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员工关系管理技巧

时间:2009-11-04     人气:910     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     作者:
概述:    “员工关系”一词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逐渐认识到缓和劳资冲突、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正面作......

    “员工关系”一词源自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逐渐认识到缓和劳资冲突、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正面作用。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企业越来越注重改善员工关系,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员工关系。

    我时常听到有的管理者讨论如何让员工努力工作,但很少听到管理者认真研究他们如何实现对员工所承担的义务的承诺。包括工作的引导、资源的支持、服务的提供,更谈不上生活的关心;我也时常听到直线经理关于别的部门不配合自己部门工作的抱怨,特别是关于相互间的推诿、办事效率低的议论,不过我们很少逆向思考我自己是如何配合别人的。

    试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不从自身角度改变服务观念,先让别人满意而做先行者和倡导者呢?作为管理者,我们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什么不能成为公司利益的代言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而只是一味抱怨呢?当听到消极的、负面的或者笼统称做所谓员工“不满意”的议论时,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公司的角度、从积极的角度、从正面的角度加以重视、加以引导、加以解决而是任其蔓延呢?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能,人力资源部门是员工关系管理组织部门,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是人力资源各项政策能够顺利施行的最大责任人,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在处理员工关系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最近,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项历时1年关于员工离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员工离职的原因跟钱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跟企业领导的不和成为了导致他们离职的第一位原因,其中包括管理者说话技巧不好、员工关系处理紧张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我在此提三个员工关系管理技巧供大家参考:

    技巧一:摆正心态,放低姿态

    1、有句谚语说得好:“低头的稻穗,昂头的稗子。”所表示的意思是低头是一种谦虚的人生态度,一种真正懂得做人处世的意义后年表现出来的态度。有道是“人格无贵贱,人品有高低。”作为老板或管理者老把自己看作官,把自己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上,逞威风,实则是把自己的人品降了三等。反之,不摆官架,低调一点,看似少了些官威,实则提升了自己的人品和威信。管理者应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怀若谷。把你的才智和谦虚结合地一起,保持学习的热情,时刻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和充实自己。

    2、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要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多少。事实上比你高明的人有很多,你要放下管理者的“身架”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融于常人当中,并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团队中普通一员。永远与下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平台。放低姿态等于抬高自己的身价,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不足和错识,所以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肯定和包容部属。

    技巧之二:以身作则,履行领导职责

    1、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说:“言行一致,坚定不移、正直并且强有力的领导人才是优秀的领导人,才能攀越高峰。”作为一个管理者,言行一致不仅是一条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孔圣人日:“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律人必须先律已,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注意自身修养,行动要以身作则,先正自身再去影响他人,进而率领员工去开拓进取,已不正,焉能正人?

    2、管理者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其观点、力量、信心和忧虑,都会影响组织,你必须在你所说和所做的所有事情中为你的员工树立一个标准,树立起一个高标准的榜样让他们学习。

    管理者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而是在于你带领部属完成了多少工作?在完成工作过程中你有没有以身作责,起模范带头作用。

    技巧之三:识人于微,用人于长

    1、“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微的意思是事态的微细变化,君子见到微,就应有领悟,有所作为。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其人的学识修养。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有叶落而知天下秋,饮一瓢而知河所在的本领。在细微之处来识别一个人的品性才华,为企业的人才选择把好脉。现代企业都需要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员工,一个意志不坚强的人,最终会被生活抛弃。而勇敢坚强的人,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言输。作为一个管理者,在选择人才时,应该注意对员工的心理素质的考察。

    2、用人以长,适才适所。我们用人就是要用员工的长处和强项,把合适的人才放至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员工最大的价值,一个不会用人的管理者,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因此他与员工的关系也处理得很紧张。

    综上所述,员工关系管理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所以,管理者,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员工关系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应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应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应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应是新观念的开拓者,应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在员工关系管理中,每一位管理者能否把握好自身的管理角色,实现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实现、乃至自我超越,关系到员工关系管理的成败和水平,更关系到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或许,这才是我们每一个管理者进行员工关系管理时应该深深思索的问题。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我国,众多企业特别是民企目前大部已逐渐过渡到转型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与创业初期截然不同的特点。而随着新鲜血液的加入,企业又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这些人才来自不同的行业与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与个性特点,对新加盟企业文化的感知与认可程度也大不相同。

      三种不同文化取向

      A集团公司作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民营企业,在短短几年积聚起以亿计数的雄厚资产。具有政府工作背景与经过实业熏陶的老板此时目标已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一家区域性知名公司,而是希望通过实业投资,向全国甚至是海外发展。

      总裁将总部从长春迁至大连。总部的工作人员几乎全部由招聘而来。然而由于缺乏人力资源资深专业人才与专业技能,未能根据集团战略发展需要进行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其人力资源构成表现为“一老一少”配置失衡的鲜明特点。

      所谓“一老”,四五十岁之间的管理层,基本来自于当地原国企管理人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其决策大多倚赖经验与感觉,工作开展主要仰仗其宽泛的人脉与社会关系;所谓“一少”,是指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大多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思维活跃,渴望干出一番事业,虽然经验欠缺却乐于尝试。很显然,“少者”接受“老者”直接管理,公司缺乏的是一个能够承上启下的阶层。

      总裁从一家美国投资公司挖来一名刚过而立之年的职业经理人出任常务副总兼业务总监。这样,就至少存在了三种不同的文化取向:以老者为代表的传统势力、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海派文化以及青年人所崇尚的求新精神。

      谁适应谁的文化

      就集团的阶段性发展战略而言,大家很容易达成一致:对外,培育良好的公司生存与发展环境,海派经理将其总结为政府网络、媒体网络、专家网络、客户网络以及金融网络的建设;对内,一方面尽快从功能技术上完善业务分支以拓展公司的咨询与购并业务,一方面从组织机构与制度建设入手以保障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及管理效率。

      可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上,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海派经理更注重的是在操作层面,强调的绝不是集团某个个人与网络中的某一个人或者部门搞好关系,而是公司一种理性有序的长期经营行为;而老者们更为习惯的是个人之间的感情投资与交流,通过个人关系来达至工作上的便利与疏通——尽管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言是卓有成效的,但这很容易导致本属公司的资源控制在企业内部某些权势人物的手中,而他们一旦离去,这些资源也往往一并流失。

      由于工作方式方法不同所导致的海派经理与老者们的芥蒂遍布于工作的方方面面。海派经理急于要建立一系列的标准规范;而对于老者而言,他们更为习惯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规则而非量化的成文标准。

      文化上的尖锐冲突

      海派经理正在组织集团相关部门与资源雄心勃勃做着一系列大型项目的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正是出于对公司缺乏能够承上启下阶层的忧虑,海派经理希望尽快提升集团里年轻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在部门中独挡一面,从而通过公司自身彻底解决人才断层问题。为避免越权,对于这些年轻人,在管理上海派经理从不直接过问,在业务上却毫无保留的全力倾情指导,或许正是这一系列做法让某些老者感到了自身地位的危机。

      实际上海派经理也意识到了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然而由于一直扑在业务上而无暇多顾。总裁回来,在总部全体员工会议上,却宣布了一个令大家都异常吃惊的决定:暂时停止一切进行中的业务,集团的主要精力先放到制度建设以及自身完善上来。

      明确管理层次、清晰授权范围、通畅沟通渠道,这是职业经理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然而这一切必须在制度的保障下进行。有这样一句话:文化是制度之母——制度的设立必须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于中国许多企业而言,其劳心费力建立起来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形同虚设。

      这最终表现为文化上的尖锐冲突,而这种冲突的此消彼长就直接影响到制度的正常运行,从而使企业员工无所适从。企业一旦丧失了大家所共认确立的规范与标准,就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公司管理与经营行为的混乱。

      谁向谁妥协

      海派经理的管理方法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做法显得如此幼稚——合理却并不合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所谓调整,海派经理的业务策略和所拥有的客户与公司现行经过修正的、老者们所坚持的业务思路已经迥然相异,尽管名义上他还是作为常务副总,实际上却已经难以对公司各部门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

      市场的生存原则是绩效,而集团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每一个员工与自己的政治血缘的高度亲和化一,如何变为“真正的”自己人——在这里,能力已成为退而求其次的东西。

      而当皮鞋擦的好坏成为价值衡量的重要标准后,苟营者便易于取巧,企业内部权谋的作用会被无限扩大、变异、神化,在私欲与利益的诱惑下个人应有的职业操守与行为便会严重扭曲。

      很自然的,海派经理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在这个位子上是否还有继续坐下去的必要。一个月后,他提出了辞呈。

      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企业文化,虽然腐朽,却也强势,至少在目前的中国如此。并且,我们也并不怀疑,这个体系中可能并不乏栋梁之才,也可能会因为某个强人的出众才干而使企业一度风光无限。然而,一种腐朽没落的文化终究是缺乏生命力的,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它最终难以摆脱被淘汰的命运。

      是企业屈从于这些重权在握的精英们的思路与行事方式?还是精英们必须遵循传统的企业文化与行事准则?这个矛盾已成为许多老板的心头之病:企业吸纳人才,就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技术,而当某些思想理念成为颠覆企业创业根本的源头,就不能不引起新旧思想的激烈冲突,进而引发企业较大的动荡。特别是对于转型期企业而言,这几乎相当于龙门一跃,跃过去则鲤化神龙冲天而去,过不去则多少艰辛积累消弭于一旦。

    阅读全文
  •   前不久听了一次演讲,演讲人员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曾被大象咬过,没有人举手,又问,在座的人当中有多少人被蚊子咬过,所有的人都举手,他说道,你们瞧,这些年来数百万人死于蚊子叮咬传染的疾病,但没有任何人被大象咬死,这说明扼杀你的不是我们认为的大事,而是一些小事情。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这个简短的提问,给自己的启发很大,企业优劣不也正体现在处理各种小事情上吗?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企业管理中也研究把一切事情标准化,管理的最大难度不是把简单的事情是进行标准化,而是把标准化的长期坚持下去,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

      了解一个企业管理的状况、企业的优劣,对广大客户、供应商、投资人和其他相关利益者都非常重要,这些利益相关者在与企业发生利益关系前,往往要对企业作一番了解,希望能从企业内部获取相关资料,包括技术、产品、财务等相关信息来判断企业在管理、产品品质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决定是否与企业发生关系,及与企业发生关系的紧密程度,一般来说企业产品、技术、管理等相关信息是企业高度机密,要从正常渠道获取企业内部资料的可能性很小,就自己多年的观察,完全可以用简便的方法,通过观察企业的一些小事,来判断企业管理能力。

      企业间的竟争关键是人的竟争,员工个人素质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发展前锦。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是“制度”制造了产品,还是我们自己?麦当劳在世界各地每天制造出数以百万计的相同质量的汉堡,这些汉堡是仰赖制度还是仰赖麦当劳的创办人克洛克或现任老板。有制度并能严格履行制度是企业制造合格产品的保证,要了解企业管理优劣,了解其是否有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是关键,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查看到企业每一项制度,外人更难去评估企业制度的执行状况,员工个人素责的高低我们很难去评价,但企业对员工的训练程度如何,一个好的团队其成员在很多细节方面能很容易地做到统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很容易了解企业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一、企业员工衣作

      企业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于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情况,需要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首先应从了解企业员工开始,当然这种了解不可能一个一个员工去访问去调查。企业都有工衣,工衣对员工来说不光是劳保用品,还是员工融入企业的标致,大凡有一点规模的企业都有作装规范,包括胸牌、扣子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可以看一下国际知名的一些企业就能了解到这一点,如大家熟知的肯德基、沃尔马,当然注名还是我们的人民军队。如果你在上下班时站在企业门口看,该企业员工统一着工装,且胸卡、扣子统一佩戴整齐,该企业员工培训一定是到位的,且员工素质低不了,其管理肯定差不了,特别是副总以上公司主要领导,如果其着装随意,胸卡、衣扣不一至,工衣脏乱不堪,油污处处等,表明该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存在问题,其他管理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二、企业上下班人员的走路情况

      靠右边走,即使左边无人也决不越位,进出厂门自动下车推行,这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交通法规,企业作为一个经过培训的团体应模范遵守,员工上下班走路也应如此,这不应当要什么硬性规定,这是一般人的素质的表现,员工素质高管理水平也应低不了,企业员工培训到位后,走路都有规定的路线,这个小事非常能体现一家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企业的车辆仃放

      公司有公车,企业员工自有车辆(无论是自行车、汽车还是摩托车),每家企业都一个规定车辆停放区域,车辆停放是否规范,是否整齐,不仅是企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的事,更体现一个企业的整体员工素质的高低,公司小车是否整洁、停放是否整齐,车头是否向外等细节,均能体现企业员工素质和制度是严格执行,如果没有严格执行,而又没有人去管,这样的企业当然难使人放心。

      四、企业员工食堂、宿舍

      企业员工食堂和员工宿舍是可以说是员工的私人空间,企业除管理其卫生外,其他方面全靠员工的个人自觉管理,员工排队用餐情况,是否有较多的乘饭、乘菜,餐后餐桌整洁情况如何,员工宿舍是否清洁、物品摆放是否整齐,垃圾是否代装并放置规定的位置等小细节,直接反映了员工的个人素质,公司的管理控制到位程度。

      五、企业大门及周边环境

      人们实地考察企业的第一印象是企业大门,因此,每家企业大门建的都是富丽堂皇,宏伟壮阔,而且都非常注重大门及其周边环境及绿化的管理,如果一个企业连其门面也破烂不堪,门外花圃花木长期没有修剪,卫生状况较差,路面高低不平,污水横流,不用看该企业到了关门的边缘,如果该企业还在生产,其产品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另外有一点规模的企业,其门岗的设置、门卫人员都是由保安公司来管理,衣着整齐,站立值岗,作仿式企业一般都聘用中老年人为其门卫,也不可能有严格制度要求其站立值岗。

      六、企业内部环境卫生

      企业内部的环境卫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管理水平,无论企业规模是大是小,厂房是新是旧,企业对环境卫生都应要求清洁、整齐,或聘有专门清洁工,或划分有责任区域,从环境卫生中就能很简单地看出企业制度是否执行到位,如果连企业内部清洁环境这样简单的事都不能保证,怎能指望该企业做好其他的事,搞好产品质量。

      七、企业厕所卫生

      厕所卫生是国人较容易忽视的地方,厕所保洁也是国人认为较低等的工作,厕所既是员工、到企业的客户每天都得经历的场所,也是保洁难度最大的场所,同时也是历来被我们国内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地方,如果一个企业把厕所治理得和五星级宾馆一样清洁,人们不用怀疑其其他工作做不好。

      八、企业的垃圾桷

      企业的垃圾中温藏着企业较多的信息,据说曾有一家日本公司为搜集其竟争对手的信息,就是收集竟争对手的垃圾,可见企业垃圾管理的重要性。一般说有些管理水平的公司垃圾都会分类,所有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文字、数据信息垃圾都得经过粉碎处理,分类打包,垃圾中不应包含下脚料与废次品,如果一个企业只是简单地将垃圾放置于垃圾堆,该粉碎的不粉碎,该分类的不分类,不该出现的下脚料出现在垃圾堆里,其安全管理、制度等可能存在问题,如果连分类打包这样的事也做不了,其制度执行可能就更有问题了。

      九、企业产品包装

      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的一般都要经过使用产品才能反映出来,不使用很难反映出来的,很多产品还要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反映出来,一般来说工业产品质量是标准程序制造出来的,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到企业车间去实地观看产品的生产过程,从生产过程中来评价其产品生产质量的可能性很小,但从产品包装上能反映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如商标粘贴是不是整齐一至、堆放是不是分类整齐,同一产品该贴、该挂、该打包的地方是不是统一等等,虽然只要是手工劳动就不可能完全一至,但基本一至是企业必须做到的。

      总之,投资、技术、质量、效益等大事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但一般很难得到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小事是对企业观注者了解企业管理水平较好的办法。

    阅读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