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管理难点及注意点
详细内容

绩效管理难点及注意点

时间:2010-05-10     人气:1008     来源:管理世界     作者:
概述:绩效管理难点及注意点......
1、你上面说的要跟踪调整等等,其实这一块的难点就一句话:让各个部门经理成为你人力资源部的直线经理,行驶他们作为部门经理必须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引导员工通过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不断提高业绩总而满足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实现。因此,绩效管理中的工作开展跟踪,适时的调整,绩效改善计划几个部分就尤为重要;

3、绩效考核指标的提取: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绩效管理也是。所以通过KPI、BSC、MBO等方式先建立岗位的考核指标库,然后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选取不同侧重的指标,而且相同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权重也不一样。这就是充分体现制度的灵活性和未企业服务的宗旨,不能死板。

这里要注意的是,考核指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尽量精简,体现重要的工作指标,可且具备可量化的评价。4、绩效考核的频率:不同的职业人群,工作考量的指标不一样,实现业绩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中高层人员更适合周期相对较长的考核频率,而基层人员更适合周期较短的考核频率。

5、绩效考核的方式:由于不同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工作量,如何使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制度制定中需要重要考虑的。360度的考核方式呢更适合于非量化指标的考核,用大量的数据来避免个体的考核差异,但因为工作量大,因此更适合用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非量化指标上。而其他的尽量就是用一级评价制。

6、绩效考核的公正性。由于第五点所说,一级评价值容易导致绩效考核结果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偏差,因此,我们在制定合理量化的考核指标的同时,要通过一些手段来保证绩效结果的公正,因此可以通过关键事件记录法,考核数据的抽样核实,绩效申诉等机制尽量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7、关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考核结果的分布方法有很多,比如得分顺序制、正态分布、活力曲线的运用等等,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每一种工具都有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有他的缺点,到底运用那种分布法,最主要的是要和公司的绩效文化对应,绩效考核时双刃剑,做的不好反而会砍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最先进的工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作为专业的HR,也不要因为卖弄自己的学识,而在制定制度时不根据实际情况,流行那个就运用那个。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绩效考核是公司改善业绩行为,促进效率改善的有效工具之一。公司目前采用的考核工具是KPI指标。KPI,即关键业绩指标,是由公司组织目标和工作任务分析层层分解得来的。通过导入KPI考核系统,公司在持续性的改善业绩行为上已经掌握了管理思路与方法,并结合实践运用在各职责部门中已得到了较充分的运用。当然,我们仍有亟待突破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各职责部门要将KPI考核作为部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进一步落实。根据公司对部门考核的工作要求,首先要求本部门先对KPI考核进行自评,目的在于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了解并掌握本部业绩情况并加以改善。因此,自评对于管理者所辖的部门单位而言,是考核的重要环节。也有很多管理者会提出各类质疑,譬如,自评会不会一个形式、数据不详难以自评或其他原因而回避。这显然是不符合考核工作要求的。

      自评是不是一个形式在于对待自评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良好的自评,将能更真实地反映工作绩效,将能准确地描述工作职责与绩效差。因此,增加这项考核环节,并非简单地添置一个分值,它的艺术在于能够为更多管理者提供服务。

      第二、考核流程与职责待进一步明确。人力资源部在考核工作上,所担任的是一个组织、辅导并督促改善的角色。职责部门是考核的主体实施单位。过去,人们总是片面的认为,人力资源部给我打多少分,我就拿多少分吧。其实不然。在考核的执行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数据支持方(提供者)在整合数据方面比较零星,不系统,以导致人为的考核因素。事实上,考核的执行力在于制度与流程,如果我们过于单纯地用人为力量去推动执行,这就好比古代用人犁地一样,费力费时,且效果不佳。

      第三、将KPI考核切实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改善与业绩提高上。公司每月中旬召开KPI考核工作会议,通报各部门在上月KPI考核情况,目的在于让管理者更清楚地了解业绩情况。譬如,销售目标,有没有达到,哪些人没有达到,为什么没有达到,后期有怎样的改善措施,这些事由谁来承担完成。我们不期望如期而至的形式工作,在参加完考核会议上,有没有就具体的工作重新整合、部署,并制定计划实施,这是我们要去做的。

      因此,让每个职员工了解本部的工作目标(团队目标),并让个体的工作业绩与团队目标相结合,这便要管理者明白绩效反馈的重要意义。所以,简单地来讲,管理者必须是一名帮助每个个体不断突破与取得业绩提升的教练。
    阅读全文
  • 当前,全球的企业管理者都在使用大量的管理工具,哈佛《商业评论》结合企业实践,总结除了25种全球最流行的管理工具: 

    1.客户管理(CRM):所谓的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 
    领域的客户关系有关的商业流程。CRM既是一套原则制度,也是一套软件和技术。它的目标是缩减销售周期和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的市场和渠道以及提高客户的价值、满意度、赢利性和忠实度。 

    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3.顾客细分:是指根据客户属性划分的客户集合。它是分门别类研究客户、进行有效客户评估、合理分配服务资源、成功实施客户策略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企业充分获取客户价值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4.外包: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且因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 

    5.核心能力:是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别人不易模仿的能力。 

    6.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包括计划、采购、制造、配送、退货五大基本内容。 

    7.战略规划:就是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并将其付诸实施。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确定目标,即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应对各种变化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阶段就是要制定这个规划,当目标确定了以后,考虑使用什么手段、什么措施、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战略规划;最后,将战略规划形成文本,以备评估、审批。 

    8.业务流程再造:即把工作任务重新组合到首尾一贯的工作流程中去。它的基本思想就是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也就是彻底改变传统的自工业革命以来、按照分工原则把一项完整的工作分成不同部分、由各自相对独立的部门依次进行工作的工作方式。 

    9.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络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