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思维”的东方管理模式
详细内容

“象思维”的东方管理模式

时间:2010-12-30     人气:3895     来源:世界经理人网     作者:
概述:东亚经济腾飞,特别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位置确立之后,关于东方管理模式的讨论与反思已经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东亚经济腾飞,特别是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位置确立之后,关于东方管理模式的讨论与反思已经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东西方管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任正非在《管理的灰度》一文中指出,“西方在中国的企业之所以成功的不多,就是照搬了西方的管理”,他不但认为与西方管理模式并行存在着东方管理模式,而且表达了对东方管理模式的强烈认同。 

  是什么管理模式支撑了东方企业的迅速崛起?它与西方管理模式是否相同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是否具备重复应用的价值? 

  思维方式的不同是导致东西方管理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体现在管理模式上,西方的概念化思维认为管理是完美、精确与科学的,强调客观普遍的规律性;东方的“象思维”认为管理是自主、多变与灰度的,强调随“象”处理的现场感。柳传志在重任联想集团董事长后,也提出并购IBM PC后联想集团的困境,就是未处理好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在西方模式下CEO是职业经理人,站在职业经理人的角度来考虑怎么样建立企业和运行企业,与联想旧模式下以主人心态的管理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事上磨练的管理技能养成、自主创新的管理体系建设、应变管理的小组织模式以及二元补对的灰度管理是东方管理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其与西方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 

  学习养成OR事上磨练 

  管理者的管理技能如何养成是东西方管理模式的核心差异。西方概念化的思维模式,虽然承认事与人的依存关系,但更强调管理者必须尽量地远离被管理对象以及其具体的生成过程,才能保障观察结果的客观性,认为只有相对独立才能认识管理的普遍化与一般化规律,最终把握管理的本质。因此西方管理模式认为可以通过体系化的理论学习、丰富的案例分析,培养出合格的管理者。在这一思维影响下,西方建立了大量的管理学院,也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员。但事实证明这些优秀学员并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种方式忽视了对环境的理解以及问题处理的现场感,管理者只能依据规则与制度行事,造成管理逐渐僵化,这已成为西方管理模式的致命缺陷。 

  东方“象思维”强调人与事的相互粘黏与缠绕,人只有在做事中才能成就自己。管理者“必须在很不完全的状态中出发,连错对也不知道,因此管理者必须同时应付多处,做到既不沉不偏,又能堵住漏水处,换掉那块要烂的底板……管理者要在最根本处生成和维持住自己,没有一个让尝试者可以依据的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管理者技能只能在现场获得,通过对现场不停地总结与反思,并在最终问题的解决中形成自己的管理理念。 

  稻盛和夫管理理念的形成过程,就体现了典型的东方特点,“就公司经营而言,我没有任何经验和知识。到底应该怎样经营企业,从一开始我就对此烦恼不已。从想法到方法,我每天都在认真加以思考。每当我有所感悟时,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在笔记本上。当我开始经营京瓷公司的时候,我常常把记录了我工作要诀的笔记本拿出来,再添加上经营中新的体悟,将这些要点重新加以整理。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管理理念。” 

  最佳实践OR自主创新 

  基于概念思维的高阶对象化特性,西方管理模式将管理对象化、抽象化、本质化之后,创造了一种时空中不存在的对象―最佳管理实践。西方管理模式认为,最佳管理实践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与最佳管理实践越接近,其管理水平就越高,企业就获得了竞争优势。这一观点曾一度风靡中国,模仿最佳实践成为管理优化的主流,这一现象直到西方大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才得到改善。 

  东方“象思维”模式认为,管理是非对象化的,总处于流动与转化之中,是一个正在生成的对象,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参与生成管理,并招引出意义。因此管理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范式,必须也只能进行自主创新,才能建立真正适合企业的管理体系。 

  承认现状、改造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实现自我完善,这是东方管理模式的精髓。东方企业多数是在环境不成熟、制度不完善、资源不充分的条件下快速成长起来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主,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出规律,形成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 

  正如任正非强调的东方管理就是“坚持自己成功的东西,要善于总结我们为什么成功,以后怎样持续成功,再将这些管理哲学的理念,用西方的方法规范,使之标准化、基线化,有利于广为传播与掌握”。  [NextPage]

  精确管理OR应变管理 

  西方管理模式相信管理本质具有不变的含义,这种本质静态化观点为管理提供了稳定的支点。正是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西方管理模式认为企业只是一个大机器、大组织,能够通过流程、制度的完美设计,实现其精确运作。再其后的数字化管理则将这种理论发挥到极致,认为通过建立数字模型,可以模拟出企业的实际运作,同时可以利用KPI指标控制其运转。但实际上大组织在运行中并不能有效测量员工们的贡献,精确管理也就无法得以实施。 

  而东方“象思维”则强调管理的变化与个性化,认为大组织及精确配合不具备现实可行性。而应该充分利用员工的主动性,使其根据现场情况灵活应变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管理的有效性。事实上成功的东方企业家们均不同程度地将小组织引入到管理现场中来,在企业内部充分发挥小组织模式的优势,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张瑞敏的自主经营体以及任正非的铁三角都是在小组织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 

  随着个性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创新在未来经济中的关键性作用,大组织由于缺乏衡量机制使其在效率方面无能为力,同时也会由于主动性的缺失使其在创新方面无所作为,而小组织由于其灵敏的嗅觉、快速的决策、积极的主动性以及卓越的效率,将日益在经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元对立OR二元互补 

  西方“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体现在管理上,就是拒绝承认现实或历史的合理性,对各种管理方式进行先进/落后的粗暴定位,强行推进所谓的先进模式,这一观点至今在管理学界仍有一定市场。 

  东方二元观是“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在这一理念下,认为管理有一个补对而生的结构,即任何一种管理方法、模式,都应关注其“补对”及“补上”的意义,要以更加宽容和开放的心态理解管理模式,正如任正非所言“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灰度管理最大的意义在于让管理者能够对旧管理方法建立认同,并对未来管理方式抱有合理期望。也正是如此,东方管理模式才具备良好的可实施性。 

  我们相信,在全球化的未来趋势下,必将导致东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合,基于思维模式的东西方管理模式的差异也最终趋于消融,但在这一远景最终到来之前,企业家必须深刻理解并把握东西方管理差异,才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2010年即将落下华美的帷幕,这一年里的惊心动魄都将在2011年的伊始化为尘埃。商场如战场般变化莫测,有的企业骁勇善战喜欢挑战更高的发展极限,有的则乐于摇扇品茶静看风云,而在中辉布艺沙发看来,在万变的风云中稳步前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80、90年代的年轻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人群,越来越多新生的年轻元素如空气般渗入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对于沙发行业来说,布艺沙发以多彩的颜色和自由的搭配组合,逐渐成为与皮沙发齐头并进的一员。布艺沙发最大的特点就是颜色五彩缤纷,与服装界盛行的混搭风潮一样,布艺沙发不管是以任何颜色进行搭配,哪怕是放在同一个不变的空间里,都能悠然生出不一样的空间韵味。 
        “经济发展勇往直前,我们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求速度但求稳定。”中辉布艺沙发的吴总在与顺德家具网记者的交谈中这样说到。 
        布艺沙发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逐渐加大,受到80、90年代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中辉沙发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销售网络上主要集中在广东周边地区城市,如湖南、湖北、广西、海南等,并且销售业绩日益攀升,这无疑成为中辉布艺沙发在发展路上的一剂强有力的强心针。

    “100°沸点”打造“浪漫•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卓越发展,中辉布艺沙发以平淡而不屈的身姿出现在家具市场中。多年来,中辉家具以远见卓越的目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继续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企业方针,全力打造优秀的品牌形象。 
        在2009年进入国内市场之后,中辉旗下的两大品牌:100°沸点与浪漫•家,在经销商和消费者中获得极大的追捧。产品从设计、用料到生产的整套工艺中完美结合了艺术与时尚、自然与环保、简洁与舒适,并以其卓越的品质、新颖的款式与合理公平的价格为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品牌的路线+口碑的宣传 
        对于经销商的选择和供货,中辉布艺沙发秉着价格透明公平、稳健踏实的原则。对于品牌,有的企业擅长做品牌炒作,在中辉的眼里,这固然是一种有效至极的品牌宣传方式,但中辉坚持的是以上乘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优秀口碑,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口碑打造出来的品牌效应,是在商场中最坚不可摧的堡垒。 
        近年来资源的紧张导致家具行业材料成本的上升,中辉亦不能避免因成本上升而进行价格调整,但用中辉布艺沙发吴总和李总的话来说,材料成本的上升在整个行业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品质依然优秀,服务依然周到,中辉的发展仍然是稳健的。 

        对经销商充满信心,对市场充满信心,对中辉充满信心,中辉的辉煌发展指日可待。

    阅读全文
  •   读到一个案例,说是美国的一家企业荣获了最佳雇主,同时这家企业还创造了行业内连续多年成长率第一的奇迹,这家企业有一个特点:对员工的福利非常好,从薪酬待遇到办公环境,从节日关怀到各种补贴,甚至它的员工家里有人生病了,企业都高薪雇用最专业的护工代替照顾。这样一来,员工自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业绩表现也能比较好,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人员成本是不是会大幅上升呢?如果让你来判断,你会怎么猜?是大幅上升?是小幅上升,是基本持平还是会有所下降? 

      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这家企业不只是业绩得到了提升,连直接的人员成本都是较低而不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而且,这家企业并不是玩虚伪的“朝三暮四”游戏,并没有在提升福利的同时降低薪酬。那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由于办公环境好、福利好,唯一带来的变化就是员工稳定、流动率极低,因为企业的招聘、培养员工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福利上升带来员工稳定的同时大幅节省了这方面的费用。 

      无独有偶,国内的一家民营企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企业高速成长的同时凸显出众多的管理问题,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后遇到了瓶颈,各种问题暴露出来,管理混乱、士气低落、事故层出不穷、效率下降,公司的很多项目都遇到了成本高于竞争对手、速度低于竞争对手的状况。后来从外面引入了一个专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变革建议,慢慢的改变了这种状况。这位专家自己总结说:他提出的方案是系列方案,但是所有方案中他自认为最有价值和效果最显著的只有一个:改善办公环境、让办公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增加暖气和空调,另外就是改善企业的用餐标准。原因很简单,这名专家自己说他来企业三天,因为办公环境很差、办公室很冷、午餐无法下咽都不远多呆一天,又怎么指望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好好工作、长期服务?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