不容易,另外村民出租房屋所得租金每月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一时间也“舍”不得这块重要的收入来源。奉城镇党政领导干部专门组建了14个镇村(居)联合工作组,每组对接1个村(居)。通过在房东和经营业主中广泛宣传环保法和工商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是踩了红线,从而打消侥幸心理。
在幸福村,60多岁的村民卫引兵特意把自家的租客――无证企业业主张某拖进村委会,请村委会干部一起,帮忙做思想工作,请他尽早搬离。他说:“租约虽还没到期,那些租金我也不要了,关停这些污染大的企业,得民心。”一家在八字村经营多年的上海宅诺思家具厂业主邓经荣告诉记者:“这回是动了真格,再也躲不过去了。”据说,自主选择关停离开的小作坊已达400多家。
整治行动,产业何去何从
牵涉面广、工作量大、社会矛盾集中是这次整治的难点。但目前,在整治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集体上访事件。
整治之后呢?头桥地区家具产业何去何从?
在头桥规范经营家具企业多年的企业主叶荣英说,整治行动,一方面让头桥地区家具产业重回良性竞争道路,是好事;但另一方面,他也有些“不淡定”,担心整治之后,导致家具产业在头桥地区全面弱化。“经过30多年发展,几乎所有与家具相关的设备、配件,大至木工机械、喷涂设备,小至钉子、线带,都可在头桥市场供货,都可在此采购,对家具企业来说非常方便,他还是希望政府能扶持、做大做强整个产业。”叶荣英说。
在整治行动中,像叶荣英一样想要重塑“家具之乡”形象的企业主很多。
其实,早在整治之前,奉城镇就已经开始谋划头桥家具产业的转型发展之路,研究规范头桥地区家具行业企业管理的长效监管机制,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一方面,培育做大做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生产能力和社会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塑造,引导家具企业在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品牌运营等方面加强投入;同时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重塑头桥“家具之乡”的辉煌。
长期以来,家具建材行业都缺少一个相应的违约赔偿规范机制,很多家具买卖都是“一锤子买卖”,消费者买了甲醛等有毒物质超标的家具不退货、不赔偿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行业存在的漏洞,近日由广州市工商局发起的《广州市家具买卖合同》正在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文本中,消费者若购买到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家具,有权无条件退货并要求卖方赔偿相应款项;在交货和付款延期上,每逾期一日,都要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支付违约金。
家具行业标准进一步完善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工商局获悉,该局拟推行《广州市家具买卖合同》等7个示范文本,目前已经向社会征求意见。市民购买的家具若经检测,有害物质限量不符合国家或广州市有关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的,买方有权无条件退货,并要求卖方赔偿相应的检测费、交通费、误工费等损失。与此同时,《广州市家具买卖合同》等6个示范文本都对逾期交货或付款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逾期交货或逾期付款的,每逾期一日,都要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支付违约金。
家具产品环保质量不过关
甲醛释放,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价格已经不再是人们消费时关注的首要因素,环保作为时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到产品性质中,顺应这一趋势,家具行业各种“环保绿色家具”应运而生。然而,根据消费市场反映,当下的家具商家多以“环保”为噱头,真正的环保产品少之又少,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让消费者失去了对自身的信任,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商家延期交货现象存在
根据调查发现,一般的定制企业交货期大概在 45天左右,大品牌的交货期可以控制在20天之内。但由于部分家具企业对定制成品生产欠缺完善的系统化管理,往往出现延期或出错等严重问题。而漫长的交货期一直是定制家具行业发展的一大阻力。在定制家具多年发展中,交货期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改变,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定制家具的薄弱之处,而且已经成为了中国定制家具行业快速发展的最大障碍。
此次《广州市家具买卖合同》明确规定的一系列内容,有利于推进整个家具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