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家居流通业三大变局
“只有在潮水退去时,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名言是如此贴切用来形容目前中国家居流通业的现状。当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整个家居业的时候,作为最能反映市场晴雨表的销售终端——家居流通业无疑经历了一次颠覆性的洗牌。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曾经在中国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以洋品牌为代表的家居建材超市在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下发展进入滞涨期,甚至个别企业不得不进行全面收缩。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家居卖场模式的流通企业却在全面扩张,大有接管阵地之势。
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市场上同样没有常胜的企业。一次金融危机、一次市场的洗牌也许并不能让中国的家居流通业格局明朗,但市场调整的背后,整个产业必然存在变局。
当时间驶入2009年的11月份,这一个年度又行将结束。金融危机对家居行业市场端的影响渐渐消退,但家居流通业的格局却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同样十年,两类企业却经历着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据媒体报道,来自英国和美国,同是世界五百强的两大家居建材超市正在全面收缩中国市场,而本土卖场模式的居然之家和红星美凯龙却在加速扩张。随着市场格局的天平被打破,市场的竞争将会更为激烈,北京家居卖场之间的促销商战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但据了解,虽然家居流通业的几股势力市场表现出现了变化,但在几年之内仍无法确定江湖秩序。中国家居装修市场的规模超过8000亿,而目前最大的零售企业年市场销售额也不过一、二百个亿,最终市场格局的形成还要经历变数。
变局一:商业模式或定胜负
在商业零售领域有一条铁律,商业模式的成败决定了一个企业能走多远。据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家居流通企业都在积极调整自身的经营模式,以便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009年,居然之家在企业发展的十年之际仍然在完善其商业模式。作为居然之家的龙头,北京北四环店今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扩建,开辟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家居馆,专门引进国际级品牌,打造北京高端家居消费的新地标。在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看来,国际家居馆的建立将“居然模式”下的品牌家具建材专卖店形式进行了一次升级,未来居然之家还将针对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模式。
市场上另一个家居流通巨头,红星美凯龙也在2009年对其经营模式进行了一次大的变革。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红星美凯龙将上海和北京两个全国最为重要的市场合并为一个经营大区,提出“京沪联动”经营方针。同时,针对市场的白热化竞争,红星美凯龙又推出了“高端实惠主义”的营销策略,通过买断品牌家具建材、厂家包机采购等形式,以名品低价来抢占市场份额。
作为超市模式的代表,东方家园也不不断调整自身经营模式。除了去年推出卖场业态的欧化尚美国际家居广场,今年10月又与SAP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部署包括零售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和电子商务等功能在内的SAP零售行业解决方案来不断优化营运与销售模式,力图创造出一种可以整合多业态的全新家居流通商业模式。
变局二:规模优势或成关键
你有多大的重量级决定你有多大的话语权。2009年家居流通企业不断调整自身的规模,这其中有扩张,也有收缩。在大家都没有市场绝对话语权的背景下,规模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曾经在过去几年“野蛮生长”的百安居和家得宝由于受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市场冲击,不得不收缩部分店面,以退为进,力图在战。对于洋超市来说,过去享受了过渡扩张带来的短暂荣耀,那么现在也不得不经历被迫调整的煎熬。
作为本土的家居卖场,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集美家居等却利用了市场调整之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据
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透露,未来5年,居然之家要在全国开出50家连锁店面,营业额达到200亿元,除省会级城市外,地市级市场也将成为连锁的主要目标。此前,一直扎根北京一地的集美家居也开始大举进军外埠市场,在天津地区就要开出超过50万平米的商业面积,更把触角伸向了法国,成为首家走出国门的家居卖场。此外,自沈耀俊加盟香江集团后,香江家居连锁也开始走上了规模扩张之路。据沈透露,未来5年香江家居连锁要在全国开出200多个家居商城,拥有超过35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成为中国家居流通业的一股强势力量。
对于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的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家居流通企业如果能够更快、更多的开出健康连锁店面,那无疑会抢占更大的市场规模,从而拥有更多的市场话语权。而在企业的规模竞争中,商战也会更为激烈。
变局三:品牌效应左右市场
十年前老百姓装修买家居建材看价格,十年后消费者更多看重的是品牌。目前,家居流通企业除了调整完善经营模式、进行市场规模扩张外,还在品牌营销上展开比拼。
虽然遭遇金融危机,主流家居流通企业还是在品牌营销上砸下重金。居然之家在央视、北京台就投下近亿元广告费。红星美凯龙更是千万聘请大小S作为形象代言人,除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还积极借助网络、分众等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家居消费曾经一度被压制,但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却在发生转变。据一位经营家具十多年的女老板介绍,虽然现在市场竞争很激烈,但是在好的卖场,好的品牌照样畅销,还是好赚钱。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有品质的家居消费,因此品牌成为重要的衡量尺度。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对于家居流通企业来说,品牌是市场开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中国房地产、家居市场的规模不断膨胀,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将会占得先机。业内人士认为,当竞争到了商品极大同质化的阶段,品牌就会成为企业左右市场和消费者的关键,未来家居流通企业之间的品牌营销竞争也会更为火爆。
一是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监管机制。将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质量安全作为全市各工商所网格化监管的重要内容,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强化日常巡查,推进科学监管,督促经营自律,规范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各类违法行为。
二是完善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机制。深入做好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从规范经营范围核准用语入手,不断完善经营者质量安全监管信息,逐步形成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者数据库,实施以经营者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动态分类监管。
三是建立定向与不定向相结合的商品质量监测机制。依据《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性标准,坚持对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商品的计划定向监测,同时,针对消费者集中反映热点,适时组织实施问题商品的专项监测。
四是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市工商局建立健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合力监管的内部协作机制;加强同质监、公安等部门的协调互动,建立健全共享信息资源、整合执法优势、解决疑难问题、提升监管实效的外部协作机制。
五是建立和执行流通领域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经营自律机制。各市场主办单位建立和执行以场内重点商品经营者管理和重点商品质量管理为重点的经营自律机制;经营企业要建立和执行重点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和经销台账制度;个体工商户要保留查验重点商品进货票证的相关痕迹;建立和执行流通领域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鼓励有条件的经营者实行索证索票和经销台账的微机化管理。
六是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同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行业组织的合作,及时沟通情况,分析安全隐患,联合开展治理工作,倡导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开展诚实守信经营活动,承诺不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进一步深化12315企业直通互动机制,积极指导企业依法自我规范,自行和解消费纠纷。
七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深化同消费者协会、新闻媒体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消协组织社会监督作用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通过12315开放日、商品质量暗查、发布消费警示等多种有效形式,增强消费者主动维权意识,广泛参与社会监督。
八是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工商部门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ITTO报告,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木制品进出口上半年下滑严重,但第二季度一显回升态势。来自于海关统计数据,上半年木制品进出口总额达260亿美元,同比下滑16%,其中进口149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但第二季度外销额比第一季度提高了15%。
中国第二季度阔叶材进口涨幅明显
中国2009年上半年共进口木材 1329万立方米,总值约180亿美金,同比下滑19%和35%。对比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进口量达769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材进口量环比增长7%,进口额环比增长14%,在进口阔叶材中,热带原木进口271万立方米,同比下滑了35%。
中国木材进口格局或显分化
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仍是中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国,总量达767万立方米,总值约8.85亿美元。其它供应国为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和加蓬。上述五国占全部进口的86%。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新西兰针叶材材进口量增长迅速,或对俄材形成挑战。
上半年中国锯材 进口量价分化
2009年上半年,中国共进口锯材411万立方米。总值94.8亿美元,同比总量增长20%,但总价下跌1.5%。全部锯材进口中,除枕木外,针叶锯材进口268万立方米,阔叶锯材进口142万立方米,分别占全部的65%和35%。主要锯材供应国是俄罗斯145万立方米,加拿大91万立方米,泰国38万立方米,美国35万立方米,新西兰18万立方米。上述国家进口占到了总量的80%。
中国人造板 上半年进口显终端微妙变化
中国2009年上半年胶合板进口7.66万立方米,总值4059万美金,同比下滑了52%和55%。纤维板进口总计14万吨,5448万美元,分别下滑17%和23%。但刨花板 进口为14万吨,总值4293万元,同比增长了18%,显现终端市场需求格局的微妙变化。
上半年木制品出口跌幅明显
2009年上半年,中国共计出口木质家具 1.13亿件,总值500万美元,下滑超过3%;出口纸制品265万吨,总额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了17%和10%;木制品包括门窗、工艺品和餐具总计14亿美元,同比分别跌幅11个百分点。胶合板出口总计240万立方米,总值11亿美元,均下滑36%。纤维板出口总计55万吨,总值3.41亿美元,分别下滑46%和39%。刨花板出口总计3.3万吨。出口额14.25万美元,总额同比下滑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