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给红木家具国标制定“泼冷水”
详细内容

专家给红木家具国标制定“泼冷水”

时间:2011-03-22     人气:5359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概述:前段时间,说起治理红木家具行业的乱象,“尽快出台红木家具国家标准”、“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的呼声显得尤为迫切。但记者在相关采访中也听到另一种声音,给国标“饥渴”泼了盆冷水。 ......

  前段时间,说起治理红木家具行业的乱象,“尽快出台红木家具国家标准”、“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的呼声显得尤为迫切。但记者在相关采访中也听到另一种声音,给国标“饥渴”泼了盆冷水。

  有专家表示,现有红木国家标准,违背了红木是个变量而非常量的常识。红木的种属不能确定,就不能有界定清楚的红木家具标准。而只要红木的种属不能确定,红木就不是一个可以被“检测”的对象。

  奢侈品商业欺诈成功几率高

  如今说起2010年红木家具市场,业内人士还念念不忘“白皮事件”。所谓“白皮”是对红木边材的俗称,其价格与“心材”相去甚远。2010年年末,有媒体曝光福建某县6成以上红木家具掺“白皮”销售,引发行业震动。

  对于这一事件,有业内专家认为,它实质是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信息不对称问题,简单说就是商业欺诈问题。

  专家提醒,比起奢侈品生产、销售中的商业欺诈,生活必须品的商业欺诈成功几率就低很多。而同样是奢侈品,金银制品检测手段已相对完善成熟,消费者受骗上当的几率在逐渐减少。

  红木家具在我国属于奢侈品,虽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不大,但以次充好问题还是让消费者叫苦连天。消费者不谙“个中三昧”,监管手段又难以完善,这正是红木家具市场的尴尬所在。

  开放的红木定义

  “红木比较容易造假,因为它是一个商品的名称,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物种名称。”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员张一兵博士告诉记者,“红木”作为商品,可能是一种木材,也可能是多种木材。“红木”这个概念自产生之日起,它的定义就完全是开放的。

  张一兵说,时至今日,人们在实践中所谓“红木”,大大超过30个种。从历史上看,红木所包含的种是动态变化的,最早可能有花梨、紫檀,后来加入了黄花梨、大眼紫檀等,再后来加入了鸡翅、酸枝等,今天的“红木”大概有几十种。

  从这个角度说,前几年颁布的红木国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红木是个变量而非常量的常识。

  记者见到2000年发布实施的红木国家标准,将红木分为5属8类33种。但同时规定“5属中本标准未列入的其他树种的心材,其密度、结构和材色符合本标准的也可称为红木。”

  有业内专家指出,2008年9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标准《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与红木国家标准之间的材种规定不统一,也反映了红木界定难题。而实践中,规定不统一又常常使监管部门无所适从。

  张一兵强调,只要红木的种属不能确定,红木就不是一个可以被检测的对象。因为对于检测而言,其对象必须是静态单一的。而红木是一个动态集群的概念,是中国传统的商品名称。

  难有界定清晰的标准

  行业乱象让许多人看到相关标准滞后问题,但红木家具标准一旦出台,会有多大用?张一兵的看法是:“挡不住造假,用处不大。”

  在他看来,“标准也很难出”,原因是:红木的种属不能确定,就不能有界定清楚的标准。古代、现代的红木家具用材可能会有超过50个“种”,等于没有标准。超过50个“种”的木材价格差距太大,给造假和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留下的空间太大。

  在张一兵看来,红木家具的表面价值似乎是实用的物理价值,但实际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题材和工具,界定模糊能大幅度提高它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题材和工具的价值,因此大部分“红木家具”的关系人不希望有界定清楚的标准。

  现实中,利益受侵害时,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希望政府立法立标规制乱象。但问题常常并非那么简单。缺乏研究、被动盲目立法立标,带来的不仅仅是立法立标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不少“废法”、“废标”,从而使其无法很好地执行,最终问题未解决,却损害了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尊严。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自负,就像食物中的盐一样,是一个品味问题。就如一个完美的、总充满自信表现的人,在跨越一步之后就会成为别人眼里的毫无意义的自我利益中心的人。现在科学家用很多种缜密的方法来研究傲慢自负的人,测量那些恼人的定量数据来测定那些自视甚高的人,是否真的应该得到那些敬重。

      BPS的职业文摘是优秀的BPS研究文摘博客的一个新的分枝,管理学教授拉塞尔·约翰逊(Russell Johnson)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关于工作的报告,并把它发表在《人类行为》杂志中。

      研究人员们的研究是从与工人们谈论他们自负的经历开始的,然后他们用得到的数据开发出了"工作场所自负标准",他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客观的衡量一个人的自负水平。之后他们准备用这个工具来解决一个更加的迫切的问题--那些表现的特别出众的人真的要比他的同事们做的更好么?

      简短的回答是:不,并没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一些人被傲慢的同事激怒,这种事情是值得怀疑的--不仅是那些大头症的员工的同事们认为他们那些自大的同事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做的很好,就连那些自负的员工本人也给自己比较低的分数。BPS的报告称:

      不仅仅远不是最优秀的最有能力的,那些自大的员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会被分在较弱的一组进行评分(他们自己以及公司内其他的人提名)。某些调查结果并未出人意料:那些认为他们的主管傲慢的以一刀切的方法给他们不好的评价的人们,也许会利用评定机制来惩罚他们讨厌的人。某些结果更引人入胜:那些评价自己比较傲慢,且在人际关系和总体表现中比较差的人,他们的这种评价都得到了他们的主管和下属的认可。

      另一项关于认知能力的研究是在172名完成了威斯曼分类测试的工人中进行的,这是一个被大家广泛接受的语言和数字的推理测试。任何一部分的较差表现都会与高的傲慢程度相关联。

      BPS继续提示,鉴于这个研究只是对表现的主观评价,而不是严肃严谨的数字,像是销售数据或工作中所犯错误来评价工作情况的,所以这个较低的评分可能只是部分的反映了与自大的同事一起工作的烦恼--人们不喜欢狂妄自大的人,所以会给他们很多负面的评价,无论他们的实际工作表现是怎样。

      就个人而言,根据我对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多次验证的经验,我发现这个结果令我稍稍感到惊讶,该效应是说,不称职的人通常会忽视自己的不足,并且对自己充满信心。或者如博特兰·拉塞尔(Bertrand Russell)所说的:"愚蠢的人都充满自信,而智者却满是怀疑。"但是,也许只有愚蠢的人会漠视缺陷,而傲慢的人实际上是了解他们的短处的(尽管根据威斯曼分类测试所显示的,这两部分人会有一些重叠的特征)。你的想法呢? 
    阅读全文
  • 相关链接——展会专题:第26届深圳国际家具展

         第26届深圳国际家具展将于2011年3月19-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展会以“感受深圳国际家具展的生活模式”为主题,强势推出了“让生活可以尽情呼吸”的实木家具馆、“做有生命力的家具”的现代板式家具馆和“极致地需求放大”的软体家具馆组成的品牌家具展,1000多个品牌将以2011的崭新面目共同打造新的生活方式;以及以“此刻起,我们来改变生活”为主题的缤纷家居饰品展,和以“为生活而设计”为主题的设计巨蛋三大分展,每个分展都将带您步入中国家居的艺术之旅,让您处于艺术的氛围中,感受“设计之都”别样的生活方式。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