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行业精英共商转型大计
详细内容

家具行业精英共商转型大计

时间:2014-12-31     人气:1066     来源:成都商报(成都)     作者:
概述: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中国家具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开年的并购大戏失败,到年中集体IPO遇阻,到年末洗牌加剧。这一年,一直挂在嘴边的“行业洗牌”似乎真的到来。离开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面对着适者生存的独木桥,如何挺过难关,抓住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将资源按照全新游戏规则重新组合?这是中国家具人面临的共同问题。 ......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中国家具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开年的并购大戏失败,到年中集体IPO遇阻,到年末洗牌加剧。这一年,一直挂在嘴边的“行业洗牌”似乎真的到来。离开高速增长的快车道,面对着适者生存的独木桥,如何挺过难关,抓住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将资源按照全新游戏规则重新组合?这是中国家具人面临的共同问题。

    2014年12月26~28日,“融合—转型的力量”第二届中国家具品牌节 2014中国家具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家具行业年度总评榜在丽江召开,来自全国的家具行业精英齐聚玉龙雪山脚下,共商行业转型升级大计。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珠海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的到会,更是为大会增添了权威性。三位嘉宾以及诸多行业精英各抒己见,思维碰撞的火花,为未来行业发展点亮了灯塔。

    激荡思想,

    点亮行业未来之光

    经济学家姚景源:家具行业是和我们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同步发展。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以《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脉》为主题,深度剖析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适应“新常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要振兴,需要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实体经济要强大,特别是制造业要强大,需要强大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是改革的动力”。他希望家具行业的企业、卖场、上级主管部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最后,他表示,“全面小康的标志,一定包括我们的家具、家电在每一个家庭当中的拥有量,拥有的品质,拥有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家具行业是和我们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同步发展。因为只要有了人,有了人的需求,那就有了市场的空间,就是我们将来努力的方向。”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成功只需两个字“创新”。

    近日因为犀利言论处在风口浪尖上的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本次大会上依然不改“犀利”本色,直指如今风行的“风投公司”“投资公司”只是在赚取财富,只有制造业才能“创造财富”。她强调,“中国要强大,还是要依靠实体经济埋头苦干”。作为国内公认的“铁娘子”,董明珠也向在座嘉宾分享了她的成功经验。在她看来,成功只需两个字“创新”,其中包含了营销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和技术创新,她号召家具企业家们“牢牢地记住创新,通过创新让消费者感觉到你给他带来的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品味。市场是无限大的,如果全世界都来买中国的家具,那世界就是你的。”

    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电子商务已改变购物习惯。

    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则用互联网思维,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家带来了一场清新的头脑风暴。他呼吁中国家具行业从旧有的传统思维中解脱出来,放眼互联网,放眼移动终端,借互联网的风,扬制造业的帆。

    以帝标家居董事长郑红鑫,斯可星家居董事长胡卫东,林氏木业副总裁马灿兴等为代表的家具业代表,也在“融合—转型的力量”对话论坛中,交锋思想,碰撞观点,在辩论中寻找新常态下,中国家具未来发展之路。

    树立榜样,

    年度评选激励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第八届中国家具行业年度总评榜颁奖盛典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个品牌、行业协会、企业、个人,因为在2014年的杰出成就,对行业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表彰。

    大会成立之初,就秉承“公开、公正、公平、公益、科学、前瞻”的原则,遴选业内有突出贡献的品牌、机构、个人,通过表彰一批企业,树立一批标杆,为中国家具行业发展提供正能量,为实现中国家具由“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做出新贡献!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现代社会消费者对整木家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舒适方便,更希望整体风格融洽协调。传统功能单一、设计落后的各式家具产品似乎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个性化定制产品则越来越受青睐。

        近日,一项对北上广三地近10000名业主的调查显示,有76%左右的业主对自己使用的家具不太满意。而细分原因,高居榜首的理由是“家具与房间装修风格完全不同”,比例达56%以上;其次,22%的业主认为“家具尺寸不合适、空间利用率低”;还有20%左右的业主觉得“家具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有问题”;广大受众普遍认为,目前商品房已经固定的装修严重制约了自己在装修搭配家具产品时的风格。

        目前家具行业的质量及环保性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只有少数产品在环保及质量方面不能达标;而消费者关注的重心主要是“装修风格是否匹配”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空间、打造一个舒适的家”。消费者对家具产品关注方向的变化,也反应出了目前家居行业的大趋势——整体家居将成主流,消费者更喜欢房间给人的感觉呈一体化,十分融洽和谐。

        调查显示整木家装概念正在逐步深入消费者的心中,不论是一站式购买,还是分空间购买抑或自由搭配,都说明了整个家居的协调搭配正在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点,这也将是未来家具企业所应掌握的方向。俗话说:投其所好,方能成其大事,企业只有抓住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并从产品、服务以及设计理念等多方面满足消费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吸引消费者,让品牌深入人心,成为行业领头羊。橱柜企业作为家居行业中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在整体家居概念上更不能落后于他人。

        随着大家居时代的来临,“定制化”以极高的出镜率出现在广大消费者的视线里,而且已经逐步渗透到家居行业的每一件产品中。根据该项调查,在众多定制化的家具产品中,消费者最认可的是橱柜定制化,占据52%;另外定制衣柜以20%的认可度位居次席;其余的诸如床、沙发的定制化等也受到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从数据不难看出,橱柜作为家居生活中的核心之一,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尤其在大家居时代,橱柜定制化更是以特立独行的风格,满足了消费者对整体家居和谐搭配的需求,而备受认可。这对整个橱柜行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但是,橱柜定制化之路上也会有问题出现,其中“定制橱柜在实际装修中及后续使用上遇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是最大的问题,70%以上的业主都对此表示出了担忧;另外,因为定制化的个性极强,后期维护等必须要统一企业进行,“橱柜企业如何进行定制化产品的后期维护”也成20%以上的业主担心的问题,还有定制化橱柜的收费标准、环保问题以及物流等都是业主们所顾虑的方面。

        橱柜企业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首先应坚持定制化的发展之路,在定制时要做到未雨绸缪,将所有问题全盘考虑,统筹部署,并加强与消费者间的沟通,把可能遇到及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让企业与消费者一起商讨出解决办法;其次橱柜企业不仅在定制产品的设计上要力臻完美,在后续维护也要加强跟进,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根本,有始有终地将定制化进行到底,这样企业才能在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将定制化的发展之路上走得更远。

    阅读全文
  •     家具不是早就下乡了吗?前些年村村寨寨的墙上几乎都是“补血就是补根本”,现在大多换成了“买家具,买××”,话说的虽然直接了些,但意思表达还是相当清楚。不过,此“下乡”非彼“下乡”,本文所指的下乡是指有政府补贴的下乡,类似当前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

        有可能吗?怎么不可能?!在中国,有积压就会有“下乡”。当年学生娃一积压,解决的办法就是“上山下乡”。那些打了鸡血的小闯将们没事在城里满街乱转,不出事才怪!琢磨半天,于是广阔天地就成了同学们的好去处。

        送别之时,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那场面是相当的振憾!只可惜,欢欢喜喜地去,哭哭啼啼地回,战天斗地的洗礼终于让同学们明白了:写大字报还是比修地球要好混些。但不管怎么说,上山下乡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它毕竟缓冲了一代近乎失控年青人的血脉喷张。

        人积压了都可以下乡,家电积压就更不在话下了。家电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出口受阻,如何是好?还是那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别忘了,中国最大的市场在农村!只要家电一下乡,买家电就有补贴、既能拉动内需,又能改善民生,这样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家电下乡,农民得实惠、企业得生机、政府得政绩,家电行业真是太幸福了!

        这样的好事何时能轮到家具?同样是生活在一个屋子里的“兄弟俩”(家电与家具),受宠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家电的困境就是家具的困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近60℅的商家赔钱的现状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供给太大,家具出口受阻,内需又严重不足,家具与家电犯得是同一种病。

        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再明白不过了:

        不是家具下乡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家具行业有没有被政府关注的问题;家具行业的现状有没有被政府了解的问题。

        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家具行业太边缘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家具行业几乎在社会生活中集体隐形,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它是党的阳光普照不到的角落。因为少了社会的聚焦,再加上业内的弱势群体要莫不敢发声要莫有话说不出来(文化都不高)。

        于是,赢家变本加厉,输家欲哭无泪。疯狂扩张的家具卖场,规模是越来越大、档次是越来越高。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在其虚假繁荣的背后有无数经销商群体正在悄无生息地“死去”,一茬又一茬,象割韭菜一样。卖场、厂家、经销商三者的利益分配极不合理,即便同样是行业链条中最为强势的卖场之间,也因抢夺地盘陷入恶性争斗。

        可悲的是,连锁卖场间争斗的结果,受伤的总是厂家与经销商,即便是行业的公认的强势品牌也必须“隐姓埋名”才能苟且偷生。悲哀!!除了悲哀实在是找不到第二个词来形容。

        按理说,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理应受惠。可现实并非如此。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出自同一厂家的家具产品,它们在不同城市的零售价最多会相差多少呢?(排除坑蒙拐骗的可能,你只管大胆地猜)。答案是:2倍甚至数倍。凭什么?!同样的东西,数倍的价格,那消费者还不成了冤大头。那也没办法!因为不同城市、不同卖场的租金相差实在太大:几十或几百,这么大的距离售价能一样吗?

        如此高价,大城市的经销商是不是有暴利之嫌?恰恰相反,北京、上海的大多数经销商风险最大。因为租金等营运成本太高,再加上家具卖场的疯狂扩张,大大稀释了客流量,因此每月销售额不及租金的现象屡见不鲜。

        60000家(工厂)与100多个(专卖摊位)这么悬殊的落差,必然决定了供需双方(工厂与卖场)地位的极其不对等。况且每一个工厂都还在卯足了劲地催生所谓的新品牌,致使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供大于求的状况首先体现在厂家与卖场之间,经销商就更是小媳妇,于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成为大多数工厂及经销商的真实写照。

        消费者冤枉、经销商可怜、工厂无奈——这就是目前行业的现状。一般的逻辑认为:经销商不赚钱、工厂赔本、卖场自然就不好招商,卖场扩张就会减速,市场供给自然就会减少。

        其实不然!因为:个性化和差异化本来就是家具产品的基本属性,因此,家具行业永远都将是百花齐放。如同服装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成千上万的工厂必将会是常态。(60000对100的尴尬依然会存在)。

        即使这种供大于求的现状无法改变,但最起码我们有理由要求:优势的一方能够尽可能地节制一些,与各方共同营造一个相对合理、公平的合作环境,而不是放任、放大、甚至透支这种优势,美其名曰:优胜劣汰。

        我们同样有理由要求:即便是被淘汰者也应该是战死的而不应是冤死的,如此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倒下的如果都是心怀梦想的创业者,我们能说这个行业不需要拯救吗?(大前提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拯救意味着帮助与自救两种方式。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希望通过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来倒逼行业各方自律、并尽可能达成各方力量的相互制衡,这种愿望目前看来只能是海市蜃楼。

        因为:各方合作的前提基础就存在先天性的不公平(如显失公平的合约、信息的不对称、局部性的垄断等等);更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赢者通吃的文化(你死我活),不象西方有着协商文化(竞选对手也能成为内阁国务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与虎谋皮式的维权只能是自取其辱。

        这样看来,外力的帮助就显得迫在眉睫。家具行业困境的外在表象就是供大于求,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抑制供给(也不应该抑制),那么扩大需求就成为必然的选择。需求与购买力是成正比的,因此拥有适当补贴的家具下乡就应成为一种合理的选项。

        消费者、经销商、卖场、工厂都受益的选项当然是最佳选项,毕竟家具行业对就业率乃至GDP的贡献均不可小视。当然,家具下乡不能解决行业内部深层次的利益失衡问题,但至少能够缓解这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同时能够大大改善更多民众的生活质量,毕竟雪中送炭温暖的是民生。

        仅凭这一点,行业的从业人员就应理直气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呼吁行业自律的同时,争取社会最大的支持与帮助。不会哭的孩子会有奶吃吗?不太现实。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