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利好消息:轻工业,家具板块将领跑
详细内容

11月利好消息:轻工业,家具板块将领跑

时间:2015-11-04     人气:1077     来源:搜狐媒体平台     作者:
概述:三季报轻工制造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行业整体盈利增速较中报下滑。尽管全行业景气程度环比下行,但其中造纸板块增长加快,且扣非ROE首次转正。结合估值判断,我们建议四季度加配造纸板块,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教育产业等。......

    三季报轻工制造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行业整体盈利增速较中报下滑。尽管全行业景气程度环比下行,但其中造纸板块增长加快,且扣非ROE首次转正。结合估值判断,我们建议四季度加配造纸板块,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教育产业等。

    轻工制造行业三季度报告总体符合预期,指数跑输市场。综合整体行业看,轻工全行业盈利增速较二季度有一定程度下滑,这也部分解释轻工制造板块3季度跑输市场。分子行业,三季度文娱用品板块表现最强,跑赢指数5.98%;家具、包装印刷和造纸较市场超跌分别为-8.9%、-30.9%和-14.6%。

    分行业三季度造纸、家居板块业绩增长靓丽,印刷包装景气下行较大。三季度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低迷,轻工板块多数子行业收入增速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盈利增速较二季度环比增速放缓。分行业来看,造纸板块盈利增速大幅加快,三季度造纸板块整体扣非净利增长高达266.9%,建议配置国企改革、转型业务的公司;家具板块大部分公司盈利表现均较好,地产交易量回升提振未来收入预期,定制家具以及品牌家具企业增长稳定,工业4.0智能制造带来新看点;印刷包装受到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收入增长持续低位,具备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胜出;而文娱用品处于转型期,建议关注转型方向明确且执行力强的企业。

    三季度宏观经济景气持续低迷,轻工板块多数子行业收入增速出现小幅回升,但整体盈利增速较二季度环比增速放缓。分行业来看,造纸板块盈利增速大幅加快,三季度造纸板块整体扣非净利增长高达266.9%,建议配置国企改革、转型业务的公司。

    家具板块大部分公司盈利表现均较好,地产交易量回升提振未来收入预期,定制家具以及品牌家具企业增长稳定,工业4.0智能制造带来新看点;印刷包装受到下游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收入增长持续低位,具备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将逐渐胜出。建议投资者坚守安全边际底线,关注业绩支撑预期下的业务转型布局以及国企改革预期,四季度增配造纸、家居板块。经历10月反弹后,我们结合估值安全边际,盈利预期展望、预期差和后续行业催化剂考虑,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稳健品种奥瑞金、美克家居、索菲亚、喜临门、晨鸣纸业;弹性品种岳阳林纸、东港股份、中顺洁柔、通产丽星、海伦钢琴、海鸥卫浴等标的公司。

 

(声明:凡转载文章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步履维艰。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珠三角制造业是否又迎来了一次危机?哪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制造业该如何转型?记者深入珠三角地区,为你解答上述问题。

        10月24日,中国迎来了传统的“霜降”节气,而在前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霜降接下来是立冬。对于中国很多行业来说,已经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互联网领域,百度停止社招,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基建材料领域,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玻璃等产业处境艰难;轻工业制造领域,家具、服装、陶瓷等状况不乐观。

        记者通过对公开报道的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共有76家企业关门,其中东莞占27家,比例超关门企业总数的1/3。

        从行业看,家具、纺织、电子、陶瓷等7大劳动力密集行业成为高发行业。

        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困难

        过了一个“十一”长假,东莞金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的上千名员工怎么也料不到,公司已经将部分生产线搬走了。没过两天,10月10日,中兴手机一级供应商福昌电子有限公司也倒闭了。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6.9%,6年多以来季度值首次跌破7%。接着10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双降”。

        10月在广州、佛山两地举办的秋季广交会、陶博会的冷清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实体经济的“寒意”。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10月1日至今,珠三角地区已有8家中小企业宣布倒闭,另有2家大型企业由于经营问题引发员工纠纷。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珠三角被公开报道的倒闭的大中型工厂共有76家,主要集中在陶瓷、家具、纺织鞋子、玩具、纸品包装、电子、LED等7大行业,记者注意到,这些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上,佛山禅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苏岩也在开幕式上透露,“我们初步统计,至少有30%的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今年来,珠三角共有12家陶企倒闭,主要集中在清远、佛山、肇庆3地。产能过剩是这轮陶瓷洗牌的主要原因,据了解,陶瓷行业产能过剩高达40%。

        房地产的低迷同样影响了家具、LED行业。今年来,珠三角地区家具行业有10家企业倒闭,LED有6家关门。

        2010年开始,造纸行业也难逃产能过剩引发的洗牌。2015年以来,珠三角有10家纸品包装企业倒闭。

        珠三角电子行业则因订单不足引发倒闭或员工停工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珠三角今年14家电子类企业关门或倒闭,4家公司因订单不足引发员工纠纷。今年7月份,江门鹤山四海电路板有限公司在因订单不足停工2个月后贴出通知称,公司出现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公司决定结业,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而受外贸严重缩水影响,服装鞋子企业共有11家关门,主要集中在广州、惠州两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进入媒体视野的数据,还不包括那些因为外债而悄无声息倒闭的小厂。

        据海关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17.8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万亿元,下降1.8%;进口7.63万亿元,下降15.1%。

        企业关门在正常范围

        东莞当地一家P2P互联网金融公司网投网,早在去年12月份就开始有意识地压缩东莞当地业务,扩展外地业务,转战泛西部地区。

        网投网CEO汪瑶告诉记者,钢贸、家具、纺织等传统行业是公司基本不会碰的行业。

        汪瑶表示,实际上今年的倒闭现象并非突发情况,而是前几年实体经济的累积和延续,“东莞这边的行业比较特殊,可能一个核心企业,周边有几十上百家企业为之服务,大企业一倒,受牵连的就是几十上百家企业。”

        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则表示,珠三角企业关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像鞋帽、家具等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原先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就消失了。另外,企业家在经营中缺乏向品牌、高端方向转型的眼光,所以在这一波外贸经济形势、国内经济形势都不是特别好的情况下,导致了目前这种情况。

        “中小企业的生存率是个通病,即便在美国,大多数企业都熬不过5年这个时间节点,倒闭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他认为,之所以今年的倒闭现象得到了外界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情况下,以及国内总体的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低速的发展过程中,大家的经营效益都不是很好。

        据《南方日报》10月26日报道,东莞市商务局称,从该局负责的领域看,目前东莞关停外迁的外资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来看,都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出现所谓的“搬迁潮”现象。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有具体的统计数据。

        今年3月份,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曾到东莞、深圳对两地制造业进行调研,当时他得到的结论是,“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赵庆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表示,“根据东莞几个企业家的后续反馈,目前和3月份比,东莞情况没有更得变差。”

        不过,佛山一位不愿具名的陶瓷行业人士则告诉记者,对于大部分陶瓷行业来说,最危险的不是能够停窑,不敢停窑才是最可怕的。陶瓷厂商拖欠供应商的款,6个月、9个月还款期限是常态。“陶瓷厂平时不会停窑,但春节之前会有个停窑放假,同时供应商收款过年。所以,真正的考验在春节后。”

        2015对比2008:人工成本翻倍企业融资仍难

        2008年樊友斌念完MBA之后,回到佛山市创办了一家服装公司。虽然当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樊友斌却明显感觉今年要远比2008年吃力,“国内70%服装加工厂以外销为主,今年受到的最大冲击是来自于东南亚国家的竞争。”

        在广东(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龚佳勇看来,相对于2008年,今年中小企业面临的局势要复杂些。随着劳动成本不断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在失去赖以生存的优势。

        据了解,2008年至今,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

        生产成本大幅提升

        东莞虎门镇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厂老板乐建波今年日子过得有些愁,他的工厂主要做中高端服装的外单加工,但越来越多的外单被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国内接单价格也被压低,而员工工资上涨使得生产利润缩小。“今年外单的数量少了三四成。”

        “在孟加拉、柬埔寨,每个员工一个月薪水不到130美元,每个工人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工资成本,就能把服装生产出来。但是中国不一样,中国的人均工资是600~800美元/月。从全球的角度来说,中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就没有了。”樊友斌告诉记者。

        2008年至今,广东省一类城市(广州)的最低工资标准从860元/月提升至1895元/月,上涨幅度达1.2倍。而东莞、佛山等二类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从770元/月逐年上调到1510元/月。

        BCG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报告指出,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换句话说,同样一件产品,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中国则需要0.96美元。该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因为人力成本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

        “2008年到现在,工人工资最少翻了一倍。”乐建波告诉记者,在他的工厂里,一名技术工人的月薪为5000元左右,而普通工人月薪3000元起。

        在东莞拥有一家LED设备公司的王鑫也表示,2008年至今,设备类技术工的月薪已经从3000元涨到了6000元,涨幅达到了一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珠三角80%以上的企业都是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上涨只会促使订单转移。

        记者注意到,服装行业中,优衣库、无印良品、东京style、honeys正在大幅削减投向中国的订单,大批量发给东南亚、印度等地的代工商。

        中小企业的资金困局

        从去年开始,LED荧光粉商李维就明显地感受到经手的现金越来越少,支票越来越多。今年来,李维经手的基本都是支票,而且拿到的不是原手票,到他手上之前,就已经转了好几手。

        “目前的这个形势,我只能有选择性地做一些客户。现金比利润更重要,新开发客户必须得谨慎,收不到款的话,做也没有意义。”李维表示。

        樊友斌表示,服装行业的中小企业今年贷款比2008年难。在他看来,企业倒闭大多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如果有充足的银行信贷,企业是可以熬过来的。

        “只要是个工厂,基本上你去问,都会说需要融资。”网投网总裁助理段炼告诉记者。

        在段炼看来,银行抽贷是东莞实体经济现状的一个导火索。

        据他介绍,2012年东莞市巨千家具有限公司的没落就与银行抽贷有关,当时银行对其有一笔5000万元的抽贷,使得巨千家具开始发不出工资,最终没能撑住,最后不得不被重组拍卖。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银行觉得风险大就会抽贷。一抽贷,行业就会更不好。”网投网CEO汪瑶表示。

        据了解,银行贷款对象一般是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不容易申请到贷款,部分企业为了补充流动资金,不得不寻求融资成本比银行高得多的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的成本是银行的5~10倍,中小企业找高成本融资,但实际上只是撑过了这段时间,但最后窟窿还是在。”汪瑶告诉记者。

        龚佳勇则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存在。只是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比较薄,目前很多行业利润率都只有2%~3%。这样的一个利润水平下,就体现出对现金的需求很大。

        “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前是依托政策优势发展起来的,发展并不十分规范,信用体系或者固定资产等关联项很难打动银行放贷。”龚佳勇表示。

        林江也告诉记者,对于珠三角的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而言,因为没有相应的抵押物,他们一般很难从银行贷款。

        汪瑶表示,大部分小微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弱,对现金流的控制能力不足。“他们基本没有财务一说,都是老板娘在管账。我也经常提醒他们,如果要融资必须要完善财务管理,但他们往往说要避税。”

        LED设备老板:

        时刻保持警惕 危机也是商机

        虽然时不时听到经济情况不好的消息,80后王鑫没有心思去关注这些,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四处挖掘新客户,他只关注自己过得好不好。

        王鑫在东莞开的一家LED设备公司已经运营了好几年,在前期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他们这代中小企业家并没有真正地过苦日子。“以前都是别人做什么,然后你跟着干就行。但现在不行了,现在要去思考怎么做差异化。”

        今年开始,王鑫也开始琢磨着“双腿走路”,从而降低倒闭风险。但是未来如何,该往哪走,他还看不清楚。“像开着飞机,突然没有了导航,不知道该往哪走。”

        开始琢磨“双腿走路”

        王鑫自嘲说,他的经历就是“在最不好打工的时代,我打了工。在做不好做企业的时候,我做了企业。”

        2008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一年,他在深圳打工的工厂因为一批产品不成熟,出不了货,导致资金链断裂,工厂宣告破产。公司拖欠他半年的薪水,最后他只拿到了1/3。

        不过,幸运的是,他当时所在的工厂倒闭前正为佛山一家企业做一批设备,王鑫凭着跟佛山客户的关系,拿下了那批订单,自己出来创业。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非顺畅。几年前,他的工厂现金流出现了问题,甚至付不起工人工资。当时他拿着价值一两百万的房产去抵押,也只向银行借来20万元的贷款。“我们只能四处筹钱,但挺过来就好。”

        2012年王鑫从合伙企业出来单干,开了现在这家做LED灯封装自动化设备的工厂。

        “今年灯肯定不好做,但相对而言,我们做设备的会好一点。”王鑫告诉记者,今年的LED灯具淡季在5月中旬就提前到来了,直至现在也未旺起来。目前很多LED厂商还在休整期,“我有个中山的客户,8月份放假放到9月1日。上两天班,9月3日又开始放,一放就放到国庆节。”

        随着东莞自动化的兴起,王鑫公司今年的销售量同比提高了30%左右,“去年行业是初期阶段,今年是兴旺阶段。”

        但在王鑫看来,设备也是最短命的。一个设备从市场空白到饱和可能就2~3年的过程。公司成立之时,做的是传统的LED灯切面点胶机。今年LED灯行情不好,王鑫意识到,“传统LED根本没办法做。”

        瞄准LED“蜡烛灯”的市场前景后,王鑫开始着手研发适用该款“蜡烛灯”产品的自动化封装设备,并实现量产销售。

        “之前我们基本都不用动脑筋的,有订单来了就做。但是现在不能这样干了。还要考虑这个东西能做多长时间,要动脑筋考虑往哪个方向转。我们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这种警惕,居安思危。”王鑫告诉记者。

        有人倒闭也有人赚钱

        王鑫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之所以短命,主要是因为一个行业变革到没办法变革时便只能死掉。他开始意识到至少要发展双产业,公司才能更健康。“今年开始,我觉得不能只做一个设备。”

        去年他们刚开始做点胶机时,点胶机有30亿元的市场份额,但后来市场规模缩小至3000万元。“几十家公司分,能分到多少?”

        目前王鑫的工厂也起步做“蜡烛灯”的少量灯芯封装业务。“就今年市场而言,这款灯泡的销售占主流,灯芯是我们研发的。”

        见惯了中小企业的关门倒闭,王鑫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危机就是商机。公司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才是最重要的,有企业倒闭,也有很多公司赚钱。

        “危机中抓紧机会就是商机,如果当年不是我打工的工厂倒闭,我也不可能接到佛山这家企业的订单,一步步走到现在。”

        除了涉足灯芯封装外,王鑫还琢磨着涉足手机行业,“准备做些别的东西,进行业务创新。”

        王鑫告诉记者,看不清未来,只能边走边做。

        这也是另一位企业家广东爱斯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樊友斌的迷茫,“2008年受国际形势及政策的影响,当时市场遍地黄金,企业家有很多跨界投资的选择,但是今年不一样,我们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企业就像在开飞机时突然间没了导航,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阅读全文
  •     近年来,随着各种污染事件的曝光,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环保日益重视,绿色家居产品日益受到青睐。不过,由于市场良莠不齐,在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一些橱柜企业玩起了“伪环保”,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欺骗消费者。

        检测报告陷阱

        向消费者展示产品检测报告以证明自己的产品质量过硬,是不少生产橱柜企业的惯常做法,而业内人士提示,个别橱柜企业是通过购买或制作一些符合环保要求的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骗取检测报告,并以此蒙骗消费者,实际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只对送检的样品负责,对样品以外的产品并没有证明力。

        利用体系证书陷阱

        一些橱柜企业在发布产品广告时常常宣称本橱柜企业通过了诸如“ISO××××”质量体系认证的字样,似乎通过了这个管理体系认证,自己的产品就是“绿色”的。有关专家提示消费者,管理体系认证是对橱柜企业内部建立的质量、环境或安全等管理质量进行的认证,而不是对该橱柜企业生产产品的认证,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不能证明其生产的产品就是绿色环保产品。

        质量标准陷阱

        一些橱柜企业利用消费者不了解国家标准体系,宣称自己的产品达到国家级别的质量标准,因此是绿色环保的。专家解释,国家质量标准是对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低要求,而绿色环保产品标准是在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因此,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不一定符合绿色环保标准的要求。

        不含有害物质陷阱

        一些橱柜企业自称自己的产品原料不含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以此证明产品是绿色环保的,但其使用的替代原料或辅料可能含有对消费者危害更大的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此厂家往往闭口不谈,消费者更是无从知晓。

        假环保产品证书陷阱

        为吸引橱柜企业参与某项产品展销或评比活动,一些认证单位或管理部门不负责任地向橱柜企业颁发所谓绿色产品、环保橱柜企业的证书或牌匾,而有些橱柜企业则利用这些证书或牌匾“证明”自己的产品是绿色的,从而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总之,面对个别企业利用消费者的消费打出伪“绿色、环保”牌欺骗消费者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广大消费者要警惕橱柜产品的“绿色”陷阱。

    阅读全文
  • 分享