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家具出口调查:出口成“鸡肋”
在调查中记者感觉到,东莞家具行业这次压力不亚于08年的金融危机,如何生存下去是很多企业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大事。国际市场已经让很多厂家丧失了信心,他们的目光正从国外转向国内。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先前广阔的国际市场激发出来的强大产能不会短时间被国内市场消化,家具行业会进入一个洗牌调整期。
伦教,拥有国家级荣誉“中国木工机械重镇”,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木工机械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木工机械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至2010年,伦教木工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发展到了200多家,较2005年底增长了100%。目前,伦教木工机械总产值占到了全国份额的40%,全国80%左右的高、精、尖木工机械产品都来自于这块不足6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近年,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及本身产业层次的变化,伦教木工机械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先后建立了木工机械工程检测中心、实施专利和标准化战略、构建木工机械交易平台、申请“伦教木工机械”集体商标等,推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的发展,并逐步显现了伦教木工的群体优势和整体功能,已经形成“大产地+大商贸+大展会”的产业特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唯一的集“产、销、展”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木工机械重要基地。
今年六月,伦教经过了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的复评,再次被授予“中国木工机械重镇”称号。这一重审的通过,预示着伦教木工机械要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和发展,向“国际重镇”进军的目标已经提升了日程。
十二五期间,伦教木工机械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顺应市场发展需求,突出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两大主题,以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伦教木工机械技术创新体系、伦教木工机械标准化联盟及标准产业化体系、伦教木工机械公共检测平台等服务体系,力促伦教木工机械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首先,加快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力促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华南(伦教)木工机械检测中心第二期的建设;大力实施木工机械共性技术的重大攻关,利用政府的科技重大公关项目、科技经费支撑等项目支持,推动伦教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提高伦教木工机械科技含量。加速提升伦教木工机械专业镇水平及产业集群效应。
其次加快推进伦教木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引导企业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动企业制定产品标准和联盟标准,促进伦教木机标准化产业化。
同时,伦教还将引导加强木工机械国际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助推企业建立全球销售网络,树立品牌的国际形象;发展外向型销售模式,树立国际形象。并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打造高科技品牌,促进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科技含量转变,塑造自己的高科技品牌。
最后,将着力提升木机展的层次,吸引更多的中外参展商和采购商,并在林机协会和各级上门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把伦教展逐步推向国际化。
未来伦教木工机械产业的总体目标为: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木工机械产销基地,在国际竞争中彰显伦教——“中国木工机械重镇”的竞争优势和产业特色。
伦教,正以加速度迈入世界木工机械产业发展的进程中。
升级:向国际进军的伦教木机展
“中国顺德(伦教)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作为伦教木机产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伦教木机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过去11届的木工机械展,造就了伦教木工机械的知名度,提高了行业的影响力,也推动了伦教木工机械的迅速发展。为了能进一步带动伦教木机甚至中国木机产业的进一步走向国际。伦教重新确立“伦教展”的办展方向:提高“伦教展”的档次,巩固“北有北京展,南有伦教展”的中国木工机械展会格局,把伦教展逐步推向国际化,从而将其打造成为南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木工机械博览会。
伦教展未来的规划,得到了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的认可,并将全力支持伦教木机展的发展。这也是除北京展外,全国唯一一个获得了林机协会重点支持的木工机械专业展会。
为了进一步展现这种支持力量,林机协会还将每两年一届的“全国木材加工技术与装备发展研讨会”定于12月7日——9日在顺德举办,以便更好的与本届展会对接。东北林业大学林业与木工机械工程技术中心马岩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技术学院李黎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曹平祥教授、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张伟主任、南生春研究员都将亲临伦教,并破解国内外的木工机械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同时,《林业机械装备发展规划(2011——2020)》的总撰稿人——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俞国胜院长也将莅临伦教,并对该规划进行专题解读。
在林机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本届博览会将不仅是业界产学研展的大盛会,而且是业界新技术新产品的一次大检阅。在中国林木机械界,也将形成“北有北京展 南有伦教展”的双峰闪耀的展览格局。
变革:伦教木机展的创新升级
作为伦教木机产业格局中的重要一环,历经十一届的培育、发展,中国顺德(伦教)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造就了伦教木工机械的知名度,提高了行业的影响力,也推动了伦教木工机械的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木工机械走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外企业打入内地市场的双向通道,博得了“北有北京展,南有伦教展”的美誉。第十二届中国顺德(伦教)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以“智能 绿色 效率——更和谐的生产 ”为主题,以“促进国际采购资源与生产资源的对接,推动本土木机产业的创新和升级”为目的;积极引导企业优化技术资源配置,利用博览会高度的影响力、人气和平台效应,展示优秀企业风采,强化企业品牌效应;着重在内涵、实效、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上有所优化和突破。
数控智能,引领行业发展
本届博览会,推出了“智能 绿色 效率——更和谐的生产 ”的主题,利用伦教集中了全国80%左右的高、精、尖木工机械产品的生产优势和作为国外木机进入国内市场的通道优势,全面展示国内外最新的数控智能化产品和研发理念,以引导国内企业加强对高端智能化木工机械的研发。
丰富内蕴,融聚展会的质感
本届博览会,除以伦教木机领军的国内木工机械产业将亮相展示近年来的最新发展成果外,国际力量的参与也将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特色。目前,经过组委会的接洽,欧洲与台湾木机行业都将以展团的形式集体参展。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参展将使博览会熠熠生辉。同时为了应对产业升级的需求,本届博览会还引入了新的展览内容——产业升级服务区,以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研发交易、现代制造服务、人力资源支撑,木机行业所需要的升级元素大荟萃,力促产学研配以及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完美对接和衔接,从而让升级的因子融入到产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中。
中国模式与国际潮流的全面对话,强化专业定位
中国顺德(伦教)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素有“木工机械业晴雨表”的美誉。本届博览会将充分发挥聚合全球精英的优势,强强联合,打造高端对话平台,分别组织欧洲木机市场论坛和台湾木机市场论坛,让国内木机企业,通过与这些来自于国际木机市场第一线的企业和专家的交流,更详细的了解国际市场的动向,更好的把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另外,组委会还将举行首次行业高端对话——青岛、台湾与伦教等中国三大木工机械产地之间的终极对话,实现大中华区木工机械力量的聚集,来进一步实现内部的竞合,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合作、互补、差异化市场的沟通机遇。
商贸对接,拓展市场,延伸展会价值
本届博览会,以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为办展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推动行业进步为目标,集合强大观众资源,以贸易服务为中心,组织大型国际采购团,荟萃庞大的英国、意大利、德国、美国以及来自于东莞、深圳、广州及顺德等珠三角的采购资源,以形成产、供、销零距离的交易方式,共创优异贸易效果。
网上平台 成就“永不落幕”的盛会
本届博览会,首次引入了网上展销的模式,将建立专门网站,创新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展销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永不落幕的服务。网上平台将打造出华丽的展销现场,并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展示,宣传企业品牌、供求信息发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线下实体交易提供强大的延伸和辅助。网上展销平台的建立,将促使中国顺德(伦教)国际木工机械博览会成为真正的“永不落幕”的盛会。
一个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关键在于品绩力。品绩力是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
品绩力可以训练。一个企业若要不断的发展并取得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或数个品格好的领导人或经理人。这些领导人或经理人具备好的品格,好的心灵,追求你赢、我赢、共赢,并用良好的品格魅力去影响员工,形成巨大的品绩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品绩力能够体验和训练,但品绩力不是一种操纵。“当你试图了解一个人,并因为从他身上获取某种东西而损害了他的利益,那么就是操纵。”品绩力则不同于此,品绩力更多的是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从而使得领导机构和整个组织取得利益。这是一个双赢的状况,不仅仅是经理人,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品绩力,只要是你成功地影响了他人的行为,你就是在使用品绩力,就是在做品绩训练的工作,就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在组织内部,品绩力靠影响力来实现,因此要善用自己的影响力。每一步的执行都要善用品绩的影响力。虽然职位上总经理可以领导副总经理,但实际工作中,副总经理也可以影响总经理。这种影响就是品绩的影响,往往更深远。
当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实施品绩力来影响他人时,领导人或经理人本身的品绩力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在组织中获得成功。
领导者实际上是在两种行为中摇摆的,一种是任务行为,一种是关系行为。领导者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并对组织中的成员施加影响力,那么必须知道自己在影响他们的时候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内使用合适的行为。
任务行为就是指导的行为,就是告诉雇员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应该在什么时间完成,以及应该在哪里来完成,谁来完成。这是延续数千年、放之海内外、旧的、传统的领导者的行为。而新型品绩训练的关系行为则是一种双向沟通,是启发、体验、辅导的行为,动态的倾听,以及融洽的人性化的支持行为。
使用“行为”而非“态度”或“价值观”,这是因为行为比态度或者价值观更容易改变,更能被体验。
情境体验的核心是,根据情境的不同和对员工准备度的判断,使品绩训练适时调整训练风格,并根据沟通基础来实施有效训练。因此,属下与员工的准备度也是其中的关键指标。
品绩训练要使得人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而且要提升现有的活动。给那些逐步发展的属下与员工以逐步的奖励,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内增加或减少这种奖励。这样人们才能负责更多的职责,他们才能在心理上成熟,才能更好的发展。
如果一个企业希望从人力资源和品绩力角度来影响绩效,那么一个好办法就是,根据岗位修身,提高个人素质,然后创造出恰当的企业组织风格,直接让员工体验,从而影响到员工的感受、组织的气氛,最终给组织带来绩效影响。
素质,看不见的竞争力,成功,源自素质。素质是由概念变成自身能力的过程,必须通过有效沟通才能达至。
素质是流动的,是靠人与人的关系产生的。体验经济的核心是让个人的素质和更多人流动起来。
《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人榜单上的超级富豪中,过半数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双手创业起家,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子承父业或坐拥油田。他们的成功,更大意义在于“人品”的成功:既掌握了良好技术与方法,又拥有积极、向上的素质,说到底是品绩力促进了生产力。
生命是张单程车票,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始发,中间的际遇却有着很大的不同。追本溯源,一切的成败皆因人的内在而不同,林语堂说过:“性格即命运。”人的性格、人的心态、人的习惯、人的素质、人的品格决定了人生的历程。
“神奇教练”米卢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他在世界杯预选赛开始之前让原中国国家足球队集体看关于团队精神的电影: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热血强人》(也译为《冲锋陷阵》),就是为了让球队用好的心态投入比赛,他用这种方式进行球技之外的素质训练。
触类旁通,体育界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在强调员工技能、方法等基本条件的同时,员工的“软件”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很多企业招聘时会对应聘者明确提出以下要求:
* 具团队合作精神
* 能在压力下工作
* 擅长沟通
* 有强烈的责任心
* 以目标为导向
而在企业中,管“人”的部门则由最初的“人事部”演化为“人力资源部”。单纯的名称后面演绎出来部门职能的变化:“人事部”以事为本,主要职能是提供后勤行政支持工作,理顺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关系;而“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以人品为本,同时服务于企业与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培训、员工关系等方式,由被动到主动,由点到面地将“人品”——人的品格,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从最初单纯的行政职能部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管理部门之一,也意味着员工不再被视为企业的负债,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运营资本。
一个人的成功既需要知识与技能,也需要素质与心态,这几方面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品字。释放潜能依靠的是心态的适当转变。素质训练作用之一就是帮助属下与员工改变原来的固有观念,树立起全新态度。它帮助人们主动改变对待自身及周围世界的态度,训练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发挥,从而为个人的持续健康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活在当下,则心态是当下的。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当下这一刻的心态是可以选择、并愿意接受选择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当然可以选择向上、积极的心态。并及时调整自己不利于达到目标的心态。长此以往,当下的心态会成为我们日常的习惯,内化、固定成为我们的素质。
素质也是一种成本,提到素质,会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人格特质:激情、负责任、团队精神、付出、奉献等。素质带给我们的,并不局限于一时一己的眼前利益。
从新西兰回来的朋友提到在那里借车、还车都很容易,手续简单方便。而在中国汽车租赁行业,以及其他很多行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去确定判断个人的诚信度。在中国租一辆车需要押当地的户口簿、大笔的现金。繁杂的手续在局限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市民觉得很不方便,更不要说异地租车还车了。除了一些技术层面和体制建立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人的诚信有待提升。
在企业里,如果一个人的工作需要三个人来督促检查,无形中就增加了这个职位的成本。当企业与员工建立了诚信关系,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理,社会营运中如果减少一些监控机制,就能提高整个社会的营运效益。反之,在一个国民诚信度整体不高的体制下,整个社会的营运成本无形中就会很高。
中国珠海以前有很多的立交桥。政府建设这些立交桥的本意是为了减少红绿灯,方便车辆快速通过。然而由于司机们习惯抢车道——约定俗成是谁的车头在前谁就先过,这样造成很多车祸。权衡利弊,有关部门不得不拆除了这些立交桥。原来的便民措施,因为制度不被遵守、资源被滥用而不得不取缔。既浪费了纳税人的钱,也增加了整个社会的营运负担。看似无形的人的素质,恰恰是整个社会都要为之支付的巨大成本。
企业的违规操作给社会带来的危机更大:被誉为高信任社会的美国,最近几年从安然、世界通信、维旺迪等一系列大公司财务丑闻,包括长期资本公司大规模的违背信用的情况,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风险、财务风险、经济风险大大增加,整个社会体系也为之付出了昂贵代价。
如何提升企业素质,提升品绩力?如何让企业在产品、服务日趋同质化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关键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立与提升。在相类似的硬件条件下,“品格”这一软件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负责任等训练需求越来越多。
有效迁善人们的态度、提升各方面的素质,使人的素质提升能有效转化为企业利润与效益。商道就是人道,为商之道就是做人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梦想的实现、企业的非凡成就、国家的繁荣昌盛,关键在于品绩力的提升。
提升人的素质,就等于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我们常常把自己的人格二元化。比如说:有些人急功近利,为了要达到某个短期内的商业目的而不择手段,放弃一些素质上好的东西,然后说:德性方面的东西,好是好,不过在商业上没办法做到。
然而,事实证明,在市场上最后生存下来、最强大的企业往往是真正有使命感、负责任的企业。所以,在我们看来将牺牲素质作为成功的代价无疑是一个误区。素质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而素质训练就是要用一种可以实际操作的程序,在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提升人的精神和德性,提升人的素质,帮助个人成为有魅力的人,创造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空间。
打造好的素质,就是打造个人、企业和社会的美好未来。对于一个公司的CEO来说,影响力动机最为重要,他有意愿带动周围的团队去完成事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动机,把合适的人用在与其匹配的岗位上,把有成就动机的人放在研发岗位上,把有亲和动机的人放在服务岗位上。而动机同时也可以培养和训练。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后,品绩力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品绩力,无论战略蓝图(企划力)多么宏伟或者组织结构(决策力)多么科学合理,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的品绩力如何,将决定企业的兴衰。品绩力是使企业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因而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知道,企划力、决策力、品绩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正常、有序良性循环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三个因素。其中品绩力又是关键。要使企划战略方案真正有效,企业的“企划力”“决策力”与“品绩力”必须相互协调统一,执行要到位,并一一落到实处。对任何一个企业高层来讲,企划,已经在企业里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是,如果企划方案仅仅停留在几张纸头上,无疑仅仅算作一纸空文,终因缺失强有力的执行而夭折。如果没有与企划水准相当的操作实力,再好的企划也会失去价值。
企业素质提升,促进“品绩力”品质和格调升华。我们并不否认,对企业来说,符合实际状况的优秀企划方案得之的确来之不易,一定程度上讲好的方案可以极大提升企业的销售业绩,甚至使企业一夜成名。为什么这样讲?勿庸置疑,“企划”只是企划作业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它虽然具有产生创意、设计行动方案以供决策的功能,但其本身还远不是企划作业行为的全部。如果没有建构在“品绩力”层面上的“企划力”,那么,“企划”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建立在摇摇欲坠地基上的空中楼阁。反之,当企业拥有具备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企划案,同时又可以招才纳士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对之进行培训,拥有将方案付之行动的大量优秀执行人才,在提升企业内部综合素质的同时,无形中使品绩力的品格和格调大大提升。只有企业内功变得强有力了,品绩力才真正成了可能。企业中物尽其用,员工各司其职,相应的人员从事各自熟悉和被分发的工作,企划的落实有了执行层面的强有力的保证,品格升华的品绩力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企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作用,就像健康、安全、有序释放核电能一样企业呈现良性循环的“核聚变”;同时,企业效益亏损,也往往是因人、才、物配备失衡,尤其是好的方案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所致,销售人员理解有失偏颇、品绩不良又是造成一损俱损局面的罪魁祸首。正是企业从干部到员工的整体行为质量,决定了“品绩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运行的实际品质。所以,合理、合情、合法的优秀企划力必须有可靠品质的企业领导关注和支持,并集中优势兵力去执行,去打有准备之仗,方可显胜。因此,品绩力的升华,企业就要发展,而企业综合素质提升了,底气实足了,自然便会在执行团队上加大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投入,品绩力又会进一步得到加强。提升自身素质和“决策力”的同时,努力去解决“品绩力”与“企划力”的匹配问题。
对好的企划方案的执行,企业最高负责人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是,更多的事务是靠企业整体的干部和员工队伍来操作的。相当多的企业,并不缺产品、资金、技术,甚至市场前景一片大好,思路和想法也超前,但是仍然没有值得称道的销量和出色业绩,其实这与缺乏合适的品绩团队这一关键因素有关,是品绩力影响了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