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业寒冬之后 如何再次迎接春天
家具电商的线上线下矛盾由来已久,一方是线下经销商的利益维护,一方是线上经营者的权利诉求。不过,近年来随着各领域电商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线下老牌也开始瞄准线上,但电商真的是救世主吗,还是只是“看起来很美“。
作为家具业“分离”出去的一份子,家具电商从起步初期便保持着“高速度、大步伐”的发展态势,前两年在进入所谓“家具寒冬季”过后,更有个别家具电商企业逆市上行,双十一杀进天猫全类目前十,在大众中愈传愈神。其后导致不少家具商家“弃实体,从电商”,但最终由于对B2C“半桶水”的理解与心态,大部分落得惨淡收场。
一、家具电商高速之后放缓
其实回忆家具电商这两年的表现,便会自觉家具电商这列“快车”渐露疲态。2015年天猫电商销售额显示领跑者速度放慢,但中上游非但没有赶超,相反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乱斗现象,前两年活跃在榜单前十的品牌消失不见,转而代替他们的则是知名劲旅。家具电商中游品牌屡屡切切磋,到最后位置轮换,却又未见赶升前排的趋势。
当然,对于今年双十一家具类目成绩,大多数媒体仍然以标榜之姿作主流评论。其中“家具类目占全类目百分比不断升高”的类似说法最受热捧,但其中,是否存在猫腻,而造成了多少假象让传统行企去接触B2C,就不得而知了。
二、传统家具今昔非比
对比起家具电商,另一位“双生子”更苦不堪言。从今年年初起,众多名嘴预言的所谓“家具寒冬末期”不但没有如期让众卖场与生产厂家复苏,相反在“互联网+”的风口愈吹愈烈的情况下,遭遇电商抢占份额,在外大环境楼市并未见暖的情况下,传统家具业呈现出残桓败瓦的景象。
今年三月份起,以珠三角一带的家具集散群为代表,先后不断地出现了“倒闭潮”现象:老板与股东出逃,工厂剩下空壳,数以千计的外来务工人员失业。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实证了包括卖场在内的传统家具行企的虚弱局面,尽管奇招百出,但始终难以渡过凛冬,唯有烧钱取暖抑或放弃经营,庆幸的是,目前看来,大部分人选择的前者,不至于让中国已有数十年底蕴的家具行业快速崩塌。
三、家具未来方向怎么走
说到底,无论是传统抑或电商,作为一年一度的“救生圈”,双十一早已过去,那么明年到这一天以前如何平稳度过,又是一个非常实在的问题。家具业发展受擎甚至倒退的原因,归根就地只有两个:一是房地产影响;二是传统家具与家具电商不断的“内战”。
房地产作为一个人人关心的“百姓问题”,土地、人口、政策对行业均有巨大影响,而家具企业则更像是房地产的一位跟随者,无力扭转大局是这种“类配件产业”的传统;当然,也是悲哀。
对行外无力,自然就要着手于行内。传统家具业与家具电商的较量,本质上就是家具企业两种经营形态上的较量:传统家具业有着优秀的售前体验,而B2C则有可以无视空间以及趋近完美的支付优势。两者都拥有无可复制的发展模式与相对应优劣势,如何将优势相结合成了家具业以及所有传统与电商的矛盾难题:也就是O2O发展模式。
家具业对O2O的探究并不比各行各业慢,甚至对于他们来说已然是燃眉之急。家具电商上游在近年能保持不错的增幅,O2O属于首功之臣。但只要O2O模式仍未成为主流,电商与传统的两种形态,将会一直争斗,将家具业拖向万丈深渊。
“一套儿童家具大概多少钱?”相信众多业内人士在面对这一问题时都会十分茫然,因为就目前我市儿童家具市场而言,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目前我市各家居卖场内销售儿童家具的商户很多,这些品牌都将环保、安全作为卖点,但其产品的售价却有着天壤之别。有的儿童家具一套售价在一万元以上,有的一套却仅售一千元左右。
虽然因材料、工艺及其它成本的不同,儿童家具的销售价格存在一些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同为儿童家具售价差别如此之大还确实是让人觉得一头雾水。难怪有些专门经营儿童家具多年的人士无奈感慨道:“这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有些商户销售的产品售价比我们的进价还低。我们都不知道人家的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事实上,儿童家具作为家居市场的一个独立品类早已被市场认可,有关儿童家具的强制性国标也实施多年,但目前家居市场对儿童家具的入门门槛依然不是十分明确。目前我市中低端市场有许多品牌都打着儿童家具的招牌,其店内所售产品从外观来看也确实比较适合儿童使用。多彩的空间、可爱的图案、充满童趣的设计,这似乎就是人们对儿童家具的普遍认知。然而,实施却并非如此,儿童家具之所以有别于成人家具,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更高的环保要求与特别的安全设置。
随着“二孩儿”来袭,儿童家具势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但是该行业若想健康发展,对该品类设置明确的入门门槛是必要基础。市场监管部门及家居卖场对儿童家具品牌建立明确的准入制度,以完善的程序给儿童家具上把“放心锁”,让更多商家与消费者明白“并非看上去充满童趣的家具都是儿童家具”已是当务之急。
去年是“大”而“全”潮流兴起的一年,许多家居企业纷纷跨界进军全屋定制领域,希望从消费者看似方便的需求中分得一杯羹。全屋定制作为整体家居的升级版,目前来看是比较受追捧的。在跨界潮的影响下,橱柜等家居企业还需让定制更亲民。
全屋定制概念被追捧
从定义上来说,全屋定制是一项家居定制设计服务,全屋定制在家居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的设计要求来制造的消费者的专属家居。各种户型、装修风格的居室层出不穷,使得大多数家居产品在设计时相对大众化,很难满足个性要求。很多家居产品在展厅里格调优美,一旦搬到具体的家里却黯然失色,不是尺寸与房屋空间不符,就是款式不符合整体装修风格,这时就有消费者要求量身定做。从局部定制的“整体家居”到“全屋定制”,家居家装市场显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随着房地产低迷导致的行业发展放缓、竞争加剧,人们发现了定制行业这一蓝海,纷纷打起了全屋定制的旗号。从设计、选材、规格、色彩到功能、环保与配套升级,每个企业都可以帮消费者定制。一时间,似乎全行业都在定制,否则的话似乎就追不上潮流。
“大而全”带来跨界潮
从量身定做橱柜到全屋家居定制,这对定制企业来说意味着产品线的横向拓展,如果再要融入软装产品做整体家居,产品线更是无限延伸。事实上,这对于定制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有不少传统家居建材企业甚至家电企业都跨界进入定制领域,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家居企业转型做定制家居优势与缺陷并存:优势是传统大型企业在终端运营上的经验和销售方式成熟,规模大,资金足;缺陷是他们对定制的精髓没有学到,因此,“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合作或者并购将是定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定制品牌将设计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上不断创新。可以说,全屋定制的灵魂是设计,能够让产品的外观和功能都能达到消费者所定制的效果,不单单是纯技术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
“定制”与“普及”的矛盾
对于橱柜企业来说,推出全屋定制的本质还是为了“卖点”,追求更好的收益,这就意味着,产品需要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普及和被大部分消费者接受的能力。然而,定制显然是私人和个性化的产物,对这两方面追求高标准就等于价格上不可能太过“亲民”,也就是说,它有一定的“门槛”。
“搞好一个展厅不算本事,能不能把整个展厅带到用户的家里,这是本事。”在索菲亚营销总经理王飚看来,定制家居要做大,还是要形成闭环,要看消费者有哪方面的需求。“真的要做大的话,还是要控制住所见即所得的结果,这个结果控制不了,做这个是自找苦吃。”他也认为,索菲亚的全屋定制并没有达到品牌宣传的层面,“现在大部分的全屋定制都是概念”。
业内人士认为,对全屋定制来说,设计值就是附加值,企业的产能、制造、服务链条都是受限的,不能无限扩大,因此如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是关键。而比较乐观的观点则是,全屋家居定制会越来越成为主流;当然市场需求也是多方位的,肯定也还会有别的系统存在,但在家居领域,定制行业的成长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