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导限流器研制成功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互联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当输电网络的某一点发生意外短路或接地而产生的瞬时强大故障电流时,往往造成设备烧毁、人身伤亡及大面积停电事故。
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是采用超导线圈励磁,利用其超导特性改造传统磁控电抗器,使其日常运行低阻抗、故障限流高阻抗,成为全新的短路电流解决方案,尤其在高压、超高压电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安全稳定的限流装置。机电集团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平台优势,与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联合,选择饱和铁心型超导限流器作为超导电力应用的突破口,全力进行35kV和220kV样机的开发、研制,特别是在速断直流、铁心变截面和电压钳制等关键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掌握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导限流器关键技术,大幅度减小了限流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运行损耗仅为传统设备的十分之一。目前,该设备已申请8项专利。
我国日益成为全球家具生产中心
现代家具产业源于欧洲。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都是传统的家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由于实木家具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在生产过程中有噪音、粉尘、漆雾和有害气体等污染,在发达国家该行业逐步衰退。
20世纪80年代起,传统家具出口大国的家具生产和出口逐步萎缩,全球的家具生产逐步向国外转移,转移大体分二条路径进行:路径一为家具生产转移是向靠近消费地、劳动力相对比较便宜的地区转移,例如波兰和墨西哥。波兰家具依靠靠近西欧的地理优势,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比例接近90%,且家具出口中的78%输入到欧盟国家。墨西哥依靠临近美国的地理优势,家具及配件出口量中的90%是销售给美国。路径二为家具生产向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向中国转移。
我国四大家具生产板块
家具制造的产业链中,涉及原木、锯材、木板、五金配件、塑料等原材料和油漆、胶水、砂纸、包装材料等辅材,因此产业链的完善是提高一个地区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我国现代家具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分工已逐步形成,这提高了我国家具制造的专业化程度,发挥了产业规模优势。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四大家具生产板块:华南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现代家具的发源地,家具产值占全国的40%以上;华北家具和东北家具同是“北方家具”,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华东家具”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和浙江的杭州、温州、绍兴、玉环、义乌等地;“西南家具”主要分布在四川成都等地。另外,武汉家具、福建家具、山东家具也具有较大影响力。
我国日益成为全球家具制造中心所呈现主要特点
生产地向沿海地区集中,珠三角增长最快。
我国家具生产原来集中于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并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家具生产出现了向沿海地区集中。
我国沿海省份的家具生产占全国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84.47%增加到2005年的92.6%。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家具产量占全国家具产量的78.55%、占沿海地区家具产量的84.87%。
其中,广东省的家具产量增长最为迅速,其家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从2002年的31.01%增加到2005年的44.52%,占沿海省份的产值从2002年的36.71%增长到2005年的49.49%。
出口带动我国家具业快速发展
家具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我国家具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家具出口占家具产量的比例达到58.72%,比2001年增加了8个百分点。
家具出口的快速扩张,拉动了我国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2001-2005年,我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产值保持快速增长,增长率分别为32%、29%、31%、27%。
同时,家具出口也带动了我国家具企业做大做强。由于主要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地区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家具出口厂家的设计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原料控制能力都比较强,于是在我国家具生产中,呈现一个规律:家具企业规模越大,出口额占企业的销售额比例越大。
龙头企业盈利模式向加强管理及优化供应链管理转变
借鉴国外家具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家具企业发展实际,我们认为家具企业的盈利模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为赚取加工费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更多体现为来料加工,不注重产品的营销,家具厂家规模小、品牌弱、设计能力差、资源控制能力弱;阶段二向原材料及销售环节要利润的阶段,这一段表明企业发展已达到一定阶段,并有一定的定价能力,原材料供应商及销售商对其有一定的依赖,目前我们的家具龙头企业处在这一发展阶段;阶段三为加强管理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的阶段,目前国外大的家具企业是这种盈利模式,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达到这个阶段。目前我国一些家具龙头企业的盈利模式已向加强管理及优化供应链管理转移,表现在:原料上控制资源,设计上时尚化,生产上机械化、专业化,品牌营销上追求强势品牌和营销模式的创新,从而形成物流、资金流的统一管理和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