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黑暗
时间:2013-02-18 人气:923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
概述: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三天中,海伦希望能看见帮助她克服聋哑人生活的老师、朋友,大自然的风光和生活的周围环境。......
20世纪,闻名于世界的聋盲女作家海伦·凯勒写下了流传于世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三天中,海伦希望能看见帮助她克服聋哑人生活的老师、朋友,大自然的风光和生活的周围环境。她说:“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
但生命总是充满讽刺,并以极端的方式启智人们。它用悲伤让人们了解什么叫幸福,通过噪音教会人们欣赏寂静,只有体验过缺失的人们才知道珍惜存在。所以,视力正常之人永远只用同情或者冷漠来面对视障之人,却无法体会到他们的真正痛苦,除非让他们真正“失明”一回。
“黑暗中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以下简称DiD)”工作坊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
这个点子最初源于德国。1988年,一位名为安德雷亚斯·海勒奇的博士希望寻求一个让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交集的地方,由此诞生了“黑暗中的对话”活动。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黑暗中的对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企业,场馆遍布全球38个国家、170多个城市,体验学习者超过800万人,解决了超过8000多位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工作坊培训师皆为全盲或弱视的视障人士,他们全程引导参与者完成所指定的团队任务。来自不同层级和职能的领导者与员工一起“沉浸于黑暗”,思考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合作模式,进而将这一经验带回日常工作与个人生活,以至于整个漫长生命。一位来自德国慕尼黑安联领袖年会代表参加该活动感触颇深,“这是我参加过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的团队组织活动,它开启了我的眼界与心灵。”
在“黑暗中的对话”的漆黑课堂上,视障培训师相对于视力正常的参与者来说,变成了强者。张平作为DiD培训师,他的职责是黑房中的引导和观察,捕捉三个小时内的每一个“镜头”,通过事实分析总结参与者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每个人对黑暗的诠释不同,当光感突然消失,有人大喊大叫,有人装腔作势,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指手画脚。适应弱者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到最后也无法放下姿态寻求帮助。张平必须敏锐地察觉到参与者的困难,用手肘碰碰他,伸出一只胳膊让他抓紧,然后非常安稳地带着他走,给他安全和信任。
据统计,100%的体验馆访客过了五年仍清晰记得“黑暗中的对话”的经历,90% 的顾客加深了对视障人士需求的认识。参加过培训课程的网友“@飞向马尔代夫2013”感慨:“此次黑暗中的对话号称是五年之内不会忘却的经历,在我可能更长吧。当黑暗中的导师出现在光明的会场与我们见面时,那种感受,一辈子都不会忘。”
黑暗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挖掘出被光明隐藏的种种。“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力,体会并理解到长久以来忽视的很多事情。”参与者无不感慨。在黑暗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畅暴露无遗,同时,健视者和视障者强弱角色的转变使参与者忠实地审视内心、包容他人,视障者亦由此收获信心,提升自我认知。这也是德国对话社会企业的三大使命:认知(Awareness)、包容(Inclusiveness)和赋能(Empowerment)。
在黑暗中,参与者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所获得的一切。网友“@Wingga”说:“Sight is what we see with our eyes. Insight is what we gain without seeing. ”(视域所见,目以观之。非眼所见,心以悟之。)
上帝的玩笑
张平是上海“黑暗中的对话”的一位培训师。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眼珠已经变成了淡灰色,脸上留下儿时患过皮肤病之后的疤痕,说话轻柔。
张平曾经看到过光明,上帝在他七岁的时候跟他开了一个重重的玩笑。那个时候,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从里到外,全身都烂了”。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对眼睛产生了损伤。到了初三,他的眼前一直是“一片一片白茫茫的。”那个时候刚兴起电脑,他的同学们都开始玩电脑,但张平却看不见屏幕上的东西。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慢慢地,他开始被同学无形地边缘化了。
这只是开始,之后的三年更加痛苦,但却犹如人生的一场涅磐。“(休学在家后)整天就是听收音机,感觉就像退休工人在家。”张平说。后来,跟着爷爷学中医。他尝试着把字写得很大,或者录音的方式来反复记忆学习,但是由于看不见却始终无法顺利学习。张平曾经是个脾气火爆的孩子,但接连不断的挫折把他的性子都磨平了。 “[NextPage]”,
张平进入盲校后开始慢慢克服生活和心理上的障碍,后来就读于华师大的特殊心理学专业。尽管张平之前开过淘宝网店、做过兼 职翻译,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成就,但仍局限在封闭的视障者群体中。在DiD,张平接触的大多是明眼人,和他们面对面沟通、阐述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说的话也有这样一群人会重视、会关注,是很提升自信心的。尤其是平时受别人的帮助更多,一旦有机会可以发挥力量去帮助别人,感受特别不同。”
这种特别的感受也成为视障者继续学习的动力。DiD每周进行两次培训师内训,学习相关的团队案例和处理方法,以形成更专业的表达,真正“说到点子上”。这两年,姚伟就阅读了不少管理类书籍,生活被家庭、工作和学习填得充实。姚伟现任上海宝山区盲人协会主席,主职中医推拿,同时做DiD的培训师。姚伟9岁多失明,1979年的中秋是他最后一次看见月亮的中秋节,之后,在他的眼里,月亮就是黑乎乎的一块。“参与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来,我们一是要满足这个需求,二是希望他们收获的或许不止针对工作,也不止针对视障人群,而是更深刻的东西。DiD所做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建设,让明眼人和视障者都有好的健康的心态,平等融洽地处到一起。”姚伟说。
根据残疾人联合会的官方统计,中国正式注册登记的视障者超过1700万,占全球近一半,然而在马路上行走的盲人却很少,仿佛这一群体从人间蒸发了。除了出门不便,更让视障者介意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视障者自身缺乏自信,再听到闲言碎语就更不愿意出门,出门越少,别人又越觉得稀奇,这样就恶性循环了。大部分人从来没见过视障者,完全不知道视障者怎么生活,平时又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和他们相处。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接受度较低。
大多数偏见缘于无知。培训师杨欣才聊起最近一次坐地铁发生的事,有好心人为小溪让了座,但让座者一声没吭,小溪也不知道该往哪坐,“让座的人不懂要怎么让视障者知道座位在哪里”。令小溪惊喜的是,当时正巧遇到一位曾在DiD体验过的参与者,这位参与者一边叫着“小溪老师,在这里”,一边拍拍凳子,发出声音,让小溪准确地找到了方向。“他通过DiD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能帮助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忙。而且他可能会影响周边的人,这样就可以传承下去。”
如果让明眼的孩子从小一起和盲人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大学毕业,彼此的距离感就会消弭许多。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盲文,让孩子们了解,除了看得见的文字以外,还有另一种受法律肯定的文字。
中国也在进步。随着环境的改善,高等教育对盲人开放度一点点提高。读过大学的视障者在增多,他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平台。张平身边的视障朋友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做盲人咨询师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参与公益事业的。虽然零星,但毕竟是微弱的改变。很多以前视障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在做了。
反过来说,“作为视障者,我们也要主动打开自己,主动走出去。”张平认为视障者心理上过不去的坎有二:一是自卑,二是依赖。“很多视障者,包括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所有问题在于社会的不公正,总是挑别人的错,不去主动改变自我,反省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DiD团队的同事却会挑你的错,直截了当提出批评,当然也接受你的批评—事实上,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模式。”
去年夏天,张平到深圳出差,视障培训师团队一同到海边散步,还下海游了泳。大海咸湿苦涩,海浪一波一波,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张平时隔二十多年重新遇见大海。七岁时张平和父亲最后一次到海边玩,抓了许多小螃蟹回家养着,后来就生了病。从医院回家后,小螃蟹因为没人管都死了。“那个时候,整个人生就转折了,什么都变了。但是,至少现在,我感受到的世界还是很精彩、很丰富。”
社会企业
2010年,蔡史印将DiD工作坊引入中国内地,落户上海、深圳。如今,她是DiD中国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着一个28人的团队,自己不领一分薪水。这位总是梳着两条长黑辫子的“小姑娘”曾担任通用电气亚太区工程部的首席技术官长达八年,2007年辞去工作,前往德国创业,经营时尚服装品牌。两年后,她与藏盲文发明者、盲童学校的校长萨布瑞亚·田贝肯相识,两人一起去西zang自驾游,顺道参观了盲童学校。在日喀则农场与盲童们一起唱歌、玩耍,是蔡史印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视障人群的经历:“这些孩子物质上什么都没有,眼睛也看不见,却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要快乐。他们使我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她开始追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的价值在哪,我的生命究竟要实现一些什么?身为基督徒,这段找寻灵魂的日子被蔡史印称作“经历神”的过程。她成为盲童学校的志愿者,初涉公益。“做义工的时候,我觉得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怎么教育这些盲孩,他们毕业后也只有一个选择:按摩,别的都不能做,这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视障者最大的障碍不是视障,他们可以克服视力上的残缺,却无法克服大环境对他们的偏见。”
2009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史印在亚特兰大参观了黑暗体验馆,在黑暗中体验公园、超市、音乐厅、咖啡馆、酒吧等城市场所,和盲人培训师相谈甚欢。“DiD着眼点在于健视者而不是视障者,它的目标在于改变社会的看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发现,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途径。” [NextPage]
途径找到了,路却不好走。某种程度上讲,做社会企业和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理念背道而驰。家人对蔡史印投身公益的决定并不赞成,做义工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也是好事,但没有必要放弃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以公益为正职。此外,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偏晚,模式尚欠成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回报有限,难以和外企待遇相提并论。
大多数人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用商业模式去运作一个企业,最终目的不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这个为国外所普遍接纳和认可的概念,在中国还十分新鲜,DiD最大的挑战也来自理念上的排斥与隔阂。“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怎么可以去盈利。大家印象里的公益是不花钱的,或是政府拨款,或由社会进行募捐。他们不觉得一个公益组织要自负盈亏,因此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比如应不应该收费、收多少费用。”一场黑暗工作坊人数在12至30人之间,每场收费2.4万元;虽然这一价位和香港、台湾基本持平,且德国的收费标准是中国的十倍,外界的质疑依然从未间断:“价格这么贵,门槛这么高,怎么是公益?”
对蔡史印来说,底线再清楚不过:不收费不赚钱,就不能生存。2010年9月,DiD首次尝试举办黑暗工作坊;次年3月在上海拥有正式办公室和第一名员工,半年后第二名员工加入;现在的全职员工有七名,共计已完成超过一百场工作坊培训。从头到尾,DiD的运营完全靠自身收入支撑。
兼顾公益和商业,矛盾自然会有。游走二者之间,如何拿捏显得敏感而微妙。社会企业的优先目标是公益,但前提是收支至少要平衡。DiD仍处于企业初创阶段,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甚至比国外更为严格。有学校和NGO机构想来体验却无法负担费用,蔡史印的原则很明确:“DiD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亏钱做,所以这样的要求我们一般不会答应。首先保证预算,能保本就考虑做,当然也要看参与组织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其中涉及市场营销的思路。”
国外的社会企业相对单纯,做好销售本身即可;在中国则须重视市场营销。由于特有的社会结构秩序,社会企业要交往的关系单位太多,许多新的难题亟待探索,比如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政府、残联等的关系维护等。此外,整体环境过于混杂,相当比例的非盈利机构带有功利色彩,社会对公益的不信任也增加了DiD的工作难度。
中国的社会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萌芽的状态,类似DiD这样的通过商业运作投资慈善的公司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要守住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挣扎。”蔡史印把信仰摆在永远的第一位:“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可观,而我们正在推动这个进程。”
但生命总是充满讽刺,并以极端的方式启智人们。它用悲伤让人们了解什么叫幸福,通过噪音教会人们欣赏寂静,只有体验过缺失的人们才知道珍惜存在。所以,视力正常之人永远只用同情或者冷漠来面对视障之人,却无法体会到他们的真正痛苦,除非让他们真正“失明”一回。
“黑暗中对话(Dialogue in the Dark,以下简称DiD)”工作坊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体验培训课程。将视力正常的人投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环境中,参与者平时积累起来的常识和能力将无处可用,从而开启其它的感官能力。
这个点子最初源于德国。1988年,一位名为安德雷亚斯·海勒奇的博士希望寻求一个让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交集的地方,由此诞生了“黑暗中的对话”活动。这个活动意在通过全黑环境下的“角色转换”让健视者体验失明,消除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同时为盲人提供有尊严的工作岗位。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黑暗中的对话”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企业,场馆遍布全球38个国家、170多个城市,体验学习者超过800万人,解决了超过8000多位视障人士的就业问题。
工作坊培训师皆为全盲或弱视的视障人士,他们全程引导参与者完成所指定的团队任务。来自不同层级和职能的领导者与员工一起“沉浸于黑暗”,思考自我,反思与他人的合作模式,进而将这一经验带回日常工作与个人生活,以至于整个漫长生命。一位来自德国慕尼黑安联领袖年会代表参加该活动感触颇深,“这是我参加过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的团队组织活动,它开启了我的眼界与心灵。”
在“黑暗中的对话”的漆黑课堂上,视障培训师相对于视力正常的参与者来说,变成了强者。张平作为DiD培训师,他的职责是黑房中的引导和观察,捕捉三个小时内的每一个“镜头”,通过事实分析总结参与者的不足,给出改进建议。
每个人对黑暗的诠释不同,当光感突然消失,有人大喊大叫,有人装腔作势,有人不知所措,有人指手画脚。适应弱者角色并不是容易的事,有人到最后也无法放下姿态寻求帮助。张平必须敏锐地察觉到参与者的困难,用手肘碰碰他,伸出一只胳膊让他抓紧,然后非常安稳地带着他走,给他安全和信任。
据统计,100%的体验馆访客过了五年仍清晰记得“黑暗中的对话”的经历,90% 的顾客加深了对视障人士需求的认识。参加过培训课程的网友“@飞向马尔代夫2013”感慨:“此次黑暗中的对话号称是五年之内不会忘却的经历,在我可能更长吧。当黑暗中的导师出现在光明的会场与我们见面时,那种感受,一辈子都不会忘。”
黑暗仿佛有神奇的力量,挖掘出被光明隐藏的种种。“在黑暗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生命的能力,体会并理解到长久以来忽视的很多事情。”参与者无不感慨。在黑暗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畅暴露无遗,同时,健视者和视障者强弱角色的转变使参与者忠实地审视内心、包容他人,视障者亦由此收获信心,提升自我认知。这也是德国对话社会企业的三大使命:认知(Awareness)、包容(Inclusiveness)和赋能(Empowerment)。
在黑暗中,参与者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所获得的一切。网友“@Wingga”说:“Sight is what we see with our eyes. Insight is what we gain without seeing. ”(视域所见,目以观之。非眼所见,心以悟之。)
上帝的玩笑
张平是上海“黑暗中的对话”的一位培训师。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眼珠已经变成了淡灰色,脸上留下儿时患过皮肤病之后的疤痕,说话轻柔。
张平曾经看到过光明,上帝在他七岁的时候跟他开了一个重重的玩笑。那个时候,他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病,“从里到外,全身都烂了”。在治疗的过程中,药物对眼睛产生了损伤。到了初三,他的眼前一直是“一片一片白茫茫的。”那个时候刚兴起电脑,他的同学们都开始玩电脑,但张平却看不见屏幕上的东西。因为没有共同话题,慢慢地,他开始被同学无形地边缘化了。
这只是开始,之后的三年更加痛苦,但却犹如人生的一场涅磐。“(休学在家后)整天就是听收音机,感觉就像退休工人在家。”张平说。后来,跟着爷爷学中医。他尝试着把字写得很大,或者录音的方式来反复记忆学习,但是由于看不见却始终无法顺利学习。张平曾经是个脾气火爆的孩子,但接连不断的挫折把他的性子都磨平了。 “[NextPage]”,
张平进入盲校后开始慢慢克服生活和心理上的障碍,后来就读于华师大的特殊心理学专业。尽管张平之前开过淘宝网店、做过兼 职翻译,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成就,但仍局限在封闭的视障者群体中。在DiD,张平接触的大多是明眼人,和他们面对面沟通、阐述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说的话也有这样一群人会重视、会关注,是很提升自信心的。尤其是平时受别人的帮助更多,一旦有机会可以发挥力量去帮助别人,感受特别不同。”
这种特别的感受也成为视障者继续学习的动力。DiD每周进行两次培训师内训,学习相关的团队案例和处理方法,以形成更专业的表达,真正“说到点子上”。这两年,姚伟就阅读了不少管理类书籍,生活被家庭、工作和学习填得充实。姚伟现任上海宝山区盲人协会主席,主职中医推拿,同时做DiD的培训师。姚伟9岁多失明,1979年的中秋是他最后一次看见月亮的中秋节,之后,在他的眼里,月亮就是黑乎乎的一块。“参与者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而来,我们一是要满足这个需求,二是希望他们收获的或许不止针对工作,也不止针对视障人群,而是更深刻的东西。DiD所做的是整个社会的人心建设,让明眼人和视障者都有好的健康的心态,平等融洽地处到一起。”姚伟说。
根据残疾人联合会的官方统计,中国正式注册登记的视障者超过1700万,占全球近一半,然而在马路上行走的盲人却很少,仿佛这一群体从人间蒸发了。除了出门不便,更让视障者介意的是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视障者自身缺乏自信,再听到闲言碎语就更不愿意出门,出门越少,别人又越觉得稀奇,这样就恶性循环了。大部分人从来没见过视障者,完全不知道视障者怎么生活,平时又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和他们相处。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接受度较低。
大多数偏见缘于无知。培训师杨欣才聊起最近一次坐地铁发生的事,有好心人为小溪让了座,但让座者一声没吭,小溪也不知道该往哪坐,“让座的人不懂要怎么让视障者知道座位在哪里”。令小溪惊喜的是,当时正巧遇到一位曾在DiD体验过的参与者,这位参与者一边叫着“小溪老师,在这里”,一边拍拍凳子,发出声音,让小溪准确地找到了方向。“他通过DiD了解在什么情况下能帮助我们,用什么方法帮忙。而且他可能会影响周边的人,这样就可以传承下去。”
如果让明眼的孩子从小一起和盲人长大,一起上学,一起大学毕业,彼此的距离感就会消弭许多。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盲文,让孩子们了解,除了看得见的文字以外,还有另一种受法律肯定的文字。
中国也在进步。随着环境的改善,高等教育对盲人开放度一点点提高。读过大学的视障者在增多,他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和平台。张平身边的视障朋友有从事教育行业的,有做盲人咨询师的,有自己创业的,也有参与公益事业的。虽然零星,但毕竟是微弱的改变。很多以前视障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在做了。
反过来说,“作为视障者,我们也要主动打开自己,主动走出去。”张平认为视障者心理上过不去的坎有二:一是自卑,二是依赖。“很多视障者,包括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所有问题在于社会的不公正,总是挑别人的错,不去主动改变自我,反省自身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DiD团队的同事却会挑你的错,直截了当提出批评,当然也接受你的批评—事实上,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沟通模式。”
去年夏天,张平到深圳出差,视障培训师团队一同到海边散步,还下海游了泳。大海咸湿苦涩,海浪一波一波,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张平时隔二十多年重新遇见大海。七岁时张平和父亲最后一次到海边玩,抓了许多小螃蟹回家养着,后来就生了病。从医院回家后,小螃蟹因为没人管都死了。“那个时候,整个人生就转折了,什么都变了。但是,至少现在,我感受到的世界还是很精彩、很丰富。”
社会企业
2010年,蔡史印将DiD工作坊引入中国内地,落户上海、深圳。如今,她是DiD中国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带着一个28人的团队,自己不领一分薪水。这位总是梳着两条长黑辫子的“小姑娘”曾担任通用电气亚太区工程部的首席技术官长达八年,2007年辞去工作,前往德国创业,经营时尚服装品牌。两年后,她与藏盲文发明者、盲童学校的校长萨布瑞亚·田贝肯相识,两人一起去西zang自驾游,顺道参观了盲童学校。在日喀则农场与盲童们一起唱歌、玩耍,是蔡史印人生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视障人群的经历:“这些孩子物质上什么都没有,眼睛也看不见,却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要快乐。他们使我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她开始追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的价值在哪,我的生命究竟要实现一些什么?身为基督徒,这段找寻灵魂的日子被蔡史印称作“经历神”的过程。她成为盲童学校的志愿者,初涉公益。“做义工的时候,我觉得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无论我们怎么教育这些盲孩,他们毕业后也只有一个选择:按摩,别的都不能做,这就是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视障者最大的障碍不是视障,他们可以克服视力上的残缺,却无法克服大环境对他们的偏见。”
2009年12月,一次偶然的机会,蔡史印在亚特兰大参观了黑暗体验馆,在黑暗中体验公园、超市、音乐厅、咖啡馆、酒吧等城市场所,和盲人培训师相谈甚欢。“DiD着眼点在于健视者而不是视障者,它的目标在于改变社会的看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我发现,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途径。” [NextPage]
途径找到了,路却不好走。某种程度上讲,做社会企业和中国传统的精英文化理念背道而驰。家人对蔡史印投身公益的决定并不赞成,做义工可以,帮助弱势群体也是好事,但没有必要放弃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以公益为正职。此外,由于社会企业在中国起步偏晚,模式尚欠成熟,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回报有限,难以和外企待遇相提并论。
大多数人对“社会企业”一无所知。用商业模式去运作一个企业,最终目的不是股东权益最大化,而是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这个为国外所普遍接纳和认可的概念,在中国还十分新鲜,DiD最大的挑战也来自理念上的排斥与隔阂。“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我们怎么可以去盈利。大家印象里的公益是不花钱的,或是政府拨款,或由社会进行募捐。他们不觉得一个公益组织要自负盈亏,因此经常会出现沟通障碍,比如应不应该收费、收多少费用。”一场黑暗工作坊人数在12至30人之间,每场收费2.4万元;虽然这一价位和香港、台湾基本持平,且德国的收费标准是中国的十倍,外界的质疑依然从未间断:“价格这么贵,门槛这么高,怎么是公益?”
对蔡史印来说,底线再清楚不过:不收费不赚钱,就不能生存。2010年9月,DiD首次尝试举办黑暗工作坊;次年3月在上海拥有正式办公室和第一名员工,半年后第二名员工加入;现在的全职员工有七名,共计已完成超过一百场工作坊培训。从头到尾,DiD的运营完全靠自身收入支撑。
兼顾公益和商业,矛盾自然会有。游走二者之间,如何拿捏显得敏感而微妙。社会企业的优先目标是公益,但前提是收支至少要平衡。DiD仍处于企业初创阶段,对资金的控制和管理甚至比国外更为严格。有学校和NGO机构想来体验却无法负担费用,蔡史印的原则很明确:“DiD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亏钱做,所以这样的要求我们一般不会答应。首先保证预算,能保本就考虑做,当然也要看参与组织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其中涉及市场营销的思路。”
国外的社会企业相对单纯,做好销售本身即可;在中国则须重视市场营销。由于特有的社会结构秩序,社会企业要交往的关系单位太多,许多新的难题亟待探索,比如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政府、残联等的关系维护等。此外,整体环境过于混杂,相当比例的非盈利机构带有功利色彩,社会对公益的不信任也增加了DiD的工作难度。
中国的社会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萌芽的状态,类似DiD这样的通过商业运作投资慈善的公司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要守住很难,很多时候我们也在挣扎。”蔡史印把信仰摆在永远的第一位:“我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社会企业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可观,而我们正在推动这个进程。”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上一条:领导者九问
【领导力】真正的领导力不是看你多有激情、魄力,而是看你是否有多元、均衡的能力。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1.愿景比管控更重要;2.信念比指标更重要;3.人才比战略更重要;4.团队比个人更重要;5.授权比命令更重要;6.平等比权威更重要;7.均衡比魄力更重要;8.理智比激情更重要;9.真诚比体面更重要。
李开复的这条微博,折射出他的领导风格:有刚有柔,柔多于刚。
管理学大师们也分刚柔两派,或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前者教导管理者们做好对下属的管控,代表人物是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后者劝导他们成为或大或小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是本尼斯(Warren G. Bennis)。
你是偏刚还是偏柔
你的领导风格偏刚还是偏柔?我设计了9个自测问题(表1)。
我又为不喜欢选择题的领导者设计了9个开放式问题,进一步判断他们的领导风格。
问题1. 你对人性的基本假设(implicit or explicit theory)是什么?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X理论vs Y理论。
上个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麦克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发现管理者有两类,他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截然不同。一类管理者认为:人生性懒惰,游手好闲,所以必须施加压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麦克格雷格称之为X理论。另一类管理者认为:人喜欢工作,正如喜欢游戏一样。人天性希望把事情做好,所以,必须鼓励、授权、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热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麦克格雷格称之为Y理论。
卓越管理者既认识到人的X一面,又认识到人的Y一面。
问题2. 你认为下属为什么听你的?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权威型 vs 魅力型
有一类领导人,我们称之为“魅力型”领导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影响力来自自己的个人属性(例如魅力、能力、品德)。还有一类领导人,我们称之为“权威型”领导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影响力来自自己的职位,即领导的法定角色。
商界的权威型领导人以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Alfred Sloan)为代表。1938年的《财富》这样描述他的管理风格:他与手下保持感情上的距离,但他对事实的尊重感染并带动了整个管理层。 斯隆尊重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但同时他又注意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通用汽车的高级主管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为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不至于以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斯隆故意把自己孤立起来而不与任何主管建立个人关系,尽管斯隆本人是一个交友广泛的人。
商界魅力型领导人以原摩托罗拉CEO 高尔文(Robert Galvin)为代表。高尔文被员工们评价为“一个正直而平易近人的人”。他的领导风格带有浓烈的人性化色彩,他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制度领导者: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他总是去关注那些被高级经理们忽视的雇员,就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力图让每个员工在摩托罗拉都受到平等的对待。高尔文这种家庭式的管理风格,深深体现在摩托罗拉的制度与文化系统中。摩托罗拉对自己最自豪的称谓是“大家庭”(这也是摩托罗拉内部报纸的名字)。
问题3. 你认为上下级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交易型vs感召型
交易型领导者(transactional leaders)要求下属完成一定的使命,然后让下属得到相应的回报。大家感觉跟着这样的领导人不会白干。
感召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的特征性动词是通过以身作则和愿景感召来影响员工自我认同、态度和价值观转变。领导人为团队设立一个大家觉得可能实现的梦想,领导人以某种价值观影响下属,让下属感觉跟着这样的领导人有前途、有使命感、生活也变得有意义。愿景感召的实质,是让员工感到他们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工作本身。当年乔布斯挖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力(John Sculley)做苹果CEO的时候这样对他说:约翰,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乔布斯把斯卡力为百事可乐工作的意义(卖糖水)说得远远低于工作本身,而把未来斯卡力在苹果公司的工作的意义(“改变世界”)说得远远高于工作本身。
领导者只画大饼是不行的,想要画大饼有效,先要让员工吃到小饼,否则,就成了忽悠。 [NextPage]
问题4. 你怎样制定工作目标?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指令vs参与
参与型的领导者,决策时讲求民主,相信集体决策的力量;喜欢征询下属或同事的意见,不独断专行。指令型的领导者,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为他人不同意见所干扰,注重决策效率。
下属参与的程度不同,从完全不能参与(即独 裁领导)到完全参与(即员工全权决策,类似于放任),是一个连续体(Tannenbaum & Schmidt ,1973)。大多数领导人,风格处于这个轴线上的某个位置上。柳传志”跟大多数人讲话,跟少数人商量,自己说了算。”偏指令风格。
问题5. 你怎样用人?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选才vs育才
人的品德和才能,有些是容易测评的,有些长年观察也很难发现,有些是容易培养的,有些则很难培养。对于容易测评同时不容易培养的品德和才能,选才是相对有效的策略。对于容易发展的品德和才能,育才是相对有效的策略。
问题6. 你怎样激励?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压力vs鼓励
卓越领导者在管理上既施加压力,又给予鼓励,做到左手压力,右手鼓励。尽管一般说来给予鼓励比施加压力重要,但是一味鼓励,从不施加压力的领导人也大有人在。这样的管理者并不称职。他们容忍低业绩,挫伤高业绩员工的士气。
问题7. 你怎样控制下属工作质量?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监控vs授权
监控风格的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进程进行严密的监督,当出现偏离时及时纠正。授权风格的领导者给予下属高度自主,给予其发挥的空间。
当年比尔盖茨对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的授权,是基于20年合作产生的信任。比尔盖茨说,在微软公司,史蒂夫是一号人物,而他自己则是二号人物;他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建议权,但必须由史蒂夫做出决定。人们称史蒂夫?巴尔默做CEO之后的微软为后微软时代。既然盖茨已经授权,将来微软这艘船驶向何处,基本上已经由巴尔默控制了。
监控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麦当劳得到充分体现。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Rae Kroc)对餐馆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店铺开张早期,他天天都要到餐馆去,见到地上有肮脏的东西就捡起来。统一标准,以QSCV(Quality――质量:汉堡包质优味美、营养全面;Service――服务:快速敏捷、热情周到;Cleanness――干净:店堂清洁卫生、环境宜人;Value――物有所值:价格合理、消费方便)监控所有连锁餐馆,是克罗克的致胜法宝之一。克罗克从不把特许权卖给实力雄厚的人,深怕他们有一天超过总部,难以控制。他的逻辑是:“如果你卖出一大块区域的特许权,那就等于把当地的业务全部交给了他。他的组织代替了你的组织,你便失去了控制权。”就这样,通过是否给予特许权,克罗克控制了加盟者,促使他们注重品质、清洁、服务与价值。克罗克认为这是保持麦当劳长期获利的重要原因。
问题8. 你怎样管理整个公司?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法治(制度流程)vs人治(领导力)
公司和社会不同,区别在于:社会以福利为目标,公司多以盈利为目标;社会讲人权还要讲民主,公司必须讲人权但可以不讲民主;社会可以为公平牺牲效率,公司可以为效率牺牲公平。对于公司管理而言,法治依仗制度流程,人治依仗领导人的才干。法治的优势,是通过标准化,减少人为的误差。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制度-流程主义的问题表现为,决策效率低下,本位主义和部门间冲突,第三,制度严明,流程漫长。制度、流程的初衷,是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提升质量和效率,人浮于事。人治的优势,是灵活性。人治的劣势,是缺乏统一的标准。领导者的个人缺陷可能对组织造成较大危害。法治和人治相辅相成。制度流程可以弥补领导力的短缺,领导力可以弥补制度流程的缺陷。
问题9. 你花多少时间管事?多少时间管人?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任务导向vs关系导向
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是领导力的两个重要坐标。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整个行业走下坡路的情况下,除了第一年外已连续获利三十几年。这家公司是典型的两手抓,两手都硬:它选择了强悍的竞争战略,同时,它高度重视团队士气。西南航空频繁被评为最佳雇主的前几名,被一致评为延误最少、旅客投诉最少、行李失误最少。西南航空为提高士气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宁可招聘能力平平但擅长团队合作的员工,也不选择能力突出,个人主义的人。对于新员工,公司提供人际关系能力的培训。西南航空不怎么提“明星员工”的概念,而重视“明星团体”。
现在,你的领导风格有多刚?有多柔?你可能更加清楚了。情境领导力(situational leadership)或权变领导力(contingency leadership)的观点是:特定的领导者、下属、组织环境、以及任务,决定刚性和柔性领导风格哪一种更加有效。对于领导者而言,无论秉性刚柔,刚柔相济是有效领导的要诀。
李开复的这条微博,折射出他的领导风格:有刚有柔,柔多于刚。
管理学大师们也分刚柔两派,或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前者教导管理者们做好对下属的管控,代表人物是泰勒(Frederick W. Taylor)。后者劝导他们成为或大或小的精神领袖,代表人物是本尼斯(Warren G. Bennis)。
你是偏刚还是偏柔
你的领导风格偏刚还是偏柔?我设计了9个自测问题(表1)。
我又为不喜欢选择题的领导者设计了9个开放式问题,进一步判断他们的领导风格。
问题1. 你对人性的基本假设(implicit or explicit theory)是什么?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X理论vs Y理论。
上个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麦克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发现管理者有两类,他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截然不同。一类管理者认为:人生性懒惰,游手好闲,所以必须施加压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麦克格雷格称之为X理论。另一类管理者认为:人喜欢工作,正如喜欢游戏一样。人天性希望把事情做好,所以,必须鼓励、授权、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热情,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观点,麦克格雷格称之为Y理论。
卓越管理者既认识到人的X一面,又认识到人的Y一面。
问题2. 你认为下属为什么听你的?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权威型 vs 魅力型
有一类领导人,我们称之为“魅力型”领导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影响力来自自己的个人属性(例如魅力、能力、品德)。还有一类领导人,我们称之为“权威型”领导人,他们认为自己的影响力来自自己的职位,即领导的法定角色。
商界的权威型领导人以原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Alfred Sloan)为代表。1938年的《财富》这样描述他的管理风格:他与手下保持感情上的距离,但他对事实的尊重感染并带动了整个管理层。 斯隆尊重企业的每一位员工,但同时他又注意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通用汽车的高级主管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为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不至于以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斯隆故意把自己孤立起来而不与任何主管建立个人关系,尽管斯隆本人是一个交友广泛的人。
商界魅力型领导人以原摩托罗拉CEO 高尔文(Robert Galvin)为代表。高尔文被员工们评价为“一个正直而平易近人的人”。他的领导风格带有浓烈的人性化色彩,他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制度领导者: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他总是去关注那些被高级经理们忽视的雇员,就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力图让每个员工在摩托罗拉都受到平等的对待。高尔文这种家庭式的管理风格,深深体现在摩托罗拉的制度与文化系统中。摩托罗拉对自己最自豪的称谓是“大家庭”(这也是摩托罗拉内部报纸的名字)。
问题3. 你认为上下级之间是什么关系?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交易型vs感召型
交易型领导者(transactional leaders)要求下属完成一定的使命,然后让下属得到相应的回报。大家感觉跟着这样的领导人不会白干。
感召型领导者(transformational leaders)的特征性动词是通过以身作则和愿景感召来影响员工自我认同、态度和价值观转变。领导人为团队设立一个大家觉得可能实现的梦想,领导人以某种价值观影响下属,让下属感觉跟着这样的领导人有前途、有使命感、生活也变得有意义。愿景感召的实质,是让员工感到他们从事的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工作本身。当年乔布斯挖百事可乐的总裁约翰·斯卡力(John Sculley)做苹果CEO的时候这样对他说:约翰,你是想一辈子卖糖水还是想改变世界?乔布斯把斯卡力为百事可乐工作的意义(卖糖水)说得远远低于工作本身,而把未来斯卡力在苹果公司的工作的意义(“改变世界”)说得远远高于工作本身。
领导者只画大饼是不行的,想要画大饼有效,先要让员工吃到小饼,否则,就成了忽悠。 [NextPage]
问题4. 你怎样制定工作目标?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指令vs参与
参与型的领导者,决策时讲求民主,相信集体决策的力量;喜欢征询下属或同事的意见,不独断专行。指令型的领导者,相信自己的判断,不为他人不同意见所干扰,注重决策效率。
下属参与的程度不同,从完全不能参与(即独 裁领导)到完全参与(即员工全权决策,类似于放任),是一个连续体(Tannenbaum & Schmidt ,1973)。大多数领导人,风格处于这个轴线上的某个位置上。柳传志”跟大多数人讲话,跟少数人商量,自己说了算。”偏指令风格。
问题5. 你怎样用人?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选才vs育才
人的品德和才能,有些是容易测评的,有些长年观察也很难发现,有些是容易培养的,有些则很难培养。对于容易测评同时不容易培养的品德和才能,选才是相对有效的策略。对于容易发展的品德和才能,育才是相对有效的策略。
问题6. 你怎样激励?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压力vs鼓励
卓越领导者在管理上既施加压力,又给予鼓励,做到左手压力,右手鼓励。尽管一般说来给予鼓励比施加压力重要,但是一味鼓励,从不施加压力的领导人也大有人在。这样的管理者并不称职。他们容忍低业绩,挫伤高业绩员工的士气。
问题7. 你怎样控制下属工作质量?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监控vs授权
监控风格的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进程进行严密的监督,当出现偏离时及时纠正。授权风格的领导者给予下属高度自主,给予其发挥的空间。
当年比尔盖茨对史蒂夫·巴尔默(Steve Ballmer)的授权,是基于20年合作产生的信任。比尔盖茨说,在微软公司,史蒂夫是一号人物,而他自己则是二号人物;他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建议权,但必须由史蒂夫做出决定。人们称史蒂夫?巴尔默做CEO之后的微软为后微软时代。既然盖茨已经授权,将来微软这艘船驶向何处,基本上已经由巴尔默控制了。
监控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麦当劳得到充分体现。麦当劳创始人克罗克(Rae Kroc)对餐馆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店铺开张早期,他天天都要到餐馆去,见到地上有肮脏的东西就捡起来。统一标准,以QSCV(Quality――质量:汉堡包质优味美、营养全面;Service――服务:快速敏捷、热情周到;Cleanness――干净:店堂清洁卫生、环境宜人;Value――物有所值:价格合理、消费方便)监控所有连锁餐馆,是克罗克的致胜法宝之一。克罗克从不把特许权卖给实力雄厚的人,深怕他们有一天超过总部,难以控制。他的逻辑是:“如果你卖出一大块区域的特许权,那就等于把当地的业务全部交给了他。他的组织代替了你的组织,你便失去了控制权。”就这样,通过是否给予特许权,克罗克控制了加盟者,促使他们注重品质、清洁、服务与价值。克罗克认为这是保持麦当劳长期获利的重要原因。
问题8. 你怎样管理整个公司?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法治(制度流程)vs人治(领导力)
公司和社会不同,区别在于:社会以福利为目标,公司多以盈利为目标;社会讲人权还要讲民主,公司必须讲人权但可以不讲民主;社会可以为公平牺牲效率,公司可以为效率牺牲公平。对于公司管理而言,法治依仗制度流程,人治依仗领导人的才干。法治的优势,是通过标准化,减少人为的误差。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制度-流程主义的问题表现为,决策效率低下,本位主义和部门间冲突,第三,制度严明,流程漫长。制度、流程的初衷,是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提升质量和效率,人浮于事。人治的优势,是灵活性。人治的劣势,是缺乏统一的标准。领导者的个人缺陷可能对组织造成较大危害。法治和人治相辅相成。制度流程可以弥补领导力的短缺,领导力可以弥补制度流程的缺陷。
问题9. 你花多少时间管事?多少时间管人?
根据领导者的回答,产生一对维度:任务导向vs关系导向
任务导向和关系导向,是领导力的两个重要坐标。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整个行业走下坡路的情况下,除了第一年外已连续获利三十几年。这家公司是典型的两手抓,两手都硬:它选择了强悍的竞争战略,同时,它高度重视团队士气。西南航空频繁被评为最佳雇主的前几名,被一致评为延误最少、旅客投诉最少、行李失误最少。西南航空为提高士气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宁可招聘能力平平但擅长团队合作的员工,也不选择能力突出,个人主义的人。对于新员工,公司提供人际关系能力的培训。西南航空不怎么提“明星员工”的概念,而重视“明星团体”。
现在,你的领导风格有多刚?有多柔?你可能更加清楚了。情境领导力(situational leadership)或权变领导力(contingency leadership)的观点是:特定的领导者、下属、组织环境、以及任务,决定刚性和柔性领导风格哪一种更加有效。对于领导者而言,无论秉性刚柔,刚柔相济是有效领导的要诀。
阅读全文
下一条:纯真与喜悦洋溢的儿童桌椅系列
设计师Agatha为西班牙家居品牌VONDOM设计了一套儿童家具Agatha Collection,这套家具系列拥有简单、甜蜜、精致的形状,设计师通过鲜花、心形等符号传递出新鲜、纯真、趣味的情愫,是纯真与喜悦洋溢,活力与激情并存,童趣与稚嫩追逐。
这个系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小桌子和椅子,其高度耐磨材料适合在户外空间使用,满足了孩子们享受户外游戏娱乐的要求,同时有益于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个系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小桌子和椅子,其高度耐磨材料适合在户外空间使用,满足了孩子们享受户外游戏娱乐的要求,同时有益于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